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483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7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滕州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一轮复习第三周检测

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Cl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P原子是以sp2杂化的结果

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

C.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

D.AB3型的分子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

2.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质子数c>d,离子的还原性Y2﹣>Z﹣

B.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C.原子半径X<W,第一电离能X<W

D.电负性Z>Y>W>X

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22gCO2含碳氧双键数目为2NA

B.12.0gNaHSO4固体中含阳离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Br2中所含分子数为NA

D.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4.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mol•L﹣1,则在此溶液中一定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

A.Al3+、K+、NO3﹣、Cl﹣B.K+、Na+、HS﹣、Cl﹣

C.Na+、AlO2﹣、SO42﹣、NO3﹣D.Ba2+、Na+、Cl﹣、NO3﹣

5.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

3:

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

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7:

1B.7:

2C.7:

3D.7:

4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比Cl2、O3、KMnO4氧化性更强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可先制得高铁酸钠(离子反应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然后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OH,可析出高铁酸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铁酸钾的还原产物易水解形成胶体,可使水中悬浮物凝聚沉降

B.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mol还原产物,转移3mol电子

C.高铁酸钾中Fe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D.高铁酸钾能除去水中溶解的H2S等

7.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

Cr2O72->I2

8.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2H2O=4Na18OH+O2↑

B.2KMnO4+5H218O2+3H2SO4=K2SO4+2MnSO4+518O2↑+8H2O

C.NH3·2H2O+HCl=NH4Cl+2H2O

D.K37ClO3+6HCl=K37Cl+3Cl2↑+3H2O

9.已知:

①CH3OH(g)+3/2O2(g)=CO2(g)+2H2O(g)△H=-akJ·mol-1

②CH4(g)+2O2(g)=CO2(g)+2H2O(g)△H=-b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

(1)△H=-ckJ·mol-1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上述热化学方程式可知b>cB.甲烷的燃烧热为bkJ/mol

C.2CH3OH(g)=2CH4(g)+O2(g)△H=2(b-a)KJ∙mol-1

D.当甲醇和甲烷物质的量之比为1:

2时,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1)时,放出的热量为QkJ,则该混合物中甲醇的物质的量为Q/(a+2b)mol

10.反应A+B→C分两步进行:

①A+B→X,②X→C,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表示反应A+B→X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2表示反应X→

C的活化能

B.X是反应A十B→C的催化剂

C.反应A十B→C的△H<0

D.加入催化剂可改变反应A十B→C的焓变

11.已知X、Y、Z三种元素的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B.原子序数按X、Y、Z顺序增大

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

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增强

12.已知七种短周期元素a~g的有关信息如表所示:

元素编号

a

b

c

d

e

f

g

原子半径/nm

0.037

0.074

0.082

0.102

0.143

0.152

0.186

最高化合价或最低化合价

+1

﹣2

+3

﹣2

+6

+3

+1

+1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稳定性的强弱:

b>d

B.元素e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

C.金属性的强弱:

f<g

D.元素a与元素d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1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固体A的质量

14.700℃时,H2(g)+CO2(g)

H2O(g)+C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v(H2O)为0.025mol/(L•min),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起始浓度

c(H2)/mol/L

0.10

0.20

0.20

c(CO2)/mol/L

0.10

0.10

0.20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等于50%

B.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

C.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LH2和0.20mol/LCO2,到达平衡时c(CO)与乙不同

15.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①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②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Na2O、Fe2O3、A1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A.只有②④⑥B.只有①②⑤C.只有①③⑤D.只有③④⑥

16.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②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

17.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碳酸钙B.硝酸、烧碱、食盐

C.冰醋酸、纯碱、醋酸钠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1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H2O2、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H2O2做漂白剂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漂白原理与HClO类似但与SO2不同

C.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

D.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molH2O2在参加反应时一定转移2mol电子

19.甲、乙两个烧杯各盛有l00mLlmol/L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2:

3(均为相同状况下数据),则所加入的铁粉的质量为(  )

A.2.8gB.3.36gC.4.2gD.5.6g

2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

积比Mg(OH)2的小

21.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如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  )

A.甲:

Fe、X:

Cl2B.甲:

SO2、X:

NaOH溶液

C.甲:

C、X:

O2D.甲:

AlCl3溶液、X:

NaOH溶液

2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H4Cl,K2SO4,(NH4)2SO4,AlCl3、FeCl3五瓶溶液,该试剂是(  )

A.NaOHB.Ba(OH)2C.KSCND.BaCl2

23.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浓海水中存在反应Br2+H2O⇌HBr+HBrO

B.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CO32﹣+2H2O⇌H2CO3+OH﹣

C.海水中提取溴还可用到的反应Cl2+2Br﹣═2Cl﹣+Br2

D.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24.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

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

A.AlCl3B.FeCl3C.FeCl2D.CuCl2

25.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物质

组别

A

Al2O3

HCl

NaOH

B

SiO2

NaOH

HF

C

HCl

NaOH

NaHCO3

D

NH3

O2

HNO3

26.中学常见物质A、B、C、D、E、X,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D是一种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则A可能是铁

B、若D是一种强碱,则A、B、C均可与X反应生成D

C、若D为NaCl,且A可与C反应生成B,则E可能是CO2

D、若D是一种强酸且可与铜反应生成B或C,则A既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稀

、稀

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

B.

中阴阳离子数数目之比为1:

1

C.

均能使品红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D.

能够与人体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28.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不同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上

D.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有碳碳双键

29.(不定项)人们能够在昏暗的光线下看见物体,离不开视网膜中一种叫“视黄醛”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视黄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视黄醛的分子式为C20H27O

B.视黄醛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发生银镜反应

C.视黄醛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醛基

D.1mol视黄醛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最多可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0.下列转化中,碳原子间的连接形成未发生改变的是(  )

A.丙酮与HCN发生加成反应

B.1,3﹣丁二烯生成聚1,3﹣丁二烯

C.乙二醇与重铬酸钾溶液共热被氧化为乙二酸(HOOC﹣COOH)

D.乙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计算题

31.KClO3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常用于医药工业、印染工业和制造烟火.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氧气,现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6.60g加热至恒重,将反应后的固体加15g水充分溶解,剩余固体6.55g(25℃),再加5g水充分溶解,仍剩余固体4.80g(25℃).

(1)若剩余的4.80g固体全是MnO2,则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  g;

(2)若剩余的4.80g固体是MnO2和KCl的混合物

①求25℃时KCl的溶解度;

②求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

③所得KCl溶液的密度为1.72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保留2位小数)

(3)工业常利用3Cl2+6KOH(热)→KClO3+5KCl+3H2O,制取KClO3(混有KClO).实验室模拟KClO3制备,在热的K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充分反应后,测定溶液中n(K+):

n(Cl﹣)=14:

11,将所得溶液低温蒸干,那么在得到的固体中KClO3的质量分数的取值范围为多少?

(用小数表示,保留3位小数)

32.向200.0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充分反应.在上述所得溶液中,逐滴缓慢滴加2.0mol•L﹣1的盐酸,所得气体(不考虑溶解)的体积与滴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其中点A是线段OC上的动点):

(1)若OA=AC时,通入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成分是.

若OA>AC时,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若A点数值为80,C点数值为260,计算确定通入CO2后得到的溶液溶质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写出计算过程).

33.常温下,在27.9g水中溶解12.1gCu(NO3)2·3H2O,恰好达到饱和,设该溶液密度为1.20g/cm3,求:

(1)该溶液中Cu(NO3)2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取出20.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1.00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若要使稀释后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单质铜,需要加入铁粉多少克?

三、实验题

34.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溶解性

环乙醇

100

0.9618

161

微溶于水

环己烯

82

0.8102

83

难溶于水

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反应粗产物倒入f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

回答下列问题:

(1)由环己醇制取环己烯的方程式  ;

(2)装置b的冷凝水方向是  (填下进上出或上进下出);

(3)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4)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  .

(5)在分离提纯中,使用到的仪器f名称是 ,分离氯化钙的操作是  .

(6)合成过程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

35.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A装置的分液漏斗里盛装浓盐酸,烧瓶里固体为重铬酸钾(K2Cr2O7),还原产物是CrCl3,写出A中离子方程式:

  .

(2)本实验目的是  ,B装置有几个作用,分别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拆去a导管的后果可能是  .

