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667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 2.docx

当代文学填空题下册2

 

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新诗概述

一、诗人构成

(一)1949年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经过淘汰、选择和诗人自身的调整,陆续发表了新作。

1.“五四”时期的第一代诗人:

郭沫若、冯至、冰心、汪静之、俞平伯、冯雪峰

2.30年代成名的第二代诗人:

饶孟侃、孙大雨、陈梦家、卞之琳、李广田、何其芳、艾青、臧克家、梁宗岱、孙毓堂、吴兴华、林庚、徐迟、王亚平这些

3.40年代成名的第三代诗人:

(1)抗战期间形成、发展的“七月派”诗人

(2)“西南联大”诗人群

(3)4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诗人群(80年代被称为“九叶诗人”)

(4)力扬、袁水拍、吕剑、方敬、李季、闻捷、阮章竞、张志民、柯仲平、严辰、公木、魏巍、沙鸥、方冰、蔡其矫、贺敬之、郭小川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如李瑛、雁翼、顾工、公刘、白桦、梁上泉、张永枚、周良沛、高平、流沙河、孙静轩等,其中有的加人了军队,其创作显示了与前述诗人不同的特点。

二、新诗创作的发展变化、主要成就及问题

(一)内容和主题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五四”以来的新诗以暴露社会黑暗、抨击反动统治、同情人民疾苦、鼓舞人民斗争为基本内容和主题,面对新生活,诗人们迅速调整创作视角,异口同声地唱起了颂歌——歌颂新中国、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伟大的胜利和刚刚开始的新生活,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旋律。

大量颂歌涌现,成为共和国诗坛上第一个澎湃的诗潮。

如郭沫若的《新华颂》、胡风的《时间开始了》、艾青的《国旗》、《我想念我的祖国》、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王老九《想起了毛主席》等。

1.1950年后,歌颂志愿军英雄

如未央的《祖国,我回来了》。

2.1953年后,“建设之歌”和“新生活的赞歌“

如李季的《玉门诗抄》、闻捷的《天山牧歌》、邵燕翔《到远方去》等都是工农业建设第一线的写照。

3.50年代中期,鼓动性的政治抒情诗(把火热的建设热情与时代的昂扬情绪联系)

如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贺敬之的《放声歌唱》等。

4.1956年,诗歌创作的题材扩大。

出现了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和表现国际题材的诗。

如流沙河的《草木篇》、公刘的《禽兽篇》,公木的《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等。

5.1958年,大跃进”新民歌运动“与1959-1960年长篇叙事诗。

如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李季的《杨高传》、田间的《赶车传》。

等。

6.60年代,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偏重于革命的壮志豪情的抒写和斗争精神的表现。

由于其鲜明的政治性,他们的作品被称为政治抒情诗。

如贺敬之《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1963)。

(二)存在的问题

1.流派的贫乏和风格的单一。

“颂歌”与图解政策和流行的政治口号。

2.诗歌体式的畸形化。

3.诗美内涵的贫乏单一。

艺术情感的贫乏和艺术个性的丧失导致审美意象的单一。

太阳、红旗、战鼓、井冈山、天安门、延安等庄严神圣的意象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甚至是惟一的审美意象。

三、“大跃进民歌”(“新民歌运动”)

(一)来源

1958年2月,在第一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上,一些代表在发言中引用了一些歌谣化了的政治、生产口号,来说明工农业生产的“跃进”形势和群众的劳动干劲。

诗人萧三挑选了其中—部分,集中在报刊上登出,并称它们是“最好的诗”(见1958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3月,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我国诗歌的发展退路,提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并倡议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民歌,认为民歌是中国新诗的一条出路。

根据这—倡议,《人民日报》于4月14日发表了《大规模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强调这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工作,它对于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首先是诗歌和歌曲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号召“需要用钻探机深入地挖掘诗歌的大地,使民谣、山歌、民间叙事诗等等像原油一样喷射出来”。

此后,毛泽东在郑州会议和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又两次谈到搜集民歌问题及搜集的方法。

《人民日报》于7月3日和8月2日,又相继发表了《要抓紧领导群众文艺工作》和《加强民间文艺工作》的社论,对民歌创作、搜集运动进行政治领导。

从4月开始,全国文联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和各地、县党委,都纷纷发出相应的通知,要求成立“采风”的组织和编选机构,开展规模浩大的“社会主义采风运动”,并强调“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5月,当时分管文艺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以《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为题发言,把“新民歌”作为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范例,对“新民歌”的思想艺术价值,新诗发展意义,都做了极高评价,称它“开拓了民歌发展的新纪元,同时也开拓了我国诗歌的新道路”。

