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1029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6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docx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

路基及站场四电接口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图号:

通号(2009)9301);

(2)《铁路路基电缆槽》(图号:

通路(2008)8401);

(3)《路基通用结构详图》(图号:

大西运西施路通01~40);

(4)《路基接口设计图、表》(图号:

大西运西施(路)接口);

(5)《路基地段接触网基础通用图》(图号:

大西运西施网路通-100);

(6)《大荔站接触网基础预留平面布置图》(图号:

大西运西施网01-04);

(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9)《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8-2010);

(10)《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高速铁路四电工程是指通信、信号、电力和接触网工程。

路基段主要内容有:

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支柱基础、各类过轨管道、路基上下电缆槽、线路两侧电缆槽(井)、无砟轨道绝缘处理等项目。

四点接口工程中接地钢筋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故不再做接地钢筋工程数量的统计。

接触网支柱基础工程数量见表2.1-1,接触网基础位置详见施工图纸。

过轨管、电缆井工程数量和布置见表2.1-2。

表2.1-1路基段接触网基础统计表

型号

数量(处)

定位钢板

垫层C15混凝土

桩基C25混凝土

承台C30混凝土

钢筋笼

接地角钢

每处

(块)

单重(kg)

总重(kg)

每处

(m3)

总数

(m3)

每处

(m3)

总数

(m3)

每处

(m3)

总数

(m3)

每处(kg)

总重(kg)

每处

(m)

总数

(m)

JA-2

28

1

24

672

0.04

1.08

1.00

28.00

0.60

16.80

157.40

4407.20

1

28

JA-3

28

1

24

672

0.04

1.08

1.20

33.60

0.60

16.80

176.62

4945.36

1

28

JB-4

79

1

32

2528

0.04

3.04

1.32

104.28

0.80

63.20

230.12

18179.48

1

79

YJ-1

10

1

16.7

166.6

0.07

0.66

2.80

28.00

0.39

3.86

158.99

1589.90

1

10

表2.1-2过轨管、电缆井统计表

里程

过轨管材料、数量

电缆井型号、数量

C25钢筋混凝土

(m3)

Φ4mm铁丝(m)

挖基土(m3)

回填C15混凝土

(m3)

DK749+610

Φ100HDPE线缆保护管8根

Ⅲ型井2个

3.75

107.2

14.76

6.51

DK749+623

Φ100热浸塑钢质线缆保护管4根

Ⅰ型井2个

2.92

107.2

10.99

5.21

DK755+850

Φ100HDPE线缆保护管8根

Ⅲ型井2个

3.75

107.2

14.76

6.51

DK757+840

Φ100热浸塑钢质线缆保护管4根

Ⅰ型井2个

2.92

107.2

10.99

5.21

DK757+845

Φ100HDPE线缆保护管8根

Ⅲ型井2个

3.75

107.2

14.76

6.51

2.2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正线数目:

双线

牵引种类:

电力

列车类型:

动车组

轨道类型:

无砟轨道

列车运行方式:

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集中

2.3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3.总体施工方案

路基四电接口工程同样按照土建施工顺序进行安排,分为贯通地线施工、过轨管道预埋、电缆槽(井)施工、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接地系统连接。

根据路基施工的不同工艺和施工顺序,分别在对应时间进行此项施工内容,应确保任何接口施工作业不得对路基本体工程产生影响。

车站四电接口工程同区间路基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包括贯通地线、过轨管道、电缆槽(井)、接触网支柱基础、站台墙、综合接地等项目。

无砟轨道四电接口工程同样按照土建施工顺顺序进行安排,主要为无砟轨道的综合接地及绝缘处理。

4.施工工期安排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作业时间以该单位工程的土建施工时间为依据,当该单位工程具备施工条件时,应立即展开四电接口工程的施工,在确保不漏项的前提下,以主体工程的工期为核心,四电接口工程施工的每一项完成后要予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5.施工资源配置

四电接口工程贯穿于土建施工过程中与土建工程施工互相联系、紧密配合,主要是琐细的预埋施工,施工队伍及所用到的机械设备与对应的土建单位工程相适应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机械设备之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同时为内业资料提供详实的现场数据,必须配备的专业的电气仪表。

电气仪表配置如下表所示:

