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活动总结.docx
《小组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活动总结.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组活动总结
小组活动总结
《小组活动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篇一:
小组工作总结
第一章小组工作概论小组工作的定义为:
?
*
小组工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所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引导、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以获得相关经验,协调个人之间、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促成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最终开发个人潜能,使个人获得成长的社会工作方法。
五、小组工作的功能?
*
康复(rehabilitation)能力建立(capacitybuilding)矫正(correction) 社会化(socialization)预防(prevention)社会运动(socialaction)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社会价值(socialvalues)
第二章小组工作的知识基础与理论视角
?
梅奥的行为科学与人际关系学派 20世纪20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管理理论与思想发证重大变化,即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调整工人和企业的关系、范文TOP100企业内部工人之间的关系和群体生活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梅奥的行为科学与人际关系理论反映在《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与《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两本书中,更以他在西部电力公司霍桑实验而闻名于世。
霍桑实验?
1、照明实验2、福利实验3、访谈实验4、群体实验
霍桑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
**
1、社会人理论:
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第一位的因素?
。
2、士气理论:
士气,也就是工人的满意感等心理需要的满足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工作方法、工作条件之类物理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
?
3、非正式群体理论:
在官方规定的正式工作群体之中还存在着自发产生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有着自己的规范和维持规范的方法,对成员的影响远较正式群体为大,因此管理者不能只关注正式群体而无视或轻视非正式群体及其作用。
?
4、人际关系型领导者理论:
必须有新型的人际关系型领导者,他们能理解工人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的行为,善于倾听意见和进行交流,并借此来理解工人的感情?
。
总之,霍桑实验对管理理论有相当的贡献:
1、它让工人了解自己不全然只是机械的延伸;?
?
2、它引发产业界与学术界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与研究;?
3、思想汇报专题它替管理学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科学领域的门;?
梅约与同僚由霍桑实验中领悟到,团队归属感也能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
此外,赋予员工个人或团队对某项任务决策的责任,使得个人或该团队更愿意将该任务视为己任而全力以赴。
此对小组工作的小组氛围凝造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工作者要把组员当?
做社会人、当做个体尊重,努力为组员创造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努力使小组成为自助型小组,建立小组的自助支持网络。
帕森斯的AGLL模式理论
第三章小组工作的价值观与实践原则
社会工作意义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套信念体系,是对事物的欲求和偏好,是由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套行为偏好准则,包括对目的、手段、生活状态等产生的强烈情感。
二、?
*何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1.人人平等的原则。
2.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接纳个体的价值、尊严和特点。
3.以人为本和个人自我决定的原则。
4.维护人权和社会公正的原则。
5.赋权的原则。
6.发展的原则。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小组工作中的体现?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来实现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念:
?
1、专业关系的不断发展2、自我决定3、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协助个人需要的实现4、机制更加人性化5、对个人发展的负责赋权?
赋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它实际上涵盖了三个层面:
个人层面的赋权,发展一个更加积极的更有影响力的自我意识;社区层面的赋权,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以便对个人周围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个更加具有批判性的理解;
社会层面的赋权,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以实现个人和集体的目标。
赋权?
世界宣明会“昆明市小额信贷扶贫实施计划”中建立的“贷款小组”。
?
不是一个单纯意义的监督还贷组织,它把接受贷款的下岗妇女组织起来,是为了鼓励她们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市场的压力,也使她们有一个分享经验、交流技艺、提升意识的机会,这种小组显然具有较强的社会支持功能。
赋权?
中华女子学院和香港大学合作在北京社区街道开办的单亲妇女自强小组。
?
为了帮助单亲女性获得自强自立,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重新开始新生活。
?
在小组的设计中始终贯穿了“赋权”的理念。
第二节?
小组工作的实践原则
实践原则即实际工作经验的成果总结,其目的在于更好的指导实践。
?
