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512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生物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生物化学》是医学类各个专业和与生命学科相关的专业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

生物化学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等众多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

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课程,课程组立即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包括总体建设目标、实现目标的措施、课程的特色与优势分析、课程的不足之处、建设小组、年度建设计划、年度建设经费预算等内容。

三年来,在学校和医学院的领导的支持下,通过本课程组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在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标志性成果显著,超额完成协议书规定的任务。

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教学队伍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

课程负责人唐冬生,教授、博士,医学院院长。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008年被评为学校“三育人”优秀奖。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近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项、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

现为全国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学遗传学会委员兼秘书。

原湖南医科大学、现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理论教学讲解条理清晰,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技术技能指导实效实用,并且每一个重点内容都会给学生总结一些适用的记忆方法与学习技巧,这常常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深受学生好评。

2006、2007年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或优秀奖。

张晓林副教授,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现担任医学院副院长,《检验医学教育》编委,承担和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近三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深入浅出,精益求精,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

2008获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006年获学校“三育人”优秀奖。

龚道元副教授,生物化学硕士研究生,检验药学系副主任,《检验医学教育》编委,是学院教学督导小组成员和系教学督导小组负责人,佛山市检验学会委员,临床检验学组组长,佛山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佛山市教育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成员,在全国高校检验界和广东省、佛山市医院检验界有较大的影响力。

承担和参与多项省市科研课题,学术水平较高,主编、参编检验专业全国规划教材和专著10多部。

2008年教学质评为优秀奖,教学效果好。

2007年“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郭冬招副教授,医学学士,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临床重大疾病的发病病因及生物化学机制研究。

近年发表科研教研论文3篇,主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学研究课题项目1项,参编本专科规划教材2部,组织编写校内使用的实验教材2本。

卢孝旋副教授,医学学士,从事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检验、仪器分析等课程的教学。

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效果好。

2008年获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

佛山市医学科研项目评审专家成员,长期致力把CAI应用于医学教育,探索开放性网络教学、网络医学考试、医学全自动分析仪课件的模拟教学和操作训练,主持和参与省、市相关教研课题多项,曾获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曾玲莉副教授,医学学士,长期致力于医学教育,主要从事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分子医学实验学等课程的教学。

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效果好。

参编本专科规划教材4部,主持校级科研课题项目1项,参与了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2名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1)教师队伍结构:

生物化学列入精品课程验收统计材料的6名主要教师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1生物化学主要教师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岁)

所学专业

学位

职称

职务

生化授课本科专业

唐冬生

45

遗传学

博士

教授

院长

口腔医学、

护理学

张晓林

48

生物化学

硕士

副教授

副院长

护理学

龚道元

44

生物化学

硕士

副教授

系副主任

口腔医学

郭冬招

44

生物化学

学士

副教授

教研室主任

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

卢孝旋

54

医学检验

学士

副教授

口腔医学、护理学

曾玲莉

46

医学

学士

副教授

医学检验

课程组除上述6人外,还有蒋泓助教(硕士、28岁)、冯翠兰高级实验师、翁闪凡实验师,共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和5人,助教、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各1人,博士1人、硕士3人,平均年龄42.5岁,配备辅导教师2名,是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

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知识结构互为补充,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本课程组教师承担多门相关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承担了医学院本科生《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理论与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教研室2007年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4-2006年教学先进集体。

(2)师资培养:

培养了广东省“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教师省级1人。

制订了师资培养规划和措施,通过到重点大学进修、到重点大学的相关学科学习提高、与重点大学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或教育教学会议等措施进行中青年重点教师培养,近三年参加重点大学进修班2人次、教学与教材研讨会3人次、国际学术会议4人次、国内学术会议5人次。

培养出了“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校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7项,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2篇,是我校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课程组之一。

课程教师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做教书育人的模范,现有中共党员1人、市人大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1人次。

获广东省表彰1人次,佛山市表彰1人次,校级表彰7人次。

表2获得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奖

姓名

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

授奖部门

生化教研室

2007.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4-2006年教学先进集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唐冬生

2006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重点培养教师-省级培养对象

广东省政府

2008.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育人”优秀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06.3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4-2005学年教学质量评估优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07.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评为2005-2006学年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张晓林

2008.9

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

佛山市人民政府

2006.1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育人”优秀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龚道元

2009.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评为2007-2008学年教学质量优秀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教学质量评估优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卢孝旋

2009.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评为2007-2008学年教学质量优秀奖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今生命科学最重要的前沿学科,是医学教育的主干课程。

我们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对这些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注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开拓性思维的培养,突出知识综合化。

对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教学科研并重”,在改革中要做到“密切联系实验,密切联系临床,密切联系新进展”。

 由于本教研室同时还开设《临床生物化学》课程,因此我们利用该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临床知识进行联系,将所学的知识密切与临床联系起来,增加了同学学习生化的兴趣和生化知识在临床课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1)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近三年共获教学成果奖4项9人次,其中学校一等奖1项5人次,二等奖1项1人次,三等奖2项3人次。

表3获得的教学成果奖

序号

姓名

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

奖励种类

等次

排名

1.