表5.1拟投入的电气仪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测量范围

准确度

1

直流双臂电桥

QJ-44

1

0.01μΩ~1.11110kΩ

0.05%

2

接地电阻测试仪

ZC29B

1

0.01Ω~2kΩ

3级±3%

3

便携式数字兆欧表

DMG2671B

1

1000V/2000MΩ

/

6.四电接口路基工程

6.1总体施工程序

 

 

 

图6.1四电接口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6.2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

6.2.1技术要求

(1)接地端子分为桥隧型(如图6.2-1所示)、路基型两种(如图6.2-2所示),其中又分为直杆型和直角杆型,路基型接地端子尾端的压接管内需压接0.5m引接线,接地端子的使用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

与接地钢筋的焊接要满足单面焊不小于200mm,双面焊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的要求。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成分应满足:

Cr≥16%、Ni≥2%、C≤0.08%,如GBOOCr17Ni14Mo2,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

(2)接地端子所使用的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二个线鼻以及二个配套的防盗螺栓组成,每个螺栓上应配一个半平垫圈和一个弹簧垫圈(如图6.2-3、6.2-4所示)。

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

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

(3)线缆接续应使用专用的压接钳,连接件、连接方式分为C型、L型与栓接三种(如图6.2-5、6.2-6、6.2-7所示),C型压接压力不得小于12t,具体使用情况按图纸设计要求。

(4)所有贯通地线及分支地线埋设、接续完成后需对压接裸露的铜导体、连接器进行防水防腐处理,采用防水防腐自粘胶带绕包(如图6.2-8所示),

避免导体受到环境的腐蚀,保障综合接地系统长期安全可靠性能。

(5)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进场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6)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的设置位置、方式、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7)综合接地电缆随路基工程同步施工,不应因其施工而损坏、影响路基的稳固与安全。

(8)为确保综合地线的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在接地电缆铺设时,上下必须铺一定厚度的细粒土,以增加导电性,贯通地线在分割过程中造成的裸铜导体端头必须用防腐防水胶带包裹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潮气进入。

(9)电力、接触网等强电设施的接地连接线严禁进行通信信号槽内。

图6.2-1桥隧型直杆型接地端子桥隧型直角杆型接地端子

图6.2-2路基型接地端子类型及尾端压接线

图6.2-3不锈钢连接线图6.2-4不锈钢防盗螺栓

图6.2-5C型压接件及压接方式

 

图6.2-6L型压接件及压接方式

图6.2-7线鼻子压接、与接地端子栓接方式图6.2-8防水防腐自粘胶带

6.2.2工艺流程

 

 

图6.2-9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施工工艺流程图

6.2.3主要施工方法

6.2.3.1测量放样

测量人员在基床底层填筑的同时放出贯通地线埋设位置,并做好标识。

6.2.3.2沟槽预留

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人工以锹、镐等小型工具设备清理槽内,达到设计标高且平整无突变起伏,满足铺设贯通地线的要求(如图6.2-10所示)。

图6.2-10贯通地线沟槽预留

6.2.3.3沟槽回填

地线铺设前先向槽内回填4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细粒土。

6.2.3.4埋设地线

(1)纵向贯通地线

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电缆槽中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距基床底层顶面30cm~40cm。

施工时要注意避开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铺设地线时防止沿地面拖行时损坏外包铅,敷设的过程中地线拐弯应圆滑、平顺,切忌生成死弯,背扣等现象。

(2)分支引接线

在需要和电缆槽接地端子、接触网接地端子连接处的贯通地线上接分支地线引至路堤边坡并预留出大于500mm的回折长度,在电缆槽施工时再沿护肩底部回折至电缆槽底部设计砂浆找平层的位置,待电缆槽安装好后与电缆槽外侧壁接地端子(按需设置)尾端的分支引接线C型压接;与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端子上栓接的线鼻C型压接。

如图6.2-11所示。

 

图6.2-11地线埋设与贯通示意图

(3)贯通地线横联

每隔500米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横向连接一次,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方法与贯通地线相同,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

横向连接点设置位置见表6.2-12。

表6.2-12贯通地线横向连接工点表

里程

宽度(m)

DK755+950

14.1

DK756+395

27.1

DK756+855

27.1

DK757+355

14.1

(4)路桥过渡段贯通地线连接

在邻近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

桥梁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6.2.3.5回填、夯实

地线铺设完成后,再次回填4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细粒土,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实。

