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诗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549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吴敬梓诗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吴敬梓诗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吴敬梓诗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吴敬梓诗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吴敬梓诗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吴敬梓诗歌.docx

《吴敬梓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吴敬梓诗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吴敬梓诗歌.docx

吴敬梓诗歌

吴敬梓诗歌创作浅析

 

摘要:

本文结合吴敬梓的生活经历,从吴敬梓的诗歌出发,概括吴敬梓的思想发展轨迹和其诗歌的题材内容,分析吴敬梓诗歌体裁多样、用典灵活、意象凄美、诗风沉郁的艺术特色,进而阐述吴敬梓诗歌的历史地位,并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吴敬梓诗歌进行一个初步定位。

关键词:

吴敬梓诗歌;思想发展;题材内容;艺术特色

目录

 

引言

(1)

1.吴敬梓思想的发展轨迹

(1)

1.1儒家出仕思想时期

(2)

1.2道家归隐思想萌芽时期

(2)

1.3道家归隐思想发展时期(3)

1.4道家归隐思想奠定时期(3)

2.吴敬梓诗歌的题材内容(3)

2.1咏怀诗(4)

2.1赠别诗(5)

2.3伤悼诗(6)

3.吴敬梓诗歌的艺术特色(7)

3.1体裁多样(7)

3.2用典灵活(9)

3.3意象凄美(12)

3.4诗风沉郁(14)

结语(15)

引言

生于清朝康乾盛世的吴敬梓,在和平昌盛年代本应该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通过科举考试谋取功名。

然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逐渐比同时期的一些文人过早地看清了科举制度毒害人的本质,便由儒家的出仕思想转向道家的归隐思想。

而其思想的发展轨迹都可从吴敬梓的诗歌中可以看出。

现存的吴敬梓诗歌主要是1740年以前的诗歌,1740年以后的诗歌已经亡佚。

李汉秋先生点校的《吴敬梓诗文集》就收录吴敬梓诗歌166首。

吴敬梓诗歌是其生活历程的反映,其生活历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应举时期(1701——1722),支撑家庭时期(1722——1732),移家南京时期(1733——1740)[1]。

透过吴敬梓的生活历程来看吴敬梓的诗歌,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到吴敬梓的思想发展轨迹和其诗歌的思想内容。

吴敬梓通过《儒林外史》被我们所熟知,而他的诗歌却很少有人问津。

近年来,学术界对吴敬梓的研究还是偏重于《儒林外史》以及吴敬梓的生平、思想等方面,很少有对吴敬梓诗歌的研究。

在各种文学史著作中,大部分都是对《儒林外史》有专章论述。

在吴敬梓诗歌方面,文学史提及很少,有的只字未提。

甚至很多人只知《儒林外史》而不知《文木山房集》[2]。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吴敬梓诗文的研究主要表现在:

李汉秋先生编著点校的《吴敬梓诗文集》、《吴敬梓吴烺诗文集》主要是对吴敬梓诗文进行系统的汇编校注,并没有对吴敬梓诗文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进行系统研究;陈美林的《吴敬梓研究》(2005)随着对吴敬梓生平的介绍穿插了一些吴敬梓诗文的内容,但篇幅少,也没有对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重点阐述;王伟康的《吴敬梓扬州诗词内蕴探析》(2007)、《略述吴敬梓扬州诗词的艺术特色》(2008)是对吴敬梓诗词的专题研究,但仅限于扬州诗词方面,涉及诗歌的就更少,研究范围较窄;徐海东的《吴敬梓诗文研究》(2010)是对吴敬梓诗文的首个较全面、较系统的研究,研究涉及到吴敬梓的人生道路、文学历程、诗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还有文赋等各个方面,研究范围较宽,每一个方面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专门对吴敬梓诗歌进行研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吴敬梓的生活历程,主要对吴敬梓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再进行一个专门的分析和总结,从而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吴敬梓诗歌的艺术价值,更深一层地了解吴敬梓。

