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0107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docx

四川省成都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题一

(人教版必修1)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期期末模拟试题

(二)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36分,第Ⅱ卷64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 Na-23 Fe-5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1—14小题每题2分,15—18小题每题3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的不锈钢是合金

C.工业生产玻璃、水泥和陶瓷,均需用石灰石作原料

D.人类超量排放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解析:

工业生产陶瓷的原料为黏土,无石灰石,C项错误。

2.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

C.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D.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

解析:

玻璃容器不能盛放氢氟酸,A说法不正确;纯碱水解呈碱性,可以用于清洗油污(油脂的碱性水解),B说法正确;浓氨水可以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生成白烟),依据有无白烟生成来确定氯气是否泄漏,C说法正确;硫化钠中硫离子与铜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且不溶于稀的强酸溶液的硫化铜沉淀,从而除去污水中重金属离子铜离子,D说法正确。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Al2O3

B.在医疗上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用于现代通讯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硅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4.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必要时可加热),两种反应物有可能恰好反应完全的是( D )

A.盐酸、MnO2      B.铜片、浓硫酸

C.大理石、硫酸D.银与硝酸

解析:

MnO2只和浓盐酸反应;铜片只与浓硫酸反应;大理石与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是微溶物,它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银既能与浓硝酸反应,又能与稀硝酸反应。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各项的微粒数目为NA的是( D )

A.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分子数

B.常温常压下,28gCO含有的原子数

C.1mol·L-1的NaOH溶液中的Na+数目

D.12gMg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目

解析:

在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A项错误;28gC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B项错误;C项,溶液的体积未知,错误。

6.下列用品对应的有效成分及用途错误的是( B )

A

B

用品

有效成分

Na2SiO3

Na2CO3

用途

防火剂

发酵粉

C

D

用品

有效成分

Ca(ClO)2

Al(OH)3

用途

消毒剂

抗酸药

解析:

发酵粉的有效成分为NaHCO3。

7.从海带灰中提取单质碘过程的操作①中不会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D )

海带灰

A.烧杯B.玻璃棒

C.漏斗D.蒸馏烧瓶

解析:

操作①是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

8.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制取、洗涤、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

该装置可用于( A )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氯化钠和浓硫酸加热生成氯化氢

解析:

由题中制备气体的装置图可知,与该装置相适应的气体的特点是常温反应制取,难溶于水,可用浓硫酸干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综上可知,答案为A。

9.把金属铁加入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铁有剩余,则( C )

A.溶液中有Fe2+、Cu2+B.溶液中有Fe3+、Fe2+

C.剩下的固体是Fe和CuD.剩下的固体是Fe,无Cu

解析:

把金属铁加入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

2Fe3++Fe===3Fe2+,Fe+Cu2+===Fe2++Cu,因铁剩余,故Fe3+、Cu2+完全反应,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为Fe2+,剩下的固体是Fe和Cu。

10.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C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

B

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坩埚

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D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用KClO3固体和MnO2固体制备并收集O2

解析:

A项,缺酒精灯;B项,缺酒精灯或酒精喷灯;D项,缺大试管。

11.现有①NaOH、②Al2(SO4)3、③Ba(NO3)2、④FeCl3、⑤KCl五种溶液,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被鉴别出来的顺序依次是( B )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②③⑤

C.④②③①⑤D.①④②③⑤

解析:

观察溶液颜色,为淡黄色的是FeCl3溶液;将FeCl3溶液作为已知试剂分别与少量其他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将NaOH溶液分别与少量其他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l2(SO4)3溶液;将Al2(SO4)3溶液分别与少量剩余的两种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Ba(NO3)2溶液,剩余一种为KCl溶液。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铝片加入氯化铜溶液中:

Al+Cu2+===Al3++Cu

B.氢氧化钾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中:

3OH-+FeCl3===Fe(OH)3↓+3Cl-

C.石灰石加入稀盐酸中:

CaCO3+2H+===Ca2++CO2↑+H2O

D.氢氧化钡溶液加入稀硫酸中:

Ba2++OH-+H++SO

===BaSO4↓+H2O

解析:

A项,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错误;FeCl3要拆成离子形式,B项错误;D项,生成2个H2O,错误。

13.为除去某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KNO3溶液

KOH

滴入稀HNO3同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呈中性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铁粉并过滤

H2

CO2

依次通过盛有NaOH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NaNO3

CaCO3

加稀盐酸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4.丰富多彩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实验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颜色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③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白色④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⑤氨气通入酚酞溶液中→红色⑥用稀盐酸酸化Fe(NO3)2→变黄⑦浓硝酸涂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变红⑧Fe(OH)3胶体通电一段时间→正极附近颜色加深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⑦⑧