小组及小组组员均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要顺利实现小组目标,不仅要坚持小组自身运作的实践原则,还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小组外社会环境和社会资源的积极作用,因此从小组与社会环境的角度,可以将这些原则分为小组外社会环境原则和小组内组织性原则。
小组外社会环境原则
1.遵从社会工作价值2.满足人类需要原则3.注重社区文化背景4.运用社会资源
小组内组织性原则1、小组形成的计划性2.明确目标原则3.建立专业关系原则4.重视个性化原则5.引导小组互动的原则6、小组民主自觉的原则7、小组功能的弹性原则8、循序渐进的活动原则9、评价的原则
?
拓展:
小组工作在中国的运用 中国的小组工作实务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伦理守则和工作原则,但是作为一个国际认同的职业,我们相信上述讨论的这些国际性的职业守则和原则?
,对我们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我们认为,在中国开展小组工作实务,至少要特别重视下列几个原则
1.程序性的原则。
所谓程序性,指的是小组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知识背景和个人能力。
初学者应该在导师的督导下进行实习。
在小组过程中,小组工作者必须做到善始善终,从组前的访谈、小组的设计和规划、小组的开展、组后的跟进,到小组过程和结果的评估,都要严格认真,一丝不苟。
小组工作者要用专业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要在实务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反思,获得自我成长。
2.知情的原则。
组员有权了解小组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具体内容。
3.保密原则。
社会工作者要对组员的个人资料进行严格保密,需要录音录像时,必须得到组员的书面同意;所有资料只能用于教学和科研。
同时,要向组员解释清楚生命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4.尊重组员的原则。
组员有权决定是否参加某些小组活动,有权决定是否中途退组。
5.范文写作理论联系实务的原则。
在小组工作中,小组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工作者,更是一个研究者和知识的创造者。
他们一方面要对小组工作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另一方面也参与了知识创造过程。
实务案例分析
案例三小林参加了一个成长小组的活动,在参组前,她向社工询问了有关保密的问题,因为她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参加了社工小组。
社工将保密原则告诉了小林。
在小组活动中,小林表现得非常积极投入,向组员和社工袒露了自己的苦恼。
原来,小林背着父母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并且有了性关系,她感到非常矛盾,一方面她不愿让父母伤心,另一方面,她又不想欺骗自己的感情,同时她也知道自己这样的恋情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在一次小组活动结束时,小林突然昏倒了,社工和组员十分紧张,立即叫来救护车,将小林送进医院抢救。
经诊断,原来小林是宫外孕引起了大出血,医生说,如果晚一点送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由于住进了医院,并动了手术,小林的父母和亲戚朋友都知道了小林的恋情,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出院后,小林以个人隐私权受到侵犯为由将社工告上法庭。
实务案例分析 保密的相对性:
?
在社会工作中,我们强调保密的原则,但是,保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可以放弃保密原则的情形,包括?
?
当事人的生命处在危险边缘时;?
当事人问题涉及刑事案件时;?
当事人未满16岁又是受害者时;当事人有犯罪意向,或工作员评估会危及自身或社会时;?
?
当事人心理失常时;当事人有自杀倾向时等。
?
为了让组员对这个原则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组工作者有必要在开组前,通过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向组员解释清楚,在了解了相对保密性原则之后,组员有权决定在小组中袒露多少个人隐私问题。
第四章小组工作主要模式一、?
社会目标模式–是什么?
–最早的模式,社区层面 –社会政治小组和组织小组
透过一系列原则和方法培养成员的社会责任感、社会意识和社会良知–
。
在小组中强调参与、共识与任务
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强调自我了解和专业训练?
。
理论假设
社会是由个人和团体构成的,个人和团体出了问题,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系统的问题,同时,个人和团体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作。
它关注的重点是社会秩序、社会良知和社会价值,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整合。
社会目标模式?
总目标:
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实现社会整合。
?
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发展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第三,培养当地的社区领袖,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第二节?
