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0703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docx

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第三十五课

四好学校《弟子规》学生课堂讲述

课题:

泛爱众

课节:

第三十五课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今天我们学习“泛爱众”,“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好,看黑板。

起。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人有短,切莫揭”,就是当别人有短处的时候,我们不可以到处去宣扬,说出去。

当人有私,别人有隐私不愿意告诉别人,我们也千万不要给他说出去。

“道人善,即是善”,当我们赞美他人的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当别人知道了之后,就会勉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去行善。

“扬人恶”,如果你去宣扬他人的恶行、恶事,“即是恶”,本身就是一种恶行。

“疾之甚”,如果一味地去宣扬,“祸且作”,就会给自己招来祸患。

“善相劝,德皆建”,朋友之间要互相去劝善,去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德行。

“过不规,道两亏”,如果有过失不互相规劝,那两个人的道德都有缺失。

我们想想,“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如果当我们有短有过失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别人把我们的过失,或者说把我们的隐私到处去宣传、到处宣扬,愿不愿意?

(不愿意。

如果你知道了心里会不会有些难过呢?

会不会比较伤心?

所以,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都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所以,当别人有私有短的时候,我们都不要到处去宣传,这也是一颗仁慈博爱之心。

这是告诉我们,要把我们的仁爱之心,落实在我们的言语当中。

我们想想言语重不重要?

言语非常重要。

《弟子规》当中提到言语的经句多不多?

(多。

多呀。

都有哪些?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好,掌声鼓励。

(话说多,不如少。

好,给她掌声鼓励。

好,请坐,后面同学。

(凡道字,重且舒。

也是跟说话有关,给她掌声鼓励。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好,掌声鼓励。

还有吗?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这都是跟言语有关。

在“孔门四科”里面有四大项: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其中言语,它排在德行的后面,排在第二位,可见言语是非常重要的。

那我们从小就要开始学习怎么样说话,要懂得说话的分寸,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首先是存心很重要,我们首先就要存心仁厚,要仁慈厚道,当我们见到别人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

(我们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过失,如果有,先改正自己的过失,然后再去提醒他人。

好,“弟子规”当中说: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好,给她掌声鼓励。

见别人有过失,首先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其实别人犯错,是对你的一种提醒,要把别人的过失、别人的恶当作自己的恶来对待,如果你是这样,你就不会把别人的过失到处宣扬。

因为什么?

本来我们都是一体的,前节课老师讲了“泛爱众”,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所以,他人的错也是我们的错,那我们就要努力做好自己,来感化他人。

在一个小区里有一段时间物业弃管了,弃管就是不管了,什么事情都不做了。

那物业和当时的业主们矛盾就很大,物业说业主不交钱,业主觉得物业做得不好。

在弃管期间,单元门前的垃圾就越积越多,无人清理,而且那时候还是伏天,最热的时候,苍蝇蚊子越来越多,很多垃圾都散落了一地,然后开始生蛆了,味道也很不好,很多人都在抱怨。

这时候有一个妈妈,就带着孩子准备了很多塑料袋,给这些垃圾重新打包,然后把它一个一个拎出去,开始的时候有许多人经过都说:

咦,你们是新来的物业吗?

这位妈妈就说:

不是,我们住在这里。

这个人若有所思地走了,边走边说:

这个物业也真是的。

接着呢,慢慢地就有人出来了,帮助他们开始拎垃圾,再接着我们想想,这个单元门前垃圾清理干净了,从那以后还有没有人往那儿倒垃圾?

(没有。

很长一段时间外面一点儿垃圾都没有。

这个楼里还有一户,是一个妈妈和两个儿子,他们就开始扫楼梯、擦楼梯。

小的儿子还没上小学,他负责擦扶手,楼梯扶手,然后大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他开始擦楼梯,妈妈扫楼梯。

这楼里的人上楼下楼看到之后都非常感动,“谢谢你呀,辛苦了”。

有一个居民忘带了一样东西,出门马上又返回来,结果他就很歉意,因为外面下雨,把刚擦的楼道走了两趟,都踩出脚印了,他就马上觉得很不好意思。

然后就发现这个楼里一户两户就开始轮班开始清扫楼梯,而这一个楼里的楼上楼下,大家相处得就非常和谐、融洽,非常的友好。

我们看,这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呀?