解析:

氯水久置后,HClO不断分解,促使Cl2与水完全反应,导致浅黄绿色消失,①正确;淀粉遇碘变蓝色,②正确;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发生脱水碳化反应变黑色,③错误;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正确;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⑤正确;用稀盐酸酸化Fe(NO3)2,H++N

氧化Fe2+生成Fe3+,溶液变黄色,⑥正确;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涂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变白,⑦错误;Fe(OH)3胶粒带正电荷,通电后移向负极一端,负极附近红褐色加深,⑧错误。

15.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D)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NH4Cl为强酸弱碱盐

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

B

Fe3+具有氧化性

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

C

溶解度:

CaCO3

溶解度:

Na2CO3

D

SiO2可与HF反应

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

 

解析:

NH4Cl为强酸弱碱盐的原因是HCl是强酸、NH3•H2O是弱碱,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的原因是NH4Cl受热易分解为氨气、氯化氢气体,而NaCl的热稳定性很强,则陈述I、II均正确,但是它们没有因果关系,A项错误;Fe3+具有氧化性的原因是铁元素的化合价可以从+3价将为+2价甚至0价,用KSCN溶液可以鉴别Fe3+的原因是Fe3+遇KSCN溶液迅速显红色,则陈述I、II均正确,但是它们没有因果关系,B项错误;向碳酸钙悬浊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得澄清溶液,说明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钙盐,碳酸氢钙是易溶于水的钙盐,则溶解度:

CaCO3

Na2CO3>NaHCO3,则陈述I正确,陈述II错误,C项错误;由二氧化硅的性质可知,HF是唯一能腐蚀或溶解SiO2的酸,则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D项正确。

16.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加热装置省略)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装置。

先给钠预热,当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观察到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B.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C.管中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D.根据管右端棉花球的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

解析:

A项错误,钠燃烧的火焰为黄色;B项正确,通入氯气,钠着火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反应为2Na+Cl2

点燃

=

2NaCl,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C项正确,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D项正确,若氯气完全被吸收,则右端棉花球不会变蓝,若Cl2没有完全被吸收,将发生反应Cl2+2KI=2KCl+I2,I2能使淀粉KI溶液变蓝。

17.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整个过程可在实验室中模拟进行

B.工段②是风化过程

C.在工段③④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工段①中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解析:

工段②是MgCl2·6H2O加热失水的过程,而不是在空气中自然失水,不属于风化,B错。

工段④中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溴被还原,C错。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所加试剂均需过量,要注意Na2CO3溶液要在BaCl2溶液后面加,以除去过量Ba2+,D错。

18.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

A.1∶1∶4B.1∶3∶1

C.3∶3∶8D.1∶1∶1

解析:

因为氧化性:

HNO3>Fe3+>Cu2+,所以加入铁粉时铁粉依次与HNO3、Fe3+、Cu2+反应。

(1)在图中横坐标0~1阶段发生如下反应:

Fe + 4HNO3(稀)

Fe(NO3)3+NO↑+2H2O

1mol4mol1mol

所以原溶液中有4molHNO3,生成1molFe(NO3)3;

(2)在图中横坐标1~2阶段发生如下反应:

Fe + 2Fe(NO3)3

3Fe(NO3)2

1mol2mol

该阶段中加入1molFe,消耗2molFe(NO3)3,故原溶液中Fe(NO3)3的物质的量为2mol-1mol=1mol;

(3)在图中横坐标2~3阶段,发生如下反应:

Fe + Cu(NO3)2

Fe(NO3)2+Cu

1mol1mol

所以原溶液中Cu(NO3)2为1mol,故Fe(NO3)3、Cu(NO3)2、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4。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分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60分)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图中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图中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回答:

(1)物质X可以是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H4)2CO3或NH4HCO3(1分)NH3(1分)N02(1分)

(2)2CO2+2Na2O2=2Na2CO3+O2

(3)4NH3+5O2

4NO↑+6H2O

(4)3Cu+8H++2N03-=3Cu2++2NO↑+4H2O

解析:

X和NaOH反应生成无色气体C,推知C为NH3,X是铵盐;X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A,A和Na2O2反应生成D,推知A为CO2,D为O2,进而推出E为NO,F为NO2,G为HNO3,浓度不同时,能和铜反应生成不同的气体,则X可能是

NH4HCO3或(NH4)2CO3,则

(1)由以上分析可知,X可能是NH4HCO3或(NH4)2CO3,C为NH3,F为NO2.

(2)反应①为CO2和Na2O2的反应,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3)反应③为氨气的催化氧化,为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

(4)反应②为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生成NO,反应的离子的方程式为3Cu+8H++2N03-=3Cu2++2NO↑+4H2O.

