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144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案完美版

8 匆 匆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于1922年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课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提出问题;第2~4自然段写时光一去不复返,“我”惆怅又伤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第5自然段回扣题旨,首尾呼应,引发思考。

课文开篇用一组排比句描绘了春景的画面,但作者的的目的并不是要展现春天的美丽,他紧接着便提出了核心问题: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核心问题之后,作者又连续提出了三个追问。

这种对比和一连串的问题,

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怅然若失的情感。

之后,作者以“我”的生活为叙写内容,生动地描写了时光的匆匆流逝。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突出自己流逝的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比喻新奇。

用拟人手法表现时光的流逝,“行走的太阳”“挪移”“跨过”“飞走”等描写将抽象的时光流逝形象化,具体可感,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在第4自然段,作者一连六问将他的苦闷、惆怅、不安的情绪直接表现出来,第5自然段作者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与开篇形成呼应,将自己的情感历程完成地呈现出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习等方式会写“藏、挪”等生字和“确乎、空虚”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背诵课文。

3.学习作者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4.通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情感。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为主。

在预习和自读课文时,提出识字要求:

借助字典和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并用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生字教学时,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

读音上要特别注意“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cáng;“蒸”是后鼻音、翘舌音。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6个,在生字书写教学时,要注意“藏”和“蒸”都是上下结构,都是草字头,书写时要注意把草字头写得扁、长,为下半部分留出空间。

“挪”“徘”“徊”“裸”都是左右结构,可以结合形声字特点记忆字形,如“徘、徊”的字义均与行走有关,因此是双人旁;“裸”的字义与衣服有关,因此是衣字旁。

词语理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

“叹息”“徘徊”“微风”“游丝”可以结合课文描述的情境来理解。

2.阅读教学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因此可指导学生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指导不易读好的句子,可以让学生自己读、合作读,也可以采用对话等方式。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课文内容,又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背诵课文的要求。

在课文读通顺后,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再整体把握。

在此基础上,可以聚焦第1~4自然段进行细读品悟,引导学生边默读边批注,互相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3.表达运用

课文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设问等,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从而让自己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切。

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说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流露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延伸想象,以仿写第3自然段的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

这样进行实际写作,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迁移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朱自清相关资料和他所写的其他散文。

3.搜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等。

4.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生字,会写“确乎、空虚”等11个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背诵第1、2自然段。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谜语导入。

(1)师:

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一直在我们身边,可是我们却看不到、摸不着。

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可它一旦逝去,我们就会追悔莫及。

有人说,浪费它就是浪费生命。

还有人把它比作海绵里的水,说只要愿意挤,总是会有的。

那么,它是什么呢?

(2)学生回答,教师揭示谜底:

时间。

2.揭示课题。

师:

同学们,从古到今,我国许多文人都曾因为感慨时间的流逝而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国的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也因为时间的流逝发出了自己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篇专写时间的散文《匆匆》。

3.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

朱自清(1898—1984),字佩弦,江苏人,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文艺论著《诗言志辨》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藏”是多音字,在本课读cáng;“蒸”是后鼻音、翘舌音;“挪”是鼻音;“裸”的声母是边音。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提醒学生注意笔顺。

注意:

“藏”的下半部分“臧”中的“臣”不要写成“

”。

“藏”的第六笔是竖折,第八笔撇的起笔要在第7笔横的中间。

“蒸”中间的“丞”下面的横不要写得过短。

“挪、徘、徊、裸”是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确乎 空虚 不禁 挪移 觉察 叹息

 徘徊 微风 何曾 游丝 赤.裸.裸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整体把握。

(1)读课文,找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实际上是在问什么?

(提示: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实际在问:

为什么时间流逝得如此快)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本课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课件出示答案)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作者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具体描写了时间从我们身边伶伶俐俐地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首尾呼应,再次提出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3)反复诵读,在文中圈出有关时光特点的字词,你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呢?

一去不复返 溜 没有声音 没有影子 轻轻悄悄 挪移 匆匆 跨过 飞走

闪过 逃去如飞

(4)学生齐读。

板块三 品读课文,赏析词句

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全班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要点。

(1)学习体会第1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自.由读、分组读。

②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悟?

要点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以排比的句式描绘生机勃勃的春景,再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一去不复返进行比较,写出了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

要点2:

第1自然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

③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写下这段文字时的心情。

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④教师结合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

《匆匆》写于1922年3月。

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被摧垮,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处于十分苦闷的时期,他感到无限空虚与惆怅,陷入了苦闷之中。

在犹豫、徘徊时,眼看宝贵

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不愿蹉跎青春,浪费时日,虽彷徨而仍思有所作为,于是朱自清写下了这篇抒发了自己真情实感的散文。

⑤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读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惋惜之情。

(2)学习体会第2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小组交流讨论重点语句。

(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②师:

这个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③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头涔涔而泪潸潸”。

“针尖上的一滴水”和“大海”这两个鲜明的比喻,形象地突出了在无垠的时间长流里,人生命的渺小。

正是因为作者想到时光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自己还没有什么作为,因而“头涔涔而泪潸潸”。

④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并联系词语所在的语境,理解“涔涔”“潸潸”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涔涔:

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潸潸:

形容泪流不止。

在文中描写作者因没能抓住流逝的时间而焦虑痛心、无奈苦闷的样子。

3.小结:

本节课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匆

匆》这篇美文细腻、诗意化的语言特点,下节课

我们将继续学习,看看作者是怎样用巧妙的表达方式将文章写得生动感人的。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比较中感受修辞手法的作用,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写出自己的感触。

3.引导学生感悟时光匆匆,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进行组词听写。

2.课文提出了一个怎样的问题?