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厚、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

6.2.3.6接地电阻测试

地线埋设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贯通后的地线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6.3过轨管线

6.3.1技术要求

(1)过轨管埋设应与路基同步实施,不应因其施工而损坏、影响路基的稳固与安全。

(2)路堤地段过轨管线应在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并经沉降观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埋设,有预压地段应在卸载后进行。

(3)过轨管接续采用管节、扩口钢管或专用连接管件连接并不应渗漏水,不宜采用焊接。

(4)电力线缆在电缆井内的弯曲半径不小于0.6m;通信、信号线缆在电缆井内的弯曲半径不小于0.4m。

(5)为便于敷缆和检修,各类线缆的接续应在电缆井或电缆槽内进行,过轨管内线缆严禁有接头。

6.3.2工艺流程

 

图6.3.2过轨管线施工工艺流程图

6.3.3主要施工方法

6.3.3.1测量放样

待路基填筑至基床底层顶面(预压土卸载后)观测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后,测量人员在路面上放出过轨管埋设位置及开挖尺寸,并撒白灰标识。

6.3.3.2基槽开挖

过轨管的埋设深度应置于基床表层底线以下,故在基床底层上开挖基槽。

基槽尺寸如下:

深度应327mm;横向长度应大于电缆井靠线路侧壁位置;底面宽度为650mm或1250mm(650mm为4根过轨管,1250mm为8根过轨管),两侧壁为1:

0.1的坡度,采用无水切割机械在路基面上切缝,然后人工开挖至设计尺寸,开挖工点见“第2.1条设计概况”。

6.3.1过轨管埋设基槽开挖示意图

6.3.3.3基底处理

先清理槽内浮土、杂物等,然后洒水湿润基槽底面,浇筑底层C15素混凝土保护层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标高,过轨管底部以下保护层厚度≥100mm,待混凝土初凝后大致找平。

6.3.3.4埋设过轨管

(1)待基底垫层混凝土初凝并找平后由测量人员在基坑内放出每根过轨管安装位置并撒上白灰标识。

(2)过轨管埋设前应打磨管口,防止穿缆时刺破线缆。

(3)过轨管安装采用人工抬运,严格按线放置,过轨管安装完毕后对偏离的位置进行调整,确保端头位置能通过电缆井手孔设计位置。

过轨管埋设时过轨管两端应延伸至设计电缆井位置,用软布封堵,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Φ4mm铁丝,以便穿缆。

6.3.3.5浇筑混凝土

过轨管安装完毕并检查无误后方可回填C15混凝土,回填混凝土时采用罐车溜槽浇筑,下料口距基坑顶面约20cm。

布料时应均匀缓慢防止混凝土对管道冲击造成管道位移。

浇筑完成后及时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避开过轨管。

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抹面收光。

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6.3.3.6穿缆

待电缆槽(井)施工完毕后敷设缆线时再进行过轨线缆的穿缆工序。

本工程线缆过轨均采用单独过轨的方式,需要过轨的线缆在电缆槽内蛇形敷设以便设置余长。

过轨的线缆应在电缆井底敷设,其它线缆应悬挂于电缆井侧壁挂钩上(通信信号线缆悬挂于靠近线路侧挂钩上,电力线缆悬挂于远离线路侧挂钩上)。

穿缆前先清理过轨管口填充物,穿缆时用铁丝绑住线缆头,从另一端拉出,穿缆完成后铁丝应抽出严禁遗留在过轨管内。

6.4接触网支柱基础

6.4.1技术要求

(1)路基及站场范围内接触网支柱基础形式为钻孔灌注桩加承台式基础,类型共有JA-2、JA-3、JB-4、YJ-1四种。

基础结构钢筋及接地钢筋由HPB235、HRB335及Q235钢筋组成,地脚螺栓采用Q345B钢锚栓。

基底垫层采用C15混凝土,桩基采用C25混凝土,承台采用C30混凝土,桩基和承台需一次性浇筑成整体。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需待基床表层填筑完成后进行。

(2)地脚螺栓、接地圆钢、接地角钢要求二级热浸镀锌防腐,螺母要求一级镀锌防腐。

(3)基坑开挖应采用旋挖钻机作业方式,且每个基础钻孔应连续进行;开挖的弃土不得随意抛弃,应运至指定弃土场;基础开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桩基深度允许偏差+100,0mm。

