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284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docx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收官考试语文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推动世界从互联信息时代进入智能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颠覆性影响。

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将给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带来强大新动能,实现创新式发展。

从科学层面看,人工智能跨越认知科学、神经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具有高度交叉性;从技术层面看,人工智能包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极强专业性:

从产业层面看,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具有内在融合性;从社会层面看,人工智能给社会治理、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带来新的影响,具有全面渗透性。

目前,在边界清晰、规则明确、任务规范的特定应用场景下(如下围棋、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设计出的智能体表现出较好的专用智能。

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从专用人工智能、人机共存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转变。

可以预见,通过科学研究的牵引、应用技术的交叉,人工智能必将推动人类社会实现创新式发展。

人工智能为人类认识世界引入新范式,增强科学发现能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相关学科不断交叉融合、遵循不同范式的发展过程。

从符号主义、逻辑推理、知识工程到连接主义,从大数据驱动小任务到小数据驱动大任务,从神经形态类脑智能到量子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的新范式不断增强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传统的科学研究引入新范式后,研究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人工智能为人类理解世界创造新工具,扩展外界认知能力。

人工智能创造各种技术帮助人类理解复杂的拥有巨量信息的世界。

计算机视觉技术利用感知世界的每一个像素,增强人们观察场景的敏锐度。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深度语义分析,改善人和机器的交流互动。

知识计算引擎与知识服务技术帮助我们搜集获取海量知识,进而挖掘关系,形成新的知识图谱。

自主无人系统可以利用其不怕热、不怕冷;不怕压等特性,涉足人类无法到达或难以忍受的极端环境,帮助我们探测未知世界。

人工智能为人类改造世界形成新业态,增强产业发展能力。

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能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更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形成新业态,构成新的创新生态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工智能为人类管理自身构建新模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社会规范有序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消除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时预测和感知突发舆情:

通过对汇聚到一起的多种传感器感知到的社会公共情况进行连续监测,智能预警各种公共安全事件。

需要强调的是,人工智能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也要解决其和固有社会伦理规范的冲突、数据使用的隐私保护等问题。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全世界的人工智能领域参与者应坚持共创、共享、共赢理念,共同创造知识,共同分享技术,在良性竞争中实现共赢。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1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从互联信息时代进入智能信息时代并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都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

B.目前,人工智能在边界清晰、规则明确、任务规范的特定应用场景下表现良好并向通用人工智能转变。

C.传统的科学研究引入人工智能新范式,使人类认识世界能力不断增强,研究效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D.人工智能创造计算机视觉技术帮助人类理解复杂巨量信息,并改善人与机器的交流,探测未知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总说人工智能将会为人类生活带来创新发展,分说带来了哪些创新发展。

B.文章第二段从科学、技术、产业、社会四个层面对人工智能的特征进行了讨论,逐级递进,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C.文章从第三段开始以分论点的形式并列展开,每段都言简意赅地阐明了人工智能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D.文章整体简明规范,条分缕析,极具科普价值,第二段下围棋、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的举例更增进理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具有多学科综合、高度复杂的特征,科学层面交叉度比较高,技术层面专业性比较强。

B.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领头雁,这与文中人工智能的作用相符合。

C.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相融合,提高了产业发展的效率,更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D.人工智能解决了和固有社会伦理规范的冲突,就可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使社会规范有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何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就业难”一直被认为是“考研热、读研热”的主要原因。

这种没有明确发展方向、基于推迟就业而表现出的逃避心理和逃避行为,会使个体在读研期间因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产生被动学习、无所适从等问题。

更会因为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而缺少前进动力,进而虚度光阴。

该文指出,这种动机是把学历的衍生功能作为读研的动力,缺少对于学术本身的兴趣,因而也缺少为之奋斗的动力,进而影响读研的收获和成效。

“仅就‘改善就业,的功利目标而言,这样的读研方式,其实已经很难保证3年后他们就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

甚至可以说,在这样的动机状态下,他们的求学体验也很难幸福,因为如果不具备学术热情,研究生阶段所必需的大量的阅读、研讨、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都可能让他们痛苦不堪。

考研的内驱力应该是提升自己、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如果抱着其他目的考研、读研,最终也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状态。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综合自己的能力、资源,选择一条合适的路。

(摘自《中国青年报》,叶玉婷《逃避式考研渐热:

留恋校园?

