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217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体育、建筑、文字以及文化遗产的分析讨论,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透过民歌、服饰、饮食民族文化分析,掌握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多样性。

3.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28页至33页,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一框题“世界文化多样性”。

包括了“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教材内容。

其中“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解丰富的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产生兴趣。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认识。

帮助学生认识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本课时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

世界有许多辉煌的文化成就和著称于世的文化遗产。

在“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

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课教学要抓住这一重点,讲深讲透。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要结合教材、配合探究性活动,采用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拓展内容以及思考题、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共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选择导课案例、录像、资料,设计探究活动,选择投影、多媒体教学资料。

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六个探究活动,重点完成三个探究活动,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典型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的观念教学辅助手段。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内容,分组查找世界文化多样性资料,并选定重点发言人。

准备发言或参与讨论的讲话要点,发言提纲。

提倡学生制作小型课件。

教学提纲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2)文化遗产:

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透视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2)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理解其他民族文化

(2)在国际文化事务中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

播放本课主题曲:

《茉莉花》

进入案例导课引语:

(约1分钟)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文化与经济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为了生动活泼的进行世界文化多样性这节课的教学,我们选用案例导入方式。

我们选用的是精彩的多媒体音像短片。

典型案例

播放录像:

《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约4分钟)

北京市为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特意请著名导演张艺谋拍摄了一部宣传片。

这部片子介绍了北京的天坛、长城、天安门等著名风景,画图中有太极拳、腰鼓、风筝、京剧及立交桥、国际贸易中心、火车站、飞机场、成千上万的北京市市民。

该片子仅仅用了几分钟,但是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在申办奥运活动中多次播放,受到好评,为北京申办奥运成功起到推动作用。

点评:

《北京申办奥运宣传片》短小精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可以快速感染奥运官员、奥运评委,也感染大家。

思考题:

为什么要在宣传片中拍摄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

教师提示:

介绍中国传统的建筑、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国民族服饰……其目的就是为了介绍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对中国举办奥运会感兴趣。

体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有推动作用。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约15分钟)

教材设计探究活动主要是展示文化的差异,欣赏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

根据新课程理念,允许学生自己挑选感兴趣的活动,探究活动可以有详又略。

探究活动一 体育、建筑、文字

准备分三个组活动,让学生出示图案介绍自己的分析。

一组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由来”“世界体育发展史介绍”。

要点提示

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介绍与分析,了解体育运动的多样性,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

体育和文化密不可分,不同的体育运动展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

击剑

击剑是西方传统的运动项目。

“击剑”一词来源于“防卫”,意思是“防护”。

在公元1500和1800年之间,在欧洲流行。

过去欧洲人把击剑作为一种高尚的爱好,还用击剑进行决斗。

现在击剑被当作娱乐活动。

击剑在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上列入比赛项目。

跆拳道

起源于韩国的手脚并用的搏斗技巧。

跆拳道和日本的空手道、中国的武术相似,在韩国十分普及。

跆拳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自卫武技。

1986年跆拳道列为亚运会比赛项目,1988年奥运会列为表演项目。

武术

武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击术。

它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

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技击术的运动特点。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公元前776年。

迄今已经有1200年的历史。

古希腊各城邦之间常常发生掠夺和战争,而组织体育比赛的目的是消除隔阂,增进友谊、和平,于是便诞生了古代奥运会。

当时的运动项目有五项全能(包含铁饼、标枪、跳远和摔跤)、赛跑、拳击、摔跤、Pankration(拳击和摔跤是混合运动)、四轮马车赛跑和骑马。

二组提供三种典型的建筑介绍。

要点提示: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是立体的文化。

世界建筑充满了文化色彩。

每一个典型的建筑,都包含着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

在分析三种典型的建筑物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世界建筑艺术、建筑文化的有关讨论分析。

故宫是中国建筑杰出代表。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0米,宽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1420年,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占地面积72万多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整体建筑显示了对称的结构,体现的是皇帝的威严,以及震慑天下的皇权意识。

三大殿的命名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

故宫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建筑精美,富丽华贵,收藏有许多的稀世文物,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艺术的精华。

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以纯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体建筑。

它位于印度古城亚格拉市郊的亚穆纳河南岸,始建于1631年,宏伟壮观,结构严谨、工整对称。

整个陵园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四周是红砂石围墙。

寝宫内共分5间墓室。

墙壁上,珠宝镶成的繁花佳卉,构思精细,巧夺天工。

在中间的墓室里有一道雕花大理石围栏,里面安放着泰姬和沙贾汗的大理石石棺,两具石棺上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彩色宝石和浮雕。

