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130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煌经验五十案_精品文档.doc

黄煌经验五十案

学习运用黄煌恩师经验五十案

  一,长期低热案

李某,女,22岁,河间市城关镇野场村人。

三个月前不明原因引起低热,体温波动在37.3-38.2之间,反复发作,无规律,胸闷。

无恶寒身

痛,咳嗽咽痛口苦等症。

二便可,眠差,血常规,血沉化验正常。

胸片无异常。

曾予菌必治,双黄连等药静脉点滴数日而无效。

他医投银

翘散中药治疗亦效果不佳。

舌红苔白脉弦,处方:

柴胡24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生姜3片,大枣5个,炙甘草6五付水煎服

二诊,病人前三副药后,发热依旧,服四五副后有一天未热。

精神较前好。

原方再进七副。

病人电话告知,自前热退后未在反复。

嘱停药

观察。

后有其邻居来诊言已痊愈。

按:

小柴胡为《伤寒论》少阳病之专方,治疗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

黄师认为:

柴胡证中往来寒热的“往

来”有其特殊意义。

第一是指有节律性,或无节律性,或周节律,或月节律。

第二是指没有明显节律,时发时止。

该病人发热日久,西医

诊断不明,用清热解毒之时方也未见效,余则据黄师所说抓住病人的往来寒热之特点,另据胸闷脉弦等证而应用了小柴胡,最后竟然收到

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前本人也用小柴胡治疗过发热,但那时的着眼点却是把往来寒热的方证仅仅认为是一阵冷一阵热,寒热交替的表现

从而大大限制了小柴胡的临床应用。

 

二,咳嗽案

马某,男,60岁,河间市六街人。

咳嗽一月有余,咽喉痒而稍红,痰白不多,胸闷,眠差。

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抗菌素静脉

点滴一周无效。

腹部有轻微抵抗。

舌白脉象弦滑。

处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厚朴15茯苓20苏梗10干姜5大枣20四服水煎服

药后咳嗽大减,效不更方,再进四副。

痊愈。

按:

黄老师认为小柴胡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方,因咳喘胸闷属于小柴胡胸胁苦满的方证,故每每用之。

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名柴朴汤

,为日人所常用。

对于那些咳嗽咽痒,胸闷,精神紧张,对外界环境过敏,感染不明显者有殊效。

余以前治疗咳嗽多以《医学心悟》之止

嗽散为治疗咳嗽的主方,适当加减也可收效。

但通过比较,治疗此种咳嗽还是柴朴汤效果迅速和确切。

[此帖被爱好经方在2009-05-20

21:

38重新编辑]

三,咳喘案

王某某,男,70岁,河间市刘庄村人。

患咳喘十余年,夏季加重,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支合并肺气肿。

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曾在山

东某哮喘医院住院治疗,疗效也未满意。

刻诊:

体格壮实,面红,气喘憋闷,动则加剧。

痰不多,无恶寒心悸等症。

上腹胀满有抵抗,下

肢粗糙,舌暗苔白,脉弦而有力。

处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大黄6赤芍20白芍20肉桂10茯苓20丹皮10桃仁10枳实20干姜5大枣20七副水煎服

二诊觉腹部稍软,余无变化。

原方不动再进七副。

三诊气喘憋闷有减,食欲佳。

守方服用40天,咳喘憋闷大轻,自认为从治疗以来这是最舒适最满意的的一次治疗。

按:

大柴胡汤治疗咳喘余最早见于《皇汉医学》,后见于胡希恕老的《经方求真》,但运用不多。

自从跟黄师学习经方以后逐渐应用,效

果颇佳。

上案为最典型者焉。

黄老师经验认为:

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咳喘适用于那些体质强壮,体型偏胖,面红,舌暗,腹部充实,

下肢有鳞屑表现的患者。

这些为我们临床运用此法提供了充分而有力的依据。

收效则是必然!

 

四,眩晕案

吴某某,女,63岁,形体偏胖。

河间市十街人。

眩晕两个月,劳累后加重,面黄,无恶心耳鸣失眠等症,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

静脉点滴

维脑路通十五天,效果不显。

舌淡苔薄,咽不红,腹部大而柔软,脉象沉细。

用下方处之:

黄芪60肉桂10赤芍30川芎15葛根80干姜5大枣20五付水煎服。

药后眩晕大轻,力气增加。

再用前方五剂,眩晕消失。

按:

该患者面黄体胖,腹大而软为黄师所言之黄芪体质。

因体质明了而能为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金匮要略》治疗血

痹的专方。

黄师多用此方用于心脑供血不足之证。

根据体质情况黄芪可以适当量大,老师在《仲景五十位药证》中提到川芎葛根可以改善

脑部供血,故加用之。

葛根一药余体会剂量必须要重用,否则疗效不佳。

此药运用较为安全,只要出现药证就可大胆用之。

 

