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290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docx

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

2014年大连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新人教带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

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

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

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羊毛和合成纤维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Cl2、NaClB.NH4Cl、HNO3C.MnO2、K2MnO4D.P2O5、Ca3(PO4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解答:

解:

A、Cl2属于单质,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0;NaCl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错误;

B、NH4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HNO3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B错误;

C、Mn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K2MnO4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K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Mn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C错误;

D、P2O5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Ca3(PO4)2中Ca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学生应熟悉常见元素在物质中的化合价,并能利用化合价的计算原则来进行简单计算.

 

3.(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4P+5O2

2P2O5

B.

2Fe+6HCl=2FeCl3+3H2↑

 

C.

Zn+2HCl=ZnCl2+H2

D.

2KMnO4=K2MnO4+MnO2+O2↑

考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解答:

解:

A、正确;

B、不符合事实,产物应该是氯化亚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C、漏了气体符号,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D、漏了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故选A.

点评:

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且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

B、根据微粒的特征进行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

D、根据反应实例考虑.

解答:

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A错;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

C、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故C正确;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二氧化碳,即碳酸根离子转化为二氧化碳了,故D错.

故选C.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的特点,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干燥氧气

B.

测定溶液pH

 

C.

量取9.0mL液体

D.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气体的干燥(除水);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氧气应进入浓硫酸;

B、检验溶液的性质:

取一小块试纸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点于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的性质;

C、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解答:

解:

A、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氧气应进入浓硫酸,所以应从长管进入,故A错误;

B、整个pH试纸丢入试剂,污染了试剂,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

C、量取9.0mL液体应选用与之相近的10毫升的量筒,故C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用浓硫酸干燥氧气的方法和量筒、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2分)(2012•杨浦区二模)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氢气充探空气球

B.

酒精作燃料

 

C.

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D.

木材可以制作桌椅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常见气体的用途;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分析: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

解答:

解:

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了氢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是物理性质,故A不可选;

B、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B可选;

C、干冰用做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故C不可选;

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是利用木材的物理性质﹣﹣硬度,是物理性质,故D不可选.

故选B

点评:

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7.(2分)(2011•铜仁地区)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

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

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可判断该变化为两种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原子的重新结合生成一种单质分子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解答:

解:

去除干扰粒子得图:

A、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变化前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没有改变,可判断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故B正确;

C、生成物的分子一种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一种为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生成;故C不正确;

D、反应前后都有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8.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

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

③太阳能、风能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

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⑤⑥

B.

③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②③④

考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活性炭不能除去水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洗干净后也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

解:

矿泉水不属于纯净物,用活性炭不能将硬水进行软化,太阳能、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霉变的大米不能食用,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故选A.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9.(2分)(2014•浠水县模拟)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FeCl3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FeCl3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

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含有铜

 

C.

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

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2,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铜,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

解:

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能发生的反应有①Cu+2FeCl3═2FeCl2+CuCl2,②Fe+2FeCl3═3FeCl2,③Fe+CuCl2═FeCl2+Cu,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

 

10.(2分)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其中Na元素显+1价)是潜水艇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物质R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R═2Na2CO3+O2,则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1价

B.

R的化学式为CO2

 

C.

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

Na2O2中含有氧分子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R的化学式;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物质构成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

设氧元素的化合价是x,

可知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1)×2+2x=0,

则x=﹣1;

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和种类相等

,反应物中钠、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2、8,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则2R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

则每个R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则物质R的化学式为CO2;

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可得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量为:

23×2+12+16×3=106;

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化钠是由过氧化钠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等知识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1.(2分)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苹果酸中含有12个原子

 

B.

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

 

C.

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1.4%

 

D.

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4:

4:

4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A、根据苹果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苹果酸是由苹果酸分子构成的,1个苹果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1×4+16×4=116,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41.4%,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4):

(1×4):

(16×4)≠4:

4:

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分)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B.

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C.

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镁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与稀盐酸剧烈反应应,产生大量的气泡,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3.(2分)(2004•烟台)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得到Y(NO3)2溶液的质量比X(NO3)2溶液的质量大;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

Z>Y>X

B.

X、Y、Z可能依次是:

Hg、Zn、Cu

 

C.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Y>X>Z

D.

X、Y、Z可能依次是:

Cu、Zn、Hg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

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得到Y(NO3)2溶液的质量比X(NO3)2溶液的质量大,可判断金属Y活动性比X强且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

根据实验现象:

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判断金属X的活动性比Z强且X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Z.

解答:

解:

A、根据Y置换X后,得到的溶液质量比原来溶液增加,可判断元素Y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X;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判断金属X的活动性比Z强且X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Z.可判断元素X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Z;综合分析,X、Y、Z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为X<Y、X<Z,Y与Z的大小无法判断;所以可能.故A正确;

B、根据实验现象:

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可判断金属Y活动性比X强;根据实验现象:

把X投入Z(NO3)2溶液中,Z析出后,可判断金属X的活动性比Z强.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Z<X<Y,这与金属汞、锌、铜的关系不相符;故B错误;

C、根据B选项的分析,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Z<X<Y;故C正确;

D、根据选项A的分析,相对原子质量X<Y、X<Z;根据B选项的分析,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Z<X<Y;与X、Y、Z可能依次是铜、锌、汞的判断一致;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从盐溶液中把活动性弱的金属置换出来;在金属化合价相同时置换后溶液质量减少,说明盐中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大.

 

14.(2分)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伸入燃烧的木条

B.

测定气体的密度

 

C.

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考点: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

解:

A、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正确,

B、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错误,

C、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错误,

D、倒入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红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15.(2分)鉴别下列物品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冰和干冰

室温(20℃)放置,过一段观察是否有水渍

B

水和双氧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C

二氧化锰和氧化铜

观察颜色

D

纯羊毛和化纤面料

灼烧闻气味

 

A.

A选项

B.

B选项

C.

C选项

D.

D选项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

A、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水在室温下是液态,二氧化碳在室温下是气态;

B、在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水不会发生分解反应,在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双氧水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

C、二氧化锰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固体;

D、羊毛的主要成份是蛋白质,蛋白质灼烧时有羽毛烧焦的气味,化纤面料灼烧时会熔成一团黑色的小球.

解答:

解:

A、冰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会融化成水,干冰在室温下会升华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因此室温放置,过一段时间有水渍留下的是冰,没有水渍留下的是干冰.故A正确;

B、向两种无色液体中加入二氧化锰,若有气泡冒出的是双氧水,无气泡冒出的是水.故B正确;

C、二氧化锰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将它们区分.故C错误;

D、分别将它们灼烧,有羽毛烧焦气味的是羊毛,无羽毛烧焦气味的是化纤面料.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双氧水也就是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也会缓慢的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的分解加速,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16.(5分)用化学用语回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CH4 ;

(2)三个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 3Al3+ ;

(3)氧化铁中+3价的铁元素 

2O3 .

(4)在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x= 8 ,其中y= 17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有几条弧线就有几个电子层,最外层是指离核最远的一层;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当最外层电子数>4时,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解答:

解: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根据有机物的书写规则,其答案为:

CH4;

(2)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表示为:

Al3+;若表示多个离子,就在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可表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