在毛泽东的倡议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新民歌创作,成为了由领导部门发动、组织的一个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

大跃进民歌运动是全国范围的一次大型的诗歌运动,它的发生直接受当时政治、经济政策的操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政治冒进和经济失衡延伸下来的一次文学上的片面繁荣,确立了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创作理念。

(二)内容

大跃进民歌全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深深地打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

1.劳动主题

2.爱情主题

3.颂歌主题

(三)艺术

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重于写理想,抒豪情;在表现手法上则重夸张和想象。

因此,大量作品以非同一般的想象力和极度的夸张,表现革命的壮志豪情和美好理想。

(四)间接意义

1.促进了长篇叙事诗的发展。

2.以对民间诗歌的收集和整理为前提,少数民族地区的歌谣和史诗受到高度重视。

3.扶植了不少民间歌手,如王老五、霍满生。

(五)评价

新民歌虽然标榜“浪漫主义”,实际它追求的是取消“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的文学价值,是一种典型的“集体写作”的“大诗歌”。

这场运动既脱离了毛泽东的初衷,也背弃了新文学民间化的传统。

1958年大跃进民歌运动的前前后后,文学的民间化道路实际上是被文学的政治化所替代。

四、政治抒情诗

(一)定义

关注国际国内政治斗争,反映重大的社会矛盾,有着明确的政治指向和强烈激情的抒发。

1.内容:

“诗人”以“阶级”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

2.形态:

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

3.风格:

思辨性、政论性和鼓动性是其最基本的抒情风格。

声音特征则体现为一种洪亮而阔大的“放歌性”。

4.结构:

主要分作苏俄式的阶梯体和中国式的铺排体两种样式。

(二)代表诗人与作品

1.郭小川:

具有历史感的思想内涵与民族化、群众化的艺术风格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有我之境”。

作品中活跃着一个抒情主人公——战士的形象。

通过对战士的内心世界、精神境界的探索,去思考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和人生哲学等问题。

主要作品:

《厦门风姿》(1961)、《乡村大道》(1961)、《甘蔗林—青纱帐》(1962)、《秋歌》(1962)、《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1962)、《祝酒歌》(1962)、《团泊洼的秋天》(1975)和《秋歌》(1975)。

“新辞赋体”:

吸收、改造、发展楚辞、汉赋中的有益因素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称为“郭小川体”。

便于表达开阔的内容,抒发热情、豪迈、磅礴、雄奇的情感,奔涌着哲理和政论的磅礴气势。

2.贺敬之:

借鉴国外政治抒情诗的“楼梯式”形式,并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对仗,以及民歌中的某些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正如茅盾所说:

“总之,从艺术构思,诗的语言,行、句的对仗和平仄等等看来,不能不说《十年颂歌》对‘楼梯体’这个新的诗体做了创造性的发展,达成了民族化的初步成就,而同时也标志着诗人的个人风格。

主要作品:

《放声歌唱》(1956)、《东风万里》(1958)、《十年颂歌》(1959)、《雷锋之歌》(1963)、《中国的十月》(1976)等。

“楼梯体诗歌”:

“楼梯式”的抒情诗体最早是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的独特创造,传入中国以后,对众多诗人都产生过重要影响,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组诗较早做出了成功的试验。

其最大特点是:

以马雅可夫斯基式的梯式排列的诗行结构,驾驭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韵律形式,使自由诗的散文的句式与古典诗歌和民歌的韵律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代表作《放声歌唱》等。

(三)诗学规范

1.强调诗歌的工具职能,强调为政治服务的直接性、主动性

2.选材上直接面对重大的政治事件,切近时事“和时代共脉搏”,为表现重大的政治命题,诗歌多取材于斗争历史、先烈遗物、英雄故事、革命圣地等,以此触发诗情,托物言志。

3.诗中的“我”往往以“阶级”“人民”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

4.一般都采取“宏大叙事”的表意策略,大气势,大篇幅,大张旗鼓,大开大阖,艺术结构呈现为观念演绎的形态,“形象构成”是用形象化的豪言壮语来表达抽象的思维和概念,以喷薄的激情和形象的“政论”获得“炸弹与旗帜”的效应。

5.为获取宣传鼓动的效果,在诗情表达上经常使用反复渲染、铺陈的手段,重视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的音乐感,对偶、排比和华辞丽句的形式。