(学生发言)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块二 品词赏句,体会感情

1.过渡: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2自然段,了解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下的内容,看看作者又表达了什么情感,以及是如何表达的。

2.学习第3自然段。

(1)学生思考:

时间的流逝本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作者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如吃饭、睡觉等。

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又是每个人都有的真实经历,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共鸣。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

结合课文句子分析。

句段1: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①引导学生感悟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提示:

拟人的主要表达效果是使描写的事物形象生动,使抽象的事物更具体)

②教师点拨:

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流逝的日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时间和我们形影不离,却又转瞬即逝;用“跨”“飞”“溜”等动词,写出时间流逝之快。

(3)学生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话把对时间流逝的感受写下来,同桌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仿写示例。

示例:

哭泣的时候,日子从眼泪中淌过;上课的时候,日子从笔尖划过;听音乐的时候,日子从旋律中飘过;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上闪过。

3.学习第4、5自然段。

(1)第4自然段共有几个问句?

有何效果?

六个问句。

起到了加强语气、强调感情的作用。

强烈地表达出作者感慨时光流逝,不愿虚度自己青春年华的情感。

(2)朗读指导。

师:

从这几个问句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时间流逝有着强烈的不甘,但又充满无奈。

大家带着这样的情绪,朗读问号处时语气要上扬,其它地方则轻缓朗诵,体会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

(3)纵观全文,文章结尾有什么特点?

读后有什么体会?

句段2: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①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结构,明确此处有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的特点。

②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板块三 课文回顾,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匆 匆

2.拓展延伸:

同学们,请同学们带着对时间的感悟,在课外搜集并积累有关珍惜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

1.注重情感朗读,感受散文之美。

《匆匆》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笔凝练,作为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注重课文朗读是为了让学生感受散文中蕴含的美。

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才能读出感情,而读的过程正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齐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受到启发,体会到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惋惜、无奈等情感。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让真情自然流露。

全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设问等,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拟人化,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另外,作者对生活中琐碎小事的细腻刻画,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中,要侧重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句段,认真分析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明白如何做到让真情自然流露,并运用到今后的习作中。

3.学生在课堂上合作交流,自主学习效果增强。

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法,“以读促讲,以说代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的。

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经验,以仿写第3自然段的形式,对句子进行创新性的叙写,分享交流仿写成果,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技能的目的。

课题名称

8匆匆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难点分析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方法

1.理解作者具体描写“日子匆匆过去”的句子。

2.抓住重点局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趣引入

1、今天我们学习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

2、文章紧扣“匆匆”二字,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具体的物象,引发出伤时、惜时的深长感喟,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出示一二段内容、体会感情。

1.找出段落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好好读一读,试着谈谈体会。

(1)出示“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A.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B.指导朗读。

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C.师:

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

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的情感。

(2)出示“:

“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A.读句子,思考:

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

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

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B.从“溜”字中你体会到什么?

C.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3)指导朗读:

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

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

二、出示第三、四自然段、感悟体会。

1.仔细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时间是如何流逝的?

(1)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用笔画出作者描写自己的时间是如何流逝的句子。

(2)出示“于是,洗衣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A.指名朗读,引导体会时间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情中溜走。

B.感悟作者此时的心情。

(惋惜、无奈)

C.指导朗读。

D.学习作者这种富于无声无息的时间以生命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的时间是如何溜走的。

近而感悟时间的来去匆匆。

师小结:

这句话说明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他的脚步不会停下,叹息是没

用的一-在你叹息的时候,时光正随着叹息在流逝。

3.课件出示句子: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和句子: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除徘徊外,又剩下些什么呢”?

(1)感悟设问句:

第一个设问句,作者是要表达不知道能做什么的意思,所

以这个设问句把作者的情绪进一步释放。

(2)第二个设问句,作者是想表达没剩下什么,所以这两个设问句都对自己的反思和责问。

(3)写话练习:

请同学们仿照上一段的写法,“用……的时候,日子……。

”的句式来说句话。

4、课件出示: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A.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B.那作者把看不到、听不见的时间比喻成了什么?

C.如的意思就是像,所以是比喻句。

小结:

这段文字在文中起到了照应开头的作用,强烈突出了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三、拓展环节。

课件出示问题:

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面对如此匆匆的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做?

引导学生去体会我们该如何珍惜时间。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

小结

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的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的觉醒。

除了刚才我们体会的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的妙处呢?

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的时光而发出的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