互惠模式 –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
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 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 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互动。
?
场域理论 定义
指人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所影响,而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而言,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
?
环境行为论、生活空间论和“此时此地”?
场域理论
?
考夫卡的环境行为论
–环境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地理环境是指现实环境,行为环境是意想中的环境,又叫心理物理场,由自我和环境两极现象构成。
?
考夫卡认为,行为产生于行为环境即心理物理场,心理学就是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
场域理论 举例
一个人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骑马来到一家旅店,人问他从何方来,当他知道刚才走过来的地方正是令人恐怖的康士坦湖时,立即惊恐而毙。
?
这就是说旅客的不安心理和惊毙行为不是物理环境本身,而是由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构成的心理物理空间,是经验的、想象中的东西。
?
场域理论
–生活空间包含三层基本意思:
构成生活空间的要素是人和环境,而这个环境只有在同人的心理目标相结合时,才起环境作用,即生活空间才成立;–
生活空间具有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吸引力和排斥力,这种动力作用驱使一个人克服排斥力,沿着吸引力方向,朝着心理目标前进;–
生活空间的动力作用是逐级展开的,行为者越过一个个带壁的领域,最后实现目标。
?
场域理论 此时此地
只承认过去的生活经验会对现在的事件产生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导致现在的行为,它更强调此时此地的期待、自我评价与记忆等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场域理论
?
–小结
–场域论相信人的行动被场域所影响。
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也包括他人
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而且这个场域是此时此地发生的。
–所以,互动模式通过个人、小组和社会系统之间的开放和互相影响,以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功能。
?
在小组中成员依靠其他成员作为自己解决问题、实现自己潜能和建立信心的资源。
?
互惠模式
–三个出发点:
小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与整体是一个人际关系网,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是互动的–。
人类的发展并非在儿童期就停止了,而是终其一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
人类除了生理的需求,还有归属、被他人和社会承认、参与等方面的需求。
?
互惠模式 –目标:
满足社会归属的需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
通过互动,使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得到增强–。
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
。
通过成员的交谈和讨论来决定具体目标。
?
互惠模式
–健全的小组:
–提供成员之间彼此平等认同的机会;–提供使多数人归属的温暖感觉;有表现自己、表达自我和维持独立性的自由;–
–有选择自己朋友的自由;
应向成员提供表现个性及与他人分享的机会–;
向成员提供学习和独立生活的机会。
?
互惠模式 –组员:
“将自己的需求感与小组集体任务的社会需求发生关联”。
–
组员在小组中达成共同的目标,分享和追求共同决策,这时的分享是在组员与工作者、组员与组员之间进行的。
–个人在小组中具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通过组员之间的联系达成共识,获得帮助。
?
总之,在此模式下组员是平等地位的个人。
?
互惠模式 –工作者:
没有目标和政治方案,有的是彼此之间的会心、约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工作者应该使他们借助经验更加适应社会–
。
工作者的角色是协调者,不设计方案,不直接控制小组,而是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主发展,帮助组员协商以使问题迅速解决。
?
互惠模式 –工作者:
“调解者”“使能者”,是“工作者与案主体系”的一部分,既被影响,也能影响他人。
–
–针对案主,为了案主,与案主一起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是深切地投入与情绪的承诺。
–
工作者需要具备自我袒露的能力和相关知识、工作热情,以及忠于职守的责任心。
?
互惠模式 –
实践原则:
工作者作为协调者应启发组员主动思考问题,寻找共同点,自主确定
并强化发展目标;–
工作者应该向小组成员澄清和说明自己与小组的角色,从而订立一个明确的契约;–
工作者以诚实的态度提供信息、协调关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小组服务。
?
互惠模式 –优势
这个模式注重成员的潜能和互助系统,突出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信念;–
小组的目标来自成员互动和讨论,有利于成员发挥能动性和培养自决意识–
;
成员自主选择恰当的介入策略去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防止外界的价值干预。
?