(3)装置C的功能是探究有氧化性的物质是否一定有漂白性,下列最佳试剂组合是  .

湿润的红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湿润的红纸条

碱石灰

浓硫酸

硅胶

氯化钠

湿润的红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干燥的白纸条

干燥的红纸条

(4)证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5)D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明显不足,它是  ,合适的溶液X是  (从①氢氧化钠溶液②亚硫酸钠溶液③亚硫酸氢钠溶液④氯化亚铁溶液⑤硫氢化钠溶液⑥碳酸氢钠溶液中选择).

试卷答案

1.C

【考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分析】A.根据杂化类型判断分子构型;

B.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形成杂化轨道;

C.根据杂化类型和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分析;

D.AB3型的分子空间构型与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也有关.

【解答】解:

A.PCl3分子的中心原子P含有3个成键电子对和1个孤电子对,属于sp3杂化,含有1个孤电子对,属于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A错误;

B.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形成杂化轨道,则sp3杂化轨道是能量相近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合形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故B错误;

C.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VSEPR模型都是四面体,而分子的几何构型还与含有的孤电子对数有关,故C正确;

D.AB3型的分子空间构型与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也有关,如BF3中B原子没有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NH3中N原子有1个孤电子对,为三角锥形,故D错误.

故选C.

2.D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解:

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a﹣3=b﹣1=c+2=d+1,Y、Z为非金属,应处于第二周期,故Y为O元素,Z为F元素,W、X为金属应处于第三周期,W为Al元素,X为Na元素,

A.由以上分析可知c=8,b=11,则质子数c<b,非金属性F>O,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则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离子还原性O2﹣>F﹣,故A错误;

B.非金属性F>O,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性,氢化物稳定性为HF>H2O,故B错误;

C.W为Al元素,X为Na元素,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原子半径Na>Al,第一电离能Al<Na,故C错误;

D.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

Z(F)>Y(O)>W(Al)>X(Na),故D正确.

故选D.

3.B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求出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二氧化碳中含2mol碳氧双键来分析;

B、求出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硫酸氢钠由1个钠离子和1个硫酸氢根构成来分析;

C、标况下溴为液态;

D、求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转移1mol电子来分析.

【解答】解:

A、22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而1mol二氧化碳中含2mol碳氧双键,故0.5mol二氧化碳中含1mol碳氧双键即NA个,故A错误;

B、12g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硫酸氢钠由1个钠离子和1个硫酸氢根构成,故0.1mol硫酸氢钠中含0.1mol阳离子即0.1NA个,故B正确;

C、标况下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和分子个数,故C错误;

D、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0.1mol过氧化钠转移0.1NA个电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4.B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mol•L﹣1,该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

B.硫氢根离子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解:

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为1.0×10﹣13mol•L﹣1,该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

A.Al3+、K+、NO3﹣、Cl﹣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离子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S﹣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Na+、AlO2﹣、SO42﹣、NO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错误;

D.Ba2+、Na+、Cl﹣、NO3﹣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5.C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还原性:

I﹣>Fe2+>Br﹣>Cl﹣,根据电荷守恒2n(Fe2+)=n(Cl﹣)+n(Br﹣)+n(I﹣)计算n(Fe2+),根据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

1,计算消耗的氯气和剩余Fe2+的物质的量,可则解答该题.

【解答】解:

由题意可设Cl﹣、Br﹣、I﹣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4mol,由电荷守恒可得:

2n(Fe2+)=n(Cl﹣)+n(Br﹣)+n(I﹣)=2mol+3mol+4mol=9mol,n(Fe2+)=4.5mol,通入氯气后,要满足n(Cl﹣):

n(Br﹣)=3:

1,Cl﹣只要增加7mol就可以,即需通入氯气3.5mol.4molI﹣先消耗2mol氯气,3molFe2+消耗1.5mol氯气,剩余Fe2+1.5mol,则通入氯气与剩余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5:

1.5=7:

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根据物质还原性的强弱,从电荷守恒的角度计算n(Fe2+),根据反应的程度判断物质的量关系,答题时注意体会

6.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A.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被还原为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B.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时,根据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判断;

C.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D.K2Fe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