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0707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docx

陈群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

 

生物与生活

 

前言

窗体顶端

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

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

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

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吧!

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人类的生活、生存与其他生物相依相伴,同时也受到来自其他生物的伤害和威胁。

如转基因生物食品、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致病生物漫延等。

总之,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学小课堂上反映的是多姿多彩的大社会。

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性,认识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的最新发展,使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生物学知识拖动社会和谐发展,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窗体底端

 

目录

 

第三章生物与人类疾病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对人类动植物是有益的、必需的。

还有一部分能引起人类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例如,能引起人类痢疾、伤寒、结核、病毒性肝炎等。

除了微生物,还有一些寄生虫也能引起人类的病害。

第一节病毒与人类疾病

病毒:

比细菌更微小,以纳米(nm)为测量单位,除了较大的痘病毒其直径约为300nm,能勉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病毒颗粒外,其他绝大多数病毒均小于150nm,已超出普通光镜的分辨范围,因此,要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千到几万倍才能看见。

病毒大多数为球形或近似球形,少数为杆状(如烟草花叶病毒),或丝状(如流感病毒),砖块状(如痘病毒)或者蝌蚪状(如噬菌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

1983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美国首次发现。

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及癌症得以在人体内生存,发展到最后,导致艾滋病。

形态特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

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病毒的蛋白gp120与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位于表面,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

向内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Matrix),以及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

衣壳内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酶(逆转录酶、整合酶、蛋白酶)以及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为逆转录的引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有神经症状的脑组织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浓度最高;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对艾滋病病毒消毒也有效;感染者潜伏期长、死亡率高;

主要症状

持续广泛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腋和腹股沟淋巴结。

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左右,坚硬、不痛、可移动,时间超过三个月。

1.数周以来不明原因发热和盗汗。

2.数周以来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疲乏。

3.食欲下降,2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

4.数周以来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腹泻,呈水样,每日10次以上。

5.气促、干咳数周。

6.皮肤、口腔出现平坦和隆起的粉红、紫红色大斑点,不痛不痒。

7.咽、喉部出现白斑。

男性阴部出现鳞屑性斑,痒。

女性肛门瘙痒,阴道瘙痒,白带多。

8.头痛、视线模糊。

当出现上面三个以上症状又有不洁性接触史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HIV病毒引起的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原因能够引起以上症状,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有相关症状就断定自己携带有HIV病毒。

只有进行科学的“HIV抗体/抗原检测”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传播途径

HIV感染者是传染源,曾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等分离得HIV。

握手,拥抱,接吻,游泳,蚊虫叮咬,共用餐具,咳嗽或打喷嚏,日常接触等一般不会传播。

【性接触传播】HIV存在于感染者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性行为很容易造成细微的皮肤粘膜破损,病毒即可通过破损处进入血液而感染。

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

艾滋病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在性活动(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很容易造成生殖器黏膜的细微破损,这时,病毒就会趁虚而入,进入未感染者的血液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壁更容易破损,所以肛门性交的危险性比阴道性交的危险性更大。

【血液传播】人体被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移植感染者或病人的组织器官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

【母婴传播】感染了HIV的妇女在妊娠及分娩过程中,也可将病毒传给胎儿,感染的产妇还可通过母乳喂养将病毒传给吃奶的孩子。

预防方法

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对艾滋病病毒灭活加热100℃持续20分钟,效果较理想。

艾滋病病毒的消毒主要是针对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用品、生活场所等。

例如,辅料、纱布、衣物等。

对艾滋病病毒的消毒可以根据消毒物品选择适当的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

需要重复使用的物品可用煮沸或高压蒸汽消毒。

不宜煮沸的物品可用2%戊二醛、75%酒精等进行消毒。

埃博拉病毒病

埃博拉病毒病是由纤丝病毒科(filoviridae)的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肌痛,出血,皮疹和肝肾功能损害。

形态特征

主要症状

本病是一种多器官损害的疾病,主要影响肝、脾和肾。

潜伏期3~18天,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病,有发热、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时而有腹痛,发病2~3天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腹泻可持续数天。

病程4~5天进入极期,发热持续,出现意识变化,如谵妄、嗜睡。

此期出血常见,可有呕血、黑便、注射部位出血、鼻出血、咯血等,孕妇出现流产和产后大出血。

病程6~7天可在躯干出现麻疹样斑丘疹并扩散至全身各部,数天后脱屑,以肩部、手心、脚掌多见。

重症患者常因出血,肝、肾衰竭或严重的并发症死于病程第8~9天。

非重症患者,发病后2周逐渐恢复,大多数患者出现非对称性关节痛,可呈游走性,以累及大关节为主,部分患者出现肌痛、乏力、化脓性腮腺炎、听力丧失或耳鸣、眼结膜炎、单眼失明、葡萄膜炎等迟发损害。

另外,还可因病毒持续存在于精液中,引起睾丸炎、睾丸萎缩等。

急性期并发症有心肌炎、肺炎等。

EHF暴发流行中有部分无症状感染者,血清存在EBOVIgG,无症状感染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不大,其病毒水平低,感染后在短期内被机体有效的免疫应答清除,炎症反应可于2~3天内迅速消失,从而避免了发热和组织脏器的损伤。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的血液和排泄物传播。