恐惧社会?

》,2019年7月29日)

材料二:

(图片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图数馆:

一半博士要求延期毕业,“明星学霸”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背后扎了谁的心?

》,2019年2月13日)

材料三:

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引入适当的淘汰机制,对不合乎要求的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严格学风的表现。

这能警示学生,督促其专心学业和科研,从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众所周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历贬值似乎已成普遍认知。

在此背景下,如果不狠抓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无疑会加速学历贬值,影响公众对我国高校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信心。

此前坊间流传着“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正说明了“严进宽出”现象的普遍性。

除了警示作用,对长期不毕业的学生进行裁汰,也在公平性上迈出重要一步。

要知道,高校的教育资源和每年的招生指标都是有限的。

那些偏离研究生学习的学生,是现实版的“南郭先生”,他们长期占用着高校的教学资源,这对其他潜在入学者是不公平的。

高校清退研究生是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上的自我革新,对纠正以往“严进宽出”的教育模式大有裨益。

从目前来看,被清退的不合格研究生相对于庞大的基数而言,比例不算大,学校还是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容错空间,处置措施称得上是人性化。

当然,我们在为淘汰超学制研究生叫好的同时,也应反思高校人才培养的体制性问题。

近年来,高校教育资源的丰富并没有跟上研究生扩招的步伐,有些高校甚至出现“本研倒挂”现象,造成教育资源被稀释。

一定程度上,扩招会造成导师带的学生过多,很容易分散导师精力,进而影响学生毕业进度,拖长其毕业年限。

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及早正视和解决。

(摘编自澎湃新闻《韩中锋:

清退不合格研究生,“严进严出”当成常态》,2019年3月17日)

4.下列不属于“就业难催生考研热、读研热”弊端的一项是(3分)

A.缺少心理准备和学业规划,影响读研成效。

B.被动学习,对学术研究本身缺少兴趣和热情。

C.研究生阶段求学生活的幸福感会降低。

D.研究生扩招,学历贬值已成普遍认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生带着改善就业的功利目的读研,并没真正做好读研准备,而研究生阶段需要深入的专业学习和大量的时间投入,所以读研效果一定不会理想。

B.对比十年中报考研究生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研究生规模增大,而竞争也随之加大,这说明基于推迟就业读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C.2007-2016年,中国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只在2010-2011年增长幅度出现了较大反弹。

D.高校清退研究生有助于倡导“严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提高研究生质量大有裨益,也体现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体制上的革新。

6.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培养优质研究生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兰竹,兰竹

刘建超

大奎哥走进我家时,母亲正在给兰竹浇水。

大奎哥提着只皮箱,脸上泛着疲惫,魁梧的身材也缺少了往日的风采。

母亲慈祥地笑,说大奎来了啊,老姨给你做烫面烙饼,小米绿豆稀饭,醋熘红白萝卜丝。

去,你先打盆水给姨父洗洗脚。

大奎哥应着,端来水,蹲下身给我父亲洗脚。

姨父,身体好些了吗?

父亲乐呵呵地说,没事没事,我呀,乐观着呢。

母亲说,脚要好好洗,路要好好走。

大奎哥看着轮椅上的父亲,又看着母亲和面的背影,眼睛有些潮湿。

母亲双亲去世得早,母亲是跟着大姨长大的,大姨长母亲几岁。

那时乡下的日子很苦,每年种收的几十斤芋头就是家里的稀罕物。

大姨隔三差五就给母亲蒸几个芋头,自己啃菜窝窝,还哄着母亲说:

“我吃芋头反胃,你吃吧”。

母亲到了上学的年龄,大姨自己退了学,把母亲送进了学堂。

每天做完地里的活,大姨都要到学堂门口接母亲放学。

大姨嫁人时,对姨父只有一个要求,要带着母亲进城,要供母亲上学。

母亲大学学的法律,毕业分配在省城。

母亲性格直爽,说话办事也是风风火火的。

母亲和父亲一动一静,相处得却非常融洽。

只有一次,两个人起了高腔;父亲说,你就别犟了,领导都有了意图,按领导的意见办就是了。

母亲说,领导的意见是错误的我也要照办啊?

