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9486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docx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

(本试卷共33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曹石生)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左传》记载: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个时期政治制度特点?

A.夏商B.春秋

C.西周D.秦朝

2、克里斯提尼改革有一项重要举措,即“陶片放逐法”,它放逐的主要对象是

A.民主威胁者B.刑事犯

C.战俘D.奴隶

3、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

“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关于中国事件的报道,使用了下列小标题:

“点燃革命之火”,“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

这些文章集中报道的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

5、温家宝总理说:

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都还不足。

我们愿意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走中国式的民主道路。

中国式民主道路最根本的制度保障是

A.多党合作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20世纪70年代的一位美国总统表示:

“如果我有生之年有什么事要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

”请问促成他来中国的主要动机是  

  A.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敬仰       B.急切打开中国市场  

C.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美国民众的呼声

7、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8、冷战结束后的当代世界,其时代主流是

A、和平与发展B、人道主义

C、恐怖主义D、霸权主义

9、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

“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10、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

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A.汉代B.六朝

C.唐代D.宋代

11、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干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12、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断言:

“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

文中的“一步”是指

A.结束“两个凡是”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

“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

”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

A.成为“海上马车夫”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

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

14、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A.葡萄牙B.荷兰

C.西班牙D.英国

15、阿诺德·汤因比曾这样说过:

“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他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经济危机破坏严重B.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殖民体系开始瓦解D.“冷战”局面开始形成

16、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

1998年6月18日,该国际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中长期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

A.联合国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D.亚太经合组织

17、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

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18、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制

1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20、有位思想家认为:

“美德即知识。

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每一种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本质”。

提倡这种“知德合一”的先哲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普罗泰戈拉D.柏拉图

21、牛顿曾经说过: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正是站在伽利略、开普勒等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才建立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发表

B.《物种起源》发表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

D.《纯粹理性批判》发表

22、(09·山东日照11月)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D.贵族

23、黄宗羲认为:

“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即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民众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

24、培根说:

“(中国)有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文

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说的第二种东西是指我

国古代的

A.印刷术B.造纸术

C.指南针D.火药

25、他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时,朋友问他:

“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系,你以为呢?

他却说:

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他是不存在的。

”他指的是

A.庄子B.老聃

C.朱熹D.王守仁

26、京剧深受人民喜爱的根本原因是

A.产生在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B.融合并吸收多类剧种和曲调的优点

C.广大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D.其他剧种的衰落

27、“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是

A.人人生而平等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知识即美德D.认识你自己

28、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感慨:

“谁要是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儿拿点本领出来呢。

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

”材料反映的思想核心是

A.专制主义B.人文主义

C.自由主义D.理性主义

29、卢梭说: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

”这句话体现的观点是   

 A.自然权利说 B.社会契约论  C.公共意志论   D.三权分立学说

30、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1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7分,共40分)

31.(11分)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目标,国共两党为实现这些目标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实现上述目标,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革命纲领?

(4分)两党革命纲领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

(1分)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共两党曾经进行了两次合作。

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分)

 

(3)自从中国国民党主席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了祖国大陆后,国共两党交往不断。

当前形势下发展两党关系的最大有利因素是什么?

(2分)

 

32、(12分)刚刚过去的xx年国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一华诞。

阅读材料看61年来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鸣响的28响礼炮,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游行群众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则饱含对领导自己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共产党人的无限尊敬。

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谱写了民族崛起的序曲。

材料二客观的回顾中国1949年后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中发生的社会变迁,可以明确划分出三个相互衔接的时代脉络:

一是革命立国时代。

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二是改革建国时代。

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经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确立并实现中国经济繁荣与快速发展的新经济体制的时代;

三是和谐富国时代。

这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代共产党人,励精图治,承前启后,以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为主旋律,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契机,开启的中国走向全面富裕的时代。

——摘自《学习时报》

材料三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别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

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是怎样领导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4分)。

(2)1953—1957年是新中国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属于材料二中的哪个时代?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该阶段创设的重大的政治制度。

(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外交方面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的?

