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0090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docx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放风筝

放风筝(体育)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风筝的造型丰富多样、色彩鲜艳。

放风筝活动激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

每每周一来园,三五名幼儿都会聚在一起交谈放风筝的经历。

结合这一社会娱乐活动,我班请幼儿每人自制了一只风筝。

在第一次尝试放风筝时,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场地所限不能自由奔跑,奔跑时相互撞击,风筝被树枝刮住等等。

利用幼儿浓厚的兴趣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不要求幼儿将风筝放得多高,只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

  2.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

  3.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

材料准备:

三组幼儿  斜坡跑道自制风筝六只  奖品

环节:

一准备活动

1.活动幼儿的全身:

头部、上肢、下肢、腹背

  教师用语:

春暖花开了,我们来学学花草树木在风中点头、摇晃的姿势好吗?

2.练习追逐跑,为放风筝做身体上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1.请六名幼儿放风筝,让幼儿尝试错误。

教师用语:

春天到了,你们自制的这些风筝真漂亮,我们来放风筝,好吗?

幼儿放风筝

2.就幼儿在放风筝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习正确的方法。

提问:

他们六个人谁的风筝放得好?

谁的风筝没有放起来,为什么没放起来?

怎样才能让风筝飞上去?

小结:

起跑前,一只手臂伸直上举,放出一段线,抓牢线。

快速奔跑,让风速将风筝托起。

3.请第二组幼儿再次尝试,就秩序问题再讨论。

提问两位相互撞击的幼儿:

你们撞到对方后,疼不疼?

你为什么会撞到别人?

用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与人相撞?

讨论

总结:

从斜坡的右边跑上去,从左边跑下来,这样就不会两人迎面相撞了解。

奔跑时,注意前面小朋友,与他们保持适当距离,当前面的人停住时要能及时刹住脚步。

4.提问:

如果风筝被树枝刮住了,怎么办?

怎样可以避免呢?

5.请第三组幼儿尝试按正确的方法和秩序放风筝。

6.放风筝比赛。

请三组幼儿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幼儿进行比赛,观察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为放得好又遵守规则的幼儿发奖。

7.总结:

今天你们放风筝,玩得开心吗?

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不但可以玩得开心,还能避免许多的危险。

既玩到了又保护了我们自己。

今后在晨间体育游戏时我们再来比赛,看谁的风筝放得好。

三.结束活动:

放松整理:

学风中的蒲公英自由地随风飘回教室。

  通过尝试,幼儿发现了能将风筝放起来的正确方法,获得了乐趣。

规则的制定来自于幼儿的讨论,实际经验,规则的执行是幼儿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得到了幼儿的认可,因而做到了较好的效果。

今后可以在活动时请幼儿轮流做裁判,对其他幼儿进行提醒、监督,对不守规则者以一定惩罚如停止一次等。

以巩固这些规则,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延伸:

放风筝活动可以在每天的晨间体育游戏中进行。

每组幼儿一周内流放风筝。

幼儿园公开活动神奇的花花衣

活动名称:

神奇的花花衣

 

设计思路:

动物是幼儿最喜欢的话题之一,本次开展的“动物”为主题的全员性共同性主题活动,就是从幼儿的这一兴趣点出发的。

纵观三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动物都有不同的兴趣点和经验点,如何根据年龄特点设计适合不同能力水平发展的幼儿混龄集体活动,提升集体活动的有效性,使本次实践活动的一大宗旨。

在活动设计中,根据参与本次活动幼儿(小1中2、大3)的认知和年龄特点,我在第一环节先出示故事中三个主要动物的图片,让幼儿先认识讨论一下它们的主要特点,然后再完整的讲述故事,接着小结动物的隐身妙招。

第二环节让幼儿先后在四张课件中找出已隐身的动物,以激发幼儿探索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的进行表达。

进而引出原来动物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办法,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花花衣巧妙的躲在合适的地方,来保护自己。

最后的环节,我设计的混龄幼儿合作装扮游戏,考虑到这组幼儿的年龄跨度大,而且幼儿的能力比较弱,因此设计的是两人的合作,这样能降低合作的难度,它既有异龄混班合作的分组要求,又有同伴间合作相互帮助的契机,可以说是给幼儿一个较大的空间。

最后再请老师幼儿根据自己装扮的角色表演故事,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愿望,又进一步验证幼儿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活动方案:

目标:

1、巩固常见动物的皮毛特征,了解其花纹的保护作用,有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1、乐意参与混龄活动,能根据动物的皮毛特征合作装扮。

准备:

PPT、花纹即时贴、动物头饰、笔、背景等

 

流程:

一、故事:

“动物捉迷藏”

1、人物介绍(播放PPT):

森林里的动物在玩捉迷藏,有绿油油的青蛙,有脏兮兮的蜥蜴,还有灰褐色的枯叶蝶。

问:

小青蛙的花花衣是什么颜色的?