(好事。

只要我们做得对,做法正确,存心正确,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而当别人做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就是用他的恶行来提醒我们社会的需要,告诉我们要去做什么,是对我们的一种提醒。

所以说,别人的错也是对。

为什么?

因为“人不学,不知道”。

因为他都没有学习“弟子规”,而他一看到别人的善行,他马上就会起而效法。

所以,人人都有一颗本善的心,“人之初,性本善”。

我们看看许哲奶奶,她是倾尽了自己的一切而爱一切人,全世界没有一个她不爱的人。

她对那些老人都非常好,有的老人脾气不好,还向她发脾气,她都不生气,她一生没有批评过人,没有指责过人,没有发过脾气。

当别人向她发脾气的时候,她都会握着这个老人的手,然后向他微笑,她都是在关爱这个老人。

觉得这样发脾气会对他的身体有影响,她都会用心、用自己的爱心去抚慰他。

你看她,人称她是“世界人”,她的福分大不大呀?

一个人量大福就大,当她做好自己的时候,她就能修身,就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你看,她有没有批评谁?

指责谁?

但是全世界多少人在向她学习?

她又教化了多少人,感化了多少人?

还有上节课讲到范仲淹,他不仅影响到当时那一时期的百姓,而且他的德行一直到现在都影响到后世的子子孙孙。

所以,《太上感应篇》当中说,“不彰人短,不炫己长”,就是不宣扬他人的短处,不炫耀自己的长处。

那《常礼举要》当中也说,“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我们要怎么做?

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向他学习,要多找找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要反观内省。

讲话的分寸,《常礼举要》当中也提到,“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这句话很重要。

我们的口会给我们带来祸患,也会给我们带来福分,所以我们说话要经一番考虑。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她已经心情很不好了,你要不要还在那里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

“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见到老年人可不可以说今天又看到一个老人去世了,这些话都要谨慎;看到某某某生病了,去医院急救了,对老年人都要谨慎提起。

“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所以,当班级里某一个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可能回答的错了,或者他不小心做了一些不谨慎的行为,我们要不要去取笑他,哄堂大笑呢?

都不可以,这样做都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

如果当一个人他的肢体上有些残疾,或者有一些缺陷,我们要不要去用一种奇怪的眼神去看他?

(不要。

都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不要伤害到他人。

再来“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这都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一颗仁慈厚道之心。

要不要给别人起外号?

(不要。

这都很不好。

我们要说什么样的话?

我们看这个“曰”字,我们读古文经常会说“子曰”……这个“曰”就是“说”的意思,我们说话叫舌才,用我们的舌才做什么?

用我们的舌才来宣扬大教,劝化无边。

要说圣贤的教诲,要说智慧的语言,劝化所有的人,让他们得到圣贤的教诲,这样的话我们的福分就很大了,受教化的人越多,我们的福分就越大。

可是,如果用我们的舌才来评价别人,说长道短,论人是非,这样的过失就很大,就消掉了我们很多的福分。

有一个马援将军,他在劝诫他哥哥的孩子的时候,他说,我最厌恶的就是好议论人是非,所以他劝他哥哥的孩子,希望他们是“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

耳可得闻,而口不可得言也”。

当听到别人在说别人过失的时候,就像听到父母的名字,古人是什么呢?

“称尊长,勿呼名”,你虽然没办法,听到了,你听到了之后也绝对不能再说,再参与说出去。

当你见到别人说是非的时候,我们就不参与,保持沉默。

如果别人说的时候你说:

“嗯,是啊……”,这样做是不是跟他一样在做错事啊?

有一位长者,他非常有德行,但是有很多人在背后说他坏话,我们看他是怎么办的:

有一个人就过来告诉这位长者,就说某某某说你什么了,他是怎么对待的呢?

