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042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8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docx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金属导电

C.钢铁生锈

D.蜡烛燃烧

2.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环境保护。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就地焚烧秸秆B.垃圾分类处理

C.坚持绿色出行D.废水达标排放

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A.食用无公害蔬菜B.远离烟草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拒绝毒品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

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没有检验氢气纯度,就点燃氢气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人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5.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B.该粒子是阳离子

C.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D.该粒子呈电中性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冰雪融化过程释放出能量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溶液中的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7.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可用作燃料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食用加碘食盐可防治骨质疏松

8.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足量),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发现烧杯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B.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也能得到相同结论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

9.模型认知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完成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提出了有核原子模型。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的是

A.原子就像充斥着正电荷的“葡萄干布丁”

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核带正电荷

D.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中运动

10.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碱性溶液中H+的数目大于OH-的数目

二、多选题

11.下图是某物质甲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D.图中x的数值为4

12.欲探究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差异,采用金属试样与酸溶液反应的实验,通过观察反应现象得出结论。

下列有关做法中,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的是

A.取用铁片和铝粉进行实验

B.取用的稀盐酸浓度和体积相同

C.取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

D.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

13.为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H2

HCl

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NaCl固体

AgCl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CaCO3,过滤

A.AB.BC.CD.D

14.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滤液一定为浅绿色

B.滤渣质量一定大于ag

C.滤液中一定有Ag+、Fe2+和Zn2+

D.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大量气泡冒出

15.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甲和气体乙,将生成的气体乙通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结束后(气体全部被吸收),所得不饱和溶液质量增加4.4g。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的CO2质量为4.4g

B.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中和反应

C.溶液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g

D.溶液甲中只含两种溶质

三、填空题

16.

(1)按要求从氧化镁、一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钙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有毒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

③一种可溶性的碱________________。

④一种难溶性的盐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已成为国家的意志,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

试回答:

①济南市已全面启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将全面得到无害化处理。

现有下列四种生活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玻璃啤酒瓶   B金属易拉罐

C废弃水果皮   D塑料饮料瓶

②保护水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源。

自来水厂通常用高铁酸钾(K2FeO4)作为净水剂和消毒剂来处理天然水。

在高铁酸钾中,铁、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影响生态环境。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

在二氧化硫(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现在的汽车排气管上都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如图),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这样就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生成的N2属于单质   B生成的N2和CO2都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C生成的N2和CO2都不能燃烧D生成的CO2属于氧化物

④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实现从生产源头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单质铜制备硫酸铜,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制备实验方案:

甲:

乙:

〔已知:

在上述两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_______(填“甲”“乙”之一)。

若取相同质量的单质铜,分别用上述两方案制备硫酸铜,将两者理论上最多可制备硫酸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为_____(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甲方案较多

B乙方案较多

C二者相等

17.

(1)“感恩祖国、致敬英雄,共同见证”。

2020年6月23日上午9点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圆满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的收官之作。

①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三子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

试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②使用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一、二子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制碱”生产过程涉及到Na2CO3、NaHCO3、NH4Cl等物质,NaHCO3和NH4Cl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②在t2℃时,NaHCO3的溶解度_________NH4Cl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在t1℃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NH4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NH4Cl的______________。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之一)。

四、实验题

18.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_______的现象,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2)化学小组的同学用CO气体(含少量水蒸气),进行CO还原Fe2O3的探究实验。

所选仪器按“CO(含少量水蒸气)→C→B→D→F”的顺序连接,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先通入CO气体(含少量水蒸气),然后加热,观察现象。

①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D的质量变化(设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D吸收),求算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

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条件下,若B的玻璃管内红棕色固体粉末完全变黑,此时测得D的质量增加ag,则实际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为_____g(计算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②上述实验装置中,F的作用是_________。

五、推断题

19.

(1)在厨房中有两盒没有贴标签的白色固体,小明只知道是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各一种,他想利用厨房里现有的物质,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物质。

①小明所选择的鉴别试剂最好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矿泉水   B白醋

C花生油   D酱油

②取两种白色固体各少许,分别放在两只玻璃杯中,各倒入适量所选的鉴别试剂,观察到有一个玻璃杯中的固体逐渐溶解,并有气泡冒出,可证明这个玻璃杯中放入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

(2)粮食生产需要科学施肥。

某化肥KNO3样品可能混入了NH4Cl、(NH4)2SO4、K2CO3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判断并回答:

①气体A为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化肥样品中,肯定混入了上述三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六、综合应用题

20.