蜥蜴的花花衣是怎样的?

枯叶蝶的花花衣象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

问:

谁来参加捉迷藏了?

他们躲在哪里?

(播放PPT)

   小猴为什么找不到它们?

小结:

原来动物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办法,他们会按照自己的花花衣巧妙的躲在合适的地方,来保护自己。

 

二、动物的“隐身妙招”(斑马、蛇、猫头鹰、豹子)

过渡:

动物们躲藏的办法真巧妙,还有很多动物也有花花衣,我们来找找它们躲在哪里吧。

1、播放PPT

2、讨论:

这是什么地方?

谁躲在里面?

为什么我们很难发现它?

 

小结:

不管是温顺的小动物还是凶猛的森林之王,它们都有一件神奇的花花衣,花花衣的花纹和它们生活的环境很象,它能保护动物们躲避危险,不被敌人发现。

 

三、合作表演

1、合作装扮

要求:

(1)异班两人合作互相装扮

(2)选择一个动物头饰和相应的图案贴纸装扮。

重点观察:

合作情况、动物与花花衣图案的匹配情况

2、集体表演

难点:

尝试找到适合自己装扮的动物躲藏的地方

要求:

能说出自己是谁,躲在什么地方。

 

附故事:

隐身妙招

森林里的动物在玩捉迷藏,有绿油油的青蛙,有脏兮兮的蜥蜴,还有灰褐色的枯叶蝶。

机灵的小猴自信地说:

“动物世界里,就数我最聪明了,我一定会把你们都找出来的!

”小猴闭上眼睛数:

“1、2、3”动物们一下子都躲了起来。

青蛙钻到草丛中,绿绿的青蛙闭上眼睛,谁也找不到它。

蜥蜴趴在土堆上,它的皮肤和泥土颜色一样,分不出哪是泥土,哪是蜥蜴。

枯叶蝶悄悄的停在枯树叶旁,枯叶蝶和枯树叶颜色一模一样。

   小猴睁开眼睛,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只看到绿草丛、泥土堆和枯树叶,什么也没发现。

   游戏结束了,小动物们都跑出来:

“哈哈,我们都有躲起来的好办法。

小猴瞪大眼睛也找不着我们。

 

 

活动反思:

带有猜测性的第二个环节,幼儿的积极性最高,而且在找的过程中,幼儿把已有的认知经验都展现出来了。

合作环节中,幼儿的自主性表现比较充分,而且想象力和创造力也不错,合作的成分也比较高。

幼儿对动物皮毛颜色与躲藏地关系比较能理解,但是对皮毛的花纹与躲藏地的联系有点搞不清楚。

因此表现在最后环节大年龄的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打扮准确的找到躲藏地,而小年龄的孩子还有一些只满足躲的过程,而忽略了准确性。

 

点评:

三个年龄层次的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都很高,老师能针对不同年龄能力的幼儿提问,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活动设计符合这一群体幼儿的特点。

因此孩子们有比较丰富的相关经验,讨论时的氛围热烈。

最后的合作表演环节,教师设计了分组要求并交待清楚规则,以至于幼儿在操作时,能自主的选择喜欢的动物,这样能够促进异龄幼儿间的交流、同龄混班幼儿之间的交流,更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对于前面讨论的话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大班数学《认识2、3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感知2与3前后两数的相邻关系,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提供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  分别取三种颜色不同的瓶盖个三个,一一对应排成三横排,中间一排的瓶盖不动,让三排瓶盖变得一排比一排多一个,讨论如何才能做到。

2、  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瓶盖的左边,讨论:

比3少1的数是几,应排在哪里;比3多1的数是几,应该排在哪里。

3、  引导幼儿归纳:

3有两个相邻的好朋友,一个是比3少1的2,排在3的前面,一个是比3多1的4,排在3的后面。

4、  组织幼儿讨论2的好朋友是几和几,根据前面的方法与经验,引导幼儿借助瓶盖、数字卡片等加以验证。

5、  玩找朋友竞赛的游戏:

幼儿分成5个人一组,排成三排,当教师说到4是,幼儿马上排成2、3、4三排,中间一排人不要动。

看看哪组小朋友排得又快又对,这一组就是胜利者。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1到10的数字卡片及不同颜色的瓶盖若干个,让幼儿进一步探索10以内的各数的相邻数。

有趣的泡沫垫——大班

班级:

大三班  幼儿人数:

44人  教师:

罗琴  

  

设计意图:

泡沫垫是幼儿身边最常见的东西。

这个活动用最常见的泡沫垫,进行体育活动。

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一物多玩;另一方面,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大部分幼儿已掌握几种跳的基本技能,但并未做过综合的训练),综合训练幼儿的单脚跳、双脚跳、跨跳等多种技能。

此外,在本次活动中,还提高了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能力,让幼儿在愉快,合作的氛围中,得到身体的锻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练习单脚跳、双脚跳、跨跳等多种技能,增强幼儿体能。

  

活动准备:

泡沫垫人手一块;1"10的数字卡片两套;箩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幼儿六路纵队站好,做准备活动(头部、上肢、下肢、体侧、体转、腹背、跳跃等)  

二、幼儿自由探索泡沫垫的多种玩法  

1、  出示泡沫垫,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

这是什么呀?

它有什么用?

泡沫垫除了可以作为垫子,还可以和我们玩游戏呢?

我们一起来试试,(把幼儿分成三组)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组的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分组在指定地点四散游戏)  

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和小朋友合作,找出更多的玩法。

  

2、  讲评幼儿游戏情况,表扬玩法新颖,合作好的小朋友。

  

三、游戏(看数字,跳格子)  

  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站成两路纵队,每队前十名幼儿选一张数字卡片贴在泡沫垫上,从一到十,顺序排成一条长龙,后面没有数字的幼儿顺序把泡沫垫排到后面,终点插一面小旗子,幼儿听教师指令做游戏。

  

  第一轮:

单脚跳单数,双脚跳双数,然后爬过没有数字的泡沫垫,返回拍一下下一位小朋友的手,下一位小朋友再开始,游戏顺序进行,每组最后一位小朋友,拿到小旗子,返回交给老师,看哪组小朋友先完成。

  

  第二轮:

改变后面没有数字的泡沫垫排法(每两块泡沫垫靠在一起,立起来)每隔一段距离摆一组,前面有数字的泡沫垫跳法一样,后面立起的泡沫垫双脚分开跨跳过,然后返回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下一个小朋友再开始,游戏顺序进行,最后一位小朋友拿到小旗子,返回交给老师,看哪组小朋友先完成。

  

四、评价幼儿,放松整理,结束活动。

数学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实物图列算式,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2、巩固复习看图形勾画特征。

3、能按要求进行各项活动,并与同伴友好合作。

活动准备:

教具:

实物图,算式教具一套。

学具:

幼儿用书第12、13页。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复习8的组成——“碰球”游戏。

2、学习8的第三组加减。

出示实物图: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

图上有什么?

有多少?

有什么不同?

启发幼儿按标记的提示,列出8的第三组加减。

并让幼儿说说算式的意义。

3、学习8的第四组加减。

让幼儿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做的?

教师板书:

44=8,8-4=4。

4、读一读8的第三、四组加减算式。

二、操作活动。

1、看图列式。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实物的数量,启发幼儿根据不同的特征列出算式。

2、仔细观察图片,选择正确的答案图打√,在列出加减算式。

3、直接写出得数。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它的操作活动,集体进行评价,教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简单的小结。

幼儿园大班亲子游戏两人三脚走

目标:

1、能愉快地与成人做游戏。

2、学习收拾绳子。

过程:

一、复习儿歌《手指歌》。

(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变变变,变变变,变成一个毛毛虫;两个手指头,两个手指头,变变变,变变变,变成一只小兔子,跳跳跳,跳跳跳;三个手指头,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变变,变成一只小花猫。

师: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还会变魔术呢!

今天呀,我们的小脚也想来表演一个节目呢,你们想看吗?

师:

瞧!

我的脚和周老师的脚一起来做游戏了!

