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62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docx

新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两套附答案)

时间:

50分钟(第一套)满分:

5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7分)

1.以下哪些事情与法律有关()

①学生乘坐大巴去旅游

②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

③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④顾客到商场购物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2.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有哪些()

①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②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

③法律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3.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享有哪些权利?

()

①受教育权②人格尊严权③人身权④财产权⑤姓名权⑥隐私权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⑥

4.你是怎样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A.他们的身份与肤色相关

B.他们的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

C.他们的身份与民族有关

5.以下的“我”是中国公民的有()

①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

②我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国外

③我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我现在定居德国,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放弃了中国国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6.国家机构包括()

①中央国家机关

②地方国家机关

③学校④医院⑤银行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7.放学时,小明被几个高年级同学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了,你认为他该怎么做()

A.向家长说清楚,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情况

B.找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把欺负自己的人再打一顿

C.忍气吞声,把这件事藏在心里不敢说出来

二、判断题。

(12分)

1.法律只规定了我们的权利。

()

2.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

3.宪法是我国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任何机构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

4.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

5.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

6.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滥用权力。

()

7.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与国家机构无关。

()

8.关心国家大事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可以不用关心。

()

9.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

10.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只是国家的责任,与家庭无关。

()

11.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

12.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要通过合适途径依法维权,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非法手段报复。

()

三、连线题.(6分)

我逛街时,轻信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义务教育法》

我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广告法》

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

《婚姻法》

我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

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交通。

《食品安全法》

4、问答题.(25分)

1.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3分)

2.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3分)

3.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3分)

4.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是什么?

(3分)

5.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家庭的责任是什么?

(3分)

6.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分)

7.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明所在的六

(一)班准备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

(1)你认为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

(2分)

(2)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哪些内容?

(2分)

(3)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3分)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测试题二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我会填。

(22分)

1.()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和()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3.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的共同责任。

4.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是国家的主人。

5.法律()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

6.刑法是规定()和()的法律。

7.法律是保护我们权利的最()、最()的手段。

8.在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的监督,以保证()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价值。

9.()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10.没有(),人与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人与人便无法正常的交往。

11.依法维权要靠(),一切能够证明案情事实的()都可以称为证据。

二.我会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首都机场分为“中国公民”“外国人”等不同的通关通道。

()

2.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

3.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6日为国际家庭日。

()

4.中国公民不仅在国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也应遵守当地法律和尊重当地习俗。

()

5.一些中国人去餐厅吃饭说话声音很大。

()

6.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

7.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措施。

()

8.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

()

9.我们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

10.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三.我会选。

(20分)

1.在法律规定下,()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

A.人身权B.乘坐大巴逃票

C.财产权D.受教育权利

2.“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并为古罗马所沿用。

A.英国B.古希腊C.古埃及D.中国

3.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的好习惯。

A.撒谎B.偷懒C.遵纪守法D.违法

4.依照法律被剥夺()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教育B.肖像C.财产D.政治

5.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的是正确的。

A.爸爸酒后不开车

B.有人偷摘我家果园葡萄,我也去摘他们家的

C.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只能认倒霉

D.有人欺负我,我告诉家长去揍他

6.爷爷80岁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是下列()权利。

A.休息权B.劳动权C.物质帮助权D.财产权

7.叔叔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应该依据()申请诉讼。

A.《行政诉讼法》B.《劳动法》C.《侵权责任法》D.《治安管理处罚法》

8.办理户口应该去当地的()部门。

A.法院B.社区C.学校D.公安

9.()是俄罗斯的宪法日。

A.12月12日B.6月5日C.12月4日D.9月17日

10.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挂失。

A.银行B.车站C.公安机关D.邮局

四.我会连。

(10分)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五.我会辨。

(10分)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务教育法》,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否正确。

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说法不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①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

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

③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   )

④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自行根据情况决定。

(   )

六.我会答。

(4+5+4+5分)

1.公民身份证有哪些含义?

 

2.简介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3、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分别写出两个)

 

4、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哪些方面?

 

能力测试(5分)

放学回家时,陈某被几个高年级的男生拦住,不仅被打,身上的零花钱也被抢走。

你认为他应当怎么做?

请选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找律师或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向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提出请求,要求维护权利、惩治坏人。

 

第二套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上册期末试卷答案

填空

1.法律

2.制定颁布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4.人民人民

5.调整保护维护

6.犯罪刑罚

7.有效有力

8.权力权力

9.民法

10.语言规则

11.证据材料

二.判断

1.√2.√3.×4.√5.×

6.×7.√8.×9.√10.√

三.选择题

1.B2.B3.C4.D5.A

6.C7.B8.D9.A10.C

四.连线

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五、我会辩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务教育法》,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否正确。

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说法不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①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 )

②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 )

③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  √ )

④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自行根据情况决定。

(   )

六.简答

1.答:

前6位为地址码;第七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X表示。

2.答:

(答案不唯一)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我国县级[包括县、自治县(旗)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人大代表多级(包括乡、民族乡和镇)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具体做法是,这三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级人民代表大会开会选举产生。

3.答:

(答案不唯一)

休息权、平等权、财产权赡养父母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4.答:

(答案不唯一)

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

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能力测试(5分)

()害怕讲出去再次被打,只能忍气吞声,对谁都不说。

()拿出零花钱,找几个人把欺负自己的人打一顿。

(√)向家人讲清楚情况,并向老师和学校报告。

(√)找律师或到法律援助中心咨询。

(√)向政府有关部门、法院提出请求,要求维护权利、惩治坏人。

 

第一套期末测试卷答案

选择题

1.A2.B3.A4.B5.B6.A7.A

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

连线题

我逛街时,轻信虚假广告而上当受骗.《义务教育法》

我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治安管理处罚法》

我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广告法》

我上饭店吃饭时,吃到了含有苏丹红的鸡翅。

《婚姻法》

我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抚养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

我出行时,有人闯红灯而影响交通.《食品安全法》

问答题

1.

(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2)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2.

(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3.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

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

(1)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

子女在成年后,还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2)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以健康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6.

(1)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维护权利:

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维护自身权利,不能采用违法方式维权;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

(2)我们也应当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

7.

(1)出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3)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

②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

③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④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