预防方法

目前对埃博拉病毒是否能诱导感染的个体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尚存在争议。

预防主要是隔离患者,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医务人员需严格执行防护措施。

埃博拉病毒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可能会出现新的、毒力更强的变种,并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引起全球大流行,故尽早确定病毒的自然宿主,建立快速诊断方法及研制疫苗均对预防和控制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获得高滴度抗病毒免疫血清,已从对埃博拉病毒不敏感的绵羊、山羊等动物中获得,对动物有保护作用。

 

第二节原核生物与人类疾病

原核生物:

这类微生物仅有核质、无核膜或核仁,细胞器不完善,包括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支原体

支原体是1898年Nocard等发现的一种类似细菌但不具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能在无生命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直径50-300nm,能通过细菌滤器。

过去曾称之为类胸膜肺炎微生物。

1967年正式命名为支原体。

支原体(mycoplasma):

又称霉形体,为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

支原体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形态特征

支原体的大小为0.1~0.3um,可通过滤菌器,常给细胞培养工作带来污染的麻烦。

菌落小(直径0.1~1.0mm),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

无细胞壁,不能支原体结构维持固定的形态而呈现多形性,对渗透压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

革兰氏染色不易着色,故常用Giemsa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

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较多,约占36%,对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具有一定作用。

细胞膜含甾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

凡能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如二性霉素B、皂素等)均可引起支原体膜的破坏而使支原体死亡。

支原体基因组为一环状以双链DNA,分子量小(仅有大肠杆菌的五分之一),合成与代谢很有限。

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terminalstructure),能使支原体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表面,与致病性有关。

主要症状

潜伏期为1-3周,典型的急性期症状与其他非淋支原体结构图病性生殖泌尿系统感染相似,表现为尿道刺痛,不同程度的尿急及尿频、排尿刺痛,特别是当尿液较为浓缩的时候明显。

尿道口轻度红肿,分泌物稀薄,量少,为浆液性或脓性,多需用力挤压尿道才见分泌物溢出,常于晨起尿道口有少量粘液性分泌物或仅有痂膜封口,或见污秽裤裆。

亚急性期常合并前列腺感染,患者常出现会阴部胀痛、腰酸、双股内侧不适感或在做提肛动作时有自会阴向股内侧发散的刺痛感。

支原体感染常见的合并症为输卵管炎,少数患者可出现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

传播途径

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

预防方法

支原体感染无处不在,防不胜防,预防为主,讲究卫生,养成入厕之前洗手,不随意使用高危公共器具,如不洁手纸、公用坐便器等,提倡拒绝无保护性交,习惯使用安全套。

家中如有感染患者,毛巾、脸盆、床单等可能是导致感染的物品应该分开使用

大肠杆菌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通常被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

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6类: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和弥散粘附性大肠杆菌(DAEC).。

大肠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G-)。

形态特征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E.coli)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

周生鞭毛,能运动,无芽孢。

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

国家规定,每毫升饮用水中的菌落总数小于100,每100毫升水中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

大肠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

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致病性大肠杆菌。

该菌对热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强,55℃经60分钟或60℃加热15分钟仍有部分细菌存活。

在自然界的水中可存活数周至数月,在温度较低的粪便中存活更久。

胆盐、煌绿等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对磺胺类、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但易耐药,是由带有R因子的质粒转移而获得的。

主要症状:

人体感染EHEC后,会发生严重的痉挛性腹痛和反复发作的出血性腹泻,同时伴有发热、呕吐等表现,多为EHEC产生的毒素所致。

某些严重感染者毒素随血行播散造成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肾脏受到波及时还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耐药的菌株也不少见。

此次爆发于德国的O104由于可产生分解抗生素的酶,故治疗更为棘手--一旦采取抗生素治疗,反倒会引起细菌产生更多的志贺样毒素(SLT),加重病情。

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对付此类病菌感染的最佳手段还是预防:

不吃不熟的肉类食品如生鱼,生牛肉(O157因对牛低毒而很容易被牛携带,因此食用未熟的牛肉易导致O157感染)等,食用生鲜瓜果前要彻底清洗,遇有腹泻尽早上医院。

传播途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凡是体内有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人、带菌者和家畜、家禽等都可传播本病。

1.通过食物传播

O157H7大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而引起人的感染,O157H7大肠杆菌的致病能力和对胃酸的抵抗力均较强,对细胞的破坏性大。

因此很多国家将O157H7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归为食源性疾病。

在世界各地报告的爆发中,约有70%以上与进食可疑食物有关。

2.通过水传播

除了饮用水受到污染可造成感染外,其他被污染的水体如游泳池、湖水及其他地表水等都可造成传播。

3.密切接触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也可引起O157H7大肠杆菌的传播。

预防方法

1.保持地方及厨房器皿清洁,应该经常使用消毒柜消毒餐具器皿(最好做到"餐具要消毒"),并把垃圾妥为弃置。

2.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修剪指甲。

3、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双手,如厕或更换尿片后亦应洗手。

4.食水应采用自来水,并最好煮沸后才饮用。

5.应从可靠的地方购买新鲜食物,不要光顾无牌小贩。

不要吃不干净的东西

 

