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36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docx

技术分析终极要点注安安全生产技术分析要点笔记

终极要点-注安生产技术要点笔记(必会,结合课本理解)

第一章机械安全技术(共十二节)特种设备工作原理和安装使用维护要求一个都不能放过

《安全生产技术》这科的复习重点掌握前六章的内容,如果复习时间不够,可以不看后面三章,时间允许的话,可以看自己最熟悉的有关的章节(因为后三章是可以选答题的)

第一节机械行业安全概要

一、机械概述:

1、六类非机械行业主要产品:

铁道机械、建筑机械、纺织机械、轻工机械、船舶机械;

2、9种危险部位:

五种旋转的部位:

与切线咬合处、与固定部件咬合处、轴、凹凸块、对向旋转咬合;

四种运动的部件:

接近类型、通过类型、单向滑动部件、旋转部件与滑动部件之间;

3、机械传动机构:

齿轮传动、皮带传动、联轴器;

二、防护措施: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本质安全型;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防护装置;指导性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规定、安全标志;

1、齿轮传动防护:

齿轮、涡轮、链条齿轮必须全封闭防护装置;

2、皮带传动防护:

采取金属架设防护网,与皮带距离50mm。

一般离地面2m以下,应设防护罩。

两齿轮中心距超过3m,皮带宽度15cm以上,回转速度9m/min,在2m以上也防护;

3、联轴器的防护:

Ω型防护罩。

采用沉头螺钉的是安全联轴器。

三、机械伤害类型:

14种危害因素

物体打击

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

高处坠落

不包括触电坠落

车辆伤害

不包括起重提升,牵引车辆,车停止时

坍塌

不包括冒顶片帮、起重、爆破引起的

机械伤害

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

火药爆炸

火药、炸药及制品发生的爆炸

起重伤害

起重作业:

安装、检修、试验中

化学爆炸

触电

包括电工作业时雷击

物理爆炸

锅炉爆炸、容器超压

灼烫

不包括电灼伤、火灾引起的灼伤

中毒窒息

火灾

火灾引起的烧伤和死亡

其他伤害

四、机械危险性:

1、机械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非正常工作状态、非工作状态都存在危险性。

2、非工作状态:

机械运转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意外状态,包括故障状态和检修保养状态;

3、非工作状态:

主要由于环境条件引起人员碰撞或机械受外力结构损坏;

五、机械风险大小:

1、机器类型、用途、使用和人员知识、技能、态度;

2、人们对危险了解程度和避免危险的措施;

六、本质安全:

1、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2、减少和消除接触次数;3、使人难以接近;4、提供保护装置,个体防护;

七、保护操作者和有关人员安全:

1、培训提高便是危险能力;2、机器重新设计,使危险部位醒目,警示;

3、培训提高避免伤害能力;4、采取必要行动增强避免伤害的自觉性;

八、通用机械安全设施:

1、从安全人机学因素出发:

合理布置各种操作装置;正确选择工作平台位置、高度;提供座椅;出入作业地点方便;

2、从设置安全机械力学、机构角度:

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对机器可靠性影响;可视性;对其他危险的控制;

九、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

1、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2、力学性能:

强度、刚度、稳定性、耐腐蚀性、抗疲劳性;

3、设备运转联锁;

4、光电式、感应式安全防护装置设置自身的故障报警装置;

5、紧急停车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能停止;

十、安全防护罩技术要求:

1、联锁:

防护罩没闭合,传动就不能运转;2、固定防护罩:

运转部件不能让人触及;

3、防护罩与活动部件要有间隙;4、牢固固定设备或基础;

5、联锁:

开启式防护罩拆开、失灵时,部件停止;6、不带来新的危险;

7、不影响操作,正常操作、维护时,不需要拆卸;8、必须坚固可靠;9、不准脚踏站立;

十一、机械安全设计:

1、从零部件材料到形状、相对位置、限制操纵力、运动件的质量和速度到减少噪声、振动,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1)①避免锐边尖角和凸出部分;②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③确定有关物理量限值;④使用本质安全动力源;