1.吴敬梓的思想发展轨迹

吴敬梓从小就博览群书,其中也不免有当时封建社会的一些禁书,因此养成了一些有悖于当时社会的叛逆思想。

但他毕竟出生于科举世家,从小也受到儒家出仕文化的熏陶。

尤其是在他十四岁跟随嗣父吴霖起来到江苏赣榆后,父亲对他的教导越发严厉,到青年时期,他也同其他文人一样,形成了儒家的出仕思想。

早年的叛逆思想和后来的生活经历导致吴敬梓常在儒家出仕和道家归隐之间徘徊。

我们可以通过吴敬梓的生活经历大致将其思想发展分为:

儒家出仕思想时期、道家归隐思想萌芽时期、道家归隐思想发展时期、道家归隐思想奠定时期。

1.1儒家出仕思想时期

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被选为江苏赣榆县学教谕,吴敬梓便随父从安徽全椒故乡前往江苏,历时将近十年。

其回忆少年时期的一首诗作《观海》:

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

鹏溟流陇域,蜃市作楼台。

齐鲁金妮没,乾坤玉阙开。

少年多义气,高阁坐衔杯[3]。

正反映了他刚到赣榆不久,登上高阁,眺望大海,心胸豁然开朗,浩荡的大海激发了吴敬梓科举谋出路的远大理想。

其中,“天无极”、“潮声”、“乾坤”都是诗人宏大理想的反映。

吴敬梓写于1723年的《西墅草堂歌》在缅怀先人之余,也表达了对自己前途渺茫的感慨。

从言语间不难看出,此时的吴敬梓虽看到了科举制度的一些弊端,但还是对科举抱有很大的希望的。

1.2道家归隐思想萌芽时期

吴敬梓写于雍正三年(1725年)的《雨》可以说是吴敬梓道家思想初露端倪的诗作。

诗云:

轻暖卷帘衣,孤亭暮雨微。

落红辞密树,新绿满遥扉。

阶下苔痕长,梁间燕子归。

西窗灯影暗,枯坐欲忘机[4]。

诗中所写景物“落红”、“新绿”,都是春天景象。

再从“暮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春季的雨天傍晚,诗人一人独坐在屋中,看着屋外四周的恬静景象,喜悦之情涌上心头,顿时想要忘记科举失意和家族争斗所带给他的种种不快,过着那种“自甘恬淡,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写下“枯坐欲忘机”的诗句。

但从一个“欲”字也可看出,他想要忘记烦恼似乎也没那么容易,此时他还更偏向于儒家的出仕思想上,道家的归隐思想只是稍有萌芽。

1.3道家归隐思想发展时期

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从安庆抚院考试完毕后,返回南京。

入秋后,由于身体不适,没有前往北京参加博学鸿词科的廷试,心中倍感惋惜。

此时的吴敬梓在经历了现实的重重打击后,已经对科举失望,但还没能完全从科举的藩篱中挣脱出来。

在看了友人王溯山的画作后,豁然开朗,精神振奋之余,挥笔写下《题王溯山左茅右蒋图》,以表达对王溯山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诗中有:

“平生我爱王摩诘,辋川图画妙如神。

”[5]

吴敬梓将王溯山与王维相比,与其说此诗表达了吴敬梓对王溯山画作的敬佩,倒不如说是吴敬梓对王溯山洒脱超然的精神品质的崇敬。

从此诗可以看出吴敬梓思想的跷跷板更倾向于道家归隐思想那一边了。

次年,吴敬梓又写有一首《伤李秀才》诗,吴敬梓因病辞却廷试,而李岑淼却带病参加廷试,结果廷试落第,客死京城。

吴敬梓此诗在感伤李岑淼的不幸遭遇的同时,也在进一步肯定自己辞却博学鸿词科考试的正确性,并更深一层地看清了科举毒害知识分子的本质。

1.4道家归隐思想奠定时期

乾隆五年(1740年),吴敬梓又写下《伯兄自山中来,夜话山居之胜,因忆去秋省兄,未及十日而别,诗以志感,得二十韵》一诗,从诗中可以看出伯兄是同王溯山一样居住在山中的隐居的高人,甚至在鄙弃功名富贵上,更胜于王溯山。