–劣势
对小组中个人期望和个别化的关注不够,对成员个人改变程度的评估也是不足的。
–
工作者的权力是不足的,使工作者难以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小组过程(这是一个两难的困局)。
?
互惠模式
–在中国的应用
本土化:
“对质小组”和“情感发泄小组”–
“在亲情与隐私方面,华人的家庭要求成员紧密连接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私人的时间、空间和界限,爱面子等”,直接的对质有负面作用,容易激化矛盾;–
许多人“发泄完以后心理更堵”,“本来的目的是对事不对人,但许多人既对事也对人,甚至只对人不对事,泄私愤并进行人身攻击”。
?
互惠模式
–在中国的应用:
–儿童、青少年群体的成长 –中年人生活工作压力方面
?
老年人的孤独感、适应晚年生活 在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有困惑和问题的人群
第三节?
治疗模式
也称做预防与康复模型,是以治疗个人作为小组工作的任务,同时也提供个人的预防和康复的一种干预方式。
?
它是社会工作的一大传统,即提供服务给不同需要的人。
?
它最充分地吸纳了精神医学、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提供的是与个案工作紧密联系的个人康复和改善的机会。
案主中心的小组?
?
代表人物:
卡尔·罗杰斯
假定:
人类倾向于朝着健康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去发展。
小组中的个体成员,能够在小组领导者极少的帮助下,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向。
?
案主中心疗法强调的是小组领导者的个人品质,而不是领导技巧。
?
因为领导者的功能是创造一种有治疗作用的气氛,如小组中的共情理解、接纳、关心、真诚、非占有式的温暖、欣赏。
当带领者表现出这样的态度,成员就会放弃他们的防卫,朝着具有个人意义的目标努力。
?
卡尔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
?
方法而驰名
罗杰斯认为,“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能够达到这一种目标的人就是心理和谐的人。
?
罗杰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
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当由社会价值观念内化而成的价值观与原来的自我有冲突时便引起焦虑,为了对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防御,这样就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的能力,从而使人的心理发育处于不完善的状态。
?
而罗杰斯创立的就诊者中心治疗的根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创造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气氛,使就诊者能在这种理想气氛下,修复其被歪曲与受损伤的自我实现潜力,重新走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心理康庄大道。
?
应用:
身体残障的儿童及其父母、智障儿童的家长、精神病患者、养老院的老人等。
?
案主中心小组的带领者不会为小组承担责任,而是经由提供同理的了解、温暖、积极关怀、接纳等治疗条件,鼓励小组成员们共同承担小组的责任。
?
核心概念发展小组历程中的信赖,提供成员成长的治疗性条件,这个条件主要有三个因素,即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怀和温暖、同理的了解和倾听。
理性情绪治疗小组?
?
代表人物:
阿尔波特·埃利斯每个人与生具有理性、直线思考和非理性、曲线思考的潜能。
?
情绪的困扰来自那些个人的自我挫败的非理性的信念。
?
为克服这些非理性的信念,理性情绪治疗采用大量主动性与教导性的技术,如说服、辩论、建议、指定家庭作业等。
?
同时也挑战案主的那些非理性信念,促使其以理性的信念体系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体系。
?
小组的方式为成员提供了极佳的机会,互相挑战那些自我毁灭性的思考,并且演练不同的行为。
?
小组主要是帮助案主寻找其情绪困扰的根源,即个人的那些非理性的情绪。
?
艾丽思提出人格和情绪困扰的A-B-C –理论。
–A 是直接的触发事件;
B 是人们对该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系统;–
C 是事件发生之后产生的情绪反应。
?
A 并非必然导致C,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
B 导致情绪后果C。
比如:
两个人遭遇到同样的激发事件――工作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在总结教训时,甲认为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再犯错误,努力工作,把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
由于有了正确的认知,产生合乎理性的信念,所以没有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果。
而乙则认为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实在丢尽脸面,表明自己能力太差,怎好再见亲朋好友,由于有了这样错误的或非理性信念,再也振作不起精神来,导致不适当的甚至是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
?
