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51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x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正在展现越来越广阔的社会功能,在网络问政日益常态化的今天,微博的出现无异为公安警务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而新颖的管理手段,但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笔者旨在通过对微博发展状况、微博应用对公安警务工作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进而研究如何利用微博为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服务。

关键词:

微博警务工作影响对策

 

目录

一、微博发展状况及特点-4-

(一)用户特点……………………………………………………………………-4-

(二)传播方式……………………………………………………………………-4-

(三)互动性………………………………………………………………………-4-

(四)平民化………………………………………………………………………-4-

二、微博对公安警务工作的影响-4-

(一)提供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5-

(二)对公安机关网上应急能力提出全新挑战…………………………………-5-

(三)给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提供了条件……………-5-

(四)易被利用于制造虚假信息,扰乱网络正常秩序…………………………-5-

(五)容易引发新形式网络犯罪…………………………………………………-5-

三、公安机关应用微博的对策研究-5-

(一)加强领导,建立制度……………………………………………………-6-

(二)明确目标,准确定位……………………………………………………-6-

(三)组织力量,加强管理……………………………………………………-6-

(四)积极创建,稳步推进……………………………………………………-6-

(五)把握特点,引导舆论……………………………………………………-7-

(六)积极探索,建立机制……………………………………………………-7-

结束语-8-

参考文献-9-

微博应用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以及其他客户端使用微博。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正在展现越来越广阔的社会功能,在网络问政日益常态化的今天,微博的出现无异为公安警务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而新颖的管理手段,但同时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一、微博发展状况及特点

美国Obvious公司于2006年推出的Twitter(推特)是最早也是目前最著名的微博,截至2010年1月,推特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2007年5月国内首家微博网站——“饭否网”建立,开启了中国的微博时代。

从2009年2月开始,我国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出现,“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了微博,目前在线运营的主要微博网站共有10余家。

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亿个,活跃注册用户数突破6500万个。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户注册方便,潜在用户数量庞大。

微博的注册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并允许一人拥有多个账号,注册时仅需提供电子信箱地址或手机号码,无需资质审查。

微博字数限定为140个字符以内,是源于手机发短信的特性,易于操作,便于发布和阅读。

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随着我国3G正式商用,微博的用户数量还会不断增加。

(二)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渐成突发事件舆论传播的主渠道。

手机的随身性使网民第一时间可以将所想、所拍、所录的信息发到微博,一传十、十传百,几分钟内可以传遍全球。

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利用微博发表的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所有媒体。

(三)互动性,容易引爆网络舆论。

微博可以点对点,也可以一点对多点,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同时,微博的“转发”、“评论”、“回复”等技术功能为网民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保证。

一条有价值或有趣的信息往往会被转发上千万次。

一个热点话题的传播,再由传统媒体的介入放大,很容易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四)平民化,聚合力强。

微博的主体为普通网民,人群年龄跨度大,年龄范围10—60岁,其中以18—35岁的中青年为主,职业的构成涉及各行各业,呈多层次化。

微博源于普通民众的语言,所有的用户在微博上平等交流,因此,其更具亲和力,聚合能量强。

二、微博对公安警务工作的影响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载体,其涉及领域已渗透到百姓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在重大事件、民生问题、公民权益、社会救助、民间反腐等领域,微博都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载体之一,对事件的发展起到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就公安机关来说,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微博为公安机关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渠道。

微博有利于真实民意的充分发泄,对公安机关准确把握群众诉求,体察民意,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微博拉近公安机关与民众的距离,有利于树立起人民警察亲民爱民的公众形象;微博提高社会的透明度,有利于约束不良警风,促进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

(二)微博对公安机关网上应急能力提出全新挑战。

微博发布信息的快速性及便捷性超越了普通博客和网上论坛社区中的帖文效果,尤其是网民可以使用手机等移动上网设备上传,导致公安机关很难快速找到真正的源头,给舆情导控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例如:

上海“11·15”火灾发生后,境内网民、火灾死者家属、采访火灾的记者纷纷利用“新浪”、“腾讯”等微博,质疑上海消防部门的灭火救灾能力、警方公布的案件事实等,经境内微博传播后,网上涉警负面言论一度快速升温。

河北保定“我爸是李刚”事件中,“官二代”、“五套别墅”等虚假信息迅速在微博中传播,保定市公安局先后4次召开新闻发布会,都无济于事,网上的负面舆情始终被非理性的网民情绪牵着鼻子走。

