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262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 重点篇目 试讲稿 教师编制考试.docx

高中语文重点篇目试讲稿教师编制考试

必修一

项脊轩志

陈情表

赤壁赋

兰亭集序

烛之武退秦师

劝学

师说

兰亭集序

雨霖铃

想北平

江南的冬景

必修二

我与地坛

最后的常春藤叶

荷塘月色

阿房宫赋

六国论

林黛玉进贾府

必修三

五人墓碑记

老王

必修四

蜀道难

登高

 

赤壁赋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第四册古代散文单元中一篇哲理性很强并蕴涵了作者深沉的情感的散文。

由以前的自读课文升格为讲读课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且,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影响深远的巨匠,他的很多作品都被选入教材,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和学生。

【学生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积累了相当的文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文学文化修养,他们已经有能力把作品再深一层,穿过作品这道长廊,走进作家的内心深处,更深层次地探究作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任务分析】

掌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念怒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三次咏叹中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轨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设计思想】

分两步:

一、掌握《赤壁赋》的基本知识及背诵;

二、比较“三咏赤壁”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读成诵

(一)导语

(投影):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讲解:

这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分析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后,得出的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结论。

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绝唱的独特魅力。

(齐读)

(二)指导诵读

1、读出重音。

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2、读出气势。

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

(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3、读出情感。

如: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

指导学生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

(三)内容简析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曲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

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

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第一段,写了什么?

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

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

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有什么变化?

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箫声起,悲意生。

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箫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为什么而悲?

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抒发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

世间万物,英雄豪杰,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

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我”为什么乐观?

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首尾的关系: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一种暗示:

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

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四)读熟

示范朗读、齐读全文、自由朗读

第二课时

理解背诵

(一)提示,找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

(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

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明确:

描写风月:

月出: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月照:

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议论风月:

客引曹孟德写月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客借月议人生失意: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借月展开议论: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苏子以月借喻人生:

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二)明确客之三悲,苏子二论及议论层次的转换。

(主要目的是理清三四两段层次,这两段是背诵全文的难点所在,对文意作一些简单讨论,有助于在理解文意把握层次后背诵。

客主议论实为一体,反映苏轼思想的两个侧面。

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

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的出的。

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况吾与子……”之况。

苏子二论:

“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

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

“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

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三)写法鉴赏(结合学生作文的角度讲解,提高写作)

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

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

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总之,“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

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

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

”(马积高《赋史》)

(四)作业:

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并预习《后赤壁赋》初步领会作者思想

第三课时

研讨思想

(一)梳理读本上的《后赤壁赋》并理清思路

(二)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何正臣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诗句进行诬陷),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

1082年,被贬黄州已经两年。

“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江城的一切,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

这年四月,他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

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乘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赋》。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比较分析苏轼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使学生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1、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能读出什么?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见景生情,壮怀激烈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少年英雄,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世伟业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自叹自怨,无奈虚度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沧海一粟,人生虚无

看苏轼思想,积极乐观还是消极悲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三咏赤壁”的第一篇,词中包含着苏轼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

壮阔的江山与悠远的历史,小我的忧患显得多么无足轻重!

素来有“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抱负、展翅高飞的万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民生的宏伟目标。

所以,作者在这里体现更多的是儒家的济世情怀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

2、从《前赤壁赋》中,我们可以读出什么?

山川美景,“羽化登仙”的山水之乐;

箫声悲戚,“客”发人生虚无之感慨,跌入现实人生的苦闷;

“苏子”论眼前水月,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旷达乐观中得到解脱。

稍晚的《前赤壁赋》,从乐到悲,又以乐作结。

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

老师解说:

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亨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这种乐观与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

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

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

“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

“人生一世,如屈伸肘。

何者为贫?

何者为富?

何者为美?

何者为陋?

”“人生所遇无不可”,“我生百世常随缘”。

苏轼常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

《前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

3、从《后赤壁赋》中,我们可以读书什么?

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

诡异的道士化鹤的故事收束全文。

这里面是什么思想?

老师引导:

如果说,《前赤壁赋》以说理为主,说理谈玄,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

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表现的是一种随缘任性、清澈无滓的自然之境。

诗人处处以自然本心对人处事,无有杂念二心,乐则乐,悲则悲,恐则恐,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一如江山景色,秋冬更迭,发乎自然,毫无刻意造作的人为痕迹。

“划然长啸”的诗人与“戛然长鸣”的孤鹤一样,都是涤尽了世俗机心的自然之子,虽敏感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这种梦幻般的飞速变化,却没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叹,物我合一,无所哀,无所羡。

可以说苏轼的豁达超脱更上一层。

4、小结深化:

除了儒、道思想,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

苏轼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

在该期他的其它诗文中颇有体现。

可以说正是佛、道思想使苏轼走出了人生的低潮,使他变得更豁达乐观。

可以说这是他精神解脱的主线。

但儒家思想是其基础,儒家入世进取的精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的处世原则都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烙印。

(四)作业:

随笔《逆境中的超脱-----我看苏轼》

【教学总结】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这篇名赋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之一。

背诵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而应注意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相机强化。

弄清楚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是一大难点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对苏轼的思想进行由点到面的把握、由表入里的挖掘,可以引导学生作比较学习,整体把握,做综合的研究。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有意地联系以前学过的东西,既可以帮助理解新文章,又可以激活已有的积累,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联系的意识,整体把握的意识,思维能力提高。

【教学后记】

如果仅就课文而言,学习起来是比较容易的,想要全面的了解苏轼,使同学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理解他在厄运中的奋争及精神的救赎可能有点困难,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的渴求及课后的反响使我觉得下再大的工夫也是值得的!