陵墓东西两侧屹立着两座形式完全相同的清真寺翼殿,都用红砂石砌成,以白大理石碎块点缀。

关于泰姬陵有许多美丽的动人的爱情故事和传说,优美的建筑和浓郁的印度文化色彩成为各国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巴特农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杰出代表,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

神庙长70公尺、宽31公尺,被48根多利安式列柱所环绕,每根柱子高10公尺,直径2公尺,为西元前440年所建。

神庙的主体为两个大厅,两旁各倚一座有6根多立克圆柱的门厅。

该庙是希腊人追求理性美的极致表现。

柱身看起来等宽,实际上是中间略粗,柱子看起来垂直,其实越外围的柱子越向中间倾斜。

整个神庙体现了黄金分割的原理,体现了希腊传统的文化色彩,称得上是希腊建筑艺术的“希腊国宝”。

在漫长的数千年历史中,中国、印度、希腊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宝贵文化遗产。

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外建筑有不同的形式,东西方建筑艺术各有不同的特色。

世界建筑可以分为现代建筑、古典建筑,东方建筑和西方建筑。

还可以分为民居建筑、寺院建筑、园林建筑、宫殿建筑、祭祀建筑和道路桥梁建筑。

无论如何分类,世界各式各类的建筑都反映各式各类的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

三组提供三种语言文字介绍

要点提示

通过调查文字的作用和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字种类数量,介绍产生不同文字地区的不同的文化现象。

世界各地的语言除了中文、英文、俄文三种语言文字外,还有上千种文字。

人类的语言有很多种,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语言各有特点。

中文以笔划组字的文字,汉字结构方正,基本笔画有八种:

横、竖、撇、捺、点、提、钩、折,多数汉字是用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形声字。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是汉字的造字方法和规律。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每个字或词组往往还包含着比字面意义丰富得多的内容,比如大量的成语和借代用法。

英语、俄语的特点是拼音文字的表现形式,由一串字母构成的有曲折变化的单词为单位来表达。

一个词通常由几个音节构成。

单音节词少,词的特点是以单纯词为主。

世界上大部分语言都是以字母组词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

只需要掌握简单的26个字母,便可以组合成各种词汇进行语言交流。

举例:

文化背景不同,使得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常常发生下列情况:

由于文化上的不同,即使语言文字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

一个中国青年到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

一个外国朋友感到奇怪。

他解释说:

“游泳池里人太多,简直像煮饺子。

”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

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Itwaspackedlikesardines(塞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这种比喻中国人不理解,因为见过打开沙丁鱼罐头,看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中国人很少。

人们见面或分手时,使用英语的人会说:

“Nicetomeetyou!

”“I’mgladtoseeyou!

”(很高兴见到您)。

中国人说“您来了?

”“吃了吗?

”“请留步”、“您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话。

反映出中国与英、俄等外国不同的文化礼仪。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体育运动项目、三大建筑、不同文字的介绍图片、音像资料

2.组织学生分组介绍,全班讨论

1.介绍、展示体育项目、三大建筑、不同文字与文化

2.参与文化内涵的讨论

探究活动二 圣诞节、春节

要点提示:

展示圣诞树、春联等欢度节日的不同方式,加强探究活动趣味性。

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两个最主要的节日春节和圣诞节的比较讨论,展示不同民族欢度节日的不同方式。

引导学生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立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春节和圣诞节是两个典型节日,老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其他节日的对比,比如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中国的鬼节和西方的万圣节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世界民族节日集锦》,办好《世界民族节日集锦》板报展示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讨论

2.安排世界节日介绍

1.分析比较节日与文化

2.搜集资料,交流资料探究

活动三 文化遗产

要点提示:

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化遗产图案、场景。

教材提供三处遗产图片。

通过展示三个文化遗产的图片、文字资料,交流对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比较分析,感受文化遗产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氛围。

民族节日是文化的动态呈现,而文化遗产则是文化的静态沉淀。

丽江古城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海拔2400余米,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总面积3.8平方公里。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

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

作为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迩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是太平洋东部的火山岛。

岛屿略呈三角形,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2000多人,主要是混血种人和波利尼西亚人。

西班牙语较通行。

岛上耸立多座火山丘,地面崎岖不平,覆盖着深厚的凝灰岩。

地表无溪流,以火口湖水为饮用水源,气候温湿。

岛上残留的巨大人头石像和象形文字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现已发现石像700多个,一般高4~5米,重4~5吨;最大的高20米,最重的达80吨。