他马上制止,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我不想因为你说的事情而破坏他在我心中的形象。

这位长者是想对每个人都留一个好的印象在心里,这样是保持自己的清净心不受污染。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报纸、杂志、电视这些节目当中有揭人短、扬人隐私这样的内容你要不要看?

(不要。

不要让自己的心灵受到染污,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要非礼勿言,不可以说,不要听,不要看,不要说,管住自己,这也是对自己负责任。

而我们要用我们的舌才说那些利益语、智慧语。

我们看一个医生,有智慧的医生他的一句话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可以为他燃起生命的希望。

那一个有智慧的人——智者,他的一句话就很可能挽救一个人的慧命,为他照亮人生之路。

所以,我们的语言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怎么样使用我们的语言。

我们想想,人非圣贤,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说他的优点还是说缺点?

(优点。

我们看优点还是看缺点?

(看优点。

看优点不计较过失,如果他真的有过失,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机会当中单独地去劝化他。

我们的父母和我们最亲近,为我们付出最多,我们想想我们父母身上都有哪些优点?

“道人善”先道一下父母的善。

好。

(他很关心我,冬天的时候让我们多穿点儿,怕着凉了,夏天让少穿点儿。

那你看你在想起这些的时候,对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心境呀?

(感恩。

感恩之心,好,给他掌声鼓励。

你有没有学到父母身上的这种美德呀?

你要怎么做呢?

(关心别人。

用父母关心你的这颗心,也去关心别人。

那首先关心谁呀?

(父母。

首先关心父母。

好,给他掌声鼓励一下。

(父母为我们付出,帮我们洗衣服做饭……)

想到了父母为我们的付出,给她掌声鼓励,请坐。

还有哪些优点?

来。

(父母不嫌弃我们,给我洗脏衣服,还有我们吃剩下不想吃的饭,父母也不嫌我们吃剩下的饭,然后也吃。

父母不嫌弃我们,那我们以后呢?

(我们以后也要不嫌弃父母,也要为父母付出。

为父母付出,好,给她掌声鼓励。

来。

(我的父母非常孝敬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姥姥、姥爷。

那我们有没有学到我们父母身上的优点,也要像你的父母一样,好好孝顺你的父母,还有你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

(妈妈能做到跟自己的姐姐还有妹妹都非常的礼让,爸爸也能做到。

外公从外地出差回来的时候都带一些吃的,然后每一次他们都先挑好的,我妈妈挑剩下的一个,自己拿回家,虽然比别人少一些,但这种礼让之心也让我学到了。

好,给她掌声鼓励。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还有“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都会跟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好,来。

(我的妈妈是很爱学习。

好学。

(她每天晚上都得学到半夜,她还经常写一些笔记,看书做笔记,我们家书柜里的书她都看过。

每天晚上,我说妈妈我也陪你学习,妈妈说不行,你现在还没长大,你必须去睡觉。

我妈妈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为我跟爸爸做饭。

做饭之后每天都是早点儿送我上学,然后早点儿上班。

晚上都是很晚回来的。

前几天我妈妈公出,结果换了我爸爸来做饭了,结果我爸爸做饭之后,对我说,孩子你看你妈妈多辛苦呀,咱以后千万不能惹你妈妈生气,要不然把你妈妈气坏了之后,那这个家可就维持不下去了。

这是一位又勤劳又好学的妈妈,所以我们的李林彤也非常的勤劳,也非常的好学,学习到母亲的优点,好,给她掌声鼓励。

你看当我们赞扬他人的时候,这叫口吐莲花,自己心里快不快乐?

自己也很幸福、很开心。

然后当你赞扬他人的时候,你身上的水结晶美不美?

人体百分之七十、八十都是水,身上的结晶也变得很美。

你赞扬别人,所有听到的这些人,听到这些善事善行的时候,他们也会升起效法之心,他们也会去学习、行善,你看你就利益了这一个团体。

然后你赞扬的这个人,听到了你的称赞,他会更加受到鼓励,然后努力地去做得更好,长养自己的德行,你就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我们如果不见别人的善,然后专门去看人家的一点儿小恶,都去把它到处宣扬,这样就会跟人结下恶缘,就会给自己树立敌人。

如果做得很过分了,别人忍无可忍,就会怎么样?

