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9509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docx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

——发展服务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内容摘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应对失业是世界性难题。

东北地区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点领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吸纳高素质就业人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渠道。

长久以来,东北地区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率不高、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弱、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都制约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加了就业压力。

因此,研究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再运用详实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了东北地区服务业演变历程以及就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通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服务业的就业效应进行探讨研究。

最后,结合东北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服务业带动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服务业产业结构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

 

目录

一、服务业就业理论综述1

(一)概念的解释1

(二)国外主要理论回顾1

(三)国内主要研究成果4

二、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状况5

(一)服务业产出比重5

(二)服务业增长情况5

(三)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6

(四)东北地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7

三、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分析9

(一)东北地区服务业就业比重演变分析9

(二)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弹性分析11

(三)东北地区服务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12

(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14

(五)东北地区产值结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16

(六)东北地区就业结构趋势预测17

四、东北地区扩大服务业就业的建议20

(一)转变落后的就业观、重视服务业发展20

(二)支持民营服务企业吸纳就业20

(三)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20

(四)发展东北地区服务业产业集群21

(五)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途径21

(六)开发公益岗位援助就业21

(七)扶持服务业创业带动就业22

(八)调整产业结构23

(九)大力加强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合作23

结束语24

参考文献25

致谢26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效应研究

——发展服务产业拓宽就业渠道

一、服务业就业理论综述

(一)概念的解释

1.服务业的解释

自从现代经济诞生以来,服务业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范畴。

服务业定义的差异在于服务业是否与第三产业相等。

本文依据现在统计年鉴的行业分类,采用江小娟对于服务业的定义。

认为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凡不属于农业和工业的产业部门就是服务业。

长期以来,我国同时使用“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概念,其内涵大致相同。

最近几年,中央正式文件和政府主管部门主要使用“服务业”这个概念(江小涓,2004)。

2.产业的划分

对产业进行分类,是产业结构研究的前提。

产业划分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三次产业的理论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

三次产业分类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费希尔(A.Fisher)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

1940年,克拉克(C.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按距离自然资源的远近对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的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建立起所谓的费希尔-克拉克产业分类及统计体系。

我国行业划分方法是以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一2002)》为基础,新的产业划分方法与旧的划分方法的主要区别是:

根据经济活动性质,将旧的第三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分到新的第一产业中。

新的划分范围及分类是: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二)国外主要理论回顾

国外学者较早就开始了对服务业就业问题的研究,其研究重点主要是试图解释服务业就业比重为什么会不断增加。

综合现有的文献资料,主要将服务业就业理论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表明,伴随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将发生规律性转移。

费希尔(A.Fisher,1935)在《进步和安全冲突》中首次对国民经济部门进行分类并提出“第三产业”这一概念,他认为第三产业正成为潜在的经济“增长点”,就业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20世纪40年代,克拉克继承了费希尔的研究成果,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提出了就业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结构变化理论,后来人们把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按顺序转移的规律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这个定律的主要内容是:

伴随着一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将更多的第三次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将增加[1]。

20世纪60年代,西蒙·库兹涅茨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十分显著。

研究表明: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相当大部分是靠第二产业以外的部门--即第三产业就业的大幅度提高加以消化的[2]。

霍利斯·钱纳里等人用更近时间和更大范围得出结构变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源(或生产要素)大规模地由初级产品生产部门→制造业部门→服务部门转移[3]。

他还指出:

首先,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的幅度相比,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其次,制造业就业的增长大大落后于农业就业的下降。

以钱纳里为首的一批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利用101个国家1950-1970年间的统计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构造出一个著名的“世界发展模型”,由此得出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

这为分析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组合是否“正常’,提供了参照规范,同时也为不同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4]。

2.服务业就业增长动因

让·福拉斯蒂在《二十世纪的伟大希望》(1949)一书中,提出了除了需求总量发生变化外,服务需求内部结构的变化(如生产服务需求的增长)也是服务业经济增长和就业比重增大的原因。

他的研究成果对从服务需求结构角度研究服务业就业规律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富克斯在其1968年的经典著作《服务经济学》中,指出服务业就业人数增长的原因是对服务业最终需求增长较快,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相对增长,对服务业每人产值增长慢[5]。

丹尼尔·贝尔以富克斯和克拉克的理论为基础,认为服务业就业的不断扩张是由服务需求的上升趋势与服务业生产率低下导致的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引起的。