(4)接触网支柱基础基坑内必须全部用混凝土浇筑;当天钻好的孔桩必须当天灌注完混凝土,如因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灌注混凝土,则在空孔附近做明显安全警示标记,并进行防护;同时对孔口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孔内。

(5)下锚拉线基础的位置、排水面及基础螺栓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基础中心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50,0mm;基础横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偏差不大于2°;基础中心与相应下锚支柱基础中心的连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下锚环方向应在支柱基础中心与拉线基础中心连线上。

(6)依据《关于大西客专路基段CPⅢ布设要求的函》三设大西指(函)字[2012]61号文件中的要求,CPⅢ点设置在左右成对出现的接触网基础上。

在施工接触网基础时,将接触网基础大里程方向靠线路侧纵向扩大350mm,横向扩大350mm,CPⅢ点基础高度为500mm,CPⅢ点立柱直径250mm,高750mm。

遇到有下锚拉线的情况时,CPⅢ点立柱设置在下锚拉线方向侧。

6.4.2工艺流程

 

 

图6.4-1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图

6.4.3主要施工方法

6.4.3.1施工准备

按接触网基础预留平面布置图核对现场情况,如发现现场情况与设计有出入时(如处在涵洞、电缆槽手孔等位置)与设计单位联系。

核对无误后方可施工。

6.4.3.2测量放样

按设计图所确定的里程位置,放出线路中心,在垂直线路中线方向由线路中心向外按照设计尺寸定出接触网基础中心(或用全站仪坐标法直接放出接触网中心位置)用铁钉、红漆标示,并沿线路的纵横向放出基础中心桩位的保护桩,以便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恢复桩位,进行复核。

6.4.3.3成孔

(1)钻孔

螺旋钻占位时,机身长轴方向垂直于路基边线,禁止平行路肩方向占位钻孔,减少施工荷载对路肩边坡的不利影响。

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在机架上或机管上做出控制准确度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调直机架挺杆,并确认钻杆垂直,对好桩位,开动机器钻进、出土。

钻孔尺寸:

孔径为Φ700mm,深度为H-200+100(H为基础高度,200mm为基础凸出地面高度,100mm为基底垫层厚度)。

旋挖钻成孔如图6.4.3所示。

图6.4-2路基接触网基础钻孔示意图

(2)清孔

钻到设计深度后,必须在孔底处进行空转清土,然后停止转动,提出钻杆,清除孔底的松土然后人工用木锤进行夯实。

弃土在钻孔完成后立刻清除运走。

(3)成孔检查

钻深和垂直度测定:

用测深绳(锤)测量孔深,孔深应满足设计要求;用吊绳测定成孔垂直度,不符合要求的用旋挖钻机打磨孔壁,直到符合设计要求。

孔径控制:

孔径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钻进遇有含石块较多的土层,或含水量较大的粘土层时,必须防止钻杆晃动引起孔径扩大,致使孔壁附着扰动土和孔底增加回落土。

(4)承台基础开挖修整

桩基成孔后进行承台基础开挖,基坑深1.2m,基础扩大部分深度0.5m,由人工配合小型挖机开挖修整至设计尺寸后再将落入孔底的浮土清除。

6.4.3.4基底垫层施工

成孔检查无误后进行基底C15混凝土垫层施工,垫层厚100mm,浇筑时将下料口伸入孔内距垫层顶面约20cm的位置,防止混凝土溅射在孔壁上,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由人工进入基底进行找平。

6.4.3.5钢筋笼吊装

(1)钢筋笼制作

在钻孔的同时就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外侧钢筋笼由16根主筋、1根螺旋箍筋、3道架立箍筋组成,钢筋笼的主筋应通长,若需接长时采用焊接接长,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3道架立箍筋设置在钢筋笼内侧,分别设在中部和底部。

(2)地脚螺栓体制作

地脚螺栓用7组矩形箍筋相连形成一个整体,箍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作,螺栓与箍筋内缘焊接,焊接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地脚螺栓要求二级热浸镀锌防腐、螺母要求一级镀锌防腐。