此诗从意境到诗风语言,都更接近于陶渊明[6]。

其诗的思想内容和诗风语言都更加摆脱了以前儒家出仕思想的痕迹,吴敬梓的道家归隐思想基本奠定了。

其后,吴敬梓又相继写出《哭舅氏》、《挽外舅叶草翁》等诗,表明其已完全从儒家出仕思想中挣脱出来,走向道家归隐思想。

小时候受到的思想熏陶和生活的重重打击,使吴敬梓逐渐摆脱了科举制度的藩篱,走向隐逸的归途。

而这一思想的变化过程也反映在其诗歌的题材内容上,吴敬梓在40岁以前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思想的徘徊时期,因而他40岁以前的诗歌的题材内容也更多地涉及到悲伤的故事。

2.吴敬梓诗文的题材内容

坎坷的生活经历,必然培育出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而这些思想感情也必然反映在诗人的诗文中,从而更进一步反映诗人的生活。

因此,了解吴敬梓诗歌的题材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吴敬梓的生活经历,剖析吴敬梓的内心世界。

根据吴敬梓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将吴敬梓诗歌分为咏怀诗、赠别诗、伤悼诗三种类型。

2.1、咏怀诗

生活的漂泊,科举的失意,再加上病魔的折磨,促使吴敬梓时常感慨万千。

因此,在吴敬梓的诗歌中有很多感怀之作。

吴敬梓出生于科举世家,在其嗣父吴霖起的严格教导下,早年时期,他也同其他文人一样形成了考取功名的思想。

然而,事与愿违,科举考试的失利,让吴敬梓倍感失意。

雍正八年(1730年)夏天,吴敬梓刚过三十岁的生日之际,写下一首《小桥旅夜》。

诗云:

客路今宵始,茅檐梦不成。

蟾光云外落,萤火水边明。

早岁艰危集,穷途涕泪横[7]。

此时的吴敬梓已经经历了生活的重重打击,首先是乡试落第,再是发妻亡故。

在饱受族人的排挤下,将田庐卖尽,连夜乘船到南京。

“客路”二字是诗人对自己未来漂泊生活的一种预感。

诗人清楚自己再也无法留在故乡忍受族人的歧视,也不能在温暖的“茅檐”下做着自己科举的美梦。

于是,诗人在旅途的夜晚不禁感慨,蟾光可以照亮夜晚的白云,萤火也可以将漆黑的水面点亮,而自己未来的道路上却没有一盏指明灯。

从“穷途”可以感受到吴敬梓在科举受挫和生活的重重打击下,不知何去何从的悲伤情绪。

此外,他在1734所作的《古意》诗中的诗句“自缘根本好,那复委泥沙。

岂知盛年去,空闺自长嗟。

”[8]也是对科举失意大发感慨。

诗人形象地用美人迟暮比拟自己的应试不第。

其原本在别人的赞赏下,自以为才华卓著,前途无量,可不料科举落第,不禁感慨前途的渺茫。

吴敬梓从小身体就带有病患,生活的漂泊更让其有身心俱疲之感。

因此,从他的很多诗中都可看到“病魔”的影子。

吴敬梓在作于1731年的《残春僧舍》中就感叹道:

“客久无乡梦,愁深有病魔。

独怜良夜永,明月在藤萝。

”[9]从“客久”、“愁深”、“病魔”等语看,吴敬梓在长期的客居他乡和被病魔困扰的生活中,倍感愁深和痛苦。

1735年,吴敬梓的旧病复发,离吴敬梓不远的好友朱卉前来探望他,两人一时兴奋起来,就互相作诗唱和。

他的《秋病四首》就是这时所作。

其中二首诗云:

女兰香细掩窗纱,白袷单衣病里加。

一缕药烟当水槛,寒蝉声断夕阳斜。

素领应随秋气深,却缘消渴罢弹琴。

美人一赋堪千古,何用《子虚》与《上林》[10]。

这四首诗都是吴敬梓在病中有感而发之作,其中,第二首他将《移家赋》与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相媲美,但此赋却未能得到当时文坛的青睐,诗人深表惋惜。

而后两首则表达了诗人贫病交加,壮志难酬,却保持高尚情操的情怀。

2.2赠别诗

在吴敬梓长期漂泊的生涯中,每当人生失意时,友人都给了吴敬梓很大的精神支持。

因此,在吴敬梓的诗歌中也不乏表达对友人的歌颂与思念之作。

在歌颂友人方面,雍正十一年(1733年),吴敬梓刚刚定居秦淮之际,沈遂初就告别远行。

别情胜似柳丝长,吴敬梓遂写下《杨柳曲送别沈五遂初》这首长诗,送别友人。

诗中写道:

“江南二月春风吹,江边杨柳千万枝。

羌管声中伤别离,声声寄我长相思。

”[11]诗人在春季,用杨柳、绿丝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悲伤之余,不得不吹起羌管来排遣忧愁,却不想心情变得更加忧伤,只得在在羌管声中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了。

言语间满含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读起来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儒与道,是古代知识分子灵魂的两面。

前面已经说到,吴敬梓在其嗣父吴霖起的教导下,也萌生了科举求出路的知识分子思想。

但科举的失意和对现实的进一步看清,让吴敬梓逐渐看清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产生了归隐的思想。

然而,儒家的出仕思想毕竟在吴敬梓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想要彻底摆脱这一思想的困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可以在很多吴敬梓的诗篇中感受到吴敬梓这一思想的徘徊历程。

乾隆元年(1736年),吴敬梓从安庆抚院考试完毕后,返回南京。

入秋后,由于身体不适,没有前往北京参加博学鸿词科的廷试,这时吴敬梓的心情极为复杂。

正当此时,王溯山来访了。

吴敬梓的《题王溯山左茅右蒋图》正记录了此事。

诗云:

“芙蓉富贵非所好,爱山成癖乐其真。

”[12]

在同王溯山一番交谈后,吴敬梓仔细欣赏了王溯山的画作,不禁感慨王溯山胸怀的开阔。

又听了王溯山的温言,吴敬梓郁闷、困惑的心胸瞬间感到豁然开朗。

欣喜之下写作此诗,以赠别王溯山。

诗中,吴敬梓将王溯山比作神仙,感叹王溯山如同神仙一样逍遥自在,也立志要向王溯山学习。

吴敬梓与王溯山的友谊后来发展到“十日不想见”,就要“相思契转深”了[13]。

同年冬季,吴敬梓又写作《寒夜坐月示朱草衣二首》,诗中这样写道:

今夜霜中月,依然照独吟。

短檐窥野马,曲木碍归禽。

但觉情怀减,其如岁序侵。

邻家歌舞宴,彻晓恼人心。

忽念朱居士,耽吟夜捻髭。

篆烟萦画障,漏水咽铜蠡。

蠹木虫何苦,钻窗风太痴。

何当一樽酒,斟酌月明时[14]。

此二首诗是诗人从真州返回南京秦淮水亭后的一个下霜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明月,思绪万千,感概自己的身世,思念和自己同病相怜的友人朱草衣。

第一首诗以“明月”来寄托思情。

下霜的夜晚,诗人独自在月光的伴随下吟唱诗歌,思恋友人朱草衣,并感慨自己年华已逝,青年时的壮志情怀已经不在。

第二首诗也是诗人在明月的夜晚,独自饮酒,忽然想起友人朱居士,寂寞的情绪遂涌上心头。

吴敬梓移家之初,先后曾作了《洞先歌题朱草衣<白门偕隐图>》、《金缕曲七月初五朱草衣五十初度》以赠朱草衣。

之后过芜湖,又特访朱草衣旧宅,为写《燕山亭》一阙。

值此“寒夜坐月”,又作《示朱草衣二首》,足证吴敬梓与朱草衣情谊之笃[15]。

2.3伤悼诗

吴敬梓虽然受到族人的排挤,但有少许亲人却与吴敬梓相交甚笃。

在吴敬梓的诗歌中,对亲人的缅怀与悼念也有一些篇幅。

吴敬梓在雍正十二年(1724年)秋季,写有《西墅草堂歌》。

这时,其已经经历了嗣父吴霖起病逝和族人争夺遗产的种种纠纷,体察了世态炎凉,打破了他原本单纯和谐的心态,心情变得极其抑郁苦闷[16]。

在游览先人遗迹——西墅草堂时,不禁黯然神伤。

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昔吾先人此环渚,多年侵夺勿复言,梁燕飞来知故主。

”西墅草堂是吴氏先人发迹之地,从诗中可以看出,吴敬梓游览先人故处,不禁思念先人,感慨吴氏的没落和自己的不幸遭遇。

吴敬梓与自己的舅舅感情很深,他曾感叹道:

“吾母多兄弟,惟舅友爱专。

”[17]并在舅舅死后不久,回顾和总结他的一生,倍感沉痛。

写下一首《哭舅氏》,以表达对舅舅的追思之情,同时又对舅舅那被科举残害的一生感到惋惜。

在诗中,吴敬梓写下悲痛之语:

“百忧摧肺肝,抱恨归重泉。

”[18]这首诗写了舅舅从二十岁当秀才,就不断考举人,一直考到六十岁,把科举考试视为生命,即使抱病也要参加科考,结果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打击,使他身心遭受严重创伤,最终带着遗恨命归黄泉。

哭完舅氏后,乾隆五年(1740年),吴敬梓又写一首诗篇《晚外舅叶草翁》,对外舅缅怀的同时,也感叹外舅超然的精神气度。

诗云:

“示我平生业,《周易》绳头字。

旁及《老》《庄》言,逍遥无物累。

自言岁龙蛇,逝将谢人事。

绩学翁所勤,近名翁所忌。

无人为表微,谁定黔娄谥。

”[19]吴敬梓赞叹外舅叶草翁那种“逍遥无物累”、泰然的面对生死的精神品质,把他比作辞却聘赐,安贫守贱的黔娄,将他视为弃官高隐的梅福。

而此时的吴敬梓已从科举功名的思想中摆脱出来,而将自己比作梅福之婿,不受汉光武帝高官而归隐富春的严子陵,并深深的觉得翁婿俩是同志,与外舅叶草翁达到了精神上的契合。

3.吴敬梓诗歌的艺术特色

清朝康乾盛世,诗坛异常活跃,有王士祯的“神韵说”,有沈德潜的“格调说”,还有袁枚的“性灵说”。

每一派别的诗歌都独具特色,使得清朝诗坛异彩纷呈。

吴敬梓没有加入任何派别,也没有独树一帜,但他的诗文也有自己的独特魅力,给当时诗坛五彩缤纷的天空又抹上了自己的一笔。

综观吴敬梓的诗歌,我将其诗歌的艺术特色概括为:

善于用典、灰暗的诗歌意象、多种诗歌体式兼备、沉郁的诗风。

3.1体裁多样

吴敬梓现存诗歌共166首,各种体式兼备。

包括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

下面从每种体式的诗歌中选取几首进行重点分析。

3.1.1古体诗

吴敬梓的古体诗以五古居多。

吴敬梓作于乾隆三年(1738年)的《钱图南斋中夜坐》就是一首五言古诗。

诗云:

却羡春暄美,都忘客思淹。

薜门初倒屣,花径乍开簾。

细草萦书带,垂杨拂帽檐。

相邀倾酒盏,闲坐数邮签。

但觉襟怀爽,应教势力恬。

清吟思沈谢,高卧想羲炎。

自笑缁常化,谁怜突不黔?

从今与朋好,爱说老夫潜[20]。

这首五言古体诗是吴敬梓在1738年春季,苏南溧水之行时所作。

当时吴敬梓拜访钱图南房斋,感受到钱图南斋中自然恬静的氛围,于是,他“但觉襟怀爽”,飘然如“羲皇上人”[21]。

看到春天的美景后,吴敬梓忘却了一切烦恼。

“薜门”“花径”“细草”“垂杨”纷纷涌入诗人的眼帘,挑动着诗人的心弦。

诗中,吴敬梓通过钱图南斋周围景色的描写,与斋中主客快乐恬静的心情相衬托。

另一首五言古体诗《左伯桃墓》也是吴敬梓苏南之行时所作,诗云:

“良足敦友谊,胡乃急荣遇?

亦有却聘人,灌园葆贞素。

”[22]这首诗是吴敬梓到溧水县南四十三里之孔镇拜谒左伯桃墓时所作。

左伯桃与羊角哀是生死之交,吴敬梓在赞赏他们的友情交谊的同时,不满他们追求功名利禄。

并把他们与自己这个“却聘人”相对比,表示他们应像陵仲子那样不应征聘,而要“灌园葆贞素”[23]。

七言古体诗方面。

吴敬梓作于1738年的《投金濑》就是一首七言古体诗。

诗云:

春风花落溪水羕,贫家柴门闭水上。

女儿三十无夫家,日日临流洴澼絖。

芦中穷士伍子胥,星奔乞食来村墟。

壶浆岂为投金报,感激沉身鱼龟猪。

白蜺为裳玉为佩,昌容練色烟染黛。

岸草汀花无限愁,雾鬓风鬟竟安在?

