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199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docx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

口腔组织病理学其他肿瘤及瘤样病变练习题

一、A1

1、下列哪项不符合疣状癌的病理特征

A、以外生性、疣状缓慢生长和边缘推压为特征 

B、烟草可能是口腔疣状癌的主要病因学因素 

C、疣状癌以老年男性上腭多见 

D、病变开始时为边界清楚 

E、疣状癌呈推进式侵犯间质,无浸润边缘 

2、感染占口腔疣状癌的40%的是

A、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6和11 

B、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6和33 

C、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16和18 

D、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16和33 

E、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11和33 

3、有关疣状癌说法错误的是

A、无浸润边缘 

B、以老年男性下唇多见 

C、疣状癌呈推进式侵犯间质 

D、约1/2的肿瘤与鳞状细胞癌共存 

E、颊、舌背、牙龈、牙槽黏膜均可发生 

4、以非转移性的高分化鳞癌的亚型,以外生性、疣状缓慢生长和边缘推压为特征的肿瘤为

A、低分化鳞癌 

B、高分化鳞癌 

C、疣状癌 

D、微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E、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 

5、疣状癌的好发部位是

A、下唇黏膜 

B、颊黏膜 

C、舌背黏膜 

D、牙龈黏膜 

E、牙槽黏膜 

6、疣状癌中含有传统的鳞状细胞癌的病灶时则称为

A、丛状瘤 

B、棘皮瘤 

C、腺样瘤 

D、畸胎瘤 

E、杂交瘤 

7、鳞状细胞癌好发于

A、新生儿 

B、青少年的烟酒嗜好者 

C、40~60岁的烟酒嗜好者 

D、烫食嗜好者 

E、老年人 

8、鳞状细胞癌的特点是

A、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 

B、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牙源性恶性肿瘤 

C、酸性粒细胞增多 

D、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E、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 

9、具有形成细胞间桥和不同程度角化,且有不同程度鳞状分化的上皮性侵袭性的肿瘤是

A、鳞状细胞癌 

B、骨化纤维瘤 

C、成牙骨质细胞瘤 

D、牙源性腺样瘤 

E、腺样囊性癌 

10、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鳞癌分级的标准是

A、恶性程度 

B、细胞的多形性 

C、细胞核的多形性 

D、细胞分裂活性 

E、以上均包括 

11、如果癌细胞浸润范围较表浅仅限于基底膜下方时可称为

A、高分化鳞癌 

B、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 

C、低分化鳞癌 

D、微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E、腺样囊腺癌 

12、具有独特的细胞核多形性和核分裂,包括非正常核分裂,角化不常见,细胞间桥不显著等特点的为鳞癌中的

A、高分化鳞癌 

B、成釉细胞癌 

C、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 

D、微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E、低分化鳞癌 

13、下列关于血管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B、多见于头颈、四肢等处皮肤和肌内 

C、多发性,且多存在包膜 

D、切除不干净可复发 

E、口腔以唇、舌、颊、等处好发 

14、分叶状毛细胞血管瘤说法错误的是

A、称化脓性肉芽肿 

B、好发于儿童和青年 

C、女性发病远超过男性 

D、生长迅速的外生性病变 

E、以牙龈、口唇、面部多见 

15、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好发部位是

A、下颌角 

B、颈部中线 

C、腭中缝 

D、上颌窦 

E、腮腺区 

16、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不能累及的组织是

A、皮肤 

B、肌肉 

C、腺体 

D、黏膜 

E、皮下组织 

17、以下哪种病变的镜下表现为肉芽肿结构

A、婴儿血管瘤 

B、成牙骨质细胞瘤 

C、纤维性龈瘤 

D、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E、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18、下列哪项不是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主要特征

A、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 

B、淋巴细胞灶性浸润 

C、血管增生 

D、大量的泡沫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灶性浸润 

19、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中的血管壁可呈现

A、年轮样 

B、鱼鳞样 

C、波浪样 

D、洋葱皮样 

E、不规则样 

20、关于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特点,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亦称化脓性肉芽肿 

B、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C、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牙源性恶性肿瘤 

