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09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x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前面《走进化学世界》和《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两个单元中,学习某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以及本单元学习《水的组成》以后,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本节课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这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教材在内容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

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物质是运动的,以及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性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性,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时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重点、难点分析

《分子和原子》一节是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对化学教学来说,是从宏观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转向微观世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教学,初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转折点,它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化学学科的学习。

学习化学基础理论,能使学生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能掌握物质之间的内存联系和变化规律,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等教材具有指导作用。

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

物质结构理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很强的思想性,是比较抽象的概念知识,难于直接感知。

因此,对《分子和原子》一节教学的探讨更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是全章的教学重点,是今后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它是化学学科的骨架,贯穿整个化学教学中。

因此,《分子和原子》一节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

本节重点是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原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难点是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

而指导学生抽象思维是难点又是重点。

4、教学对象分析

《分子和原子》一节作为物质结构理论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应当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本身的逻辑系统的要求。

初中生主要通过形象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

因此,《分子和原子》一节,可通过模拟原子运动、实物投影、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综合起来,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不同的感观、不同的侧面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二、教法分析

分子、原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特别是由于分子、原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学生要真正建立明晰的分子、原子概念是较为困难的。

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教学策略

(1)让学生通过宏观现象和物质变化的事实,认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初步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后,进一步展开讨论,用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现象,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

(3)在认识分子和原子基本性质和概念的基础上,用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和简单的物质变化,指导学生由宏观现象认识微观本质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4)通过启发、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指导学生由宏观现象认识微观本质的方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结合本课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通过课堂练习,达到巩固重点的目的,反馈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通过练习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

2、教学方法

教法运用为了让学生素质得到提高,让思维得到更高发展,使学习更具有探索和研究价值,讲授时尽可能具有形象性,并充分利用实验来丰富感性认识,进行逻辑推论。

本节课适宜采用:

⑴情景激学。

用一些宏观现象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酒香”、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等。

⑵联想推理。

尽量将不可见的微观粒子行为特征与学生熟悉的某些宏观事物联系进行转换理解,引导学生类比推理形成微观粒子的内部表象。

⑶辅助教学。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展示分子、原子的行为特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分子、原子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分子、原子印象。

 

三、教学程序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课本P49【实验3-2】

【观察】品红溶液逐渐扩散,最后溶解在水中,烧杯中溶液经振荡后变成浅红色。

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

为什么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

这就是分子的有关性质。

2.实验探究,获得新知

认识分子、原子的存在,投影课本P50图3-6、3-7,展示出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苯分子图像及移走硅原子后的文字,同时让学生了解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这样用事实来说话,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提问】那么什么是分子呢?

(1)分子的概念

要了解分子,先要了解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性质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问题思考】我们知道:

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

【讲解】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x10-26kg,在每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x1023个,我们知道大约20滴水的体积才是1ml,水分子这么小,当然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那么1.67x1023这个数据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数据来说明,如果我们用10亿人来数1.67x1023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运用具体的数字和形象化的事例,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那么请你们猜一猜当水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彼此之间是否会存在空隙呢?

B.分子之间有间隔

【问题思考】100mL(水)十100mL(酒精)=200mL(液体)吗?

【学生探究】用量筒量取100ml的酒精,把酒精染成红色(其目的是与水的颜色区别,使现象更明显),再用量筒量取100ml的水,倒入烧杯中混合,再测量混合后的液体的体积,结果小于200ml,进而得出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的结论。

此时不失良机地问学生:

为什么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呢?

难道1+1<2吗?

【学生讨论】可能是水与酒精发生了化学反应;可能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大小不同造成的;

可能是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种物质的分子穿插到另一种物质分子空隙里去了……

究竟哪种说法有道理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再探究。

【老师提问】我们在家里做房子时,经常看到将一车石子和一车沙子混合,结果总体积小于两车了。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会观察到,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

由此学生展开联想,酒精与水混合体积变小与此类似,进而得出:

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而易于理解。

【提出问题】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是否可以改变呢?

【学生探究】由两位同学各拿两支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

通过此实验学生可以得出:

液态物质较难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

与此同时联想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也是因为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而分子或原子的本身没有改变。

C·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学生探究】学生按要求完成P50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

我们对这个探究活动提出补充要求:

实验时(图1)要观察酚酞溶液、浓氨水的颜色并扇闻它们的气味;要求边实验边分析;思考图2中,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

为什么这样设计?

  

学生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各组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在学生对A烧杯中液体变红的现象感到好奇和不解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出氨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到酚酞,使酚酞溶液变红的过程。

由这个探究活动得出:

构成任何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为了使理论结合实际,引举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如当你路过臭水沟时,你能闻到臭味;湿衣服晾晒会变干;酒精自然挥发等等。

【学生提问】在学生明确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的运动后,再提出思考问题:

实验中为什么氨分子可以运动到酚酞溶液中,那酚酞溶液的分子为什么没有运动到氨水中呢?

【教师分析】在前面分别扇闻过氨水、酚酞溶液的气味,能闻到氨水有刺鼻的气味,表明氨分子的运动比较活跃,容易从烧杯中扩散到空气中。

由此懂得:

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是不相同的。

【提出问题】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什么我们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呢?

【学生探究】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在两个烧杯中投人少量的红墨水,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过程。

由此得出:

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

从而得出:

把湿衣服凉在太阳下比凉在阴凉处干得快。

【教师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体积小;分子的质量小;分子能运动;分子间有间隙;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②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不是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或者物质的性质的最小粒子?

【讲解】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仅仅是分子间距离发生变化,单个分子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分子不能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呢?

【讲解】水蒸发是水分子受热微粒受热蒸发,从液态分子微粒变成气态分子微粒,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的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而水电解就不一样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有了新的分子生成,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水分子就不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因此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习的难点,学生也很难理解,因此,通过联系新旧知识,提出问题,并借助实物图形模拟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了,物质的性质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能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

(2)原子的概念

原子的概念是建立在分子可分性的基础上的,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的概念。

【学生探究】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又如何理解呢?

动手做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并观察氧化汞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新汞原子重新组合成氧气和金属汞的模拟演示过程。

通过模拟实验氧化汞分解的变化过程,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我汞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个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

因此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所以我们说: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