五,眩晕案

陈某某,男,65岁,体型粗壮。

近一月来眩晕头痛,偶有恶心,梦多心烦,口苦,面红,语音响亮,腹部充实,大便不爽。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血压180/10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日皆在150/90毫米汞柱左右。

服寿比山,心痛定等降压药物疗效不佳。

在沧

州中心医院住院一周,血压时降时高。

处方:

柴胡12黄芩20黄连6大黄15枳实20白芍30半夏10生姜3片大枣20五付水煎服

复诊眩晕头痛轻,恶心无,大便爽利。

血压160/95毫米汞柱.前方加黄柏10栀子10再进五付。

三诊诸证大有缓解。

血压150/90毫米汞柱.

病人为调节体质上方间断服用一个月,感觉血压平稳,精神愉悦。

按:

高血压病为目前之常见病,余以前多用脏腑辩证,所用处方多平肝潜阳,清热化痰,感觉疗效平平。

黄老师对高血压的治疗强调体质辩

证和病的辩证。

对于体格壮实,上腹硬满,伴有恶心便秘着多用大柴胡合泻心汤或黄连解毒汤治疗。

余反复实践,效果很好,但要注意方

中大黄和白芍量要稍大,必须做到日大便两次为佳。

[此帖被何运强在2010-02-2007:

07重新编辑]

六,尿路感染案

史某某,女,32岁,河间市供销大厦职工。

尿痛尿频尿烧灼十余天,伴小腹不适,腰酸心烦口渴等症。

肌注先锋三天无效。

尿常规有少量

白细胞和红细胞。

舌红,脉数。

处方:

柴胡12枳实15白芍20猪苓20茯苓20泽泻20阿胶10<烊>连翘20栀子10滑石20甘草6

四副痊愈。

按:

黄老师治疗热证之尿路感染常用四逆散合猪苓汤。

其运用四逆散乃效法前贤范中林的经验。

猪苓汤是仲景用来治疗淋证的专方。

其主

要方证是:

小便不利,涩痛,尿血而渴欲饮水。

两方合用能很快消除病人的小腹窘迫和尿道刺激症状。

余以前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多以八

正散投之,效失参半。

自学习黄师上法后,临床验证,确为此型尿路感染之良法!

 

七,肠易激惹综合症案

孙某某男,56岁,河间市米各庄镇小孙行石村人。

泄泻腹痛半年,伴眠差腹胀乏力,每因寒凉或恼怒时加重。

大便日三到五次,大便常规

未见异常,某医院诊为肠易激惹综合症。

予以苯乙哌啶,附子理中丸等药治疗乏效。

舌质淡,脉沉弦。

处方:

柴胡12白芍18枳壳12半夏20厚朴10茯苓30苏梗10干姜10红枣20甘草6五付水煎服

药后腹痛无,大便次数减少,睡眠好。

续服五付

药后大便日一次,成型。

按:

肠易激综合症临床以腹泻腹痛出现者为多,往往西医疗法不佳。

中医把此病归属于泄泻范畴,按传统脏腑辩证慢性泄泻有脾虚者肾虚

者肝郁乘脾者。

黄师对于肝郁乘脾型泄泻多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对于证见腹泻腹痛,伴有精神变化者疗效很好。

余应用体会,用此方

要抓住病人的柴胡体质,病情随情绪波动而加重,脉弦为辩证要点。

对于病人出现的喜暖怕冷之证,不要以为是阳虚所致,此多为气滞阳

郁。

阳虚者脉象多沉弱。

刘草窗之痛泻要方似无此方方证明确,照顾全面

八,口腔溃疡案

陈某某,男,20岁,河间市十街人。

患者口腔溃疡一个月,服牛黄解毒片无效。

观患者体质健壮,口腔及舌有多块大小不等之溃疡,唇红

,咽喉红,舌红,脉滑数有力。

余初用甘草泻心汤,效不显。

断然换方:

大黄15黄连6黄芩15干姜10附子6甘草10大枣20五付水煎服

药后病人大便稀薄,溃疡处迅速减少,唯剩一处,前方再服五服。

五日后痊愈。

按:

口腔溃疡虽为小疾却非常痛苦,余临床体会用清热解毒法见效者少矣。

经方甘草泻心汤对于寒热交杂,久治不愈,体质和脾胃虚弱者

有良效。

然此患者体质强健,虽久治不愈却火热尤甚。

故改用泻心汤合四逆汤合方治疗而收效。

此种经验乃黄师最近几年临床中总结的方

法,老师认为经方治疗慢性炎症寒热并用是其特色之一。

他经常运用此法治疗久治乏效的慢性胃炎和口腔溃疡,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法方证多为久治不愈但体质强健或寒热夹杂的病证。