D、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 

E、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且酸性粒细胞增多 

21、以下哪项特点为局部上皮呈外生性和息肉样增生形成的疣状外观的肿物,但无纤维上皮增生

A、血管性龈瘤 

B、乳头状瘤 

C、成釉细胞癌 

D、分叶状毛细胞血管瘤 

E、纤维性龈瘤 

22、以下哪项为口腔上皮的疣状、局灶性的良性增生

A、寻常疣 

B、口腔结核 

C、扁平苔藓 

D、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E、牙龈瘤 

23、以下哪项不是鳞状细胞乳头状瘤最常见的部位

A、腭 

B、唇 

C、舌 

D、牙龈 

E、颊 

24、关于寻常疣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寻常疣

A、病变为外生性 

B、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 

C、增生的复层扁平上皮呈指状突起 

D、上皮表层通常有不全角化或正角化 

E、有溃疡 

25、口腔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不包括

A、6型HPV 

B、11型HPV 

C、16型HPV 

D、18型HPV 

E、HBV 

26、以下哪项不是乳头状瘤的类型

A、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B、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C、免疫缺陷患者的乳头瘤病 

D、尖锐湿疣 

E、寻常疣 

27、下列关于巨细胞性龈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B、以30~40岁多见 

C、前牙区多见 

D、男性较女性多见 

E、包块有蒂或无蒂,呈暗红色 

28、有关巨细胞性龈瘤说法错误的是

A、前牙区多见 

B、上颌较下颌多 

C、不发生于青年人 

D、女性较男性多见 

E、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二、B

1、A.婴儿血管瘤

B.血管性龈瘤

C.纤维性龈瘤

D.巨细胞性龈瘤

E.分叶状毛细胞血管瘤

<1> 、具有时漏状外观的是

A  B  C  D  E 

<2> 、牙龈覆盖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疣状癌以老年男性下唇多见,颊、舌背、牙龈、牙槽黏膜均可发生。

病变开始时为边界清楚、细的白色角化斑块,迅速变厚,发展成钝的乳头状或疣状,表面突起。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53,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人类乳头瘤病毒亚型16和18感染占口腔疣状癌的40%。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52,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疣状癌以老年男性下唇多见,颊、舌背、牙龈、牙槽黏膜均可发生。

病变开始时为边界清楚、细的白色角化斑块,迅速变厚,发展成钝的乳头状或疣状,表面突起。

疣状癌由厚的棒状乳头和具有明显角化的、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呈钝性突入间质内构成。

鳞状上皮缺乏一般恶性肿瘤的细胞学改变,细胞较鳞状细胞癌中的细胞大,核分裂象少见,且仅位于基底层,有时可见上皮内微小脓肿。

疣状癌呈推进式侵犯间质,无浸润边缘。

密集的淋巴、浆细胞是宿主的常见反应。

癌周上皮下陷呈杯状包围在疣状癌的周边,这是进行深部活检的理想部位。

疣状癌中含有传统的鳞状细胞癌的病灶时则称为杂交瘤。

约1/5的肿瘤与鳞状细胞癌共存。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51,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疣状癌为一种非转移性的高分化鳞癌的亚型,以外生性、疣状缓慢生长和边缘推压为特征。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50,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疣状癌以老年男性下唇多见,颊、舌背、牙龈、牙槽黏膜均可发生。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9,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疣状癌中含有传统的鳞状细胞癌的病灶时则称为杂交瘤。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8,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鳞状细胞癌是具有不同程度鳞状分化的上皮性侵袭性的肿瘤,有早期、广泛淋巴结转移的倾向,且主要发生在40~60岁的烟酒嗜好者。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7,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鳞状细胞癌主要病理变化是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

骨化纤维瘤是一种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构成的病变。

巨细胞性龈瘤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成釉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牙源性恶性肿瘤。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表现为酸性粒细胞增多。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6,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鳞状细胞癌是具有不同程度鳞状分化的上皮性侵袭性的肿瘤,具有形成细胞间桥和不同程度角化的特点。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5,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细胞和细胞核的多形性以及细胞分裂活性等将口腔鳞癌分为高、中、低分化三级。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4,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如果鳞状癌细胞浸润范围较表浅仅限于基底膜下方时可称为微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3,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度分化鳞状细胞癌具有独特的核的多形性和核分裂,包括非正常核分裂,角化不常见,细胞间桥不显著。