人生遇合信难期,倾城颜色无人知。

若教身入吴王苑,尊荣宁得让西施[24]?

这首诗也是吴敬梓苏南之行时所作。

引用伍子胥与史女的典故,歌颂史女的高尚品质。

同时又以史女自喻,感叹如得入吴王苑,尊荣应不比西施差,只是“人生遇合信难期,倾城颜色无人知。

”[25]实在感叹自己的才华横溢,只是机遇不好,有点怀才不遇之感。

另外,他的《病夜见新月》、《杨柳曲送别沈五遂初》都是七言古体诗。

3.1.2近体诗

律诗方面,吴敬梓诗歌以五律居多。

吴敬梓作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不寐》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云:

客中眠未稳,漏鼓听愈真。

月落乌辞树,灯昏鼠近人。

酒痕淹病肺,诗卷伴闲身。

侧耳棋枰响,因思王积薪[26]。

这首诗大约写于秋冬之际,诗人客居江北,虽有朋友接待,但心情并不佳。

孤单之余,想到曾经和自己下棋的王姓朋友,不禁悲伤起来。

其中“眠未稳”表明诗人在旅途中,愁思浓厚,难以入睡。

“月落”“乌鸦”“灯昏”这些阴郁意象都表明诗人内心情绪的低落,而“鼠近人”则表明诗人旅途居住环境的恶劣。

本诗诗人以王积薪喻自己的王姓朋友,这是诗人惯用的手法。

另外,《晓发姑孰道中》、《慈姥山》等诗都是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方面。

在雍正九年(1731年)冬,吴敬梓有诗作《笙》一首,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云:

数声鹅管绛唇干,拨火金炉夜向兰。

孺子独生伊洛想,仙娥曾共幔亭看。

几时天上来青鸟,何处风前听紫鸾。

最忆澄心堂里曲,小楼细雨十分寒[27]。

此诗写吴敬梓和儿子吴烺同周幔亭共同欣赏音乐的情景。

其中,“数声鹅管”指幔亭弹奏的乐曲,吴敬梓不禁感叹幔亭弹奏的乐曲让人沉浸其中,产生幻想,忘却周围的一切。

诗句间透露着对幔亭才华的钦佩之情,也不难看出吴敬梓与幔亭的友谊之深。

另外,吴敬梓的《永庆寺》、《过从霄道院》等都是七言律诗。

绝句方面。

吴敬梓诗歌的绝句方面,以七绝居多。

首先,五言绝句方面,《题白沙翠竹江村》是乾隆五年(1740年),吴敬梓在游览白沙翠竹江村时所作的五言绝句组诗。

其中有《见山楼》诗云:

隔江岚翠重,高寝画图展。

疑是仙人居,蓬莱水清浅[2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白沙翠竹江村山楼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隔江岚翠重”表明山楼与江水相隔,坐落在长满葱翠树木的高山上,环境优美,而“高寝”则表明诗人对“山楼”的赞美之情。

诗的结尾,作者不禁感叹“山楼”如同神仙居住的地方。

言语中处处流露出诗人对“山楼”的喜爱之情。

另一首诗《寸草亭》也是一首五言绝句,其中“凭栏一御风,不觉凌然善。

”[29]就表达了作者登上寸草亭时心胸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情。

七言绝句方面,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秋冬之际,吴敬梓乘船从南京前往扬州。

傍晚时分,诗人船舶江北,眺望真州,忽发感慨,写作一首七言绝句《望真州》,诗云:

波光骀荡绿杨湾,渔市人家晒网还。

日暮危樯依曲港,寒云遮断小帆山[30]。

诗人从远处眺望真州,傍晚真州江边和谐恬静的景色映入诗人的眼帘。

“波光”、“渔家”“寒云”“小帆”交相辉映,气氛一片和谐。

这和谐的场景正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诗人最后不得不发出“寒云遮断小帆山”的感叹。