(4分)

 

33.(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右图为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的一个大圆顶,41米宽、106米高,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该设计反映出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1)这一设计理念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2分)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

下面是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宗教绘画作品。

图一图二图三

(2)上面三幅绘画中,哪幅绘画作品最能体现上述思想?

你的依据是什么?

(4分)

材料三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

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3)结合图片信息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其实质。

(4分)

材料四(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4)依据材料三扼要说明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3分)

(5)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原则有哪些?

(举例每个1分)(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C

C

B

A

C

D

C

B

C

D

A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A

A

A

C

B

C

D

D

B

B

B

B

B

31.(11分)

(1)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国民党一大确立新三民主义;(4分);共同点:

反帝反封建(1分)

(2)第一次: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

第二次: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成全民族抗战),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分)

(3)有利因素: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2分)

32、(12分)

(1)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领导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答出2点2分)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分)

(2)阶段:

革命立国时代。

(1分)特征:

政治:

建立人大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建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分)

(3)经济: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分)外交: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改善和发展了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

(3分)

33.(17分)

(1)人文主义。

(2分)

(2)图三最能反映这一思想。

(2分)因为它更接近人间母子亲情,能充分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2分)

(3)思想:

信仰得救。

(2分)实质:

反对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

(2分)

(4)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3分)

(5)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

(任意答对两点给4分)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政治)

一、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xx年7月,广东十三届省运会在惠州举行,吉祥物小仙鹅“惠惠”的形象智慧、动感和时尚,充分展示了“惠州-鹅城”的城市内涵;头戴“无线耳麦”,象征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凸显了惠州“数码名城”的城市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惠惠”的设计

A、说明文化具有民族性

B、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C、说明艺术是主观想象的产物

D、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继承

2、广州亚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

假如你是一位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杨叔子院士讲过一句话:

一个国家,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

不打就垮。

下面对民族精神理解错误的是()

A、弘扬和培育民族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B、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C、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二战后,德国对法西斯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崇尚民主平等和睦的文化,从此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而日本虽然在战后也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对法西斯文化的清算不彻底,否认侵略历史,给东亚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制造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以上材料说明

A、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道路B、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

C、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D、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

5、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精神文明建设B、思想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建设D、民主政治建设

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

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

这突出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7、下列文化现象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①电脑算命②有殖民色彩的“洋店名”③宣传暴力色情的文化④测字⑤看风水⑥“法轮功”邪教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⑥

8、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B、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9、哲学起源于

A、对事物的惊讶和迷惑B、人们的好奇心

C、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对生活的总结

10、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一元论

11、“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B、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材料:

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xx)》。

《纲要》指出,今后10年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

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广东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的理论依据。

(10分)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浅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2分)

 

14、材料一:

近几年,随着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的开讲,国学热不断兴起。

人们对传统文化当中的经典,如:

《易经》《论语》《三字经》等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我校在这个学期邀请了广东警官学院客座教授金潜星为师生开设《论语》讲座,同学们认真听讲,受益匪浅。

这有利于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材料二: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

《论语》的字数虽然不多,但蕴含的思想内容颇为丰富,从《论语》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孔子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

如:

“子不语怪、力、乱、神”、“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不分昼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

(1)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8分)

(2)在今天,我们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呢?

(12分)

 

(3)材料二中“子不语怪、力、乱、神”观点所体现的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2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8分)

 

惠阳高级中学xx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政治答题卡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2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广东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的理论依据。

(10分)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浅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2分)

 

14、(30分)

(1)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8分)

 

(2)在今天,我们如何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呢?

(12分)

 

(4)材料二中“子不语怪、力、乱、神”观点所体现的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

(2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怎样?

(8分)

 

xx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段考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B

D

D

A

B

C

B

A

C

C

D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

13.(22分)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分)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3分)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

(注:

若回答优秀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也可酌情给2-4分,但该问总分不超过10分)

(2)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又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

②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全面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民族性,又要发展创新,体现时代性,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④要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其它答案若言之有理亦可)(12分)

14、(30分)

B.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

(8分)

C.在今天,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辩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

③还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关系,使之与社会时代相适应,体现时代性。

(12分)

D.唯物主义观点。

(2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