(3)钢筋笼吊装

钢筋笼经检查合格后,用汽车运输到下笼地点,采用人工配合吊车下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入前应先绑好混凝土垫块(强度不得低于C25),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60mm,吊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垂直吊入,缓慢下沉,避免碰撞孔壁。

6.4.3.6接地极施工

(1)打入接地角钢

钢筋笼吊装完毕后,人工进入基底用锤子打入L50×6接地角钢,角钢长不小于1m,打入基础底600m以上,外露基础底面360mm。

角钢打入基底位置、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圆钢焊接

待接地角钢打入基底后焊接长度为H-0.1m、直径16mm的接地圆钢,圆钢焊接在角钢夹角内,焊接长度不小于250mm。

(3)接地端子焊接

接地端子设置在线路起点侧基础凸台侧面,要求露出基础凸台侧面15~20mm,接地端子通过引线与接地圆钢连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50mm。

(4)接地极与钢筋笼焊接

在距基础顶面以下200~300mm范围内比较容易施焊的地方,用Φ16mm的钢筋将接地圆钢与钢筋笼焊接成一体焊接面积不小于120mm2。

6.4.3.7预埋螺栓安装

(1)定位装置制作

定位装置采用定位钢板和可调式脚架组成。

定位钢板按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制作。

可调式脚架采用钢管焊接作为主架,加焊钢筋进行加固,四个支撑脚使用可调节的底托(用于调节架子的整体高度),同时在主架上安放两根工字钢作为定位钢板固定装置,工字钢两侧焊接调节装置(用以精调螺栓组的平面位置)。

(2)预埋螺栓安装

将每根地脚螺栓通过上下两个螺母固定在定位钢板上,使螺栓组与定位板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将定位钢板放置在可调式脚架上。

(3)粗调

利用辅助定位点将定位钢板与螺栓组整体对中,然后通过脚架上的底托调节定位钢板的高程(定位钢板高程即基础顶面高程)并保证螺栓的外露长度符合设计要求,高程调整完毕后调整定位钢板的水平位置,保持水平后粗调完成。

(4)精调

粗调完成后由测量人员对预埋螺栓的位置、高程、间距等指标进行复核,如有偏差则通过脚架上的调整装置对定位钢板进行细微的调整。

(5)焊接固定

检查无误后将螺栓组与钢筋笼进行焊接,地脚螺栓与接地圆钢焊接成一体,焊接面积不小于120mm2。

(6)承台基础扩大部分钢筋与临时立柱安装

临时立柱采用250mm的PVC管或其它方式伸入基础承台,并加4根12mm的钢筋,钢筋与基础承台的配筋连接,与基础承台一起浇筑。

6.4-3承台基础扩大部分钢筋与临时立柱安装示意图

6.4.3.8承台基础外露部分立模

(1)模板加工、制作

为保证基础外露部分的混凝土外观质量,应专门制作模板进行地上部分浇筑,模板采用高强竹胶板严格按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加工制作。

(2)模板支立、加固

模板底部用砂浆找平防止漏浆,模板采用撑拉结合的方式加固。

严格控制基础顶面标高(低于轨面60mm),基础模板模板安装前表面应清理干净、光洁,脱模剂涂刷均匀,严禁采用废机油等劣质脱模剂,以免产生表面色差。

6.4.3.9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浇筑前应用胶带缠裹螺栓外露部分,接地端子表面进行封堵,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污染。

(2)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桩基C25、承台C30混凝土需分别拌制,混凝土罐车分别运至施工现场的时间差应控制在20分钟以内。

混凝土浇注时采用串筒下料至孔底,待桩基部分浇筑完成后换C30罐车浇筑承台部分,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采用插入式捣固棒分层振捣密实。

待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抹面收光。

6.4.3.10拆模、养护

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拆除时轻轻振动模板,以防损伤混凝土的表面及棱角。

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6.4.4检验标准

表6.4-3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距线路中心线位置

+20

0mm

按接触网支柱

数量的10%抽样检验

尺量

2

沿线路纵向位置

±10

仪器测量

3

形状尺寸(截面尺寸)

+50

0mm

尺量

4

埋置深度

不小于设计值

仪器测量

表6.4-4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及间距施工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值

检验方法

螺栓外露长度及螺纹长度

+5

0

尺量

螺栓相邻间距

±1

螺栓对角线间距

±1.5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根螺栓顶部的中心位置偏差

+1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