给你带来祸患都有可能。

所以古人告诉我们:

“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

”每走一步路都不要忘记父母,都要想到父母,每说一句话都要想到父母。

“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就是不好的话不要说出去,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当你不对别人口吐恶言,就不会给自己招来这些辱骂,这些愤怒的话就不会招惹到自己的身上;所以“不辱其身”,就是不使自己的名节受到侮辱;“不羞其亲”,不让自己的父母蒙羞;“可谓孝矣”,这可以算是孝顺父母,算是孝子了。

所以我们要谨言慎行,要隐恶扬善。

当我们如果口吐恶言,不仅仅伤害的是对方一个人,还会怎么样?

如果人人都口吐恶言,互相批评,这个团体就会形成非常不好的风气。

所以你这个行动不仅仅伤害到一个人,而且还破坏了整个团体的和谐,那我们的罪过不单是一个人,而且跟整个团体都结罪了,这个过失大不大?

非常的大。

当你谨言慎行,能够隐恶扬善,其实都是在力行孝道。

“常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当一个人愿意说别人是非的时候,我们想一想他是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

不是,便是是非人。

这样的人我们要不要和他做朋友?

要对他敬而远之。

当别人有过失的时候,我们也要“善相劝,德皆建”,如果该规劝我们不规劝,这样也是没有尽到我们为人子、为人朋友的本分和责任。

当朋友有过失了,我们也要劝谏。

在劝谏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有足够的智慧,能够判断出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如果你善恶都还没分清楚,你可能还会误导他人。

那谁说说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好。

(善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去帮助别人。

恶就是……)

想想,有点儿难。

请坐。

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好。

(善就是口吐莲花那种人。

称赞他人的人。

(恶就是经常说不该说的话。

口吐恶言的人,是不是?

好,学得真快,给他掌声鼓励。

还有没有?

(善就是要行善、善行,我们要互相帮助。

互相帮助。

(善也是不吐脏话。

总而言之,什么是善呢?

有个标准,是什么?

(《弟子规》。

《弟子规》来判断,符合《弟子规》就是善,没做到《弟子规》就是恶,就要努力地去学习,要拿《弟子规》来劝化别人。

好,给她掌声鼓励一下。

请坐。

经常说的百善……

(百善孝为先。

孝顺父母是善,不孝顺父母就是恶。

还有吗?

我们有一颗什么心呢?

(感恩的心。

对,念念为他人着想的心。

这样的心是善,如果一个人只想自己是什么?

恶,自私自利就是恶。

判断清楚之后我们再去劝。

劝善要“君子信而后谏”,如果他对你都不信任,“未信则以为谤己也”,你还去说他,人家就认为你在诽谤他,就会造成误会,产生矛盾,你也达不到劝谏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念念为他人着想的心,再来一定要建立信任。

怎么建立信任?

平常你多照顾他,多为他付出,多帮助他,他才能够喜欢你、信任你。

帮助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帮助,可能帮得很多,人家还烦你。

有没有过?

那要怎么办?

要看到别人的需要去帮忙。

那怎么去看呢?

通过平常的接触去观察。

所以当你刚到一个新的地方,你要不要马上去发表意见呢?

不行,都不了解状况,所以一定要多看、多听、多做事少说话、多付出少说话。

好,劝善就要注意,过去我们也讲过劝善首先要有一颗为人着想的存心,再来要注意你的时机、态度、方法。

刚才说的时机是什么?

建立信任以后。

还要等待他人高兴的时候。

还有呢?

要“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

你可不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直接指出别人的缺点?