并有大量未完工的石像和竖立石像的石台,以及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

当地称拉帕努伊岛,意即石像的故乡。

石像建造年代和背景不详。

荷兰航海家于1722年4月5日(复活节)到达,因而得名。

1888年起归属智利。

经济以旅游业和养羊业为主。

主要城镇安加罗阿。

阿布辛拜勒

阿布辛拜勒是古埃及规模最大的岩窟庙建筑,位于埃及最南端的阿斯旺,为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约前1304~前1237在位)所建。

建筑共有大小两座,全部在尼罗河西岸峭壁上凿刻而成。

大庙(主庙)奉祀赖神(太阳及王权之神),庙内分3个大厅,深入峭壁达56米。

庙前有4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取端坐姿势,像高20米,是古埃及岩窟造像中最大的。

小庙奉祀哈托尔(苍天女神),庙前有4尊国王立像和2尊王后涅菲尔提里像。

造像较小,但王后姿态美丽动人。

阿布辛拜勒岩窟庙自古以来未遭严重破坏,因20世纪60年代修建阿斯旺水坝,原址被淹没,遂按原样迁建于附近高地,工程到1980年完成。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分头介绍

2.安排讨论分析

1.搜集文化遗产资料

2.说明文化遗产的文化特色

2.透视文化多样性(约10分钟)

探究活动四 各国民歌演唱

主要播放民歌,让学生欣赏。

备选曲目:

俄罗斯、非洲民歌

要点提示

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这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歌是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歌。

不同的曲调、旋律及不同的内容和演唱风格构成民歌的文化多样性。

选择有代表性的民歌曲目在课堂上进行播放。

特别是有代表性的民歌演唱,可以起到强烈的感染力。

此次活动主要是展示民歌的特点,不是演唱技巧的高低。

因此,对参加此次演唱的同学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如有条件,可以将这堂课搬到有音响设备、视听效果好的音乐教室或礼堂进行,效果将会更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准备演唱音像器械、选择曲目。

2.组织交流和分析

1.搜集资料,参与介绍和演唱

2.讨论民歌、民族服饰饮食的文化特征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约8分钟)

探究活动五 奥运会会徽

出示17、27、28届奥运会会徽

要点提示:

奥运会在不同的国家举办,每一届奥运会都有不同的会徽,在会徽的设计上体现出不同的创意和不同的文化印记。

通过不同国家设计的奥运会会徽看不同国家的文化,可以了解和掌握人类社会是由多样性的文化组成的,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和独特魅力,应该尊重和保护不同民族的多样文化。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特点,也体现出“民族文化的成就,不仅属于各自国家和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的道理。

我们可以举一反三,从古代格言、谚语,不同国家的哲学思想代表人物以及不同的神话传说、诗歌艺术等看文化的多样性。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突出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方面。

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应该强调我们只有尊重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才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健康发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与奥运会会徽

2.组织分析讨论

1.介绍奥运会会徽

2.举一反三说出多样性的文化现象

探究活动六 世界遗产青年保护者形象

出示世界遗产青年保卫形象帕特里莫尼托图像

要点提示

帕特里莫尼托在挪威卑尔根举办的“第一届世界遗产青年专题研讨会”中诞生,由一群西班牙学生所创造。

“帕特里莫尼托”(Patrimonito)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小遗产”,是世界遗产教育推展及世界遗产青年保护者。

帕特里莫尼这一形象的设置目的就是要保护人类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

此活动反映的问题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的补充──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单是口头上的承认,还要认真加以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不使其走向消亡。

作为中国青年应该为保护世界遗产做出贡献。

开展“世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小调查活动,主要是培养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形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了解科学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

调查的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最后确定几个确实可行的题目。

各组学生在进行“世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研究的主题:

例如“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我们了解的家乡的文化遗产”“中国民族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古代民居”“古代园林”“文物遗址”……

确定调查的题目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并统计结果。

调查包括外出调查、实地调查、电话访谈、人员访问、资料信息调查、统计分析等。

调查结束并统计出结果后,组织全班交流,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并把得出的所有结论,公布在班里,供大家浏览。

让全班同学分享各自调查的成果。

最后公布大家讨论并整理出来的世界民族文化遗产资料。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世界遗产青年保卫形象背景资料

2.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1.讨论“面对古老的正在失去的民族文化”

2.作业《世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小调查

作业:

(1分钟)

整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及保护清单(每人提供,全班汇集,展示)

结束语:

(1分钟)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

结束歌曲:

雅典奥运会会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