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最新.docx
《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最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教案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最新
第三章第一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清政府实行“新政”;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兴中会和广州起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及其著作;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
[能力目标]
(1)正确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此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2)正确分析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及其活动的进步性、局限性,由此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拨
[知识引导]
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①民族危机加深:
A.经济上:
加强掠夺,特别是掠夺路矿权,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落后。
B.政治上:
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扶植清政府。
②清末新政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主观原因: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斗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
可见,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历史事件,它是当时社会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2.革命思想的传播
时间:
20世纪初
社会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思想武器: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方式:
译著、报刊,如《民约论》《万法精理》《国民报》《游学译编》。
宣传中心:
东京、上海
代表人物: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民主革命思想。
邹容:
《革命军》,革命建国纲领,即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
《猛回头》《警世钟》,主张反帝反封建同时并举。
[重点、难点]
1.清末新政的分析
(1)清末新政的历史背景
l901-l904年“新政”,是在《辛丑条约》之后,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的情况下实行的。
伴随着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清统治岌岌可危。
(2)“新政”的目的和实质
“新政”的实行对外是为了取悦于列强,以表明清政府能适应列强的需要;对内则为了恢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社会上层对其统治的支持,以寻找同资产阶级的某种妥协,从而遏制革命,摆脱危机。
(3)“新政”内容及影响
“新政”的核心是编练新军,所谓“新军”是相对于清朝的八旗兵、绿营兵等旧有武装而言,这是一支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方法编练,使用洋枪洋炮的军队,“练兵”在新政中用力最大,耗资最多,其目的就是加强对人民的镇压。
奖励实业只是表面文章,并非为了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相反,大量增加捐税,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
办学堂、派留学生等是为了培养封建统治人才。
(4)评价
“新政”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是清政府挽救其统治的举措。
当然,“新政”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军事改革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军队建设,派遣留学生客观上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这些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这些决非清政府的本意。
清政府“新政”,结果是增加了人民捐税负担,清政府仍处在困境之中。
(5)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比较
二者的相同点:
①背景:
都发生在重大的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之后,都面临国内尖锐的阶级矛盾。
②形式: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措施:
都涉及经济、军事、文教近代化。
④地位影响:
都符合时代潮流,客观上都有近代化气息和进步作用。
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二者的不同点:
①目的:
维新派侧重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倡变法,通过政治改革从根本上扭转国势衰落的局面,具有鲜明的爱国性;“新政”则是为维护清政府封建反动统治,遏制革命。
②领导者不同:
前者是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发动和领导的;后者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最高封建统治者主持和领导的。
③改革内容上不同:
在教育方面,百日维新只提出了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的主张,清末“新政”则干脆废除了科举制度。
④性质不同: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良运动,“新政”是清朝统治者组织的一次自救与变革。
⑤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完全相同:
前者是爱国进步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后者虽然在客观上也有进步作用,但它出现在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兴起之时,这种企图延缓清王朝统治的所谓“新政”,早已成了对革命的反动,既引起了人民反对,也引发自身分化,最终促进了辛亥革命爆发。
2.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发展的历史条件
客观上:
①《马关条约》后,清政府被迫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清政府“新政”鼓励私人投资设厂;
③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
④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斗争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主观上:
①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
(2)作用:
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经济、阶级基础。
3.2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
20世纪初,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的矛盾。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
与此同时,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矛盾日益尖锐。
因此,帝国主义调整侵华政策,采取“以华制华”的手段来控制中国。
这样,中国民族矛盾的表现形式就发生了变化。
4.兴中会誓词评价
(1)誓词表明兴中会以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宗旨,这说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就举起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2)誓词中存在片面的“反清思想”,目的在于排斥整个满族,“恢复中国”即恢复汉族的统治,存在着大民族主义、民族复仇主义、种族革命的倾向。
誓词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说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幼稚和软弱。
5.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反封建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都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体制。
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
(2)不同点:
①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②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
革命派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反对实行君主立宪制,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改变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土地纲领。
③维新派主张用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革命派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封建统治。
(3)产生不同的原因: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他们极力接近封建社会上层人物,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他们紧紧依靠华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较大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
三、能力·思维·渗透
能力素质
例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在致欧美日本各国的国书中表白:
敝国现议力行宪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将来中外必然盖加修睦,与各大国永享无穷之利益。
这实际上说明清政府
A.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B.以期赶上世界民主的潮流
C.顺应帝国主义侵略需要,维护统治地位
D.遏制国内革命的发生
分析:
该题旨在考查对清末“新政”掌握的情况及历史思维能力。
从材料中看到清实施“新政”是为了日后图报“大国”之惠,和各大国更加“修睦”,可知“新政”是为了顺应帝国侵略的需要。
此外,新政还为了共同“永享无穷之利”,可见“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为维护清王朝。
所以正确的选项为C。
点击思维
例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三人思想的共同核心内容不包括
A.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分析:
该题旨在考查对三位民主革命思想家主要思想的认识、理解掌握的程度,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对三位思想家各自主要内容的比较,找出其共性和不同之处。
章、邹两人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反清、反封,而陈天华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反封反帝。
正确选项为D。
学科渗透
例 阅读以下有关清朝新政的几段材料:
材料一 1899年8月,清廷颁发谕旨,指出:
“国家振兴庶务,凡有益于国有便于民者,均应随时兴办,以植富强之基。
前因商务当今要图,特谕刘坤一、张之洞就沿江一带先行试办……务期中外流通,确有成效,不得徒师空言,致负朝廷力图振兴重意。
”十月二十五日,清廷准刘坤一所奏,宣布,“农商人等联络群情,考求物产。
”“在所不禁”,但不准“妄议时政”。
──《光绪朝东华录》
材料二 在经历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发出了较实际的反思:
“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肝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
”并于1901年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明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
各省督抚、各就现职情形,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主、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
──《最初的纪元》
材料三 清末新政时期,西太后决心:
“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
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
予与皇帝为宗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
”
──胡峰《清末新政》
请回答:
(1)概括上述材料中清政府变法内容的变化特点。
(2)你如何看待清末变法、“新政”?
分析:
此题所选材料主要反映了戊戌变法后,清朝统治集团对变法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反对变法改革转而唱起了变法的高调。
慈禧太后的这一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清王朝镇压了维新派、义和团,对外签订了《辛丑条约》后,政治上更加孤立,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了,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必须寻找与资产阶级的妥协。
清末新政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此题共设两问,第
(1)问要求概括特点,一是清政府变法态度的变化特点,二是变法内容的变化特点,要紧扣“变法”二字。
第