(三)微博给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提供了条件。

微博是话题讨论功能的社交网络,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素不相识但情趣相投的人员,这给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对我渗透和扰乱破坏活动提供了条件。

去年的“2.20”、“2.27”非法聚集活动,特点是境外推特(微博)等网上煽动和组织,境内人员网下聚集。

2010年,备受全国网民关注的福建三网友诬告陷害案,在三审时,广西几名所谓的“维权人员”就是通过微博,联络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维权人员”成立多个公民观察团,赶赴福州围观开庭审理,要求无罪释放相关人员,引发网上舆论关注。

(四)微博易被利用于制造虚假信息,扰乱网络正常秩序。

由于微博博主的匿名身份,使得微博成为虚假信息滋生的温床。

去年2月14日,一则广西南宁市长黄方方开通微博,成为全国第一位开通微博的市长的新闻引爆网络,微博开通后5小时,4000多人成为“黄市长”的粉丝。

但随后证实此微博属冒名顶替。

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引发的抢盐风潮中,微博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造成民众恐慌,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五)微博容易引发新形式网络犯罪。

因微博隐匿、传播便捷等特点,一些网络诈骗、卖淫嫖娼团伙利用微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与此同时,随着公安机关网上整治力度的加大,一些犯罪分子把微博作为新的犯罪传播载体实施犯罪。

三、公安机关应用微博的对策研究

2010年2月,全国首个公安微博“平安肇庆”诞生,随后广东21个地级市全部开通公安微博。

此后不久,广东公安微博群的示范效应传遍全国,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省市陆续开通公安微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公安机关已有近千个单位办微博,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个人开通微博也有100多个。

“公安微博”的走红,积聚了人气,赢得了民心,多数网民对公安机关开通微博的做法表示支持、欢迎和好评,但也有网民提出了质疑。

如何利用微博为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加强领导,建立制度。

公安微博是网络时代公安机关加强群众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警民沟通的新桥梁,是展现人民警察形象的重要网络窗口。

公安机关开通微博是利民利警的好事,但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公安微博的管理制度,认真探索研究公安微博的管理机构、应用权限、内容风格、协调机制等问题。

据了解,目前北京、广东、上海、山东等地公安机关微博均由当地主管公安新闻发言人的宣传处或办公室牵头建立,统一对外宣传口径,设专职民警负责管理微博账号。

广东省公安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微博管理工作的意见》,并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机制,不管是投诉还是举报,都有部门跟进处理,根据不同问题有24小时、7天、1个月三种答复机制,值得学习借鉴。

(二)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公安微博与公安门户网站、“网上公安局”不同,不应该办成类似“新闻发布”、“办事指南”、“法律咨询”等树立形象、提供权威声音的媒体和警务公开的平台。

它应该是公安机关与群众平等互动,互相协商,交换意见,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的公共关系的平台。

目标是要赢得公众的好感、信任和支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例如“平安肇庆”微博诞生不久,肇庆市公安局将宣传科更名为公共关系科,博主就是肇庆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科的8名警察,他们对微博的定位是“公安微博的本质是服务,灵魂是互动”,开创了先河,赢得了口碑。

而反之,公安微博如果定位不准,当作媒体宣传来建设就会偏离初衷,也会有局限性,容易被网民看作是打官腔、作秀,很难实现平等沟通交流,也很难聚集人气。

(三)组织力量,加强管理。

公安微博是把“双刃剑”,需要发布者具备一定的网络、公共关系、新闻、法律知识水平和文字写作能力。

为此,需要有一支专门的团队从事该项工作。

一是“智囊型人才”,此类人才要有丰富公安工作经验,良好警察公共关系素养,思维活跃、组织沟通协调能力强,并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二是日常管理人员,熟悉公安业务,熟悉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网络语言,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等。

如北京市公安局安排10名有公安工作经验,擅长计算机应用、英语以及新闻传播的警员,装备相应网络巡查工具,每天24小时轮流在微博上值班,所有咨询都会得到及时专业的回复,对投诉和发现行动性、预警性信息则立即转给有关部门处理,提升了网民关注度。

又如我市公安局蓬江分局指挥中心宣传股的民警们,巧用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在微博上发布劝投通告,用通俗易懂而又幽默诙谐的“招安令”,迅速引起网民的高度关注,微博“粉丝”数量剧增,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正面舆情的连锁效应促进了公安树立形象、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工作的全面丰收。