这事不能通融。

父亲很无奈,说那是我老战友的孩子,你就别再竖持了。

母亲一点也不让步,我分内的事,你别管。

大姨三十岁才有了大奎哥,宝贝般宠着。

每年学校放假,我去花城看望大姨,大奎哥来省城看望我父母,我和大奎哥成了互派大使。

那一年,我和大奎哥去河边玩,跳到水里捉鱼虾。

我玩的尽兴,不小心滑入了深水。

大奎哥也不会游泳,却一个猛子扎到我身边,将我托出了水面。

大奎哥被人救起时,已经被河水冲出了好几里地。

大奎哥爱吃母亲做的烫面烙饼,绿豆小米粥,醋熘红白萝卜丝。

每次来我家,大奎哥就嚷着吃烙饼。

那时,大姨家里的生活还很拮据,母亲时常把节省下来的粮食邮寄给大姨。

大奎哥总是拍着撑得圆溜溜的肚子说,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吃老姨做的烫面烙饼。

大奎哥大学毕业进了一家企业,没有几年就当上了企业的老板,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我家和大姨家相隔千里,大奎哥再忙,每年也要抽出时间来家里看望我父母。

大奎哥这次来,烟抽得很凶,觉也睡不踏实。

母亲每天都要做烫面烙饼给他。

第五天,大奎哥嚼着烙饼,眼泪大颗大颗地跌落下采,哽咽着说,能安安稳稳地吃一顿烫面烙饼,真是幸福啊。

母亲问,奎啊,今年多大了?

老姨,您忘了?

我四十了。

母亲点点头,我没忘,才四十岁,走对了路,能安安稳稳吃烙饼的日子还长着呢!

月牙如钩,窗予上映着母亲和大奎哥促膝长谈的身影,他们谈到了很晚……

那一夜,大奎哥睡得很踏实。

母亲就坐在他床边,轻轻地摇着一把蒲扇驱赶着蚊虫。

转天,大奎哥自己去了检察院。

母亲微笑着送他,,眼角却泛着泪光。

父亲坐在轮椅上给一盆兰竹浇水。

母亲的名字叫兰竹,母亲是纪委书记。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9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奎哥一进“我”家门,母亲就张罗着去给他做饭,并且对要做的饭菜脱口而出,说明母亲熟悉他的喜好,很疼爱他。

B.“我”不小心滑入深水处,大奎哥不会游泳却奋不顾身地救“我”,说明大奎哥乐于助人,这与下文写他走错人生路形成对比。

C.小说运用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多角度刻画大奎哥的形象,是母亲的爱感化了他,让他鼓起勇气,悔过自新。

D.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无华,情节简洁,反映了当今社会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风气,主题具有现实意义。

8.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母亲的形象特点。

9.“烫面烙饼”贯穿全文,把题目“兰竹”改为“幸福的烫面烙饼”好不好?

为什么?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

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

不至,至吴而还,报曰:

“越人相攻,固其俗然:

不足以辱天予之使。

”河内失火,延烧千馀家,上使黯往视之。

还报曰: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

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脩絜①,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

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住。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

最后病,庄助为请告。

上曰:

“汲黯何如人哉?

”助曰:

“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②深竖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贪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

“然。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

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

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

其见敬礼如此。

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

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七岁而卒。

(注)①脩絜:

高尚纯洁。

②守城;当依《汉书·张冯汲郑传》作“守成”,保护已成的事业。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B.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C.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D.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城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大夫,西周、春秋时国王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规定要服从君命、纳贡赋与服役。

B.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所以帝王死称驾崩,也叫驾薨。

C.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晋朝以后,持节还成为一种官名。

D,燕见,和朝见相对而言,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可指公余会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假传圣旨,被贬为荥阳令。

河南郡发生严重水旱灾害,百姓受灾严重,汲黯未经请示,就凭所持符节下令发放了郡中官仓的储粮来赈济当地灾民。

B.汲黯性格倨傲,注重志气节操。

他容不得别人的过错,会当面顶撞别人,并多次触犯皇帝的面子直言劝谏,还与同是因为犯颜直谏而被贬的官员交好。

C.皇上赏识汲黯,对他格外礼遇。

武帝认为汲黯是社稷之臣,曾专门征召他任中大夫,即使汲黯生病请假将满三个月,武帝也多次恩准他在家休假养病。

D.汲黯严正刚直,皇上也很敬畏。

皇上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没有戴帽子,适逢汲黯启奏公事,皇上就赶忙躲避到武帐中,让近侍代为批准汲黯的奏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黯伏谢不受印,诏数强予,然后奉诏。