20.(每空2分,共10分)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锌(ZnFe2Ox,3

(1)Zn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将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分散在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和NaCl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3)ZnFe2O4经过高温反应得到ZnFe2Ox的反应属于_______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4)酸性条件下,Fe2O

容易转化为Fe2+,该反应体系中的粒子有:

Fe2O

、Fe2+、H+、H2O、Cu2O、Cu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

答案:

(1)+3

(2)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不同

(3)氧化还原

(4)Fe2O

+Cu2O+10H+===2Fe2++2Cu2++5H2O Cu2+

21.(10分)甲、乙、丙、X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O2,则甲不可能是________(填代号)

a.Mg  b.N2  c.S  d.Al

(2)若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丙为红棕色气体。

写出甲转化为乙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若丙为淡黄色粉末,常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则丙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mol丙与水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5)若X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常温下甲的浓溶液可盛放在铝制容器中,丙为浅绿色溶液。

①检验乙是否完全转化为丙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保存丙溶液常加入少量X,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1)ad 

(2)4NH3+5O2

4NO+6H2O

(3)C (4)2Na2O2+2H2O===4Na++4OH-+O2↑ 1

(5)①硫氰化钾溶液 ②防止Fe2+被氧化为Fe3+

解析:

(1)根据转化关系

及X为氧气可知,备选项对应的元素应有变价,据所学反应方程式可推知符合条件的有b、c,而Mg、Al元素无变价,故甲不可能是ad。

(2)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物质只有NH3,再依据连续氧化及丙为红棕色气体可推知甲为NH3,故符合条件的反应为4NH3+5O2

4NO+6H2O。

(3)根据“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可推知乙为CO2,再依据转化关系:

可推知:

甲为O2,X为C单质、丙为CO。

(4)根据信息可推知,丙为Na2O2,则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由于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则当有1molNa2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1mol。

(5)根据信息推知,X为Fe、甲为硝酸、乙为Fe(NO3)3、丙为Fe(NO3)2。

检验Fe3+常用硫氰化钾溶液。

由于Fe2+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变质,故保存Fe2+时常加入适量的还原性铁粉。

22.(7分)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规范操作是顺利进行实验以及避免事故的保障。

(1)下列有关实验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不慎碰倒酒精灯而使酒精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浇灭

b.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氢氧化钠浓溶液,立即用稀硝酸冲洗

c.制取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若出现倒吸,应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2)请将下列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填在表格中。

实验

点燃酒精灯

制取并验证

氢气的可燃性

稀释浓硫酸

错误

操作

不良

后果

(3)下列关于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收集不到气体b.造成环境污染

c.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d.引起爆炸事故

答案:

(1)a、b 

(2)着火 爆炸 液体飞溅(每空1分)(3)a、b、c、d

解析:

(1)在实验室中,碰倒酒精灯引起失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a错误。

稀硝酸有强腐蚀性,b错误。

制取的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时,出现倒吸的原因是装置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则可使内外压强相等,避免倒吸,c正确。

d的操作无误。

(2)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很可能会使酒精倾洒引起失火。

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若点燃的氢气不纯可能会发生爆炸。

稀释浓硫酸时,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导致液体沸腾或飞溅,发生意外。

(3)不进行气密性检查可能导致收集不到气体,造成环境污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误,引起爆炸事故等后果。

23.(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现有一定量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用如图的实验装置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

(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CaCO3固体、6mol·L-1盐酸、6mol·L-1硫酸和蒸馏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液体试剂选用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2.0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mol·L-1盐酸 硫酸与CaCO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

(2)除去气体中的HCl(1分) 干燥气体(1分) 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

(3)2Na2O2+2CO2

2Na2CO3+O2、Na2O+CO2

Na2CO3 (4)78%

解析:

关键是抓住题目要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那就得求出Na2O2的量。

做法是让Na2O2与CO2反应产生O2,通过测定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反应就能求出Na2O2的量。

但整个实验是要制备纯净的CO2,所以在与Na2O2反应之前,必须要除杂。

制取CO2用盐酸和CaCO3固体反应,不用硫酸,因为硫酸与CaCO3固体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会覆盖在CaCO3固体表面,使反应不能持续进行。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HCl,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装置D中反应剩余的CO2。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

2Na2CO3+O2、Na2O+CO2

Na2CO3。

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224mL(标准状况),即0.01mol,故过氧化钠的质量是0.01mol×2×78g·mol-1=1.56g,则Na2O2试样的纯度为1.56g÷2.0g×100%=78%。

24.(每空2分,共12分)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将虚线框内的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则应该怎样检查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