50年代、60年代戏剧

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戏剧概述

一、当代戏曲的改革

戏曲改革贯穿整个当代戏曲史。

(一)1949—1957,传统剧目的推陈出新。

(二)1958—1976,京剧现代戏的革命。

(三)1978年后,戏曲的“戏曲化”和“现代化”。

二、当代话剧的新变

(一)1949—1957年

1.多幕剧:

老舍《龙须沟》、胡可《战斗里成长》、陈其通《万水千山》、夏衍《考验》。

2.独幕剧:

崔德志《刘莲英》、鲁彦周《归来》。

3.第四种剧本:

剧作家刘川在1956年提出。

指我国50年代中期(主要是1956、1957年)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剧作中,除去概念地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工人剧本:

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农民剧本:

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部队剧本:

我军与敌人的军事斗争”)之外,涌现出来的“不属于上面三个框子的”另一种剧本。

主要特征:

一是在题材上的拓展,除表现工农兵的斗争生活之外,还描写工农于部、知识分子等的家庭生活、个人生活、感情生活等等;二是突破当时话剧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套子,代之以对真实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三是主题大多表现人民内部矛盾。

“第四种剧本”是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剧作家勇闯禁区,大胆干预生活,真实描写现实生活的成果。

它们与同一时期出现的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刘宾雁的《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等深入触及社会生活矛盾的报告文学和小说一样,都是突破创作上的公式化、概念化的较为成功的作品。

主要作品: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海默《洞箫横吹》。

(二)1958—1965年

1.历史剧:

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田汉《关汉卿》等。

(P48)

2.反映现实生活的话剧:

《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

三、歌剧的发展

(一)主要作品:

《红霞》、《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等。

(二)两种艺术倾向:

1.《白毛女》(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式

在戏剧上倾向于话剧,歌唱、说白交替出现,音乐结构则采用西洋歌剧与中国戏曲的结合。

2.《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任萍编剧)式

在戏剧结构和音乐结构方面都接近西洋歌剧,说白极少而力求音乐的完整性、形象性和戏剧性。

(三)“左倾”后歌剧兴盛

的原因:

1.“反右”后作家们对历史剧的热衷。

2.中苏外交恶化后对民族新歌剧的重视。

(四)艺术特点:

1.情节结构倾向戏曲,具有传奇色彩。

2.歌唱、说白、表演并重。

3.音乐大都以民歌或戏曲音调为基础。

第二节《茶馆》

一、老舍建国以后的剧作

《方珍珠》、《龙须沟》、《西望长安》、《神拳》等。

二、《茶馆》

发表于1957年《收获》创刊号。

(一)《茶馆》反映的时代

1.第一幕:

清朝末年戊戌政变失败以后。

2.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时期。

3.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独裁统治时期。

(二)人物形象

人物众多。

主要人物自壮到老。

(1)王利发:

精明、干练,富有处世经验,而又胆小怕事。

(2)常四爷:

耿直、刚强,有正义感和爱国心。

(3)秦仲义:

受维新思想影响的民族资本家,一心走“实业救国”的路。

(三)独特的表现形式

1.新颖的艺术构思

(1)“反描法”

(2)“侧面透露法”

①富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

②茶馆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处,可以容纳各种人物。

③茶馆是社会的窗口,可以窥见都市生活的一斑。

(3)舍弃“一人一事”的传统结构形式,采取“人像展览式”的方法结构全剧。

(4)没有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而是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座标式结构。

2.运用单纯的个性化语言,幽默,个性十足。

第三节《关汉卿》等历史剧

一、《关汉卿》

(一)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二)戏中戏的结构

(三)“话剧加唱”的手法

二、田汉的其他剧作

《文成公主》和《谢瑶环》(京剧)。

50年代、60年代散文

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散文概述

一、创作实绩

两个阶段:

(一)49—56年:

通讯报告得到空前发展。

表现有二:

一是反应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二是迅速及时反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祖国新面貌的作品:

柳青《1955年秋天在皇甫城》

抒情散文:

如老舍《我热爱新北京》,杨朔《香山红叶》,叶圣陶《游了三个湖》,秦牧《社稷坛抒情》。

议论性散文中的杂文;巴人《遵命集》;徐庸《打杂新集》,夏衍《灯下闲话》;马铁丁《思想杂谈》

(二)58—62年:

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文艺政策调整,发扬文艺民主,尊重文艺规律;

1.抒情散文异常活跃:

杨朔、秦牧、刘白羽等散文家已各自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杨朔《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花城》《潮汐和船》;刘白羽《红玛瑙集》;峻青《秋色赋》;冰心《樱花赞》;巴金《倾吐不尽的感情》;