为了解释服务业生产率相对低下的原因,威廉·J.鲍莫尔从著名的“成本病”问题出发,提出一个两部门非均衡增长的宏观经济模型,通过对两部门生产率增长不均衡的分析,他认为服务业生产率低下的原因不是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善,而是生产方法和技术的落后。

部分实证研究也证实服务业生产率低于其他行业(Klodt,2000)[6]。

上述研究结论的共同特征是,都认为服务业生产率低下以及由此造成的服务供给不足是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动因,打破了学界自克拉克以来一直从需求方面研究服务业就业增长的惯例,提出了从供给度研究服务业就业增长动因的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开创性。

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用,现代服务业中许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已呈现出赶上甚至超过工业的势头,因此,除鲍莫尔的观点外,上述理论的普遍适用性是值得商榷的。

格沙尼(Gershuny,1978)认为服务业的产值增长和就业增长并不是由消费者对服务的最终需求引起的,而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变化引起的[7]。

芬斯特和汉森(FeenstraandHanson,1996,1999)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国际间的分解,将技术含量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本国专注于技术含量高的环节,从而减少了本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增加了服务业的就业人数。

西格尔曼(Singelmann,1978)认为,城市化是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另一个原因。

上述研究认为技术进步、生产组织方式变更、全球化分工、城市化的发展是服务业就业增长的动因,是有其理论上的合理性的,上述因素确实在影响服务业就业的扩张,但是其研究的主要缺憾在于仅从一个视角看待就业增长的动因,其研究结论的全面性和实践操作意义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3.服务业就业新趋势研究

对于服务业就业结构新近的研究中,曼纽尔·卡斯特认为就业结构变迁是新社会结构历史变迁最强烈的经验证据。

卡斯特提出了服务就业扩张的两种路径假说:

其一是“盎格鲁-萨克逊”模型,在维持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劳动力从制造业向先进服务业转移;另一种是日本-德国模型,这两个国家是在维持制造业的基础上,扩张先进服务业,同时将服务活动内化于工业部门中[8]。

约根森(Jorgenson)等人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美国服务业的生产率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

他们认为,未来服务业借助信息技术,能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大大提升生产率,其生产率增速将超过制造业[9]。

派拉特、李、哈里斯、凯茨(Pilat,Lee,Halrisandcates)等人从微观角度验证了通讯、保险行业的增长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呈很强的正相关性。

科戈伊从人力资本、存量知识服务部门的发展引起人们服务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的角度研究了服务就业增长态势,认为商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要求服务供给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服务种类的增加,从而刺激服务业的不断增长以及服务业就业的多样化。

经济学家们倾向于认同这样一种趋势发展,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中脑力劳动的投入将超越体力劳动的投入,生产重心将向远离体力劳动、靠近脑力劳动的方向发展,即生产服务产品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需求增大,从而使得服务就业比重不断上升[8][9]。

(三)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有少数学者开始研究服务业,在借鉴国外服务业就业理论的同时,主要针对就业问题从实证角度探讨服务业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1.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研究

江小涓、李辉[10]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服务业发展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除了传统行业外,很多新兴服务行业也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为充分发挥就业吸纳能力,服务业需要不断优化升级。

对就业容量与就业吸纳力的研究大多学者都是利用就业增长弹性和就业吸纳力弹性系数来进行研究和测算的。

徐松峦、甄大春、刘元海和王洪[11]利用经济增长率和就业比例建立一个简单的回归模型对吉林省服务业的就业容量进行了测算。

黄涛[12]利用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劳动生产率为主要量化指标研究了我国S省服务业的吸纳能力,探讨服务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的政策建议。

2.服务业推动就业增长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实证分析,利用大量数据的测算和各种指标分析服务业的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从而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

魏作磊[13]通过国际比较,对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第三产业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并具备继续扩大就业的潜力。

蒲艳萍[14]通过分析认为第三产业己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中传统的商贸餐饮业、房地产业及新兴服务业将成为吸纳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行业。

夏杰长[15]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对于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贡献,指出发展服务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

3.就业结构变动趋势研究

郭克莎通过对库兹涅茨、钱艾西(钱纳里、艾尔金顿、西姆斯)、赛钱(塞尔奎因、钱纳里)三种模式的就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他认为三种模式显示的结果大体相同,即随着收入增长,服务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但进一步考察就业在产业间的结构变化,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

