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DOC.docx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DOC.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经济生活DOC
(高一、上期)
思
想
政
治
1
讲
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1 必修 经济生活教学提纲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1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物物交换的困难和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3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金银作为货币材料的优点
5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货币的产生:
(2)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货币的本质:
般等价物。
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都是商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商品价值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的含义
(2)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1)流通手段的含义
(2)商品流通的含义和对生产者的启示
(3)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三.纸币
1纸币的优点及其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3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4电子货币
1-2第二框:
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
1两种结算方式
结算:
把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
(1)现金结算方式的特点
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转账结算方式的特点
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信用卡
○信用卡的含义
○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
3支票
○支票的含义
○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二.外汇
1外汇的含义
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包括外币银行存款等外币支付凭证、债券股票等外币有价证券、其他外汇资产等
外汇的基本特征:
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
外汇不等同于外币,只有美元、欧元、日元、英磅等少数国家的外币才能成为外汇
2汇率的含义
汇率的含义:
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变化
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1影响商品价格的具体因素( 间接因素)
2商品供求影响价格 (直接因素)
(1)各种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同状况与商品价格的关系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
1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商品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负相关)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基本生活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奢侈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3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替代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
互补商品:
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对相互替代的商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
对互补商品,二者之间的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化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供给法则)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
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1)居民当前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成正比
(2)居民的未来收入预期对居民当前消费水平的影响
(3)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大小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影响
2总体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1)总体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
总体物价水平越高,消费者既定收入的购买力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2)购买力水平的高低与消费水平的关系
二.消费的类型
1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1)钱货两清消费的含义以及适用范围
(2)贷款消费的含义以及适用范围
贷款消费是指消费者向银行或其他金融、非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
购买大宗商品或服务
(3)租赁消费的含义以及适用范围
2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3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变化规律
生存资料消费:
指家庭生活消费中用来满足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它既包括必要的物质生活消费,也包括有关的劳务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家庭生活中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家庭生活消费中,能够满足人们享受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精神产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居民消费的种类在增多,消费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发展,消费结构正在优化,消费水平正在提高
三.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的内涵
(1)消费结构的含义
(2)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消费水平的提高
2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用×100%(0-1)
3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系数变小消费结构层次高
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消费心理面面观
1从众消费心理及其科学评价
看见许多人做同一件事情就不由自主地追求,追随时尚、潮流以及偶像。
2求异消费心理及其科学评价
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3攀比消费心理及其科学评价
消费时追求“向上看齐”,甚至向人炫耀。
4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及其科学评价
讲求实惠,能够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
二.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有主见,不盲从
避免情绪化消费
使消费结构合理化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绿色消费的含义
(2)为什么提倡绿色消费
(3)绿色消费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坚持这种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反作用生产,是生产的目的和归宿,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过程顺利实现
(2)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消费调节生产、需求调节供给)
新的消费需求出现,对生产的升级和调整具有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可以带动一个新型产业地出现和成长
(4)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地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
(1)原因○生产决定消费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意义○物质技术基础
○优越性
○增强综合国力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提高劳动者素质
(3)加快科技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4)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第二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
(1)国有经济的含义、作用
○含义:
○地位和作用:
国有经济是主导、支柱。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意义
(2)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
○含义:
○地位
○发展集体经济的意义
(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2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
(1)个体经济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2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两个“毫不动摇”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第一框:
公司的经营
一.公司的类型
1企业的含义与分类
2公司的含义、设立公司的要求及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的规范
公司成立的条件:
有必要的资金、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及其区别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不
同
点
公司的资本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必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出资转让较困难
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
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发起人数量
由50个人以下出资设立
应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股东对公司
承担的责任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股东表决权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一股一票原则
公司财务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上市公司的财务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限制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相
同
点
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股东均负有限责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债务承担责任;一般有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都有利于筹集资金,实现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4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5公司制的优点
二.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
企业发展目标是经济效益
2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1)经营战略:
是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为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的、长远的谋划与对策。
(2)竞争优势:
重视科技创新,形成自主品牌
(3)企业形象:
遵守职业道德,诚信经营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企业兼并的含义及其积极意义
4企业破产的含义及其积极意义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一.劳动和就业
1劳动的含义及其意义
含义:
意义:
从个人角度看,劳动是我们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从国家的角度看,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就业的意义与作用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发展由重要作用,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②就业是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产生社会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取劳动报酬,促进劳动力再生
④劳动者通过就业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我国的人口国情与就业环境)
(1)整体上供大于求
(2)素质偏低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1)从党和政府角度看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
○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支持人们就业和再就业;
○完善劳动力市场,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如加大就业培训,提供就业信息,规范人才市场,扩大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等