笔谈散文专栏:

老舍《散文重要》;李健吾《竹简精神》;

叙事散文:

吴伯萧《北极星》;方纪《挥手之间》《红旗飘飘》;

杂文:

巴人《论人情》;邓拓《燕山夜话》;

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

徐庸《打杂新集》

马铁丁《思想杂谈》《残照集》。

2.报告文学的新发展:

由偏重记事发展为以写人为主,具有时代感和新闻性。

如巴金《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刘白羽《万炮震金门》

3.尖锐泼辣的杂文:

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札记》有感而发,大胆泼辣。

二、十七年散文的审美特征

(一)选材上以“时代精神”为准则。

(二)艺术构思上的“诗化现象”。

(三)审美层次上的日趋简单化。

第二节杨朔、秦牧、刘白羽等

一、杨朔的散文

主要作品:

《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茶花赋》、《海市》等。

(一)创作之路

1.探索期:

1937—1948年

2.发展期:

1949—1959年

《三千里江山》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小说。

3.诗化期:

1959—1966年

杨朔把散文当作诗一样来写,形成颂歌体的格调,如《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等。

(二)诗化现象

1.以诗为文,意境深邃。

2.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3.峰回路转,曲径通幽。

4.语言凝炼,清新别致.

(三)杨朔散文的模式

1.颂歌体的艺术格调和生造的意境。

2.刀刻斧凿的痕迹明显,给人雕饰甚至别扭的感觉。

3.物→人→理的三段式结构。

(1)描写景物,借喻比人,点明哲理。

(2)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升华意境。

(四)杨朔散文产生模式的主要原因

1.时代的产物

2.作家自身的局限

二、秦牧的散文

秦牧提出了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与艺术化等悖于当时文学观念的创作主张,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其散文的影响与成就远在当时一般作家之上。

(一)艺术特色:

1.融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2.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

3.秦牧散文具有情趣性与幽默性。

4.秦牧散文的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直面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二)不足:

1.知识性的材料反复使用,失去了新鲜感。

2.罗列材料过多有冗长拖沓之感;浓重的说教气与肤浅的哲理。

三、刘白羽的散文

(一)艺术特色:

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风格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调高亢,具有炽热的共产主义理想色彩。

2.融情于景,借以抒怀壮怀激烈的诗情。

3.以情感为经线,生活的事件为纬线,经纬交织,波澜四起。

(二)不足:

1.豪言壮语、政治议论太多,削弱了散文的思想与艺术的魅力。

2.疏于修辞,语言比较冗繁,个别性文字表述不够清晰。

四、散文三大家风格比较

(一)从作家的气质和创作态度来看

1.杨朔:

诗人气质→散文→诗

2.刘白羽:

战士→散文→武器

3.秦牧:

学者→散文→无所不谈

(二)从艺术手法来看

1.选材:

杨朔: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刘白羽:

选取壮美的景物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秦牧:

丰富多彩,涉笔成趣。

2.构思:

杨朔:

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诗意。

刘白羽:

从纵的方面进行联想。

秦牧:

触类旁通,左右逢源。

3.语言:

杨朔:

清新委婉。

刘白羽:

刚健绚丽,气势雄浑。

秦牧:

自然亲切,讲究文采。

4.抒情:

一座园林;

一团烈火;

一座花城。

1976~1989文学思潮

第一节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

这场诗歌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

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并引发了“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同时,“天安门诗潮”也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悲愤”式悲剧文学审美形态的滥觞。

二、第四次文代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纠正“文革”及以前极左思潮的错误,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

为总结30年来文艺工作的经验,明确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方针,调整文艺政策,1979年10月30日,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3200人参加,邓小平致辞,强调文艺民主,重申“双百”方针,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彻底开启了由极左路线的影响返归到文艺依自身规律全面发展的拨乱反正。

三、文艺理论争鸣

(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P73)

 

(二)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

(P73)

第二节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

一、西方现代派文艺讨论(P74)

二、关于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P75)

(一)人性问题

张笑天《离离原上草》、雨煤《啊,人》、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李英儒《妙清》、戴厚英《人,啊人》等。

(二)道德问题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路遥《人生》。

(三)情爱问题

靳凡《公开的情书》、陈可雄、马鸣《杜鹃啼归》、刘克《飞天》、徐明旭《调动》。

第三节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一、新方法热(P79)

二、关于文学主体性讨论(P79)

三、“文化寻根”思潮(P80)

四、“重写文学史”讨论(P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