(不可以。

这会让人恼羞成怒。

所以一定要规过于私室,在没人的时候跟他谈。

而且你的态度要“怡吾色,柔吾声”,你不可以态度很强硬、很强势,这样别人就很难接受,要用商量的口气。

还有对别人不可以要求得太严太高,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人要宽厚,对自己要求要严格。

而劝化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自己成为榜样,自己做好了,然后当别人看到你这么做的时候,他就会学习了。

好,以身作则,正己化人。

好,给她掌声鼓励。

我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隋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辛公义。

这个名字一听就很有正气。

他有一次到岷州,做刺史。

岷州就是现在的甘肃。

这个地方有一个很不好的风俗,这个地方的人普遍都非常畏惧疾病,认为人有病就没救了,就得死。

当人有病的时候,他的亲人就会把他遗弃,就不再管他了。

当时辛公义看到这种状况就认为这个问题非常严重,这个地方的孝跟义全部都丧失掉了。

孝跟义都没有了,那我们看他是怎么劝的呢?

他如何劝善?

他就主动地把这些生病的人,把他们抬到他的厅堂里,安置在那里。

然后为他们治疗。

当时在暑天,是夏季很热的时候,得疫病的人就有数百人,很多。

所以当时这个厅堂和走廊全部都满了。

辛公义就给自己设了一个床榻,在他们中间。

每天夜以继日地在那里,对着病人办公事,照顾病人。

而他所得来的俸禄全部用来买医药,还有请医生给病人治疗。

等把病人治好之后,他就把这人的亲人叫来,就说:

你看生病都不一定马上就会死,因为我们过去把他遗弃了,所以他才会死去。

如果说疫病会传染,那我天天都跟他们在一起,一起吃一起睡,我也没有被传染上。

如果疫病会传染会死,那我现在就不可能活着。

他的亲人看到之后都非常的惭愧,就把自己的亲人领回去。

后来这个地方的人就互相特别的友爱,都能够彼此互相的照料,整个不好的风俗就完全地被转化掉了。

我们看他是用什么感化的?

是用自己的德行而改变了当时这种不好的风气。

他不仅用自己的德行挽救了当地百姓的生命,他还挽救了什么?

(他不仅挽救了人的性命,还挽救了人的精神。

精神。

好,给他掌声鼓励。

好请坐,非常好。

挽救了什么?

(挽救了当地人的孝和义。

好,挽救了孝跟义,掌声鼓励。

挽救了百姓们的良心。

你看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心,即使他还有生命在,也是什么?

行尸走肉。

所以古代的人宁可死也不会违背道义。

当别人劝我们善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

怎么做?

孔老夫子有个最好的学生叫颜回,他是: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就是当他听到一个善,他就会牢牢地记在心里,然后努力地去做到。

所以每每提到德行,孔老夫子都会说:

“有颜回者好学。

”就是说颜回最好学。

他每听到孔老夫子说到一个善,他就会马上记住然后做到。

所以他时时刻刻不忘去实践践行,他的学习就非常的扎实。

如果当我们听到一件善我们也马上去做,才能够“德皆建”,才能建立我们良好的德行,让我们“德日进,过日少”,不断地提升自己。

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好学的态度:

能够劝善又能够听取别人对你的规过劝善。

所以古人是“闻善言而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都是非常的欢喜,非常的感恩。

“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善不能嫉妒要赞叹,还要向他学习,“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规劝或者保持沉默;“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我们看看什么是错,什么是恶。

什么是错?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别人是无心的,这个错事,我们就不能再去指责他。

我们要怎么办?

“协助”就是帮他收拾残局,让他真正得到这种关爱,感到温暖。

“见人遭苦难,不舍弃他”,这都是一颗仁慈博爱之心。

所以当你有一颗爱人之心,就会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也会给我们积下无量的福分。

这一次课程我们要力行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三个能够作榜样让我们效法的人。

找出三个人,然后想想他们身上的优点,向他们学习和效法。

这是第一件。

第二件就是不计较别人的过失缺点,要找自己身上的缺点,然后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每天都要找到自己的过失,每天改过。

每天都会“德日进,过日少”。

只管住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己化人。

好。

把这一段经文再来读诵一遍。

起。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说。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

过不规,道两亏。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