(1)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①西汉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关于湿法炼铜的记载中,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说法。

湿法炼铜这类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之一),上述反应说明了单质铁的金属活动性比单质铜_____(填“强”“弱”之一)。

②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经检测得知其主要成分是青铜,青铜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氧化物”“合金”之一)。

(2)现有NaCl和CaCl2的固体混合物8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固体物质完全溶解。

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①当滴入Na2CO3溶液150g时(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写离子符号)。

②求该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光合作用,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金属导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蜡烛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睛】

2.A

【解析】

【详解】

A、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用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处理,能防止环境污染,不符合题意;

C、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可以减少空气污,节约能源,不符合题意;

D、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防止水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A、无公害蔬菜是指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也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食用无公害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B、香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危害身体健康,要远离烟草,故选项说法正确。

C、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铅、镉等重金属,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和水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毒品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感,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要拒绝毒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4.B

【解析】

【详解】

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进行氢气燃烧实验前一定先检验氢气纯度,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试管内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切不可将管口对着人,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D、熄灭酒精灯时,不可用嘴吹灭,应该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A、该图为氧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正确;

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错误;

C、该粒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正确;

D、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呈电中性,正确;

故选B。

6.B

【解析】

【详解】

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A正确;

B、冰雪融化过程固体变成液体,吸收能量,故B错误;

C、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正确;

D、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所以溶液中的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故D正确。

故选:

B。

7.D

【解析】

【详解】

A.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说法正确;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所以天然气可以用作燃料,选项说法正确;

C.熟石灰显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所以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选项说法正确;

D.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所以食用加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8.B

【解析】

【分析】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详解】

A、吸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该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实验前,应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主要为氮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9.A

【解析】

【详解】

A、原子就像充斥着正电荷的“葡萄干布丁”不是卢瑟福的原子的模型,符合题意;

B、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是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不符合题意;

C、原子核带正电荷,是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不符合题意;

D、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大”空间中运动,属于卢瑟福原子结构理论观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D

【解析】

【详解】

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变化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出热量的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碱性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中H+的数目小于OH-的数目,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11.ABC

【解析】

【分析】

观察微观结构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详解】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C2H4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2H4+3O2

2CO2+2H2O。

A.由甲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物质的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所以该物质属于化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有氧气参加,所以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丙(CO2)和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

2=1:

1,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x=3,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BC。

12.AC

【解析】

【详解】

在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性质时,变量只有一个,其余的量都相同。

所以:

A、由于接触面积影响反应的速率,取用铁片和铝粉进行实验,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B、取用的稀盐酸浓度和体积相同,符合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C、由于酸的种类不同,影响反应的速率,取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不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D、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符合符合控制变量要求。

故选:

AC。

13.ACD

【解析】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

A、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和NaOH溶液均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Cl固体易溶于水,AgCl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CD。

14.ABC

【解析】

【详解】

由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向某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的Fe粉时,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能与硝酸锌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了铁量不足,不能将硝酸银完全反应。

所以:

A、由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滤液一定为浅绿色,故A说法合理;

B、由铁与硝酸银的反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滤渣质量一定大于ag,故B说法合理;

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有Ag+、Fe2+和Zn2+,故C说法合理;

D、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中只含有银,加入稀盐酸一定没有有气泡冒出,故D说法不合理。

故选:

ABC。

15.ABC

【解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CO2,CO2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生成的CO2通入足量NaOH溶液原理,溶液质量增加4.4g,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CO2质量为4.4g,A正确,符合题意;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氢氧化镁是碱,盐酸是酸,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中和反应,B正确,符合题意;

C.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和Mg(OH)2+2HCl=MgCl2+2H2O,则溶液甲中含有CaCl2,其中的钙元素的质量与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相等,分析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可得如下关系

设钙元素的质量为x

则溶液甲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g,C正确,符合题意;

D.依据向一定质量的CaCO3和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和Mg(OH)2+2HCl=MgCl2+2H2O,由于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溶液甲中的溶质为CaCl2、MgCl2和HCl,即溶液甲中含三种溶质,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ABC。

16.    CO    MgO    NaOH    CaCO3    C    1:

4    1:

1    B    甲    C

【解析】

【详解】

(1)①一种有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②氧化镁是由氧元素和镁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

③氢氧化钠可溶于水,且能在水中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一种可溶性的碱是氢氧化钠。

④碳酸钙难溶于水,一种难溶性的盐是碳酸钙。

(2)①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的是废弃水果皮,故选C。

②高铁酸钾(K2FeO4)中铁、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

4。

③在二氧化硫(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2:

32=1:

1;现在的汽车排气管上都安装了“催化转化器”(如图),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这样就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其主要原因是生成的N2和CO2都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B。

④在上述两方案中,更符合绿色化学观念的是甲,是因为甲不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1个Cu完全反应生成1个CuSO4,若取相同质量的单质铜,分别用上述两方案制备硫酸铜,将两者理论上最多可制备硫酸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为二者相等,故选C。

17.    

    无污染    热值高    H2O    Na2CO3(碳酸钠)    小于    不饱和

【解析】

【详解】

(1)①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②使用液氢作燃料的优点是:

无污染、热值高;

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6个氮原子、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所以X是H2O;

(2)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②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H4Cl的溶解度;

③在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向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40g氯化铵,加入20gNH4Cl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NH4Cl的不饱和溶液。

18.    A→C→E    

    复燃(或燃烧)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

(1)①实验目的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实验原理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发生装置选A,由于制得氧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用C装置干燥,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E装置收集,故填:

A→C→E;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复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