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

夜坐①(其一)

龚自珍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②。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③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④,江东久殒少微星⑤。

从来不蓄湘累⑥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注]①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夜坐难眠,遂有此篇。

②青冥:

天空。

③帝座,代指帝王。

④奇女气:

《汉书·外戚传》载,汉武帝巡狩河间,望气者曰:

“此有奇女”,武帝访得赵倢伃,封为钩弋夫人。

⑤少微星:

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

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

⑥湘累:

指屈原。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题目后立即将视野转到无垠的夜空,藉此来思索宇宙与人生,展现出广阔而深邃的诗意图景与哲理意蕴。

B.颌联中的“一山”与“丘陵”形成鲜明对比,表面上看是遥望黑夜所见,实际上是展现作者心灵的“夜色”,想象奇幻。

C.颈联主要是借“塞上”与“江东”之景抒情,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时政、尤其是对人才问题的见解看法,独具匠心。

D.尾联直抒胸臆,既然问天无效,诗人就不愿意再模仿屈原向天发问,而是深情呼唤出月中嫦娥来尽情倾诉自己的心声。

15.这首诗与《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同为龚自珍的作品,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对比的手法正面描写琵琶声。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他崇尚用美好的德行来约束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情感,

(3)《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诸葛亮希望用尽自己的才能来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表现了诸葛亮对汉室的忠贞。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口碑经济、诚信经济,信用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

但现实中,一些网红在流量价值面前打起“如意算盘”,或弄虚作假“刷单”买粉丝、买评论,制造数据假象,骗取广告客户信任;________为劣质商品代言,做一锤子买卖。

粉丝没买到合意的产品,广告客户没买到承诺的效果,伤害了社会化营销这一电子商务新业态。

无论是保护新业态发展还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出现的问题,都不能________,而应在规范的同时加强监管。

()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对明确违法的行为做到“重拳出击”、________。

新的电商模式和消费模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色,这背后,是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对网络上大量个性化产品感到满足。

只有用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为保障,让人们愿消费、________,才能让消费更好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或听之任之以儆效尤敢消费

B.甚至听之任之惩一儆百能消费

C.或听天由命以儆效尤敢消费

D.甚至听天由命惩一儆百能消费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红直播销售具备即时性,这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尤其是相较于线下门店。

B.网红直播销售的即时性是它与线下门店的主要区别,因此对后者的监管难度不大。

C.对线下门店的监管比对网红直播销售的监管难度小,是因为网红直播销售的即时性。

D.相较于线下门店,网红直播销售的即时性,无疑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背后,是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网络上大量个性化产品满足。

B.这背后,是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对网络上大量个性化产品产生满足。

C.这背后,是网络上大量个性化产品对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D,这背后,是网络上大量个性化产品对人们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感到满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科学家们利用一个每秒钟可拍摄1000张图像的摄像机分解出水滴落到不渗水物质表面的运动情况,①:

一种是当水滴以很慢的速度下落时,水滴受撞击而变形,像气球一样反弹得很高,最后落下时完全变形。

这个过程中,水滴表现出的弹性比橡胶球更好:

②,水滴会破裂、分散,但又会完全重新组合起来,之后像一个“细长的酒瓶”一样弹起,顶端溅出一些小水滴。

科学家们的研究还发现,③,但水滴的弹跳与其速度无关,与其质量有关。

21.把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70个字。

在海底沉寂近200年、在海外漂泊多年的400件德化窑青花瓷今天回归故里,“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捐赠仪式于2019年10月12日在福建德化县举行。

德化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陶瓷及瓷雕技艺享誉天下。

“泰兴号”为清代一艘沉没的中国商船,1999年被发现并打捞出水,其中发现了35万件德化窑青花瓷器,引起广泛关注。

这验证了德化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影响,也为进一步研究我国瓷器外销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一直遥遥领先于国际社会,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数千万人口。

袁隆平说,对于这个为人类造福的科技产品,中国对其知识产权的保护绝不是永久的,目前中国的三系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是完全公开的。

②5G领域,华为以绝对性优势引领行业发展,任正非表示华为有意向西方公司出售华为的5G技术,目的是制造一个能在5G上与华为竞争的对手。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7月8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5G带来的发展机遇应由世界共享,而不应被某一方面垄断。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