 

抓住关键 品味语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及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烛》(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是选自《左传》的先秦历史散文,重点写烛之武言辞,表现他的机智及爱国情怀,但晋、秦从围郑到解围而去的全过程也相当完整地写出来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本文安排在必修2第三单元第一篇,该单元的阅读鉴赏侧重于“思考与领悟”。

“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侧重于“领悟”的过程与方法(如“提要钩玄”、“质疑解难”、“融会贯通”等)。

学习时要注意反复朗读,悉心体会,领悟语言内涵,还要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对文言文阅读有一定的了解,但初中所学的篇目有限,学习本文的词类活用及句式有些困难。

第一课时教学应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整理“分类式笔记”,理解掌握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尤其是练习中涉及的词语,达到诵读中的“读准、读通”目标;第二课时教学重在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言辞,了解《左传》的语言特色,领悟烛之武高超的语言技巧,达到“读好、读精”的目标。

【教学重点】

一、疏通字句,诵读课文(第一课时)

二、阅读鉴赏,领悟精髓(第二课时)

【教学难点】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抓住文中关键词语,领悟烛之武高妙的劝说艺术,感悟《左传》语言的魅力,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探究烛之武说辩技巧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圈点批注法、比较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文本对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上节课我们跟大家一起梳理了字词,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烛之武的说辞,通过对烛之武说辞的揣摩、品味、鉴赏、评析,体会《左传》语言简洁而不简单的艺术魅力。

秦晋联盟,大兵压境,郑国命运危在旦夕,非常时期烛之武被推到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

肩负非常使命的烛之武只身赴秦,智说秦君,仅仅10句话,125个字,就使得秦伯不但“去郑”,而且还帮助守卫郑国,其辞令之妙,不愧为《左传》语言的典范。

那么,烛之武怎样巧舌如簧,劝说秦伯退兵的呢?

文章又是怎么写的呢?

这就要我们细细品味,认真阅读。

关于阅读,我们说就是要走进文本,跟作者进行对话。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

阅读就是把不在跟前的作者叫到跟前,把去世的作者唤醒,叫到对面来,与他促膝谈心。

我们也希望今天这节课大家能够透过文本,穿越时空,真正完成与作者灵魂的亲切对话。

二、阅读第三段,对人物语言进行圈点批注

师: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根据要求,认真品味第三段,这是本文的重点段落,请大家从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入手,记下自己的感悟,写在刚才发下去的专用纸上。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阅读第三段,作好圈点钩划。

1.自由地读,深入地读,感悟作品语言的魅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围绕烛之武说辞进行理解,感悟,评析,赏析。

学生阅读品味,教师随机指导。

(新版教科书文言文部分的注释相当详尽,学生通过注释参读课本基本上能疏通文章,教师只须适当点拨即可。

因而教师应放下心寻找有“阅读”的教学切入点。

三、交流批注,感悟语言的魅力

师:

现在请哪位同学先来说说你对哪些语言最有感觉?

哪些是你最喜欢的?

你觉得它好在哪里?

你怎么点评的?

其他同学认真地听,同时选取你觉得合理的作好旁批。

生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点出越过晋,令郑成为秦的边邑是很困难的。

这只会削弱秦国的力量而扩大了晋国的领土。

从各为其利的角度动摇秦伯,激起秦、晋之间矛盾。

师提醒:

不是“激起矛盾”,而是“揭示矛盾”。

可批注为“揭示矛盾”。

生2: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用委婉的语气游说秦伯,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来意,然后以一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客气的说法,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可看出烛之武的礼貌很好。

师提醒:

“委婉”应作为旁批,注在旁边。

师补充:

烛之武并非开门见山,而是“夜缒而出”是很隐秘的;另外课文客观地介绍是先谈晋国后谈秦国,“秦、晋围郑”把秦放在晋的前面凸显秦的优势,且“郑既知亡矣”的“既”明确点出郑国自知会灭亡,显现弱势,令秦伯放下戒心!