在工业化的起点上农业就业比重很高,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较低。

不同之处是:

库兹涅茨模式显示,工业化过程加快时,农业的劳动力更多地向工业部门转移;钱艾西模式中农业比重普遍偏低,服务业比重偏高;就业结构变动的趋势不同。

最后他还说明了三种模式差别的原因:

一是,对工业和服务业的界定不同:

二是,不同模式选取的样本不同[16]。

二、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一)服务业产出比重

以2009年为例,东北地区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8.42%,低于全国比重43.4%将近5个百分点。

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5%、50.08%均略高于全国的10.3%和46.3%。

一方面说明东北地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还是好于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另一方面说明服务业增长的空间还很广阔。

表2.1东北地区2009年各产业占GDP的比重

黑龙江省

辽宁省

吉林省

东北

全国

第一产业

13.70%

9.30%

13.56%

11.50%

10.3%

第二产业

48.18%

51.97%

48.31%

50.08%

46.3%

服务业

38.13%

38.73%

38.13%

38.42%

43.4%

注:

该表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

(二)服务业增长情况

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从1990年的663.6亿元猛增到2009年的11860.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了16倍多,年均增速达到16.51%。

其中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的绝对值增加得最多,从1990年的353.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5891.25亿元,增加了5537.95亿元,增长了15倍多;黑龙江省二十年间增加了3021.1亿元,也增长了15倍多;而吉林省二十年间增加了2638.12亿元,增长了22倍多。

表2.2东北服务业增加值单位:

亿元、%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东北地区

平均值

全国

平均值占全国比重

1990

353.3

118.1

192.2

663.6

221.2

5888.4

3.76%

1993

710.8

211.5

350.2

1272.5

424.2

11915.7

3.56%

1996

1145.9

433.7

655.8

2235.4

745.1

23326.2

3.19%

1999

1649.4

604.1

932.4

3185.9

1062.0

33873.4

3.14%

2002

2258.2

958.8

1319.4

4536.5

1512.2

49898.9

3.03%

2005

3173.3

1413.9

1855.2

6442.3

2147.4

73432.9

2.92%

2008

4647.5

2442.7

2855.0

9945.2

3315.1

120486.6

2.75%

2009

5891.3

2756.3

3213.3

11860.8

3953.6

147642.1

2.68%

注:

该表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

平均值=(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吉林省服务业增加值+黑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3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呈现出主体行业发展平稳、部分行业增速趋缓、生产型服务快速增长、消费热点继续发展等几个显著特点。

虽然东北三省服务业增加值总量持续扩张,规模不断扩大,但其服务业增加值的平均值占全国服务业的比重还比较低,并且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3.67%下降到2009年的2.68%,说明东北地区服务业发展还有待提高,应该参照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模式,走东北特色的服务业发展之路。

(三)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尤其以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首。

东北地区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使得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拓宽,使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东北三省服务业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劣势因素,近年来的发展不太平稳。

黑龙江省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在2004年最低为24.1%,在2007年达到最高为41.6%,相差17.5个百分点,波动较大,近几年呈下降趋势。

辽宁省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在2001年贡献率最高为49.8%,在2004年达到最低为36.5%,相差13.4个百分点,波动较大,近几年也呈下降趋势。

吉林省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除了2000、2003、2004、2009年外,均保持在40%以上;在2003年达到最低为33.1%,在2006年达到最高为45.5%,相差12.4个百分点,波动较大,近几年也呈下降趋势。

表2.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省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黑龙江省

30.5

29.0

30.5

30.9

24.1

29.6

34.3

41.6

37.1

32.1

辽宁省

36.6

49.8

43.9

42.5

36.5

40.5

44.3

39.9

35.6

37.3

吉林省

33.5

42.9

42.8

33.1

35.8

44.1

45.5

40.5

41.8

37.9

注:

该表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

(四)东北地区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1.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现代服务业落后,传统服务业占据主要份额。

运输、邮电、批发和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主要原因是新兴服务业的服务对知识水平、服务规范、管理水平、相应的法规制度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东北地区在这些方面非常欠缺。