(2)从劳动者本人角度看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作为劳动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积极就业。
具体来讲,要树立自主择业观,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树立竞争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树立职业平等观,不歧视任何正当职业,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努力做好;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5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树立自主择业观
○树立竞争就业观
○树立职业平等观
○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
(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2)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实施劳动法,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并依法惩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2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3劳动者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一.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的含义
资金的存取
(2)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3)储蓄存款的主要目的
获取利息收益
2存款利息
(1)存款利息的含义
(2)影响存款利息多少的主要因素
本金、存期和存款利息率
(3)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
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3储蓄存款的种类
(1)活期储蓄
(2)定期储蓄
4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基本投资特征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流动性
强
较差
收益水平
较低
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与股票
风险程度
以银行信用作担保,较安全,风险较低。
但也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的风险
以银行信用作担保,较安全,风险较低。
但也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及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二.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含义
○存款的本质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
企事业等单位的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存款业务的重要性
(2)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含义
○贷款业务的重要性: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有关费用
○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
○贷款的原则
(3)中间业务
○结算业务:
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其他业务:
代售债券
第二框:
股票、债券和保险
一.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股票的含义及股东的基本权利
股票是企业所有权凭证
2股票的基本特征
○股东购买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可以流通买卖,具有较好的流通性(流通性强)
3股票投资
(1)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
○股息、红利收入
○股票买卖差价、股票价格最终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
(2)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
高收益、高风险(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
4股票市场的作用
对个人来讲,增加了投资渠道
对企业来讲,增加了筹集资金渠道
对社会来讲,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稳健的投资──债券
1债券的含义
债券是投资者的债权凭证
2债券的主要类型
(1)国债的含义及基本投资特征
(2)金融债券的含义及基本投资特征
(3)企业债券的含义及基本投资特征
区别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发行主体
中央政府
金融机构
企业
风险情况
风险小(安全性强)
风险比国债大,比企业债券小
风险大
收益情况(利率)
只比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他债券(收益率较高)
高于国债,低于企业债券
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收益高)
流动性
一般强于金融与企业债券
一般强于企业债券
一般比国债、金融债券弱
三.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保险是针对风险本身的一种投资方式
1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
风险保障
2商业保险业务的基本类型及新发展
类型
对象
种类
人身保险
人的寿命和身体
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除
财产保险
财产及有关利益
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3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原则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7-1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因素
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分配的内容:
个人消费品
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分配尺度:
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
标准: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按劳分配不承诺等量的劳动可以得到等量的报酬,个人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相连
3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由我国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2)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根本原因)
(3)人们劳动的差距(直接原因)
(4)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
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4坚持按劳分配的意义
(1)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体现了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
5按劳分配居主体地位
(1)在劳动者的各种收入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仍然占较大比重
(2)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含义
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
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信息
收益: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
3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1)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4、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
7-2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公平的含义
公平的含义:
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
平均主义不是公平,贫富悬殊也不公平。
2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
坚持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2)意义:
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政策措施
(1)按劳分配对社会公平的保障作用(制度保证)
(2)保证“两个合理比重”。
(重要举措)
要提高这“两个比重”并使之保持在合理水平
“两个合理比重”为什么事关社会公平
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积极意义
当前为提高“两个比重”应该采取的措施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
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
)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矛盾
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统一):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比方:
蛋糕做大了才能更高兴地分蛋糕.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比方:
蛋糕做好了要分好大家都高兴.
效率和公平之间也有矛盾(对立),它们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
效率属于生产力范畴,公平属于生产关系范畴。
追求效率可能引起不公平;追求公平可能牺牲效率。
因此,要协调两者的关系。
3当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政策措施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8-1第一框:
国家财政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特点:
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社会产品分配(具有社会性)
内容:
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目的:
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2财政的本质
财政是国家(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分配的一种活动,即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是一种分配关系)
3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含义
(1)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收支计划,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
预算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以实现国家的职能。
预算是决算的前提,
(2)决算是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
决算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一年经济工作的得失成败。
决算又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
4财政的主要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收入再分配作用)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活动筹集资金为居民提供产品与服务)(资源配置作用)
(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稳定作用)
社会总供给:
一定时期内社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是指一定时期内可以提供给社会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它包括两部分:
⑴国内生产部分即国内生产总值;⑵进口的商品和劳务总值。
社会总需求:
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的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包括国内支付力和国外支付力(商品和劳务出口)。
经济增长滞缓: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不足),“钱少了”,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物价下跌,经济萎缩,市场低迷,企业利润下降,失业增加。
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增发长期国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扩张性货币政策表现为降低存货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
经济平稳运行:
社会总供给=总需求
经济增长过热:
社会总供给(不足)<社会总需求,“钱多了”,需求过旺,供给不足,物价全面、持续上涨,通货膨胀。
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减少长期国债)、增加税收,降低通货膨胀率,减少财政赤字,给经济“降温”。
①紧缩性财政政策(1993-1997)。
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的总需求。
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对此,政府就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②扩张性财政(积极)政策(1998—2003)。
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在通货紧缩时期,物价低迷,企业开工不足,失业率增加,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零用,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就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
③稳健的财政政策(2004-2008):
在国民经济既不是通货膨胀,又不是通货紧缩,而是有些行业是发展低迷,同时又有一些行业发展过热时,这时国家就不能采用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政策,只能对有些行业进行“保”,对有些行业进行“压”,这就是稳健的财政政策。
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