(教师示范,二位老师将里边的脚绑在一起,一边绑一边说:

“大脚和小脚,见面说声好,亲一亲,抱一抱,一起做游戏。

师:

小朋友,你们想玩吗?

(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这个活动,边用绳子边绑脚,然后在教室里练习一下“二人三脚走”。

二、游戏:

二人三脚走

教师交代要求:

1、将家长分成五组,每组五对,以教室里的一条线为起点,然后走到对面的一条线(即为终点),看哪组走得有快又稳。

2、游戏中鼓励每个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活动。

3、结束:

学习收拾绳子。

师:

小朋友真能干呀!

绳宝宝可喜欢你们呢!

它还想变个魔术呢!

你们想看吗?

(老师用绳子在地上变成一盘蚊香)边操作边用儿歌的形式来引导幼儿。

(小绳子,变魔术,变变变,变成一盘大蚊香,杀的蚊子死光光。

师:

变成了什么呀?

(蚊香)

师:

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鼓励小朋友变好后放在老师的盘子里)

4、活动结束。

奖红花。

麦子熟了主题活动

麦子熟了主题活动

活动来源:

夏天到了,洋洋从老家带来了煮熟的麦子,孩子们吃着麦粒,都讲起了麦子的由来。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一主题,生成了一系列活动:

主题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感受农活的乐趣,体验麦收的快乐。

3、知道珍惜粮食。

并能用小麦制作加工各种产品。

活动一:

你认识我吗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尊重农民的辛勤劳动,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动脑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导幼儿认识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小麦的一生》录像一盘: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你认识小麦吗?

它长得什么样?

引导幼儿说一说。

b、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观察小麦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

  

2、出示课件:

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3、出示各种麦制品,引导幼儿了解这都是用麦子做的

4、带领幼儿到麦田里去拾麦穗,体验农民的辛苦劳动。

5、幼儿将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活动二:

我来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3、  引导幼儿

活动准备:

麦子、平衡木、圆拱桥、小桶、瓢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2、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木、钻桥洞;

3、天快下雨了,(雷声)我们快来帮农民伯伯把麦子运回来吧!

4、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游戏。

5、  把麦子送到磨坊。

活动三:

麦秸制品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幼儿对各种麦秸制品的兴趣。

3、引导幼儿在认识麦秸的基础上,学习用剪、贴、粘等方法制作各种物品。

活动准备:

1、麦秸、线、彩纸、胶水、剪刀

活动过程:

1、观察讨论:

a、引导幼儿观察各种麦秸制品。

水如粘贴的小船、穿的各种彩条、编织的小鱼等。

b、师生谈话:

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2、讲解几中麦秸制品的制作方法。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4、展示作品并讲评。

活动四:

我是面点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各种面制品的兴趣,感受动手劳动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做事态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用面粉制做各种食品。

活动准备:

1、用水、西红柿汁和的各种颜色的面;面点用的大小盘子、电锅

2、各种面点若干(馒头、花卷、蒸包等);

活动过程:

1、欣赏儿歌《大大的馒头哪里来》,引导幼儿了解面点的由来,激发幼儿制作面点的兴趣。

1、带领幼儿参观农家饭庄,观察各种面点。

师生谈话:

你看到了什么?

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2、幼儿学习制作面点。

示范:

制作馒头、花卷、麻花的过程。

3、幼儿洗手后动手做面点,教师巡回指导。

(背景音乐---喜洋洋)

4、蒸面点。

将幼儿制作的各种面点放在锅里。

5品尝面点。

  

请幼儿品尝劳动的果实。

(背景音乐《厨师乐》)。

6的分合(大班数学)

一.游戏导入:

1.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

(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      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取款机里有很多的硬币,请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个硬币。

4.跟好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二.游戏“抛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

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

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

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吧!

5.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个硬币轻轻撒到盘子里,6.看看有几个正面?

有几个反面?

然后把它记下来。

7.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8.展示记录情况。

你玩出了几种情况?

你是怎样记录的?