有时并不一定出现寒症表现。

用四逆汤是否有振奋阳气,增强体质的作用,余尚在

摸索和思考中。

 

沙丘沙:

案八所用之方即《辅行诀》中的大泻心汤加附子,方中明言舌上生疮。

经方之神效,非心思所能极,非语言所能赞。

 

九,过敏性紫癜案

张某,男,28岁,河间市小赵庄村人。

一个月前四肢不明原因发现瘀点,初较少,后增多。

血常规血小板正常。

沧州中心医院诊断为过敏

性紫癜。

予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转投我处治疗。

病人体型强壮,面红,唇红,咽喉鲜红,舌红,脉弦数。

为典型热性体质。

处方:

黄芩20黄连6黄柏10栀子10连翘50生姜3片大枣20五付水煎服副

二诊,四肢瘀点明显减少,上肢已近消失。

原方再进五副。

三诊,下肢瘀点依旧存在,左下腹充实,小腿皮肤粗糙,认为有淤血存在。

改方:

牛膝30丹皮10茯苓15白芍30赤芍30桃仁10连翘30栀子10七副水煎服。

四诊下肢瘀点几乎全部消失。

按:

余治疗此病较少,经验不足。

黄老师治疗此病对于体质较好者多处以《外台秘要》之黄连解毒汤,体弱伴心烦或便血者多用黄连阿胶

汤。

该患者热性体质一望了然,故初用黄连解毒。

收效后又无效认为有淤血存在,又投桂枝茯苓丸加味,凉血活血,最终收效。

方中用大

量白芍,取其养阴止血。

此经验来源于唐荣川《血证论》。

 

十,乳腺增生案

张某某,女,43岁,体型中等,面黄,河间市米各庄镇何行石村人。

患乳腺增生两年余,一度反复发作。

刻下:

两乳胀痛,可扪及多个肿

块,月经前胀痛加重,心情烦躁,易恼怒。

下肢皮肤粗糙有鳞屑,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处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茯苓20桂枝10

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生姜3片大枣20甘草6十五副水煎服

二诊,疼痛大减,肿块明显消退。

前方桃仁15再进十五副。

三诊,来月经乳房没有疼痛,只剩下一个肿块,并较以前缩小许多。

守方再进七副。

后随诊乳腺肿块已不明显。

按:

该病人体型中等,烦躁易怒,乃黄师所说柴胡体质。

此病病在胸胁,并反复发作。

符合老师所引申的柴胡证之:

"胸胁苦满,往来寒热

"老师言往来寒热可以引申为病情反复不愈,发作有时或发作无时。

又据肿块,下肢皮肤粗糙有鳞屑,断为桂枝茯苓丸证。

老师经验此方治

疗包快性疾病有特效,故此患者选用了小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结果尚属满意。

 

黄煌:

读爱好经方的医案后,十分高兴!

这说明经方是规范的,经方的疗效是确实的,经方是可以推广的。

这些医案,记载详细,方证突

出,可以为教学之用!

谢谢爱好经方为我提供了这么多佳案!

  个案的总结和整理是中医传统的学习与研究方式,这是与中医学注重个体差异的学术思想有关。

但有不少人总认为个案不科学,非得要

大样本,这种认识我一直心存疑惑。

因为我的学医之路中,就与医案的整理密切相关,往往一个个案就让我懂得一个方证,悟出一个道理

,而且多年不忘。

我想很多中医都有类似的体会。

  我希望大家和爱好经方一样,将自己使用经方的案例发表出来。

由于《经方沙龙》第三辑已经编辑完成,我将在《经方沙龙》第四辑中

专门开设经方医案一栏,收录发表的个案。

 

十一,神经性耳鸣案

马某某,女,54岁,河间市果子洼村人。

半年来不明原因的出现两耳耳鸣,声响如蝉,伴头晕心烦意乱,多梦失眠,华北石油总医院诊断

为神经性耳鸣,予以谷维素,健脑片等药物治疗无效。

苔白脉弦滑,处方:

柴胡12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大黄3龙骨20牡蛎20肉桂10茯苓20生姜3片大枣20七副水煎服。

二诊,丝毫未效。

守方再进五副。

三诊,仍无明显变化。

余再观病人体质,体型肥胖,皮肤光滑,病人诉噩梦多,偶有恶心。

恍然大悟,改方:

陈皮10半夏20茯苓20枳实20竹茹12甘草6七副水煎服

四诊,耳鸣大轻,睡眠较以前好。

效不更方再进十五副。

后介绍他人来诊,知已痊愈。

按:

神经性耳鸣西医治疗多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