(2)问要求回答对清末变法、“新政”的认识,应当从新政实施的历史背景、目的和所起的历史作用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1)变法内容由经济改革扩及政治变革。
(2)对清末“新政”的认识
①清末新政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挽救清王朝的腐败统治,所以新政是反动的,注定要失败。
②清末变法新政是当时统治危机引起的,其目的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保护清朝统治,这是由其阶级性质决定的,但是新政的内容及措施在当时符合中国经济、政治近代化的趋势和潮流,因此它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高考巡礼
例 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清封建统治
分析: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也就是推翻满清贵族的统治。
而其实质就是反对封建统治。
A、B两项明显不符合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精神,带有狭隘的民族复仇主义思想。
C项反对民族压迫,一方面近代史上反对民族压迫,首先应指出反对列强侵略与压迫,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显然不是此含义。
另一方面,反对民族压迫可指反对满清贵族压迫,但这主要停留在表面上,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含义,故答案为D。
四、自学阶梯评估
知识掌握
l.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由变法图强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
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
B.资产阶级自身力量进一步壮大
C.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D.清政府的投降实质被认清
2.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的根本区别是
A.兴民权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废除君主制度 D.发展资本主义
3.清末最畅销的书籍《革命军》,在理论上的巨大贡献是
A.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B.提出革命建国纲领
C.创立三权分立政体 D.批驳保皇谬论
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两大主要矛盾趋于汇流,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B.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D.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5.“清王朝的新政企图保存和扩大他们的势力,但却促成了王朝的灭亡”,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在于
A.新政没有触及中国落后的生产关系
B.新政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C.新政实施过程中大量增加捐税激化了阶级矛盾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已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能力提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国内基本因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
D.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洪仁玕、康有为、孙中山三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点是
A.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
B.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以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认识者,均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
”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出现孙中山所述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改良主义是当时的主要思想
C.革命派长期在国外活动
D.资产阶级革命的群众基础差
4.19世纪末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20世纪初陈天华提出要反帝就必须反清,促成这一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
B.20世纪初,民族矛盾已不再是主要矛盾
C.《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D.陈天华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
5.《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在当时的积极影响是
A.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批判了改良主义,宣传了革命
C.指明反满反封建的区别
D.阐明推翻清朝后的救国方略
延伸拓展
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
回答下列问题:
1.光绪帝在位期间的两次新政
A.都主要是为了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
B.都有派遣留学生的规定
C.都是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D.都因顽固派的阻挠而失败
2.下列关于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结果的比较,正确的是
A.都是以奖励实业为主要目的
B.都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C.都因顽固派的反对而失败
D.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3.“百日维新”与清末“新政”相比,根本不同在于
A.改革目的 B.改革方式 C.历史作用 D.基本内容
4.关于清末“新政”的评述,错误的是
A.目的在于应付国内危机,巩固清王朝统治
B.奖励实业等,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派遣留学生出国,有利于西学的传入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缓和了社会矛盾
5.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试图挽救民族危亡
B.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D.立宪派的压力
真题演练
1.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了“新政”,结果(多选)
A.消除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B.引起了立宪派的分化
C.清政府仍处在困境之中
D.增加了人民的捐税负担
(1997年全国高考题)
2.兴中会被称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根据是