龚道元

2007.12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第一

2.

卢孝旋

2008.3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第二

3.

唐冬生

2007.12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第三

4.

张晓林

2007.12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第四

5.

曾玲莉

2007.12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九届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第五

6.

张晓林

2006.3

模拟病动物实验在高职外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八届教学成果奖

二等奖

第二

7.

卢孝旋

2006.3

全科医学模拟病例综合考试课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八届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

第二

8.

龚道元

2008.3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八届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

第四

9.

卢孝旋

2008.3

临床实践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第八届教学成果奖

三等奖

第三

(2)发表的教研教改论文

近三年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医学教育杂志《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公开刊物发表教研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2篇。

表4发表的教研论文

序号

作者

题目

杂志

页码

1.

唐冬生

医学学科的特征及与相近学科的比较分析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7,25(6):

47-51

2.

唐冬生(第二)

多媒体教学的课程适用度研究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7,(17):

58-59

3.

唐冬生(第二)

新时期成人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10):

52-53,95

4.

张晓林

本科生物化学教材的比较与分析

医学教育探索

2007,6

(1):

70-71

5.

张晓林,唐冬生

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化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6:

15-16

6.

张晓林,唐冬生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多元化评价

医学教育探索

2008,7:

(6):

633-635

7.

卢孝旋

临床生化全自动分析仪模拟训练硬件的设计与应用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8,22(6):

551-553

8.

翁闪凡

脱氧核糖核酸(DNA)提取与成分鉴定实验的改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9,1(27):

86-88

(3)承担的教研课题

近三年获得学校教研课题立项共4项,其中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3项。

表5获得的教研课题立项

序号

姓名

时间

项目来源种类

项目名称

金额(万元)

排名

1.

张晓林

2007.3-2009.9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重点课题

以课程为核心的现代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0.5

主持

2.

唐冬生

2007.3-2008.1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

探讨医学专业的特点,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0.1

主持

3.

郭冬招

2008.3-2009.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0.1

主持

4.

卢孝旋

2007.3-2008.1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

全自动临床生化分析仪模拟训练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0.1

主持

2.教学内容

2-1课程内容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

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以及某些与医学相关的生物化学进展。

本课程选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及卫生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最新版(第七版,2008年4月出版),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分为四大篇包括二十一章,共576页。

生物化学的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生化内容即第一篇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第二篇物质代谢过程及其调节,体现先进性的第三篇遗传信息传递等分子生物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取消了单纯开设一门生物化学实验课,而是将在学科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的三门课程即生物化学、医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课加以整合,形成涵盖三门课程内容的统一实验课程即《分子医学实验学》课程,还编写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分子医学实验学》教材。

由于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繁多、进展迅速,各学科对学生知识点掌握的要求不同,为此,组织教师重新编写了护理、口腔、检验及药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并书写了相应的教案(讲义)。

在课程内容设计时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学科专业的特点,但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注重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讲解。

②注重分类教学,即考虑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基础和学科专业需求,同时要注意与其后续相关课程的衔接。

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指导思想,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

④始终贯穿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

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传统而经典的生化本科教材,主要阐述的是对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以及在体内代谢变化的研究,其中大篇幅介绍的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调控。

近年来,生化学科发展迅速,把生化学科的研究推向分子水平,生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分子生物学研究。

因此,我们在课程安排、教学大纲制定及课时设置时,进行教学内容及学时的调整,增加分子生物学内容的学时数,尤其是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DNA序列测定、PCR技术等)学时数,减少经典的生化学科内容,例如物质代谢及代谢调控的学时数,以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里,了解和掌握生化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验衔接,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联系,通过病例讨论、临床见习等方法将所学的知识密切与临床应用紧密相连,增加了同学学习生化的兴趣和生化知识在临床课程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组织学生去大医院见习,参观学习与学科相关的先进仪器、设备及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次举行相关专题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学科的新信息,对学科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积极指导检验、口腔、护理等专业学生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学术基金多项,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

本教研室老师即教书又育人,积极担任班主任工作,教书育人,效果显著,其中张晓林老师获得2006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育人”优秀奖及2008佛山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教师在认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在医学院团委的带领下,开展富有医学特色的“健康直通车”活动,将社会实践与医学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成人成材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大的提高,为此,医学院健康直通车服务队获得2008年佛科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

我院护理专业学生参加佛山市卫生局2008年组织的佛山市五区护士护理技能竞赛六位学生荣获护理技术能手称号。

05级护理学获得2005-2006年度佛科院十佳优良班风奖,医学院的口腔、护理、临床医学、检验、药学等多个班级、多位学生获得多项佛科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