【该题针对“口腔黏膜鳞癌及疣状癌”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42,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管瘤(hemangioma)是一种分化较成熟的血管构成的血管畸形或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最多见于头颈、四肢等处皮肤和肌内。

其特点为多发性,且多无包膜,切除不干净可复发。

口腔以唇、舌、颊、等处好发。

临床上,除婴儿血管瘤可自发性消退外,大多数血管瘤如不治疗,可持续存在。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7,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分叶状毛细胞血管瘤亦称化脓性肉芽肿,为获得性血管瘤,是生长迅速的外生性病变。

多认为是一种增生性而不是肿瘤性病变。

常发生于皮肤或口腔黏膜,以牙龈、口唇、面部多见。

呈息肉状,可有蒂,表面有溃疡。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男性发病远超过女性。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6,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腮腺区、耳后等为多发部位病损。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5,点击提问】

1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可累及皮肤、皮下组织,深者累及肌肉、淋巴结和腺体。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4,点击提问】

1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嗜酸性淋巴肉芽肿镜下表现为肉芽肿结构。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3,点击提问】

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病损的主要特征:

一是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灶性或弥漫性浸润;二是病变血管增生。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2,点击提问】

1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病损中可见血管壁增厚,甚至呈洋葱皮样外观。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1,点击提问】

20、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骨化纤维瘤是一种边界清楚、由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构成的病变。

巨细胞性龈瘤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分叶状毛细胞血管瘤亦称化脓性肉芽肿。

成釉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牙源性恶性肿瘤。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表现为缓慢增大的无痛性包块,可呈对称性,患部皮肤常有瘙痒和色素沉着,酸性粒细胞增多。

鳞状细胞癌主要病理变化是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性生长。

【该题针对“血管瘤及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30,点击提问】

2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头状瘤是一组局部上皮呈外生性和息肉样增生形成的疣状或菜花状外观的肿物,但不包括纤维上皮增生。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9,点击提问】

2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和寻常疣是一种口腔上皮的疣状、局灶性的良性增生。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8,点击提问】

2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口腔任何部位均可发病,最常见的部位是腭、唇、舌和牙龈黏膜。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7,点击提问】

2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寻常疣病变为外生性,增生的复层扁平上皮呈指状突起,其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支持。

上皮表层通常有不全角化或正角化,也可能无角化。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6,点击提问】

2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口腔尖锐湿疣是肛门与生殖器部位尖锐湿疣的口腔表现。

通常为6、11、16、18型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HBV为乙肝病毒。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5,点击提问】

2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乳头状瘤主要包含以下三种:

鳞状细胞乳头状瘤和寻常疣;尖锐湿疣;免疫缺陷患者的乳头瘤和乳头瘤病。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4,点击提问】

2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巨细胞性龈瘤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较为少见,以30~40岁多见,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和老年人。

部位以前牙区多见,上颌较下颌多,位于牙龈或牙槽黏膜。

女性较男性多见。

包块有蒂或无蒂,呈暗红色,可发生溃疡。

病变发生在牙间区者,颊和舌侧肿物与牙间狭窄带相连形成一种时漏状外观。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3,点击提问】

2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巨细胞性龈瘤:

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较为少见,以30~40岁多见,也可发生于青年人和老年人。

部位以前牙区多见,上颌较下颌多,位于牙龈或牙槽黏膜。

女性较男性多见。

包块有蒂或无蒂,呈暗红色,可发生溃疡。

病变发生在牙间区者,颊和舌侧肿物与牙间狭窄带相连形成一种时漏状外观。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2,点击提问】

二、B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巨细胞性龈瘤:

又称外周性巨细胞肉芽肿。

病变发生在牙间区者,颊和舌侧肿物与牙间狭窄带相连形成一种时漏状外观。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0,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纤维性龈瘤:

为有蒂或无蒂包块,质地坚实。

颜色与附近牙龈相同,如有炎症或血管丰富者则色泽较红;如果表面溃疡则可覆盖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

纤维性龈瘤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10~40岁者多见。

【该题针对“乳头状瘤及牙龈瘤”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1369021,点击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