(2)限制机械应力;(6)防止气动、液压系统的危险;(7)防止电气危害;

(3)提高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①材料力学特性满足载荷作用要求;②材料能适应预定环境条件;③材料应具有均匀性防止产生残余应力;④避免采用有毒材料物质;

(4)履行安全人机工程学原则:

①合理分配人机功能;②适应人体特征;③人机界面设计;④作业空间的布置;

(5)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原则:

各种作业的操作模式或采用故障显示装置;

2、失效安全:

机器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①操作限制开关;②预设制动装置;③设置把手;④紧急开关;

3、定位安全;4、机器布置;5、机器安全防护装置:

①固定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罩)②联锁安全防护装置(光电)③控制安全装置(闭合才能开动)

④自动安全装置(低速运动机器)⑤隔离安全装置(栅栏);

⑥可调安全装置⑦自动调节安全装置⑧跳闸安全装置⑨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十二、机械制造场所安全技术:

1、采光:

厂房跨度12m以上两边应有侧窗;车间照明覆盖长度大于90%安全通道;

2、通道:

双向行驶>5m;单向>3m;安全通道汽车>3m;电瓶车>1.8m;手推车>1.5m;人行>1m;

3、设备布局:

最大外形尺寸:

大型>12m,中型6-12m,小型<6m间距:

大≥2m中≥1m小≥0.7m

4、材料堆放:

功能分区、定制、限量、限高;

第二节金属切削机床及砂轮机

一、机床危险因素:

静止部件、旋转部件、内旋转咬合、往复运动或滑动、飞出物;

二、机床异常:

温度、旋转、振动或噪声、撞击声、输入参数异常、机床内部缺陷;

三、砂轮机安全技术要求:

1、安装:

正面装设防护挡板1.8m高;

2、平衡:

直径≥200mm,平衡调试;

3、与卡盘匹配:

砂轮法兰直径≥砂轮直径三分之一;磨损至接近10mm时更换;

4、防护罩:

开口角度≤65°,主轴平面≥30°设立挡屑平板;间隙<6mm

5、工件托架:

≥150mm设置

6、禁止侧面磨削、不准正面操作、不准共同操作;

第三节冲压(剪)机械安全技术

一、冲压作业危险因素:

设备结构的危险性、动作失控、开关失灵、模具的危险;

二、安全技术措施:

1、使用安全工具:

弹性夹钳、专用夹钳、磁性吸盘、真空吸盘、气动夹盘;

2、模具作业区防护措施:

周围设置防护板、改进模具减少危险面积,扩大安全控件、设置机械进出料装置;

根本措施:

复合膜、多工位连续模代替单工序模;进出料机构实现机械自动化;

3、冲压设备的安全装置:

①机械式:

推手式、摆杆护手、拉手;②按钮式:

双手按钮式;

③光电式④感应式

剪板机安全技术

一、剪板机的安全技术措施:

1、剪板机应2-3人协调操作,不应1人;

2、剪板机的皮带、飞轮、齿轮以及轴必须安装防护罩;

3、剪板机送料手指离刀口距离至少200mm。

第四节木工机械安全技术

一、危害因素:

机械伤害、火灾爆炸、木材的生物化学危害、木粉尘危害、噪声和振动危害;

二、技术措施:

1、设计上,完善安全装置:

安全防护装置、安全控制装置、安全报警信号装置;

2、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锯片有罩、锯条有套、刨切有挡;

第五节铸造安全技术

一、危险有害因素:

火灾爆炸、灼烫、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尘毒伤害、噪声振动、高温热辐射;

二、技术措施:

1、浇注作业:

烘色、浇注、冷却。

浇包盛铁水不超过容积80%。

2、建筑要求:

不释放有害物质的建筑下风侧;南北向天窗排风,屋顶通风器;

第六节锻造安全技术

一、危险有害因素:

事故:

机械伤害、火灾爆炸、灼烫;职业危害因素:

噪声振动、尘毒危害、热辐射;

二、安全技术措施:

1、电动启动装置按钮盒:

标“启动”“停车”字样;停车为红色,比启动高10-12mm;

2、高压蒸气管上必须装有安全阀和凝结罐,消除水击现象;

3、任何类型蓄力器应有安全阀。

第七节人机工程学

一、人机工程学内容:

1、可靠性、维修性、安全启动、安全操作;2、人的生理、心理特性;

3、人机界面信息传递问题;4、人机系统可靠性;

二、人机系统类型:

1、机械化、半机械化的人机系统:

人:

操作者、控制者;

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

人机功能分配的合理性;机器本质安全性;人为失误状态;

2、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

人:

监视者、管理者;

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

机械本质安全性、机器冗余系统失灵、人低负荷时的应急能力;

三、人机作业环境:

1、光环境:

光的度量:

光通量:

单位时间通过的光量(流明);发光强度:

(坎德拉);亮度;照度(勒克司)

2、照明对作业影响:

视觉疲劳可通过光融合频率和反应时间等方法测定;

3、色彩对人的影响:

视觉疲劳:

蓝紫最甚,红橙次之,绿蓝绿不宜引起疲劳;

4、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冷暖感(红橙黄暖、蓝绿紫冷)、轻重感(明轻暗重)

5、微气候要求:

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0.15m/s人感觉新鲜)、热辐射;

6、人体热交换与平衡:

单位时间储热量S=单位时间代谢量M-单位时间做功W-单位时间散失H

7、人体对微气候的主观感觉:

舒适的温度、舒适的湿度(30%-70%)、舒适的风速;

四、人机系统分配:

1、人的三大功能:

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操纵功能;

2、人的优点:

逻辑推理,模糊处理;机器优点:

反应操作精准度高,耐久力强;

3、人机分配原则:

人:

研究、创造、决策、指令、程序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应对不测;

机器:

笨重、快速、持久、可靠高、精度高、规律性、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

4、人机系统可靠性:

人基本可靠度:

R=输入可靠度×判断可靠度×输出可靠度;

人作业可靠度Rh=1-人作业不可靠度

人机系统可靠度Rs=Rh×Rm

串联:

各项可靠度的乘积;

并联:

1-各元件不可靠度乘积

五、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

1、系统整体可靠性;2、高可靠性单元要素;

3、安全系数设计;4、高可靠性方式;

5、标准化;6、高维修度;7、预测预防;

8、事先实验评价;9、人机工程学;10、审查;

11、技术经济性;12、整体整备资料交流信息;

13、信息反馈;14、设立相应组织机构;

第八节人的特性

一、人体测量:

1、百分位数:

5、50、95三种百分位数;

5%:

5%的人群小于某值;

50%:

大于和小于某值的人群各位50%;

95%:

95%的人群大于某值;

2、人体测量运用准则:

最大最小准则、可调性准则、平均准则、最新人体数据准则、地域性准则、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的准则;

二、人的生理特性:

1、视觉:

(1)视觉现象:

暗适应与明适应

暗:

从亮到暗30min;明:

从暗到亮1min;

眩光

刺激或者耀眼的强烈光线

破坏暗适应、产生视觉后缘、降低视网膜照度、减弱物体与背景对比度、产生模糊感觉;

视错觉

形状:

长短、方向、对比、大小、远近、透视;

色彩:

对比、大小、温度、距离、疲劳

(2)视觉损伤和疲劳:

损伤:

是对视网膜的损伤;疲劳:

是对睫状肌的损伤;

(3)视觉的运动规律:

①水平运动比垂直快②顺时针方向: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③尺寸和比例,水平比垂直轻松准确

④人眼偏离视中心,观察顺序:

左上、右下、左下、右上④突然转移时,3%视觉看清,97%不真实、

⑤角速度大于1’/s-2’/s,双眼同时看清才能鉴定⑥最短注视时间0.07-0.3s,暂停时间0.17s,才能看清;

2、听觉:

(1)听觉特性:

①识别最短时间为20-50ms②绝对阈值与频率和声压有关③辨别阈值与频率和强度有关;

④辨别方向和距离:

声源与两耳间距离每相差1cm,时间相差0.029ms;距离增加一倍,声压减少6dB;

(2)屏蔽效应:

一个被另一个掩蔽,只有提高强度才能听见,被掩盖的声音阈值强度提高现象。

(3)感觉与反应:

一般反应时间是0.1-0.5s;复杂选择反应时间1-3s;复杂判断认识3-5s;

(4)减少反应时间途径:

①合理选择感知类型;(听觉反应最短、其次触觉、再次视觉);②适应人的生理、心理要求;

③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影响反应速度;④训练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三、人体特征参数:

静态、动态、生理学、生物力学

1、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①人体能量代谢:

②人体耗氧量:

最大耗氧量:

正常人3L,经常锻炼的人4L;

③人体心率;④人劳动强度:

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2、疲劳:

①精神疲劳、肌肉疲劳(工作条件因素,作业者本身因素)

②疲劳测定方法:

主观感觉调查表、分析脑电图、测定频闪值、智能测验、精神测验、连续拍摄人的动作变化;

③单调作业分类:

Z型、Y型、X型;

四、人的心理特性:

1、能力:

感觉、知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操作能力;

2、性格/气质/需要与动机/情绪与情感/意志

※(机械安全技术缺第九、十、十一、十二章节内容,需看书复习)

第二章电气安全技术

第一节电气危险因素及事故种类

一、电气危险因素与事故:

触电、电气火灾爆炸、静电、雷电、射频电磁辐射、电气系统故障;

触电事故、雷击事故、静电事故、电磁辐射事故、电气装置事故;

一、触电:

1、电击:

(1)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人体状况多种因素;

(2)电流值:

感知电流1mA、摆脱电流10mA、室颤电流,与电流持续时间有关,超过心脏周期,50mA;

(3)电流持续时间(4)电流途径:

左手-前胸

2、人体阻抗:

(1)皮肤阻抗:

决定于接触电压、频率、电流持续时间、接触面积、压力、皮肤潮湿程度、温度;

(2)体内阻抗:

电流途径,接触面积干燥1000-3000Ω;潮湿500-800Ω;

(3)阻抗影响因素:

电压、电流、作用时间、频率

二、电击:

1、直接接触电击:

正常运行,接触带电体;间接接触电压:

故障状态,接触带电体;

2、人体触及带电体方式:

单相电击、两相电击、跨步电压电击(20m)

3、电伤:

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大电流)

电烧伤

电流灼伤:

低压电气设备数百mA;电弧烧伤:

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严重的电伤。

皮肤金属化

高温电弧引起

电烙印

电光眼

主要是紫外线引起

机械损伤

三、电气火灾、爆炸:

1、电气引燃源种类:

10个危险温度:

(工作电火花电弧、事故电火花电弧)

短路过载、触电、接触不良、铁心过热、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热器具照明器具、电磁辐射能量;

2、电气装置及电气线路燃爆:

(1)油浸式变压器火灾爆炸:

变压器油闪点130-140℃

(2)电动机着火:

过载短路

(3)电缆火灾事故:

绝缘损坏、电缆头故障、接头隐患、粉尘着火、可燃气体串入变配电室、电缆起火

四、雷电危害:

1、雷电种类:

直击雷、闪电感应、球雷;

2、雷电危害:

雷电流幅值大、雷电流陡度大、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

3、雷电性质:

电性质破坏、热性质破坏(电弧)、机械性质破坏(缝隙中气体剧烈膨胀破坏被击物);

4、雷电危害事故:

火灾爆炸、触电、设备设施损坏、大规模停电;

5、雷电参数:

雷暴日、雷电流幅值(数千安)、雷电流陡坡、雷电冲击过电压(数千千伏)

五、静电危害:

1、危害:

静电放电火花火灾爆炸、人体静电刺激,引发二次事故、静电物理现象对生产妨碍;

2、静电产生:

①静电起电方式:

接触分离、破断起电、感应起电、电荷迁移;

②固体静电:

(数万伏)电容变化,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

③人体静电:

接触分离摩擦柯达1万伏;

④粉体静电:

双电层;⑤液体静电;⑥蒸气、气体静电;⑦射频电磁场(100KHz)

3、静电消散:

中和、泄漏

4、静电影响因素:

材质、杂质、工艺设备、工艺参数;

第二节触电防护技术

一、直接接触:

绝缘、屏护、间距

1、绝缘:

材料电导率(107Ω•m);电阻测量(兆欧表);电阻指标(1000Ω/V);

2、屏护:

材料:

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耐火性能;足够的尺寸,与带电体距离:

遮拦高度

>1.7m,下部离地<0.1m

栅栏

户内>1.2m,户外>1.5m,间距<0.2m

低压设备、遮拦与导体间>0.8m

户外变、配电室围墙高度>2.5m

3、间距:

带电体与地面,带电体与其他设备设施、带电体与带电体

用电设备间距:

起重机具至线路导线最小距离:

<1KV>1.5m;10KV>2m;

检修间距:

高压作业,人体及其工具与带电体之间:

10KV1m;35KV2.5m;低压操作,人体与带电体>0.1m

二、间接接触:

IT、TT、TN系统

1、IT系统(保护接地)I:

配电网不接地T:

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通过低电阻接地,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

2、TT系统T:

配电网直接接地T:

电气设备外壳接地;

电气设备接地电阻Re不能将触电危险部位降低到安全范围内,用于低压用户,未装备配电变压器;

3、TN系统(保护接零)T:

配电网直接接地N:

电气设备正常时接中性线;

能在短路的时候迅速切断电源,保护元件;由3相2零组成,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

分为:

TN-S(分开)适用于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大,对安全要求高的线路

TN-C-S(合-分)厂内低压配电场所;

TN-C(合)触电危险性小,用电设备简单的线路;

用于装有配电变压器的,且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的配电网。

4、安全要求:

①同一接零系统中,不允许部分接地不接零;②重复接地合格,等效接地电阻<10Ω;

③PE线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④工作接地合格:

一般<4Ω,特殊10Ω;

⑤PE线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级开关和熔断器;

⑥保护导体截面面积合格;铜质>10铝质>16

⑦等电位联接(跨接)

5、重复接地的安全作用:

①减轻PE线和PEN线断开或接触不良的危险性;

②降低漏电设备对地电压;

③缩短漏电故障持续时间;

④改善架空线路防雷性能;

绝缘

0类设备

基本绝缘

工作绝缘

>2MΩ

Ⅰ类设备

基本绝缘+附加安全措施

附加绝缘

>5MΩ

Ⅱ类设备

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工作绝缘+附加绝缘)

双重绝缘

>7MΩ

Ⅲ类设备

安全特低电压供电

三、直接、间接防护:

1、双重绝缘:

具有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的设备属于Ⅱ类设备,无须再接地、接零;

手持电动工具选用Ⅱ类设备:

潮湿场所,金属构架工作选用Ⅱ类;

2、安全电压:

(1)特低电压:

42V、36V、24V、12V、6V;

(2)选用:

特别危险环境手持电动工具:

42V;电击危险环境手持照明灯:

36或24V;

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手持照明灯:

12V;水下作业:

6V;

(3)特低电压安全条件:

安全隔离变压器、电化电源(蓄电池、柴油发电机)、故障时仍能确保输出端子上的电压不超过特低电压值的电子装置电源;

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电子式工作年限一般是6年。

(1)组成:

检测元件、中间环节、执行机构三个基本环节及辅助电源、实验装置;

(2)主要技术参数:

①额定剩余动作电流I:

分为13个等级;

0.03A以下高灵敏,防人身触电;0.03-1A中灵敏,防触电事故漏电火灾;1A以上,低灵敏,防漏电火灾。

②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用于间接接触事故防护时,TN-C必须改造成TN-C-S,TN-S才能安装;

③必须安装的设备场所:

9类末端保护;线路(总电源端、分支线首端、线路末端)保护;

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一、爆炸危险物质:

Ⅰ类

矿井甲烷

Ⅱ类

爆炸性气体、蒸气

(根据最大实验安全间隙、最小引燃电流比分)ⅡA、ⅡB、ⅡC

Ⅲ类

爆炸性粉尘、纤维、飞絮

ⅢA可燃性飞絮;ⅢB非导电粉尘;ⅢC导电粉尘

Ⅱ类、Ⅲ类按引燃温度分为6组T1-T6(T1:

<450℃,T6:

85-100℃)

二、危险场所分区: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分区

火灾危险性环境

0区

连续、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

21区

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

1区

可能出现、偶然出现、周期性出现

22区

悬浮、堆积状的可燃粉尘

2区

短时间偶然出现

23区

固体状的可燃物质

爆炸性粉尘环境分区

通风等级

20区

连续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

高级通风

瞬时降低浓度使之低于爆炸下限

21区

可能出现

中级通风

控制浓度,界限外部低于爆炸下限

22区

异常情况下短时间存在

低级通风

不能控制气体浓度

释放源等级:

连续(0区)、一级(1区)、二级(2区)、多级,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分区对应。

三、防爆电气设备选型:

类型

保护等级EPL

对应危险物质

型式

气体环境

d/e隔爆/增安;i/m本质/浇封;nA/C无火/护火

nR/L限呼/限能;o/p/q油浸/正压/充砂

Ⅰ类

Ma、Mb

Ⅰ类

Ⅱ类

Ga、Gb、Gc

Ⅱ类

粉尘环境

i/m本质/浇封;t/p隔爆/正压

Ⅲ类

Da、Db、Dc

Ⅲ类

防爆电气设备标志

Ex防爆标志+防爆结构型式+类别+温度级别+保护等级+防护等级

如:

ExdⅡBT3Gb表示:

隔爆型d,保护等级Gb,ⅡB类T3组

第四节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第四节)

一、建筑物防雷分类:

一类建筑

0区、20区、(1区、21区中点火药易爆物质)、火药

二类建筑

大型建筑物、1区、21区(除一类中以外的)、2区、22区

三类建筑

省级大型建筑物

二、防雷技术分类:

技术分类

防雷种类

类别

防雷装置要求

外部防雷

直击雷

一类

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

二类、三类

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接闪带、杆

内部防雷

雷电感应、雷反击、电涌侵入

静电感应

与防闪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电磁感应

金属线跨接、间距<30m

电涌侵入

电缆埋地敷设、入户处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器

防电磁脉冲

电气系统、电子系统电磁脉冲

人身防雷

减少室外活动、不打手机、远离电类设备、不在空旷、孤立地带

补:

冲击接电电阻小于10欧,跨步电压距离出入口3m,距离人行道>3m

三、防静电技术:

1、环境危险物控制;

2、工艺控制;

3、材料速度的选取:

初始流速<1m/s;注入口浸入200mm后,最大流速<7m/s

4、静电接地,接地电阻<100殴

5、增湿;6、抗静电添加剂;7、静电中和器;8、人体防护;

第五节电气装置安全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第五节)

一、主要变配电设备安全:

1、室内安装油浸变压器,容器<400KV•A

2、10KV变压器壳体距离门距离>1M,距离墙体>0.8M;

3、自然通风时,变压器室地面要高出室外地面1.1M;

4、室外变压器容器<315KV•A,可柱上安装变压器运行;

5、干式变压器湿度不超过70%;

6、高压断路器,有强力的灭弧装置。

正常情况下,接通分断负荷电流;故障情况下,切断过载电流,短路电流。

7、高压断路器必须与高压隔离开关或隔离插头串联使用,由断路器接通,分断电流,由隔离开关或插头隔断电源。

8、严禁带电操作隔离开关。

高压隔离开关,不能用于接通和分断负荷电流,不能切断短路电流。

二、手持电动工具、移动式电气设备:

1、Ⅰ、Ⅱ类设有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要求,Ⅰ类设备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2、一般场所,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Ⅱ类设备,如使用Ⅰ类工具,则应在电气线路中采用漏电保护器。

3、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