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078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docx

北京四中高二政治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验政治试卷(文科)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有人曾问哲学家约翰·罗尔斯为什么要研究哲学,他说:

“一个没有人去思考形而上学、知识论、道德与政治哲学的社会,其实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社会。

”这一观点意在强调哲学

①能够使人善于思考,增长智慧②能够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③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④能够推动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擦身而过。

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

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

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

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

“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

”乙则说:

“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3—4题:

3.对两个秀才的说法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①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甲的观点错误,乙的观点正确

③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是有差别的

④二者都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②B.②③C.④D.①③

4.两个秀才参加科举的不同结果说明

A.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B.人们办事情是否成功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5.“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都非常富有哲理。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A.物质的作用B.意识的作用

C.认识的作用D.实践的重要性

6.实际上,“画饼充饥”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

这是因为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B.物质可以代替意识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7.下列成语中,与下图《始料不及》寓意相同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8.剪纸由于受到材料和工具局限,在处理形象时,不能采取写实手法。

而更强调写意,抓住形象的主要部分,大胆舍去次要部分,使体一目了然。

在《回娘家》中,突出的是两个人物,一辆花车,花车也只有一个轮子,作品形象夸张、简洁、优美,富有节奏感。

这说明

A.艺术创作强调从艺术想象出发

B.写实手法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

C.艺术创作不需要细节的真实

D.艺术创作是高于现实的能动反映

“鲶鱼效应”是说渔民为了避免打捞到船舱里的鱼死亡,通常在船舱中放入几条凶猛的鲶鱼,就把整个鱼群激活了,从而保证了鱼的鲜活。

据此回答9—10题。

9.“鲶鱼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0.“鲶鱼效应”是渔民们在生产中发现的一条实用经验,这说明

A.理性认识可以直接在实践中获得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人们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大学问家、古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历代人读他的著作,都会为他的博学而感叹不已。

但他也犯过无知的错误。

据说他认为男人的牙齿要比女人的多。

对这个问题,只要他数数夫人和自己的牙齿便一清二楚。

可是他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去数牙齿。

因此,他一生都未发现这个错误。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1—12题。

11.亚里士多德之所以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A.没有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认识正确与否

B.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没有认识到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时期是有限的

12.亚里士多德这样博学的人物也犯这样低级错误,体现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

B.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世界

C.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

D.越是简单的事物越不容易被认识

13.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下列关于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A.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

B.真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C.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D.真理是指被人们认识了的客观事物

细菌感染曾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历经漫长的黑暗时代后,抗生素的发明带给了人类希望之光。

但从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正式问世到现在,不过60多年时间,由于滥用,抗生素越来越多的在失效。

回答14—15题。

14.上述材料表明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要获得对世界的终极认识,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5.抗生素快速失去功效的原因是其无节制的滥用,如果不能让细菌与我们和平

相处,不能科学地使用抗生素,等待人类的将是再次的黑暗。

这体现了

A.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B.客观应与主观相符合原理

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D.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

16.《管子·兵法》中说:

“和合故能谐。

”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

从哲学角度看,“和合故能谐”体现了

A.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当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17.“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杜荀鹤(唐)。

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A.新事物的成长过程中,初期总是不能被人们接受

B.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C.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18.“假如没有小偷,锁就不会达到今天这样的完善;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就不会有这样精美。

”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A.对小偷和假钞的评价也要坚持一分为二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9.下列选项中同时包含规律的客观性、矛盾的特殊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诸哲学道理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一着不慎满盘皆输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0.“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古瓦砚·欧阳修。

这首诗意思是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

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

A.金和玉不如瓦砾的用处大

B.认识和利用自然物必须把握矛盾的普遍性

C.只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更好的利用客观事物

D.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

21.父亲叫儿子去买火柴,并嘱咐儿子火柴要擦得着。

儿子回来后对父亲说:

“我今天买的火柴每一根都擦得着。

”父亲问:

“你怎么知道的?

”儿子说:

“我每一根都试过了。

”父亲听后,哭笑不得。

从哲学上看,儿子

A.没有认识到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B.没有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忽视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2.科学能够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但对于人生问题,如痛苦、焦虑、不幸、爱和幸福,却不能用科学的方式来规定。

爱因斯坦曾告诉年轻的科学家们说:

“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尊严和幸福。

”对科学作用的认识说明: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

B.我们必须限制科学作用的发挥

C.任何事物都是缺点和优点的统一体

D.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3.“在人生的道路上,帮助你的人有两种:

你的朋友搀扶你,你的对手激励你”。

这告诉我们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

B.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C.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24.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臣民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

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5.下列对谚语或诗句所包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②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③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④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6.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前者是生存的烦恼,后者是发展的烦恼。

下边的漫画所包含的哲理是

①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⑤事物的矛盾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④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7.我国一位工程院院士曾说过,就科学研究来说,失败也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会给研究提供极为宝贵的经验。

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不允许失败”原则。

从思想方法上分析,“不允许失败”原则属于

A.形而上学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28.艺术的表现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达芬奇说“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向死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由与规则之间是无法实现统一的

B.完全遵循规则要求,才能更好的表现艺术

C.规则是客观的,违背规则必受惩罚

D.脱离了一定规则限制的自由,必然导致失败

29.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

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

有关部门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

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

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30.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B.社会历史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

社会实践

C.社会实践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历史发展

D.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斗争

改革

31.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革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这说明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32.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梁启超的观点

①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否认了实践的社会性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3.温总理在《求是》杂志上撰文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好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D.个人利益的满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这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决定意识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发展的观点

35.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6.“忠孝”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

在封建的等级社会,“忠孝”往往意味着效忠皇上或儿子无条件服从父亲。

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义务。

“忠孝”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表明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

37.“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此观点()

A.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8.下面的漫画说明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39.对于养狗,有多种不同的看法:

养狗者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不养狗者认为狗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卫生防疫部门认为狗咬伤人的后果很严重,而律师则认为养狗不完全是个人行为。

材料表明

A.思维方法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

B.世界观、人生观不同,产生的认识不同

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立场、知识构成不同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40.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

这一计划的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④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三、问答题。

(共40分)

41.3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胡锦涛主席明确的说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8分)

42.“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促使农村生源涌向城市,加剧了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也使教育发展更加不均衡。

请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相关知识,为政府应对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出谋划策。

(8分)

43.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对我国稳定和拓展外需形成新的压力。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内需潜力巨大是促进我国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

而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扩大内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注重发挥投资与消费的协调拉动作用。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的正确性。

(12分)

44.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难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

比如雪灾中高速公路处于瘫痪状态时,众多旅客被困途中,沿途涌现出很多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理解。

(12分)

【试题答案】

1.C2.C3.D4.B5.B6.A7.A8.D9.C10.C

11.A12.A13.D14.A15.A16.B17.B18.B19.A

20.C21.B22.A23.A24.C25.B26.A27.A28.D

29.A30.D31.C32.B33.A34.C35.C36.C37.B

38.C39.D40.B

41.解析:

审题应注意分析材料,然后找出对应的哲理。

本题应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真理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

4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城乡的教育发展问题,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城乡教育事业;(2分)

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促使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2分)

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优化城乡教育资源结构。

(2分)

43.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是根据国际需求结构的变化和我国内需潜力巨大的特点做出的正确决策: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因此把扩大内需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

③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④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内需潜力巨大是促进我国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最大优势,因此经济发展要立足于国内需求。

(每点2分,若从其他角度答,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44.①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难,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

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需要发挥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