游戏“猜硬币”

9.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

10.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三.购物

1.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

2.幼儿自由购物。

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送礼物。

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线描写生画花瓶脸谱

温州七幼 陈翀翔

设计意图: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并常以单调的“勾线笔勾线,蜡笔涂色”的形式进行,这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且使部分幼儿对绘画活动失去了兴趣。

为了丰富美术的表现形式,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不受任何拘束地去画,我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线描勾勒为主要教学形式,将写生与想象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

要求:

1、让幼儿初步了解,并学生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巩固复习线描,学会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准备:

1、胖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

2、水彩笔、蜡笔人手一份。

3、《说唱脸谱》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

你们看,谁来了?

(大花脸)

大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

陈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物。

2、出示花瓶。

你们瞧,这是什么?

(大花瓶)

   师以大花脸的口吻:

“这花瓶真漂亮,谢谢你们,可是这花瓶这么大,我带不动,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想象)3、教师小结:

小朋友真聪明,想了那么多办法,那我们就选个最简便的方法,把花瓶呀,画在纸上送给他,好吗?

二、写生花瓶。

(一)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

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二)讲解示范花瓶的写生。

1、花瓶上面的口是平平的,我们用一条横线来表示;

2、花瓶的脖子细细长长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示?

(长方形)

3、它的肚子是胖乎乎,圆滚滚的,我们用什么形状?

(椭圆形)

4、最后在大肚子下面画上扁扁的底座。

(三)幼儿分组练习写生花瓶。

1、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花瓶进行写生。

2、提醒幼儿写生花瓶要画得像,画得大。

三、用脸谱装饰花瓶。

(一)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大花脸的口吻:

“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

2、师边讲边演示:

“大花脸看着大花瓶,大花瓶——怎么了?

”(变成大花脸)

3、师小结:

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二)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大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

2、现在大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

3、然后在大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大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三)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四、讲评。

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大的幼儿。

五、结束。

花瓶脸谱带着所有的“新伙伴”随音乐做各种京剧动作走出场外。

  

逛超市大班数学

活动名称:

逛超市

活动目标:

1.  在逛超市活动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并初步感知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会做文明顾客,爱惜商品,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

①银行,分有四个窗口,分别巾上1元、2元、5元、10元标志。

②超市:

商品上分别贴上以1—9不同价格的标签。

2.钱币:

1元、2元、5元、10元若干。

3.铅笔、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  取款

1.师:

今天我们一起去逛超市,那买东西时需要什么?

(钱)那去哪儿拿钱呢?

(银行)

2.(引导幼儿观察银行取款处)师:

银行开设了四个窗口,你发现窗口上有什么?

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这个窗口只能拿1元或2元、5元、10元)

3.认识纪录单,并学习填写。

师:

你去银行拿钱先要填单子,你要拿多少钱,就填在单子上,在这张单子上,我们填在哪儿?

(在工标记处)

师:

否则这么多人取钱会把钱取光的,那后边的人就没有钱取了,所以银行有规定,每人最多只能拿10元钱。

你想拿多少钱呢?

4.请幼儿示范填单子。

(1)请一幼儿把想取的钱数填在单子上,例:

取9元钱。

(2)师:

怎样才能取到9元钱呢?

该怎样拿?

请一幼儿示范,师生共同检查。

例:

分别取了5元、2元、2元。

(3)学习记录取的钱币面额。

师:

他是怎么取的呢?

谁来帮他记下来?

(请一幼儿示范记在启示单上)。

5.引导幼儿相互检查。

师:

取好钱后可请朋友帮你看看取得钱和你想取的钱是否一样。

6.幼儿取钱,教师注意帮助幼儿检查。

(二)  逛超市

师:

拿了钱我们可以去逛超市了。

1.交待购物要求。

师:

这么多东西,每样东西多少钱呢?

我们可以看什么?

(标签)

  今天我们每人只能买一样东西。

出门时,请在自动交款处按商品价格交款、找钱。

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

3.提醒幼儿做文明顾客,轻拿轻放。

(三)  记帐

1.师:

今天我们都做了小主人,去超市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你们记得今天你拿了多少钱?

买了多少钱的东西?

还剩下多少钱吗?

(请个别幼儿说说)可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那怎么办呢?

(记下来)

2.引导幼儿学习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

那我们记在哪儿呢?

(记录单上)。

买多少钱的东西可记在哪一格?

(“超市”格下)还剩多少钱记在哪儿?

(“钱”下)边上的“?

”表示你是怎么算的?

把方法写下来,谁会记?

(请一幼儿示范记录,全班检查)

3.幼儿当自己今日购物的账记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4.幼儿看记录单相互介绍自己购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