生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点明保留郑国对秦国的种种利益且无害于秦国,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回顾历史,从历史史实上说明晋国言而无信。

师提醒: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说成“援史”,“援用历史”旁批。

师补充:

从晋国的野心来说,它是不会满足的。

就算使郑国成为了它的边境也不会停止,东扩必要西拓,到时必定会损害到秦国的利益。

生4:

“邻之厚,君之薄也”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对秦、晋两国的利弊关系,语言简短,却字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句句都像刀子一样直接撼动秦伯的心,令其动摇与晋的盟约关系。

师提醒:

“邻之厚,君之薄也”并非没有依据(出示秦晋围郑形势图),“越国以鄙远”分析灭亡郑国只对晋有利,对秦不但无利反而有害。

“对比”应旁批。

师补充:

圈点勾划的还要补充“厚”、“薄”、“肆”、“唯”、“易”等字。

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对文本做了自己的解读,初步感悟了说辞的魅力。

烛之武伶牙俐齿、说理透辟、语惊四座、言震天下,真可谓“一言之辩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我们来看看古人的评点。

清金圣叹说:

“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师:

这里有两个字的读音大家要注意。

一个是悚(sǒng);另一个是彀(gòu)中,即圈套的意思,请同学们先读一遍。

师:

两人的评点有些语句难了点,老师给大家作个解释。

“悚动”:

轰动效应;“起见”:

着想;“层折”:

层次;“曲折”:

很有层次感。

那么这里“国”是指哪个国家呢?

明确。

请学生试着翻译。

师:

金圣叹、林云铭为什么会这样批注呢?

他们是从哪里感悟出来的?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样的评价是否有道理?

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发言。

注意引导方向,引入评注联系课文进行讨论,通过评价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文本的阅读赏析上。

师:

金圣叹批注说辞委婉。

这点其实从第一句就可以体会到,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吗?

第一段客观介绍时都是说:

“晋侯,秦伯围郑”,可是烛之武的第一句话却是“秦晋围郑”,这里烛之武有目的满足秦国的自大心理,暗指郑国的命运都掌握在秦国的手中。

短短125字,表现出他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

我们在为烛之武深明大义、临危受命、义无反顾的爱国情怀所感动的同时,更为他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机智善辩的口才而折服,一番说辞,足以让烛之武扬名天下。

请大家齐读一遍,感受其强大的语言魅力。

四、学生再齐读课文

五、深入探讨

师:

大兵压境,烛之武未费一兵一卒,却使得两支大军自动撤退。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在一个“退”字,凭何而退?

凭的是精妙的说辞和言语策略,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他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

为什么能说服秦君?

有什么技巧?

探讨: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辞包含几层意思?

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生:

烛之武用简短的的语言就抓住秦“图利”的特点,层层深入,最终说服秦伯退军,“且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师补充:

抓住“利”,抓住各国皆为本国利益着想的心理来游说,游说的技巧就在于此。

事实上,一个有个性的外交家,并不只是反复论述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各个侧面来映衬出只有自己的战略计划才是可行的,并且指出各种长期与短期的利益回报。

列出烛之武的游说层次:

围郑 郑既知亡 坦言知亡 避其锐气 以退为进

亡郑 晋厚秦薄 阐明利害 动摇秦军 反面说理

存郑 君亦无害 诱之以利 拉拢关系 正面说理

援史 朝济夕设 揭示矛盾 瓦解同盟 明事寓理

看今 阙秦利晋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析事推理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动之以利、晓之以理,而非据理质问、苦苦哀求。

夸张手法突出事态变化之速,如“朝闻道,夕死可矣”。

师:

烛之武能说服秦伯退兵,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利用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伯欣然接受。

同学们,烛之武能够说服秦君退师的原因,除了他娴于辞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春秋无义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深入作者的精神境界,知其褒贬好恶),正如同学所分析的那样,秦国与郑国无怨仇。

秦晋联盟基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秦晋之好,其二是秦国也想借机扩张土地,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而秦伯一旦发现无利可图反而会损害自己时,就必然认识到晋是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练习三好好体会一下。

出示幻灯:

课后练习三。

其中重点字词变为红色。

教师提醒红色字体的词义

出示幻灯:

课后练习三的译文。

依时间而定,如时间允许,由学生翻译。

师:

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必定深谙此道,把利益作为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他手段更见效,《烛》便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中国传统的谋略,可以说把利益原则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上面说的,还有所谓借刀杀人、过河拆桥、坐收渔翁之利等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处世为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之于晋……相结之厚也”,像这样长久的“秦晋之好”也可以因为国家的利益而被抛弃,所以,烛之武就是因为抓住了各国君主“图利的心理”,说服秦军。

其实郑伯说服烛之武也有一个“利”,只不过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合在一起,以国家利益为主。

再看晋文公不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不是真的因为“不仁”?

显然不是,若真的不仁,也就不会发动战争了,实质是对形势的谨慎判断——假若跟秦军对阵,胜败之数难料。

因此,晋文公毅然撤军,可以说晋文公的隐而不发是他成就霸业的重要原因。

在现代,我们说语言也是很锋利的武器,试着学习烛之武设计一段谈话劝说你的一位沉溺于网络的好友,思考怎样才能最大限度打动他。

【教后反思】

1.本文实际上主要分析烛之武说辞的特点:

委婉、层折。

这两点说清即可。

为说得更透彻,其实可以采用比较感悟法,让学生再找出能体现委婉、层折的字、词、句,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委婉,单刀直入怎么讲?

如果不曲折怎么说?

让学生试着说出来。

2.研讨与练习三放在课堂中解决较好,但最好让学生来领悟,不要由老师代为翻译,特别是“怵”、“翻然”等要让学生细细琢磨。

因为没有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3.让学生圈出关键词,不能忽略了“厚”、“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