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309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docx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

模块自我评估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无论他们争论多么激烈,但是他们始终也逃脱不了一个核心问题的束缚,这个核心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B.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D.世界从何而来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4.下列说法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

A.分子、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B.水是万物之原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人的生活就是追求物质的满足

5.在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一些地方竟然在当地新闻媒体上整版整版地做起了“政绩广告”,且多是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沽名钓誉之词。

从哲学上看,这种“政绩广告”()

A.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B.忽视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的导向作用

C.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D.否认了意识活动具有的主动创造性

6.中央、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在三年里开展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征求各个阶层人士的意见,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这一做法体现(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B.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C.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在无水或缺水的地方可以建水库、开运河、利用地下水等。

这说明( )

A.人的意识可以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B.自然界的有些变化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C.人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能动地改造自然

D.人的需要是人们利用自然物的基本前提

8.在工艺上,火炬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

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

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

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火炬的设计充分考虑实用性,体现出()

A.尊重了客观规律,就能做出正确的行动

B.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C.物质决定了意识的正确性

D.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9.荒野上一段弯曲的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

他们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

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D.人的认识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

10.我们每一个人在活着的几十年中,从少年到青年,又到中年、老年,始终是我们自己,而不会变成张三和李四。

这表明了( )

A.事物有时是运动的,有时是静止B.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D.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1.专家表示,除非人类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世界“将不再存在”。

这提醒我们()

A.必须尽快地创造和利用自然规律    

B.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C.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13.“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11年,某省形成了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民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干群关系融洽、促进基层发展稳定、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的“三解三促”制度。

回答14~15题。

14.领导干部下基层了解民情民意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C.事物自已否定自已

D.意识活动能创造或改变规律

15.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解三促”制度的形成,是基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B.理论掌握群众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D.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

16.社会主义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过失误和曲折,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

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B.新事物在力量上总是比较弱小

C.新事物的发展速度慢于旧事物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7.2011年7月,“科技大篷车,千人农技下基层”——大型农业科技基层推广活动创新地将农业科技下乡与大学生基层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面对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的强烈需求,大学生走出校园将先进科技送到农民身边,在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所学知识找到了用武之地,也增长了自身才干。

这表明()

①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②科学理论与群众实践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力量

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重要

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据此回答18~20题。

18.随着居民医疗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的人均寿命比30年前大大延长,可工作的时间也大大延长,退休年龄延后势在必然。

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9.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金缺口增大,“晚退”可以延迟社会保障福利支付,减轻社会负担。

但很多专家对此表示担心,退休年龄推后虽然在短时间内缓解养老金的压力,但有可能导致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恶化。

专家看问题的方法体现了(  )

①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②坚持两点论,防止片面性 

③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坚持客观性,反对形而上学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20.对于推迟退休,不少用工单位感到“又爱又恨”。

一方面,用工单位希望有技术专长或管理能力的职工能长期为企业服务、推迟退休;另一方面又希望普通职工尤其是年龄偏大的员工能“准时”退休,甚至“早退”,即可空出岗位引入新人。

用工单位“又爱又恨”的心态折射出()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办事情不能搞“一刀切” 

③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特殊性 

④对象不同,态度不同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请回答21~22题。

21.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

这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①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②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作用 

③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④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唯一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建设和谐文化,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23.新农村宣传报道研讨会在徐州召开,与会人员认为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已经展开,使命在我们肩头,新闻在我们身边,笔在我们手中。

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就会有新的发现,就有写不完的新闻。

新闻工作者之所以要到农村去,到农民中去,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C.人民群众的革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迭

D.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农民群众

24.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对接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

”这一真理蕴涵的哲理()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③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目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同样可以施展身手,实现自身价值。

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根下去,扎在希望的田野上,生命之花会开得格外绚丽,结出的果实也是沉甸甸的。

这告诉我们()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把个人和社会统一起来

②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是不可取的

③没有艰苦的工作条件就难以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④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2011年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水、飓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

据此,有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有服从它。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27.(12分)材料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国家有关部委分别出台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这些措施主要有:

各地要加大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完善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大住房交易市场检查力度,依法查处经纪机构炒买炒卖、哄抬房价等行为。

材料二:

我国人口众多,对住房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房价不断上涨,致使房地产业泡沫经济凸显,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为保障民生,我国政府果断连续对楼市重拳出击,制定出台相关调整政策,以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出台楼市调控政策的哲学依据。

 

28.(15分)面对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困难和问题,我国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确定为“稳中求进”。

稳,就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物价总水平、社会大局稳定。

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国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如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29.(14分)“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

从原子弹到氢弹,从第一代核武器到第二代核武器,从地面、空中核试验到地下平洞、竖井核试验,朱光亚参与组织和领导、主持了我国40余次核试验中的每一次试验,其中30多次亲临试验现场组织指挥。

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获奖名单揭晓,朱光亚当选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词这样写到:

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

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

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推选委员阎肃说:

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

(1)上述材料体现了人生观的什么道理?

