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9425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docx

1#楼结构实体实测方案

无锡太科园金融服务区一标段1#楼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编制单位:

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太科园金融服务区项目部

编制日期: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目录★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述1

2.1工程概况2

2.2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2

2.3楼板设计厚度3

2.4钢筋保护层厚度4

3.结构实体抽测4

3.1混凝土楼板厚度5

3.2钢筋保护层厚度8

3.3混凝土构件强度9

 

1.编制依据

1、无锡太科园金融服务区一标段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图纸等;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江苏省优质工程评价标准》(DGJ32/TJ04-2004)

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

2.工程概述

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金融服务区一标段(北地块)工程拟建场地位于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区,和风路北侧、科研北路以南、净惠东道以西、在建新区科技商务中心工程以东。

本工程由1~4#楼及河上连廊(含地下室二层通道以及连接)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12174.65㎡,为地下三层,地上九至十八层。

建筑±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为6.650m。

3#楼地上18层,建筑高度:

75.450米,建筑面积:

29541m2。

主要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

无锡太科园金融服务区一标段工程平面示意图

2.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无锡太科园金融服务区一标段3#楼

建设地点

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科研北路以南、净惠东道以西

设计单位

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无锡市建苑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29541.63㎡

层数

(地上/地下)

地上18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

75.450米

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

2.2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

结构部位

混凝土强度等级

地下室底板

C30

地下室侧壁

C35

框架柱

地下三层~地下一层

C45

一层~四层

C40

五层~九层

C35

十层~十八层

C30

剪力墙

地下三层~一层

C35

三层以上

C30

楼层梁板

地下三层~一层

C35

三层以上

C30

2.3楼板设计厚度

结构部位

楼板厚度(mm)

地下室底板

900;局部:

1900

负二~负一层

核芯筒:

150;其他:

120

一层

180

二层~十一层

核芯筒:

150,其他:

120

十二层

屋面部分及核芯筒:

150,其他:

120

十三层至十八层

核芯筒:

150,其他:

120

屋面机房层

150

2.4钢筋保护层厚度

环境类别

结构部位

室内楼层

露天楼(屋)面上侧,地下室露天顶板上侧

地下室侧壁外侧、水池壁内侧和底板外侧

板、墙、侧壁

15mm

20mm

25mm

20mm

25mm

25mm

20mm

25mm

25mm

基础

50mm

50mm

50mm

备注:

1.保护层的厚度不少于钢筋的直径d;

2.板、墙、侧壁的分布钢筋保护层为10mm;

3.梁、柱中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为15mm;

4.基础按有垫层考虑;

3.结构实体检测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结构实体检测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见证下,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

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应包括:

①混凝土楼板厚度;

②混凝土构件尺寸;

③钢筋保护层厚度;

④楼面标高;

⑤回弹测强。

3.1混凝土楼板厚度

本工程为公共建筑,非住宅类工程。

楼板厚度检测的结构部位应不低于楼板总数的30%,地下室的单位工程顶层、底层必测,中间层次应兼顾每个单元不同的楼层及公共部位。

原则上应针对不同的设计板厚分别实测,每种板厚取5个实测点。

实测数据如实填写于附表一,并将实测部位及实测值在现场标识。

允许偏差:

+8mm,-5mm。

混凝土楼板厚度实测表

序号

实测楼层

实测部位

板厚设计值(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3.2混凝土构件尺寸

按楼层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

实测数据如实填写于附表二,并将实测部位及实测值在现场标识。

允许偏差:

+8mm,-5mm。

混凝土构件尺寸实测表

序号

实测楼层

实测部位

设计值(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3.3钢筋保护层厚度

按楼层划分检验批,对梁、板类构件,每层抽取不少于3个构件;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实测数据如实填写于附表三,并将实测部位及实测值在现场标识。

允许偏差:

梁+10mm,-7mm;板+8mm,-5mm。

钢筋保护层厚度实测表

序号

实测楼层

实测构件

设计要求(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3.4楼面标高

按楼层划分检验批,每200m2检查1处,同一楼层的不同板面标高应兼顾。

实测数据如实填写于附表四,并将实测部位及实测值在现场标识。

允许偏差:

±10mm。

楼面标高抽测表

序号

抽测楼层

抽测部位

设计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3.5混凝土构件强度

按楼层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抽查1个构件。

实测数据如实填写于附表五,并将实测部位及实测值在现场标识。

3.5.1回弹仪

3.5.1.1技术要求

测定回弹值的仪器,宜采用示值系统为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

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合格证,并应在回弹仪的明显位置上具有下列标志:

名称、型号、制造厂名(或商标)、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和中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CMC及许可证证号等。

回弹仪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

水平弹击时,弹击仪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的标准能量应为2.2.7J;

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拉簧应处于自由状态,此时弹击锤起跳点应相应于指针刻度尺上“0”处。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粘上,回弹仪的率定值应为80±2。

回弹仪使用的环境温度应为-4~40摄氏度。

回弹仪使用前应检验合格。

3.5.1.2检定

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检定单位检定:

新回弹仪启用前;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有效期为半年);

累计弹击次数超过6000次;

经常规保养后钢砧率定值不合格;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回弹仪应由法定部门并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817对回弹仪进行检定。

回弹仪在工程检测前后,应在钢砧上作率定试验,并应符合相关规定。

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

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地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

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

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

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为80±2。

3.5.1.3保养

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常规保养:

弹击超过2000次;

对检测值有怀疑时;

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常规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使弹击锤脱钩后取出机芯,然后卸下弹击杆,取出里面的缓冲压簧,并取出弹击锤、弹击拉簧和拉簧座;

机芯各零部件应进行清洗,重点清洗中心导杆、弹击锤和弹击杆的内孔和冲击面。

清洗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钟表油,其他零部件均不得抹油;

应清理机壳内壁,卸下刻度尺,并应检查指针,其摩擦力应为0.5~0.8N;

不得旋转尾盖上已定位紧固的调零螺丝;

不得自制或更换零部件;

保养后应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率定试验。

回弹仪使用完毕后应使弹击杆伸出机壳,清除弹击杆、杆前端球面、以及刻度尺表面和外壳上的污垢、尘土。

回弹仪不用时,应将弹击杆压人仪器内,经弹击后方可按下按钮锁住机芯,将回弹仪装人仪器箱,平放在干燥阴凉处。

3.5.2检测技术

3.5.2.1一般规定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其适用范围及结构或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个检测:

适用于单个结构或构件的检测;

批量检测:

适用于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

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

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10~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

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每一个构件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一个构件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可适当减少,但不少于5个;

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米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相对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侧面上,且应均应分布。

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平方米;

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合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

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3.5.3回弹值测量

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上,缓慢施压,准确读书,快速复位。

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应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应弹击一次。

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3.5.4回弹值计算

计算测区平均值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然后根据测得数值计算出该结构或构件的回弹平均值。

混凝土构件强度抽测表

序号

抽测楼层

抽测构件

强度等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