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266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docx

八年级政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单元测试题(鲁教版八年级下)

【单元主题】人类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相互依存,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与大自然建立起新型的伙伴关系。

【复习目标】1、感受大自然之美,了解鉴赏自然美的方法。

2、了解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以及环境问题的危害。

3、了解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说出关爱大自然的具体要求。

4、了解我国依法保护环境的基本措施,了解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重点复习题】

1、大自然的美表现在哪里?

有什么好处?

2、美的对象分哪两种?

3、怎样鉴赏自然风景?

4、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有哪些?

5、物种灭绝的原因及危害。

6、环境问题及危害。

7、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有哪些?

8、为什么要保护省2物的多样性?

9、为什么要善待自然、怎样善待自然?

10、为什么要美化自然、怎样美化自然?

11、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是怎样的?

12、怎样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做贡献?

【强化训练题】

一、填空题

1、美的自然对象可分为两种:

一是____,二是_____。

2、鉴赏自然风景,要注意观赏的____、_____、_____,还要发挥人们的_____。

3、环境问题是,它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

4、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_____,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_____。

5、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___,是生命的_____,是我们____。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需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_____、____、____,还需要______依法保护大自然。

7、目前我国已形成以_____为基础,以_____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8、我国环境保护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依法保护环境,不仅是______的责任,也是_____的义务。

二、单项选择题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说明审美要注意

A.距离B.角度C.时间D.想象力

2、物种的减少对人类的影响是

A.减少人类的食物来源B.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C.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D.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B.人与自然已经和谐

C.破坏自然必将威胁人类自身的发展D.保护环境必然要停止对资源的开发

4、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是

A.宪法B.环境保护法C.土地管理法D.水污染防治法

5

、分析右边的漫画《奖品》,可以看出

①我国还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②明星企业可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③任何企业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提高企业效益,必然造成环境污染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提倡重复使用绿色、环保、衬用性购物袋。

回答6-7题

6、近日,乌市有关部门举办了环保布袋设计大赛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一些中小学生也参与了这项活动,部分学生的环保布袋设计还颇有创意中小学生参加这一活动()

①表明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是没有年龄限制的②表明只要专心创意设计,就能成为创新型人才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杜绝浪费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7、绿色消费观念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下列属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是

A.崇尚节俭,不花一分钱

B.追求时尚,只要流行就一定要买

C.摒弃物欲,注重精神需求

D环保购物,实现可持续消费

8、为了进一步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资源,2007年6月,广州市政府颁布了禁止捕猎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并规定了5年的禁猎期。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

①不食用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②勇于查处违反禁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

③积极举报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

④尊重生命的多样性,与地球上的动物和谐相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巨化合成氨厂通过技术改造,对高温气化炉碳黑水进行热能回收利用。

据初步测算,一年就可以从废水中“捞”出百万。

这说明

①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②节能减排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③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密切相关④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这种做法

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②能完全遏制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

③有利于促进保护环境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

1、材料一: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袋已经“诞生”一百多年了,塑料袋的发明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但它在某次评选活动中却被评为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二:

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指出,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否则,将受到最高1万元的罚款。

(1)你认为,塑料袋为什么会被评为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2)据报道,在“限塑令”正式实施之日,有些商场为了招揽生意,仍然在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

请你从法律角度来分析商场的这一行为。

 

(3)为了使国务院的“限塑令”得到有效实施,请你提出两点以上好建议。

 

2、潍坊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城市环境“四季出彩、三季有花”;燃气公交车绿色环保;路灯高效节能;风力、秸秆发电项目成功开发;技术落后、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被改造或关闭,工业园建成“生态科技园”,大力发展服务业,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形成。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该市这样做的意义。

 

(2)下表是你校“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活动的个人行动方案(部分),请你填写

活动阶段

我的具体做法(每个阶段至少2条)

宣传发动

行动实施

献计献策

 

3、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从2008年前春季开始,部分学科免费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并组织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发言:

小清:

本教科书不就那么几块钱吗,还循环使用干什么?