A.孙中山组织创建的 B.以推翻清朝为目标
C.志在建立民主共和国 D.联络会党发动武装起义
(2000年江苏扬州试题)
3.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从本质上反映了
A.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机已经成熟
B.社会各阶层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共同愿望
C.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的愿望
D.资产阶级革命派已认识到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2001年福建福州试题)
4.1895年,兴中会陆皓东等人发动广州起义,陆皓东牺牲。
但这次起义表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
B.中国民主革命新时机的到来
C.资产阶级革命分子已同清王朝彻底决裂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已选择了武装起义的道路
(2000年四川成都试题)
5.“非变法不能化中国仇视外国之见,不能化各国仇视朝廷之见。
变法则事事开通,各国商务必然日加畅旺”。
这表明“新政”的目的之一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拉拢立宪派
C.迎合列强侵华需要 D.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
(2001年湖北襄樊试题)
五、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资料下载]
《革命军》
全书共七章,二万余字,宣传“革命是天演之公例”,“顺乎天而应乎人”,号召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书中论述了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
”他号召人们奋起革命,“作十年血战之期,磨吾剑,建吾旗,各出其九死一生之魄力”,同清朝统治者“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
《革命军》写成后不胫而走,风行海内外,发行总数达一百多万册。
“君既卒,所著《革命军》因大行,凡摹印二十余版。
远道不能致者,或以白金十两购之,置笼中,杂衣履餈饼以入,清关邮不能禁……”(章炳麟:
《赠大将军邹君墓表》,《苏报》载文:
“若能以此书普及四万万人之脑海,中国当兴也勃焉”。
南京临时政府追悼革命先烈祭文中说:
“《革命军》以通俗浅显,适合当时社会需要,几于人手一编,卒赖其言为驱胡建国之本,功不在孙黄诸公下也”。
吴玉章《辛亥革命》诗中说:
“少年壮志扫胡生,吒咤风云革命军。
号角一声惊睡梦,英雄四起换沉沦。
剪刀除辫人称快,铁槛捐躯世不平。
风雨巴山遗恨远,至今人念大将军。
”
《猛回头》《警世钟》
1904年,陈天华用浅显通俗的文字写成,成为宣传民主革命的锐利武器。
其中心内容是指明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危亡局势,唤起人们为改变这种局势而斗争。
《猛回头》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及清王朝的走狗本质。
书中写道:
“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
”书中还描述了祖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指出帝国主义“把我国18省都划在那各国的势力圈内,丝毫也不准我们自由。
”
《警世钟》体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书中写道:
“四万万人都舍得死,各国纵有精兵百万也不足畏了”。
陈天华号召各阶层群众一致奋起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
“洋兵若来,奉劝各人把胆子放大,全不要怕他。
读书的放了笔,耕田的放了犁耙,做生意的放了职事,做手艺的放了器具,齐把刀子磨快,子药上足……万众直前,杀那洋鬼子。
”“这爱国的心,一定就要发达了,这救国的事,一定就要担任了”,“要想拒洋人,只有讲革命独立,不能讲勤王”。
陈天华的文章一字一泪,深刻感人。
学生读之“如同着迷”,兵士读之“即奉为至宝”,“散至民间,则用为歌本,遍行歌唱,其效力之大,不可言喻。
”(《辛亥革命》第1册,第577页)
[材料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年清政府下诏实行“新政”,诏令曰:
)“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古法。
穷变通大,见于大易;损益(变革)可知,著于《论语》。
……自伊古以来,代有兴事,即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
……大抵法积(沿袭太久)则弊,法弊则更(更新),要归于强国利民而已。
”
──摘自《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条
材料二 清代从1901年到1911年的最后10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处于新的开创时期。
制度和社会变革开始较早,而政治灾难直到最后降临。
事实上,直到1911年为止,中国政府一直按19世纪90年代所宣扬的,但未见成效的那些方式进行重建。
──摘自费正清《中国:
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新政”期间驻长沙的英国领事说:
“全省各县在量入为出方面,似乎发现了极大困难,这主要是由于介绍进来的无数新政措施的开支引起来的。
他们(清政府官员)动了很多脑,考虑实行新的税收方式,……税收是陡增猛涨的,特别令人痛惜的是,征集的钱拿不出来作一丁点儿好事,这就使新的税收加倍不得人心了。
”……当时日本的外务省档案记载:
“新政愈益实行,财政愈益枯竭而人民则愈益痛苦。
常常因为这一点,人民和官府之间的矛盾增长了。
”
──摘自周锡瑞《改良与革命:
辛亥革命在两湖》
材料三 清政府有两个足以导致它改革失败而崩溃的重症:
一是整个官僚队伍腐败。
疲沓,缺乏必要的政治素质,二是满汉矛盾。
……孙中山曾经指出,由于“满人据中国”,“故君主立宪法在他国臣民之无甚深之恶感者,独或可暂安于一时,在中国则必不能行。
”
──摘自李育民《重论清末新政的宪政改革》
问题思考:
(1)依据材料1,比较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在思想和认识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这说明了什么?
(2)清末“新政”为什么没有起到缓和社会矛盾,使中国富强的作用?
(3)依据这一组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新政”是以积极意义为主还是以消极意义为主?
参考答案:
(1)都认识到变法的必然性,认识到社会变革是救亡图存的出路。
新政实际上是在实行戊戌变法的许多措施,说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和国内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必须通过改革来维护统治。
(2)因为新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清朝官僚阶层腐败,不能承担改革重任,满洲贵族的统治导致国内民族矛盾难以协调。
(3)积极意义:
符合历史潮流,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政的措施有利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发展近代企业,增强军事力量。
消极意义:
新政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被迫进行改革,新政主要依靠封建官僚贵族,新政是对人民大众的盘剥和欺骗,加剧了国内形势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