其次,“短、平、快”行业发展快,其余的行业发展缓慢。

短期回报率高和收益预期高的行业所获投资多、增长快。

在娱乐业、房地产业、零售业等形成投资热的同时,部分的公益事业、城镇公用业、农业技术服务、地质水利等行业则发展缓慢。

2.管制多,市场化程度低

东北地区服务业内部产业垄断现象十分普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竞争不充分。

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还主要由政府制定和管理,市场决定服务产品价格的机制尚未建立。

服务业中除商业、居民服务业和公路运输外,多数产业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不大。

东北地区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尚不彻底。

银行、保险、物资等带有浓厚的行政机关色彩的,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要靠财政补贴,这些都阻碍了服务业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重组,对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构成明显的体制与机制方面的障碍。

3.服务市场结构不完善

一是供求结构失衡。

一方面新兴服务、优质服务供给不足,大多数信息咨询服务是面向政府的。

二是市场客体畸形发展。

商业饮食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传统服务市场发育较为成熟,信息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等新兴服务市场发育不良。

三是市场主体结构的缺陷。

服务业主体的规模小、素质不高、效益差,缺乏竞争力。

四是市场规则不健全。

目前关于各个服务市场的进出规则、公开交易规则、反垄断和反割据的规则等,还缺乏法律界定。

4.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不高

东北地区外商投资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在商贸业、餐饮业、酒店业、房地产业,而金融保险、商贸旅游、文化娱乐等行业虽然在省内中心城市发展很快,但是这些领域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尚显不足,和发达地区相比明显存在差距。

此外,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管理力度不够,对外开放缺乏总体规划和监管,政策统一性和透明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对外开放的质量。

5.服务业专业人才的缺乏

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和公司管理服务等)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

由于长期以来服务业的发展一直受到歧视和限制,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6.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且政策性倾斜较少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主要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导产业,在对现代服务业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政府对其发展鼓励不足。

主要表现在:

政府在鼓励经济发展的土地、税收、信贷、能源以及其他方面的政策措施中,偏重鼓励投资而不是消费;偏重鼓励工业而轻视服务业,比如在服务业用水、用电的政策方面与工业支持力度存在着内外有别的现象。

同时,在要素资源价格上,服务业明显高于工业,高成本投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在一些服务业领域的开放上也存在外资“超国民待遇”问题,某些服务业领域对外资开放但迟迟不对内资开放,如果仅仅依靠国有企业和外资,不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介入,必然不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7.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足且难以实现产业聚集

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

而长期以来,由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不重视,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影响了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

东北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制造企业不能有效地培养核心竞争力,大包大揽,不能实现外包,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小、不专业也限制了两者的互动发展。

此外,由于东北地区工业布局相对分散,弱化了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需求,导致服务业面临资源分布相对分散、业态种类较少、集聚程度偏低等问题。

制造业链条上的技术研发、人员培训、经营管理、会计服务、法律咨询、信息服务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支撑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大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不得不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完成,无法打造真正的产业集群。

8.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

2009年,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四个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东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已接近70%,其他地区的发展相对不足。

信息服务业、软件业、金融、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地区差距比较明显。

而农村服务业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融资服务、农业保险、科技、资讯、生产与销售服务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加之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限制,对现代服务业的需求较小,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有限,新兴的农村服务行业发展困难。

金融业、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高度集中在城市;信息传输业、房地产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基本集中在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即便是在城市,也表现为小城镇落后于大中城市的态势。

三、东北地区服务业的就业分析

(一)东北地区服务业就业比重演变分析

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规模迅速扩大,质量明显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16.51%,高出GDP年均增长速度1.4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也趋于提高,由1990年的30.12%上升到2009年的38.42%,上升了8.3个百分点。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日益深化、需求结构加速调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东北地区服务业在总量增加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服务业的领域不断拓展,传统服务行业的主导地位趋于下降,新兴服务行业迅速崛起。

伴随着服务业经济地位的提升,服务业就业能力也迅速提高。

从1990年开始,除1998、2009年外其他年份服务业就业均呈正增长态势,年平均增加46万人就业,总的来说服务业成为了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并逐渐向主渠道转变。

从图3.1、表3.1可以看出历年来东北地区第一产业为就业主力军,其就业人口最多,就业比重最大,这与我国是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与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有关。

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虽然有升有降,但总体看来呈下降趋势,从1993年的36.15%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