2-3实践教学

在实验教学改革方面,对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创新及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探索。

根据课程和学科专业特点,将生物化学实验内容与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综合在一起,整合成一门全新的《分子医学实验学》课程,组织编写了相配套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并对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改革进行探索。

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除开出规定的基础性实验项目外,还增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学时的50%以上。

与临床实际紧密相连,进行临床见习,参观临床生化检验室和临床分子医学研究所,介绍如何在分子水平上认识、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应具备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充分利用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学术基金13项,不但顺利完成基金课题任务,还发表了多篇实验论文,获得教师的好评。

并结合教师自身科研,将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新内容及时补充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的质量明显提高。

表6实验室开放基金、学术基金项目

教师

时间

项目名称

专业

张晓林

2006.9-2007.1

芦荟多糖对肝脏保护作用的探讨

检验

张晓林

2008.12-2009.12

蛙皮多肽的提取及功效实验

护理及检验

龚道元

2006.10-2007.10

精子计数实验方法研究

检验

龚道元

2008.9-2009.6

佛科院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免疫效果调查的研究

08检验本科

曾玲莉

2006.3-2006.6

自动化分析仪实际K值的测定

检验

曾玲莉

2007.1-2007.11

佛山市儿童单纯性肥胖及相关因素分析

全科医学

曾玲莉

2008.11-2009.11

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钾、钠、氯结果的可比性分析

检验

蒋泓

2007.11-2007.12

含有表达质粒的重组细菌的诱导表达以及SDS-PAGE电泳检测

口腔医学

翁闪凡

2006.3-2006.6

溶血血清与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谱比较分析

检验

翁闪凡

2007.10-2008.3

大鼠与兔血清SOD样品最佳取样量的探讨

口腔医学

翁闪凡

2008.12-2009.12

蛙皮多肽的提取及功效实验

护理及检验

翁闪凡

2007.12-2008.1

DNA提取与成分鉴定实验的改进

检验

翁闪凡

2008.12-2009.1

元江芦荟多糖分离工艺研究

检验

3.教学条件

3-1教材及相关资料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

坚持教材择优选用的原则,教学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周爱儒主编的第六、七版《生物化学》,这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

该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与国际接轨,对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写得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有较大发展,并加有启发性的历史内容。

本课程组教师教材编写成绩显著,近3年5人共主编、参编各类本科、专科全国规划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16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1部,把我们的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引入到教材中去,向全国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

表7教师编写教材情况一览(含3年前出版但现还在使用的)

作者

主编或参编

教材名称

出版社

年份

现在使用情况

龚道元

主编

临床基础检验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全国使用

主编

医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与评价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5

全国使用

张晓林

副主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全国使用

唐冬生

参编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全国使用

参编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实验指导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全国使用

参编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习题集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全国使用

参编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CAI课件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全国使用

参编

医学遗传学讲座

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8

全国使用

龚道元

参编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全国使用

参编

临床检验基础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4

全国使用

郭冬招

参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全国使用

郭冬招

参编

生物化学检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全国使用

曾玲莉

参编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全国使用

曾玲莉

参编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学习指导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全国使用

曾玲莉

参编

医学检验操作技能考核与评价

中国医药出版社

2005

全国使用

曾玲莉

参编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全国使用

指定教材之外的多种重要学术期刊和参考书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资料,给学生提供了8个生物化学杂志和2个生物化学中文杂志网址浏览阅读,使学生了解医学生物化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给学生提供了5个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机构的站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机构的最新科研进展;给学生提供了目前医学生物化学研究中的热点论文,便于学生及时阅读学习。

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根据理论课程讲述内容,经过大量的预备实验,对有关内容进行了改进,并参考一些最新的研究论文,课程组教师自编实验教材《分子医学实验学》,包括蛋白质浓度测定(双缩脲法)、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血浆清蛋白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层析技术)、胰岛素及肾上腺激素与血糖浓度的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及成分鉴定、质粒DNA提取与纯化、DNA重组质粒的设计与构建、凝集试验、肝功能组合实验(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血清的制备等医学生物化学基本实验内容和扩展实验操作内容,完成了实验讲义的编写,实践证明,经过系列的实验操作,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医学生物化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

3-2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室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

实验室环境优美、环保,实验室运行规章制度健全。

实验用仪器设备先进,拥有各种仪器160余台件,总值75万余元,能够保证学生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高质量开设。

其中实验开出率100%;先后开设9个综合性实验(6-30学时),平均占实验总学时的66.67%;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率为30%以上。

另外,有附属口腔医院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作为见习、实习医院,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保证。

能够进行开放式教学,且效果明显。

指导学生申报校学术基金和实验室开放基金共13项,均顺利结题,提交论文和实验报告。

并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致力于学生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