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0718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docx

墩基础施工方案资料

 

半导体光伏照明基地一期工程

墩基础工程

 

 

编制单位:

审核人:

编制日期:

二O一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墩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行业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19-2001)

其它方面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

2、工程概况:

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为35.800米,抗震等级为工程6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结构重要性系数y0=1.0,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设计墩径为φ1000mm,砼强度为C25;护壁为C25砼护壁,厚175mm。

3、工程地质、地貌情况:

根据中机三勘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于2016年04月提供的《半导体光伏照明基地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显示,设计墩基础持力层为第(3)层粉质粘土层,基底进入持力层大于等于300。

地基土层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为:

A、

(1)层:

杂填土全场地分布,结构散,土质不均,局部夹淤泥质土,工程性质差。

B、(2-1)层:

粉质粘土层,局部分布,呈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合氧化铁及铁锰质,韧性中等。

C、(2-2)层:

粉质粘土层,局部分布,含氧化铁及铁锰结核,局部夹少量灰白色团状高岭土,韧性中等。

D、(3)层:

粉质粘土层,全场地分布,呈硬塑~坚硬状态,中偏低压缩性,强度较高,工程性能较好。

E、(3a)层:

粉质粘土层,含铁锰质结核和条纹状高岭土,以透镜体状分布于(3)层之中,土质不均。

四、施工程序及步骤

1、成孔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定位→人工下挖墩基础1米土层→立钢模、校正该段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浇筑护壁砼→继续下挖至设计要求的土层→验收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持力层地质情况人工扩头→验收成孔→盖好孔口盖板→施工下一墩位

2、浇灌混凝土工艺流程:

重新检查墩孔直径、深度、垂直度→放钢筋笼子→绑垫块、孔底清理(预留土层)→放混凝土溜筒→浇灌混凝土、一次成型

3、人工挖孔墩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提出设计问题,并求得解决。

(2)编制预算及施工方案。

(3)准备材料、机具进场。

(4)准备安全设施及标志。

(5)测量定位。

(6)安装电线、通风设备、机具就位。

(7)劳动力组织:

共配置20班作业队。

每班配备2人挖桩,一人开挖、清理,一人运土,对扩底桩,专门派3个班组进行人工扩底。

4、主要机具

照明灯(带橡皮电缆的低压行灯)10盏,通风照明设备5台,电动卷扬机(电动辘轳)10套,手工挖掘工具若干,串筒溜槽2套,高频振动器1台,棒式振动器3根等。

5、施工方法

(1)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A、根据已有建筑物控制墩进行复测无误后,进行测量放线,高程也从地面控制桩投入。

B、开孔前,墩位应定位放线准确,在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以墩半径为半径,画出上部的园周。

每一根墩在施工前要设置带十字线的定位小木桩,在施工时不得任意移动,作为校核该墩孔垂直度和墩中心是否偏移的依据。

C、对墩位进行封闭复测。

(2)墩孔施工

A、墩的直筒部分采用人工铲施工,当挖至设计标高时加强验孔,根据图纸提供的标高确定开始扩孔的标高,直至扩到持力层。

当出现砂层时,就从砂层上部开始扩孔,成孔后的腰带增高,形成啤酒瓶状。

B、墩开孔后应在侧边打上水平控制桩,以控制桩的深度。

C、土要直接放在架子车上运到指定的位置。

D、如在墩孔中间遇流砂及不均匀砂砾层时,墩孔直径挖与扩大头直径相同。

砂层较厚处严格进行钢护壁,在确保安全状态下再进行施工。

E、两墩墩距<1500时,须采用跳挖施工。

F、扩大头施工:

开挖时应严格观察地质土层,在不均匀的砂砾层中不易形成锥孔时,图纸设计要求锥孔可根据现场情况成于砂砾层以上位置,再垂直下挖于设计标高。

图纸要求墩端进行持力层300(持力层为3层粉质粘土层)。

不能少挖,更不能超挖。

当挖至深度后,应在墩孔底部中间的位置,向下挖一个直径不大于400,深度500的孔,以此来确定下面是否有(4-1)细砂及(4-2)圆砾层,如有此层,须清除此层,如无此层,可停孔报有关人员验孔。

人工孔内施工时必须通风,严禁通纯氧。

G、墩孔验收时检查墩位中心轴线偏差,垂直度偏差,孔径、深度逐桩填写检查记录,并绘出验收墩位平面图,标出墩偏差尺寸,墩端挖至设计层时须请设计院、地质勘测部门实地核验。

