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3044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4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docx

生产管理及质量工程自考复习资料

生产:

将生产要素(投入的资源)转换为有形和无形的生产财富(产品和服务),由此而增加附加价值,并产生效用的功能。

生产过程的组成1生产要素2生产财富与生产效用3转换过程

生产要素:

(1)生产对象:

生产活动的作用目的物。

(2)生产手段:

作用於生产对象,将其转变成产出物的手段。

(3)劳动力:

生产活动中所需的劳动能力。

(4)信息与知识:

生产中的信息指生产活动中应用的知识、经验及技术专长等技术信息,也包括组织生产过程所需的程序、方法和数据资料等的管理信息。

(5)生产资金

生产财富与生产效用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就是满足他们需要的效用,一般有三种类型的效用:

1形态2时间3地点

新的产品概念将产品分成三个层次

(1)核心产品,是指产品满足使用需要的功能

(2)实体产品,是指产品所依附的实物或形态

(3)附加产品,主要是提供服务的无形效用

转换过程是真正从事产品制造的部分,是完成生产要素向生产财富转变的过称,转换过程一般由一系列活动所组成,它们由生产过程所应用的工艺方法所决定,可将转换过程中的活动概括为三种:

1作业2运搬3储存

转换过程的效率:

生产性活动与非生产性活动在时间上的比例,或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作业量(以时间衡量)代表了转换过程的效率。

后者即为生产过程的通过能力。

生产过程中作业活动连接紧密,只有很少的运输和存储,效率就高,产品生产周期也会较短。

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是指按怎样的分工协作方式来组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组织或生产单位

(1)工艺专业化:

按生产工艺的特点划分生产单位

(2)对象专业化:

以产品(零部件)为对象来划分生产单位

工艺专业化的优点:

(1)加工灵活,能完成同类加工的各种产品的加工要求,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2)同类设备集中布置,便于分配设备的任务,故能充分利用设备,也便于进行专业性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指导

工艺专业化的缺点

(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

(2)产品需经过多个生产单位才能完成其生产过程,生产连续性差,物流路线长

(3)生产单位之间的联系协作关系复杂,对他们的管理,包括计划、调度、质量、在制品等的管理都比较困难,工作量也大

对象专业化的优点

(1)能紧密结合生产对象的加工要求配置专用设备和工装,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

(2)产品(零部件)能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完成其全部或大部分的工艺过程,使物流路线大大缩短,并减少或消除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等待停留时间

(3)简化了生产调度和质量控制等的管理工作

对象专业化的主要缺点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而且,由于按生产对象的工艺需要配置设备,会使某些设备的利用率较低,而影响到总设备利用率不如工艺专业化的高

生产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的总称。

企业生产过程:

指的是从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开始,到完成产品生产,最后交付用户为止的全部过程。

生产过程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2基本生产过程3辅助生产过程4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对生产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具体的说:

1计划职能2组织职能3控制职能

生产管理的职能部门1生产技术准备部门2生产计划部门3生产作业计划部门4物质供应与采购部门5设备管理部门6劳动管理部门7成本管理部门

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生产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一个职能领域,在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具体来说:

1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基本手段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领域3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职能

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1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2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实行科学管理

生产系统为生产产品的制造企业的一种组织体系,它具有销售、设计、加工、交货等综合功能,并有对其提供服务的研究功能。

组成:

生产过程与管理过程。

生产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三条流程:

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或价值流。

物料的流动带来了信息的流动,形成生产过程的信息流。

管理过程实际就是通过信息流来管理物流的过程。

物料的流动,使原料逐步转换成半成品、成品,而不断增加其附加价值,形成价值流;转换过程所消耗的资源发生成本而导致资金的流出,只有当成品或服务出售给顾客后,资金又重新流回企业,产生利润,形成资金流。

现代生产系统的组成:

供应商、用户、投入、转换、产出、管理

衡量生产系统绩效的指标:

1质量2成本3生产率4有效性5适应性

生产过程的分类最能反映生产过程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方式特征的分类标志是产品生产的重复程度和与之相联系的生产专业化程度,分为1大量生产2成批生产3单件生产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顺应环境变化,谋求并发展其竞争优势而制定的基本方针和计划,以及对其重要资源配置所做的谋划。

企业战略的作用:

(1)促使企业重视对环境、机遇和风险的研究,从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2)促使企业明确发展的主攻方向,合理配置和扩充资源,发挥总体效能

(3)有利于全面推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4)对于大企业或企业集团来说,企业战略将充分发挥大企业中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总体优势,取得全企业的协调发展

企业战略的组成:

1企业的经营战略2市场战略3财务战略4人力资源战略5生产战略。

但与生产管理有关的战略主要是1市场和销售战略2产品战略3生产战略

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夺取市场方面超过其竞争对手的能力。

竞争优势体现在:

1低成本或低价格2产品的质量与可靠性3产品上市与交货的时间、以及满意的服务4以产品品种范围广泛、用户化和快速响应为特征的适应性5产品与技术方面的创新

企业战略规划的作用:

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战略规划将确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经营领域、产品方向、以及资源的配置与发展规划

经营领域的选择制定战略规划的核心是选择经营领域,对制造企业来说可以选择:

1技术创新型2用户化型3成本最小化型

生产战略是发展企业生产能力的一套措施,它的任务是支持企业战略,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制定生产战略时决策,包括:

1生产类型的选择2生产能力发展规划3工艺技术的选择4人力资源利用5作业管理系统的选择6纵向一体化。

核心能力:

指为企业在特定经营中取得竞争能力和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基础的多方面技能、互补性资产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

产品-工艺矩阵:

产品生命周期与其生产类型的相互影响关系可以用矩阵形式加以表示,这种矩阵被称为产品-工艺矩阵

制定生产能力发展战略时要考虑的因素1投资风险2机会成本3厂址选择

生产战略的制定:

(1)按市场增长、产品战略和竞争环境来明确企业应确定的目标

(2)通过对关键产品、市场和制造特征的分析,确定战略制造单位,以便分出相似的产品组

(3)根据关键的市场成功因素,制定企业的战略使命

(4)制定有关技术、纵向一体化、作业控制政策的指导方针,以支持战略制造单位

(5)确定现有的生产基础

(6)确定衡量内外绩效的指标

(7)对生产基础与战略使命作比较,确定差距和改进的方案

(8)对每个方案评估,最后制定出一个综合的战略

生产战略的实施:

制定行动计划,分派决策责任并建立协调和控制机制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就是企业在开发和设计新产品、改造和整顿老产品、采用新技术和改变生产组织时所进行的一系列的生产技术上的准备工作。

意义:

(1)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生产技术准备工作对产品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内容:

(1)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和老产品结构性能的改进

(2)新产品制造工艺的设计和老产品制造工艺的改进

(3)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

(4)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准备

(5)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

产品开发与设计的步骤:

(1)创意。

可归为两类:

1受市场驱动2受技术驱动

(2)筛选与经济分析。

筛选的目的是从众多的产品创意中挑选出有可能成功的项目,以避免过高的开发成本。

准则:

1生产准则2销售准则3财务准则

(3)产品设计。

包括:

将产品创意的构思转化为产品的具体结构、尺寸和零部件组成,确定产品及其零部件、材料的技术要求,以及完成全部的工作图样。

步骤:

1技术任务书编制2技术设计3工作图设计

(4)试制和改进

缩短产品开发设计时间的途径1提高产品“三化”程度,扩大产品结构继承性2产品结构模块化设计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4并行工程

生产工艺准备工作内容:

1对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进行分析和审查2拟订工艺方案3编制工艺文件4设计制造工艺装备与专用设备5确定产品质量控制与技术检验方法6调整生产线

生产工艺准备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据产品设计的要求,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保证产品的加工制造符合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使产品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产品设计工艺性分析审查的主要内容

(1)技术要求的经济合理性

(2)结构关系是否合理

(3)材料选择是否经济合理,加工性能是否良好

(4)在本厂现有设备上能否加工制造,有没有条件采用高效率的先进工艺和先进生产组织方式

(5)工艺装备系数是否合理,能否充分利用现有的工艺装备和标准工具

工艺方案:

是工艺设计和准备的指导文件,是工艺准备工作的纲。

拟订工艺方案的主要内容1规定新产品试制及过渡到成批或大量大批生产后应达到的生产指标2规定工艺制定的原则3规定工艺装备的设计原则及工艺装备系数4解决工艺关键的解决方案和试验研究问题5工艺路线的安排及生产组织形式的确定6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7工艺准备工作量的估计和工作进度的计划

工艺文件的内容1工艺规程2工艺装配图3工时定额4原材料消耗定额。

工艺规程:

具体指导工人进行加工制造的操作文件。

形式:

1工艺过程卡片2工艺卡片3工序卡片4工艺守则(即操作规程)5调整卡片和检查卡片等的辅助文件

工艺装备系数就是专用工装种数与专用零件种数的比值。

它代表了工艺装备水平的高低。

工艺系数过大,将使工艺装备准备工作量过大,准备周期延长,成本增高;如果太小,则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无法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因而需要合理确定工艺装备系数。

一般来说,产品越精密,越复杂,产量越大,则工艺装备系数越大;反之可以小些

加快工艺准备工作的措施1工艺规程典型化2工艺准备的标准化、规格化3采用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新产品试制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

样品试制目的:

考核产品的设计质量、产品结构与性能及其主要工艺。

作用:

通过试制,找出缺陷,对设计图样做出必要的修改,使设计基本定型

小批试制的目的:

检验产品设计的工艺性,检验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考察它们是否能保证产品质量及预期的生产率。

作用:

通过小批试制掌握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完成从试制到正式生产的过渡

样品鉴定的主要内容1检查产品设计的完整性,以及样品是否符合经批准的技术任务书2检查样品精度是否符合设计的精度标准3检查外观质量4检查零件的制造质量、装配质量、磨损情况和材料选用情况5检查空转试验和负荷试验情况6对样品的结果、性能、工艺性、可靠性(包括寿命和安全)、经济性等做出总评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的形式1生产技术准备的综合计划2分产品技术准备计划3科室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1)按反工艺顺序安排计划

(2)对各项工作要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和配备技术力量,使各阶段的各项标准工作互相衔接

(3)在保证重点产品的前提下,对试制产品进行合理搭配,以保证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避免产生忙闲不均现象

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的计划期长度一般为3~5年,也可以是更长时间。

是企业在生产、技术、财务等方面重大问题的规划,提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制定的战略计划。

包括产品与市场发展计划、资源发展计划、财务计划。

企业的中期计划企业的中期计划的时间一般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