3.2用典灵活

典故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31]。

用典是诗文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文中使用典故,一方面可以给诗文增加深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32]。

吴敬梓诗歌善于用典,在吴敬梓诗歌所使用的典故中,引用和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的故事和化用这些人的词句较为典型,如阮籍、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古人的故事和词句,其中化用杜甫的诗句尤其多,可见吴敬梓对杜甫的喜爱。

下面我就按朝代:

魏晋六朝、唐朝、宋朝来对吴敬梓诗文的典故进行一个划分。

3.2.1用六朝之典

魏晋六朝这一中国历史的动乱时期,政治的黑暗,促使一些文人不愿投身于官场,甘愿过着归隐田园的恬淡洒脱生活。

他们的洒脱情怀和高尚品质深受吴敬梓的钦佩,在吴敬梓的诗歌中,以竹林名士中的阮籍和弃官归隐的陶渊明最为代表。

引用阮籍事。

吴敬梓在《琵琶》一诗中,用与琵琶艺术相关的典实,状写听琵琶的感受[33]。

其中化用阮籍事最为典型。

诗中写道:

“雪深六月明妃冢,泪满三更商妇船。

坐啸竹林差共拟,重登花萼亦堪怜。

”[34]诗人用“坐啸竹林”之比,来表达他对竹林名士豪放洒脱情怀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自己与竹林名士的相似遭遇:

都满腹才华,却无法大展宏图。

从这首诗也可看出吴敬梓的思想中是隐含竹林名士的叛逆思想的,因此他后来走向与科举制度相背离的道路是很必然的结果。

化用陶渊明的诗句。

陶渊明在看穿官场险恶、小人当道的社会现实之后,毅然远离官场,返归恬静的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尽管其生活艰苦,但却乐在其中。

陶渊明的种种经历都跟吴敬梓非常的相似。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人生失意,孤单无助的吴敬梓必然会找到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依托。

那么,吴敬梓的诗文受陶渊明的影响就变得不奇怪了。

吴敬梓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作的《春兴八首》就有这样的诗句:

“缠头当日价,乞食近年诗”,而陶渊明也正有一首《乞食》诗,诗云: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35]陶渊明这首《乞食》诗表达了自己辞官归隐后生活的困顿与凄凉。

而此时,吴敬梓刚从安徽全椒搬到南京秦淮水亭不久,生活已经十分困顿,这里吴敬梓巧妙地引用陶渊明《乞食》,来表达自己生活的艰难,同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伤。

另外,《春兴八首》中还写有:

“闲情时有作,消渴病难除”[36],这也巧妙的引用了陶渊明的《闲情赋》,写出自己虽偶有闲情,但却时常遭受病魔的困扰,表达生活之艰辛。

吴敬梓又在《伯兄自山中来,夜话山居之胜,因忆去秋省兄,未及十日而别,诗以志感,得二十韵》诗中写道:

“幸免家人谪,偏余稚子亲。

”化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37]这首诗,吴敬梓作于乾隆五年(1740年)。

此时道家归隐思想已经在吴敬梓的思想中占据首要位置,相对于早年,吴敬梓的思想更加开阔豁达。

其文风诗风都更接近于陶渊明。

3.2.2用唐人之典

唐朝,是中国诗坛的鼎盛时期。

它在承接前朝的诗歌成果的基础上,不仅完善了古体诗,而且开创近体诗,使中国的诗歌体式趋于完备。

这样一个诗歌鼎盛的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辈出,必然使得后世的诗人投向羡慕的目光,争相模仿,吴敬梓就是其中的一位。

而在唐朝诗人中,吴敬梓比较喜欢化用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似的李白和杜甫的诗句。

化用李白诗。

李白仕途的失意、生活的漂泊与坎坷都与吴敬梓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吴敬梓的诗歌中,李白的诗句也受到其青睐。

雍正十五年(1734年)春,吴敬梓登临冶城,顿时有感而发,写作《冶城春望》,其中有诗句:

“衣冠晋代浑难问,独凭高原空夕阳。

”就化用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句:

“晋代衣冠成古丘。

”[38]从诗句间都流露出思亲怀旧的思想感情。

几年后,吴敬梓又作一首《赠家广文蒙泉先生》,再次化用李白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