(6分)

 

(2)朱光亚的事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8分)

 

必修四模块测试题参考答案:

1.【解析】选C。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科学研究需要哲学来做指导,钱学森并没有主张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2.【解析】选C。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二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3.【解析】选C。

基础知识考查。

能力要求低。

学生对主体知识的把握。

4.【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三种基本形态的理解。

题干考查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A项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项追求物质的满足与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不是一回事。

正确答案为B。

5.【解析】选C。

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沽名钓誉的“政绩广告”显然与客观实际相悖,故选C。

A、B、D不符合题意。

6.【解析】选A。

本题以社会热点“新医改”为载体,考查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材料中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都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所以,A符合题意。

B、C、D三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7.【解析】选C。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A项错误。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项错误。

自然物存在以及其本身的属性,是人们利用自然物的基本前提,D项错误。

8.【解析】选D。

“实用性”强调做事要符合客观,D正确。

A错误。

B说法正确,但题干强调的是做事“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如何”一切从实际出发,B不选。

C说法错误,没有物质一定没意识,但意识的正确与否,不是物质决定的,而是决定于意识与客观是否符合。

9.【解析】选A。

对同样一根树根,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

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受个人的知识、需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故选A。

10.【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表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因此,A、C错误,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11.【解析】选D。

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A排除;B是消极态度;C观点错误。

12.【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这一知识点;故选A。

B、D项不符合题意。

C项片面。

13.【解析】选D。

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人类最终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达到真理性的认识,①观点是错误的。

真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因此②观点错误。

14.【解析】选A。

领导干部下基层才能了解民情民意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5【解析】选D。

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了“三解三促”制度的形成,故选D。

16.【解析】选A。

B、C观点均是错误的。

D不符合题意。

17.【解析】选D。

①认为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错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重要,所以③错误;排除含①③的选项,材料说明了科学理论与群众实践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力量,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故选D。

18.【解析】选B。

随着居民医疗水平的提高,退休年龄延后势在必然,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据此可排除④。

19.【解析】选D。

专家对“晚退”的看法既看到了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了这一措施可能造成的问题,坚持了辩证的观点,同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是建立在对我国国情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坚持了唯物论的思想。

20.【解析】选B。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对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与一般员工在退休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只有针对不同的员工与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才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故②正确。

任何人都要面临退休问题,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在这个前提下要根据企业与我国的国情来确定退休年龄,解决好“迟退”与“早退”的问题。

这说明要在矛盾的普遍性的指导下来研究特殊性。

故③正确。

④与材料无关。

21.【解析】选A。

④错在”唯一”。

22.【解析】选D。

A、B、C与题干都不具有因果关系。

23.【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新闻工作者之所以要到农村去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故选择B。

A、C不符合题意。

D说法是错误的,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劳动群众。

24.【解析】选C。

材料没有体现整体和局部的辨证关系,故排除③,选C。

25.【解析】选D。

本题考查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④是正确的。

②③的说法是错误的。

2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规律客观性的理解和学生辨证认识问题的能力,解答即要看到其观点的正确之处,也要指明其错误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答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改变规律作用的形式和条件,造福于人类。

(3)题目中的观点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正确的,而认为人们只能服从规律,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有害的。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27.【解析】本题以我国加强对楼市的调控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要紧紧围绕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来回答。

思路要开阔,多角度进行解答。

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目前我国房价不断上涨,需要国家出台调控楼市的相关政策。

(2)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国家调控楼市,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决策,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我国政府出重拳调控楼市,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具体表现。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调控楼市,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坚持群众观点的体现。

28.【解析】本题以我国2012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稳中求进”的理解和发展观这一知识的掌握。

解答要从发展的实质、途径、状态、动力及发展的规律性等角度,结合“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全面分析。

答案:

(1)事物发展是普遍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3)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推动经济与社会从量变到质变不断发展。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正确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5)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确立“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规律推动经济与社会科学发展。

29.【解析】本题以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科学家朱光亚事迹为背景,考查学生有关价值观的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要紧扣材料,做到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

答案:

(1)①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朱光亚正是由于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心,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才使他能够多年不畏艰辛、勇攀高峰,在中国核科学领域作出巨大贡献。

②人生价值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正是由于朱光亚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才使自己得到了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同时,社会和他人对他的尊重,又激发了他更加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

(2)①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正确理想信念,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不断前进,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