据统计,“招安令”发布后约20天,已有116名负案在逃人员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在逃人员数量下降61.4%。

(四)积极创建,稳步推进。

公安机关开办微博要赢得网民的好感、信任和支持,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布局,稳步推进,切忌“一窝蜂”。

民警在网上与网民互动,及时回应网民询问,吸引越来越多的“粉丝”关注,其中广西百色禁毒民警马霄“禁毒在线”微博“粉丝”达260万多人,被网民美誉为“中国的保尔”,这些微博以亲民塑造公安机关形象,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但也有些少数公安微博,内容单一、形式雷同,有些只是聊聊自己的工作,对网民的提问没有回答,有些内容不及时更新,网民关注度很低。

笔者认为,应该鼓励民警个人开微博,但以公安民警身份个人开办微博的要进行登记,加强培训和指导,避免出现类似大连市公安局西岗分局的官方微博关注却仅有日本女星“苍井空”一人,引发了网友的围观和负面讨论。

(五)把握特点,引导舆论。

2010年互联网上影响较大的74起与微博相关的舆情事件中,约五成有明显的“意见领袖”的作用。

微博“意见领袖”在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发布的信息往往是舆论热点的源头,通过粉丝们转发和评论,可迅速将某一事件推至舆论高潮,甚至还可以设置专题,引导公众舆论走向。

为此,公安机关在舆情引导过程中,应当把握网络“意见领袖”作用特点,加强相互间的双向沟通,缓解或消除负面舆情。

同时,公安机关还应培养自己的微博“意见领袖”,营造亲和力,吸引众多网民关注并发展自己“粉丝”,塑造人民警察的亲民形象。

例如,马霄建立的“禁毒在线”微博,将与禁毒有关的案件、新闻和常识性的知识在网上发布,引发了众多“粉丝”的好奇,其所展现的个性化、私语化、碎片化等语言特点,很容易被网民接受,咨询和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因而迅速在网络走红,赢得了网民的信任和支持。

公安机关就应当利用马霄这种微博百万“粉丝”资源的优势,树立自己的“意见领袖”,配备一个团队,以人气高的微博为平台,拓宽与网民沟通交流渠道,打造更多像马霄“禁毒在线”微博一样的知名公安微博,争取更多网民理解、支持、帮助公安机关工作。

(六)积极探索,建立机制。

今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

网民零碎的、非专业的行动,与公安部门、媒体等社会力量聚集在一起,联手“打拐”取得成功,社会反响良好。

通过这一典型案例,反映的是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中网民的力量不可小觑,这种力量促使政府与民间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微博“打拐”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参与门槛低,人人可参与,一张照片、一条短信就可以成为打拐线索,无需通过公安机关报案、笔录等程序,从而引发了公众的热情参与;二是公安机关通过微博这个平台获得大量情报信息,加大了打拐的力度,也激励了信息提供者。

因此,公安机关应积极探索利用微博建立与网民信息互动共享机制,在禁毒、追逃、打拐、打赌、扫黄打非等社会综合治理、打击网络犯罪方面积极配合,建立网上网下的群防群治体系,增强全民打击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能力。

 

结束语

微博时下可谓大红大紫,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

“微媒时代”的来临,给公安警务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该对微博加以善用,转变思维定势,以沟通代替对抗,树立公关和柔性互动的理念,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的姿态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及时、准确、主动、客观地回应群众和媒体关注的问题,提高公安机关利用现代媒体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以公开应对隐蔽,将官方微博作为服务群众、网络问政、舆情引导的重要平台精心打造;以有组织应对无组织,建立一支政治敏锐、技术高超、素质过硬的博警队伍和舆情引导员队伍,形成对网上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的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引导机制,切实提高互联网信息管控工作综合能力;以规范应对无序,坚持多警种、多部门联合作战的理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严密规范的规章制度,完善网上应急处突预案,切实把虚拟社会的管控、引导措施在现实中具体化、制度化,确保关键时刻每一个动作都有章可循,每一篇信息都真实可靠,形成规范化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放,《公安微博的实践与前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李晓葵,《网上追逃技战法的实务与理论探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3.席晓刚,《关于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群众出版社

4.赵昕宇,《民间组织参与化解社会矛盾探析》,红旗出版社

5.龙文权,《关于民本理念下构建积极警务的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