第3节真菌与疾病

真菌

真菌(Fungus)是一种真核生物。

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

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

形态特征

真菌具有坚固的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是异养性的,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典型者兼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产生各种形态的孢子。

根据生长特性与形态差异,可将真菌简单分为酵母、真菌和蕈(蘑菇)。

其中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约有300多个种类。

除新型隐球菌和蕈外,医学上有意义的致病性真菌几乎都是霉菌。

根据侵犯人体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将致病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主要症状

由于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真菌类型),皮肤真菌感染的一些常见的病症是体癣,脚癣及皮肤念珠菌病。

以下是有关不同类型的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的详细信息。

皮肤真菌是一组微生物引起皮肤感染。

一些真菌,酵母,自然呈现在人体内。

癣菌是机会主义的有机体。

当他们接触到一个有利的环境,它们在人体内生长和感染皮肤的上层以及指甲或头发。

不同的皮肤真菌感染类型有体癣(股癣),运动员的脚(癣足癣),指甲癣(甲癣),约克瘙痒(股癣),胡须癣(癣barbae),头皮癣(头癣)和念珠菌。

在极少数情况下,真菌的过度生长,可能会导致感染,以到达血液或内部器官。

传染途径

1接触传染。

2创伤传染。

预防方法

防止皮肤真菌可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减少皮肤真菌感染的风险。

如:

1、保持你的皮肤干燥和清洁。

2、穿着宽松的衣服是最好的。

3、避免共享发刷,梳子和毛巾,因为它们可能含有与皮肤真菌菌落片段。

4、为了避免脚气,你应该使用备用鞋,每两三天。

5、选择天然纤维,如棉花,从而使皮肤的衣服,呼吸。

 

第四节寄生虫与人类疾病

人体寄生虫指以人作为宿主之寄生虫。

可分为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两大类。

大多属原生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寄生虫学中习惯上把原生动物称为原虫类,把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合称为蠕虫类(Helminthes)。

内部寄生虫之重要的种类大多包括在原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绦虫类中。

寄生虫一般都是吃进来的。

有的幼虫囊虫等也分布在肺部,皮下,甚至脑部眼部。

寄生虫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对人体的损害多是掠夺营养,引起炎症,阻塞血管等。

大多属原生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寄生虫学中习惯上把原生动物称为原虫类,把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合称为蠕虫类(Helminthes)。

内部寄生虫之重要的种类大多包括在原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绦虫类中。

钩虫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

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构成。

因虫体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缘为腹面、下缘为背面。

十二指肠钩虫的口囊呈扁卵圆形,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外齿一般较内齿略大,背侧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两侧微呈突起。

美洲钩虫口囊呈椭圆形。

其腹侧缘有板齿1对,背侧缘则有1个呈圆锥状的尖齿(图16-9,16-10)。

钩虫的咽管长度约为体长的1/6,其后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发达。

肠管壁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壁有微细绒毛,利于氧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扩散。

主要症状

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除与钩蚴侵入皮肤的数量及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外,也与人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

有的虽在粪便中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象者,称为钩虫感染(hookworminfection)。

有的尽管寄生虫数不多,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钩虫病(hookwormdisease)。

防治方法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

常用驱虫药物有:

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

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

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

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

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绦虫

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

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

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

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

形态特征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绦虫纲(Cestoda)无脊椎动物,约有3,000种。

体长从约1公釐(0.04吋)到15公尺(50呎)馀,世界性分布。

寄生在某些无脊椎动物和各类脊椎动物如人、家畜和鱼等的肝和消化道内,引起绦虫病(cestodiasis)。

在其生活史中,有的只有一个宿主,有的除终末宿主外还需1或2个中间宿主。

两侧对称。

有的由一长形节片组成,另有些种类则有一头节,後有一列形状相同的节片。

头节上有吸盘,通常还有钩,用於固著在宿主上。

通过表皮吸收食物,无口及消化道。

多数雌雄同体,常自体受精。

绦虫头节实际上是吸附器官,又称附着器,其结构有吸盘型、吸槽型和吸叶型等。

一般头节的顶端具有吻突,吻突上有的具钩。

有的吸盘或吸叶表面亦具小钩,起加强固着的作用。

头节的后端为纤细的颈部,功能是产生新的体节。

绦虫没有消化器官,全靠体表微毛吸收宿主营养。

主要症状

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头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

防治方法

因绦虫病患者是唯一的传染病源,所以控制本病,首要任务是治疗病人。

驱绦虫成虫常选用下列药物:

①氯硝柳胺(灭绦灵):

总剂量为3~5岁0.5~1克,5~10岁1~1.5克,>10岁1.5~2克,分两次空腹嚼碎后吞服,间隔1小时,服后2小时服泻药硫酸镁。

②槟榔和南瓜子:

南瓜子粉50~90克(带皮80~125g)空腹口服,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以生槟榔子每岁2~3毫克,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50g,加水10倍煎成40~60毫升),半小时后服泻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