(3)运土方法

A、出墩孔的土施工时直接放在手推车上,拉到指到位置。

B、人工挖孔时,首先放在孔口边1m以外,然后每隔一段时间,由专人收集再运到指定的位置。

C、最后统一安排运到场外。

(4)孔口处理

A、孔口用机砖砌筑200高,一方面防止杂物掉进孔内,另一方面防止雨水进入孔内。

B、施工间歇、或施工完成时用足够强度木板覆盖孔口,以防人员误掉孔内,造成伤亡。

(5)钢筋绑扎

A、钢筋笼在现场内制作,现场绑扎。

B、钢筋笼绑扎完成且绑好垫块后,用塔吊吊起放入孔内,为防止钢筋笼的变形,钢筋笼要设置足够的加强筋(按设计要求布置)。

D、如进行主筋焊接,必须在地面上进行,不允许在孔内焊接。

E、钢筋笼在搬运和吊装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后立即固定,并对垫块进行整理,且要二次清孔。

F、钢筋笼在扩大头部分应设置防止偏斜措施,以防在下料将钢筋笼挤偏。

D、安装好的钢筋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下道工序。

(6)墩砼浇注

A、墩砼采用商品砼,标号C25

B、当验收合格后,且得到监理砼浇筑令时方可进行砼浇灌。

C、浇注前排除孔内杂物。

D、砼浇注

①用砼运输车将砼直接送到墩孔边。

②墩孔必须设有串筒。

③扩大头部分,每下料1米厚用高频振动棒进行振捣一次,如当扩大头较大,高频棒的响半径不够时,要下人用50棒进行振捣。

④筒身每下料1.5米振捣一次。

每次振捣时放低压照明设备进行照明,不见气泡翻出方可慢慢提棒,但是不得过振。

每个下料层面插两个棒点。

⑤当浇至墩顶时,砼灌注应至墩顶标高以上5-10cm,30分钟后,初凝以前进行复振,以保证挖除浮浆后墩头砼密实,墩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墩面收成以后采取严格保温措施。

E、试验

每浇注50m3且一个台班必须有1组试件。

6、质量检验

(1)、墩孔

墩基础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允许偏差见下表:

序序号

成孔方法

墩径允许偏差(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墩位允许偏差(mm)

1-3根、单排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墩基础的边墩

条形墩基沿中心线方向和群墩基础的中间墩

1

干成孔墩

-20

<1

70

150

2

人工挖孔墩

混凝土护壁

+50

<0.5

50

150

钢套管护壁

+50

<1

100

200

注:

墩径允许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

表1:

(2)、钢筋笼

 

表2:

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1

主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2

长度

±100

用钢尺量

1

钢筋材质检验

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

2

箍筋间距

±20

用钢尺量

3

直径

±10

用钢尺量

(3)、混凝土

表3:

原材料每盘称量允许偏差见下表:

材料名称

允许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1)其它项目

表4:

墩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墩位

表1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2

孔深

mm

+300

用重锤测

3

墩体质量检验

只检测墩身完整性

小应变检测

4

混凝土强度

设计要求

试件报告或钻芯取样送检

5

承载力

只检测墩身完整性

小应变检测

1

垂直度

表1

干施工时吊垂球

2

墩径

表1

干施工时用钢尺量

3

沉渣厚度:

端承墩

mm

≤50

用沉渣仪或重锤测量

4

混凝土坍落度:

水下灌注

干施工

mm

mm

160~220

70~100

坍落度仪

5

钢筋笼安装深度

mm±

100

用钢尺量

6

混凝土充盈系数

>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7

墩顶标高

mm

+30

-50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7、质量安全措施

(1)质量管理措施

A、进行技术交底,分层次进行,按图交代技术操作内容。

B、执行隐蔽验收手续。

C、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如有变更必须经过甲方或设计同意。

D、各项厚材料必须执行进场二次检验制度。

(2)安全措施

A、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配备专职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必须了解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查明施工区域内是否有地下电缆或煤气管道等地下障碍物。

B、墩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

C、当相距10m以内的邻墩正在浇注砼时,要考虑对正在挖掘墩的危险影响,要暂停施工,人员不得下孔。

D、墩基施工正值冬季,桩内空气不易流通,每天开工前应检测墩孔内是否有有毒有害气体,可采用先向井下送风的方法,待正常运转10分钟后,然后再下入墩底作业。

送风机风量不少于25L/S。

孔上人员应与孔下人员保持联系,下孔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孔内禁止吸烟。

E、人在孔内时,上部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应与孔内作业人员保护联系,随时做好孔内人员的撤离准备。

F、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对特殊人员如电工、机械操作工等应有上岗证。

G、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

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H、孔口必须做好维护措施,要用木板将孔口盖好,井口盖物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人员不得在上面走动。

I、井口处采用人工放钢筋笼时必须用不小于30mm坚韧的尼龙绳两根,结扣要牢固,有安全制动和吊钩装置。

J、井口操作人员必须带安全带。

K、孔井内经常检查有没有缺氧情况。

L、经常检查井内塌壁情况。

M、井边设栏杆,井上下人员带安全帽。

N、停挖时井口用盖板盖,井下作业面上用半个盖板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