我宁可买一本新的!

小洁:

别人能使用新书,要我使用旧书,这不公平!

小玲:

循环使用,值得提倡。

但是我觉得需要一些保障措施,使每个后来使用者能用得放心,用得顺心!

(1)请你向小清解释教科书循环使用有什么现实意义。

(2)你如何说服小洁改变“不公平”这一想法?

(3)为了使每个后来者用得放心、顺心,你觉得作为使用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4、

4

 

①沉鱼落雁闭月羞花②小桥流水人家

(第4题图)

(1)请分别简要概括两幅漫画所蕴含的道理。

漫画①:

漫画②:

 

(2)针对以上漫画所描述的现状,我国政府正采取哪些对策?

 

(3)“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任选一幅漫画说说为改变这种现状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列出两点)

 

5、材料一:

2007年9月1日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材料二:

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泉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泉州将打造海湾型生态城市。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

 

(2)请结合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谈谈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3)为把泉州建设成为海湾型生态城市,你在“节能减排”方面能做些什么?

 

6、今年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井于2008年——月——日起,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市插开始实行塑料袋————使用.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减少使用塑料袋.

(1)完成材料中的填空.

 

(2)塑料袋使用这么方便,为何要限制使用?

 

(3)在日常生活中,做为中学生的你能依据此项规定做些什么?

 

(4)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对“倡导消费者重拎布袋子。

重提菜篮子”进行简要评析.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对象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2、距离角度时间想象力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基石基础5、物质基础摇篮共同的家园6、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法律保障7、宪法环境保护法8、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依靠群众保护环境9、国家、政府部门和专业环保人员每一个公民

二、单项选择题

1.B2.D3.C4.B5.D6.B7.D8.C9.A10.B

三、非选择题

1、

(1)人们随意丢弃塑料袋,浪费了资源,严重破坏了环境。

(2)商场的这一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我国法律规定要加强环境保护,公民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国务院《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中指出,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商场为了招揽生意,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行为,违反了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作为销售者,要在销售过程中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事,坚决不做法律所禁止做的事。

(3)有关媒体要加大对“限塑令”的宣传力度,使“限塑令”深入人心;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监督的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倡人们拎菜篮、用布袋购物等。

2、

(1)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污染严重和科技水平低带来的矛盾。

进一步增强人们的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开发意识。

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美化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提高该市的科技创新能力。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宣传发动阶段:

编写、张贴宣传标语、进行校园广播、发出活动倡议等。

行动实施阶段:

随时关灯、关好水龙头、纸张用两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学习用具、垃圾分类回收、打扫并保持公共卫生、对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浪费水电等行为进行规劝、制止等。

献计献策阶段:

建议课本循环使用、建议成立爱绿护绿社团组织、建议开展调查活动、提出活动深化意见建议等。

3、

(1)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

②可以从小培养节约意识和节俭习惯,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2)①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公平。

②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如果我们从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问题,就不该产生“不公平”想法。

(3)不在教材上乱涂乱画;保证清洁卫生;对教材不乱卷、乱折,保持教材完整、美观等。

4、

(1)建议从漫画反映的现象及导致的后果两方面作答(仅答出一方面给一半分数),如:

漫画①:

大气污染严重破环了生态环境。

漫画②:

资源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问题。

(2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或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等)。

答出两点即可。

(3)建议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从提高意识、加强宣传、实际行动等方面作答,答出两点即可。

5、

(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从“人统治自然”过渡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①我国的资源状况: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环境形势总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②面对我国的资源、环境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国家乃至世界的长远发展。

(3)①提高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行动,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②关心身边的环境,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节水、节电等;③向身边的人宣传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

④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6、

(1)填空:

6l有偿(购买)

(2)①超薄塑料袋难以降解,是“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②资源浪费严重.

(3)①改变购物习惯,不用或少用塑料购物袋,不随意丢弃并积极回收废弃的塑料袋,集中处理,②向亲朋好友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等.

(4)①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习惯,既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长远利益。

②消费者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延续.是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③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