不合理的信念主要包括:
?
绝对化的要求:
?
过分概括化:
?
糟糕至极:
因此,在小组过程中,教导成员学习A-B-C理论,当他们看到那些非理性信念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带来情绪和行为的困扰时,就学习驳斥这些信念和价值观。
?
当驳斥生效,个人放弃自我减损的
信念,持有较理性和现实的生活哲学,以及对自我、他人、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有更大的包容性时,个人就会产生新的积极的情绪和行为。
?
?
主要包括:
勇敢面对自己的坏情绪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
学会自我暗示?
接受不确定性
理性情绪疗法过程可以概括为:
A-B-C-D-E?
。
艾丽思相信理性情绪治疗特别适用于小组工作模式,因为–
–小组成员可以彼此提醒接纳现实;可互相提供建议、评论、假设,可互相发现问题,提供反馈;–
–可在他人的改善中学习和采取行动;可提供一个教、学、讨论与演练的实际环境。
行为修正模式?
行为修正模式是通过改变组员的行为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有效的小组工作方法。
行为修正模式对某些特殊人群,如问题儿童、青少年犯罪者等效果显著。
行为修正模式1?
、小组工作目标
行为修正模式的目的旨在通过小组活动,改变组员的偏差行为及病态行为。
行为修正模式2?
、基本价值观
认为个人的行为是从学习中得来的。
?
认为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
人和人的行为都是可以受到控制的。
行为修正模式3?
、实践原则
吸纳期,工作重点是帮案主确定其需要改变的不良行为,订立行为改变的先后顺序以及行为治疗的目标。
?
小组发展及治疗期,工作主要包括:
确定小组规模;成立小组;订立小组目标;引导组员停止问题行为以及学习新行为。
行为修正模式4?
、应用范围
行为修正模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
学校、家庭服务中心、社区中心、惩教机构等;对象为:
儿童(弱智儿童)、家长、少年犯罪者、成人、老年人等;行为有:
学习困难、饮食习惯不良、破坏课堂秩序、反叛性行为、恐惧症、忧郁症、焦虑症以及婚姻不和、性行为失调、沟通困难等。
第五章小组动力沟通的类型与功能?
沟通的类型:
1、正式沟通与非
正式沟通2、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能、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
沟通的功能:
1、控制2、激励3、
表达情绪4、提供信息第三节?
小组的冲突
?
冲突的种类:
内容
1、理性及秩序性的冲突:
指围绕实现小组目标时发现的冲突,表达方式是理性的。
?
2、心理及情感性的冲突:
指组员性格和行为不协调造成的冲突,或因为组员未能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的冲突。
?
3、权力及控制性的冲突:
指组员间因争夺小组权力和影响力而产生的冲突。
第六章小组工作的过程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过程已开始产生。
1、形成阶段 一、第一次聚会时的特点 2、开始阶段3、转换阶段小组初期成员的主要特征?
?
四、澄清目标
带领人宣讲小组目标成员来讨论小组目标游戏?
其他包容
4、工作阶段5、结束阶段二、开始阶段?
?
1、开始阶段的小组成员特征
(1)焦虑与挣扎
(2)抗拒与防卫(3)冲突(4)挑战社会工作者 第七章小组的形成阶段小组形成阶段主要任务1、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2、评估和招募组员3、小组的筹备工作4、小组计划书需求评估?
?
在需求评估过程中会出现两种情况:
1、一种情况是机构要求开小组,工作者自己也有小组工作的训练,认为小组工作方法是最有效的助人手法。
以此认为,案主的问题最适合用小组工作的手法解决。
?
?
案例一:
P140这个案例表明,所谓需求不是案主的真实需求,而是工作者自己的需要。
?
用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去评估需求其实是当前社会工作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