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990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docx

三秦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上

活动一:

人与环境类

——绿色校园我的家

第一课时提出活动主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校园里植物的种类、数量、特点、作用等,并制成档案。

过程与方法

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变化,采集制作标本。

体会校园美丽景观,培养爱校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训练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里植物的种类、数量、特点、作用

教学难点:

知道植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图书资料、植物介绍、活动有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开学了,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

经过这几年的建设,我们的校园越变越美了。

我们见证了校园这几年的变化,而校园里还有一些生命,它们美化装点着校园,同时也见证着学校的历史,伴随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你能猜出它们是什么吗?

(植物、大树……)

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

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

知道他们生长的年龄和特点吗?

你认识它们的叶、花、果实、种子吗?

还有哪些问题想知道?

(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要想知道的话,怎么办?

(去观察、做调查)

二、指导观察调查方法

1、确定活动主题

(1)了解主题背景

(2)得出活动主题

2、明确观察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

⑴植物的名称、数量、位置、年龄、生长状况(填表)

⑵植物的特点:

外形特点、种类分布、种植方法、功能作用等(文字介绍或标本图片)

3、成立调查小组,分工合作,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板书设计:

绿色校园我的家

植物的名称、数量、位置、年龄、生长状况

物的特点:

外形特点、种类分布、种植方法、功能作用

第二课时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技术学习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练习与创作。

过程与方法

学生针对绿色校园的话题,与小伙们们组成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共同商讨活动方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训练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提出有效的活动方案。

培养学生技术学习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练习与创作。

教学准备:

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各小组学生相互交流,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学生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法,将所有的具体环节以书面的形式进行细化。

活动主题名称

活动方式

活动目的

活动步骤

时间

地点

内容

负责人

活动成果

展示形式

二、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三、各小组展示研究计划。

1、刚才,同学都在讨论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哪个小组先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制定的。

其他组的同学一定要听清楚,看有哪些优点?

你没有想到的可以吸取,取长补短。

如果还有哪些好的地方可以补充?

(各小组上台汇报各自的计划)

(1)展示各小组活动计划。

(2)对于他们组制定的活动计划,想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建议。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小组的活动方案。

2、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师:

我们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我们要根据每个步骤来开展活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

板书设计:

活动计划

主题:

方式:

目的:

第三课时活动的实施和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变化,采集制作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校园美丽景观,培养爱校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校园美丽景观,培养爱校情感。

教学准备:

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

1、提问:

(1)你知道校园里都有哪些植物吗?

它们具有哪些特性?

(2)你能说出校园里所有植物的名称吗?

2、观察校园植物活动

(1)讲注意事项:

每位同学准备笔和纸(书);在楼道排队时,要求快、静、齐;经过一楼教师办公室的窗前时,也要保持安静,如果需要讨论时,必须轻声讨论,不可以影响老师们办公;观察植物时,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可以破坏植物;保持校园的环境卫生;在经过操场时,要绕开上体育课的班级,不可以打扰别的班级上课;排队及时跟着班级同学一起边走边观察,不可以擅自行动。

(2)老师和班干部一起组织学生排队绕校园走一圈,边察植物,边记录,可以轻声讨论;老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工作。

(3)回到班级,填写表格。

(4)老师根据学生活动的表现,进行打分。

二、制作校园植物名片

我们想为校内的每种植物制作名片,希望更多的同学关心植物,了解植物。

1、分组讨论

(1)本组同学想做哪些名片?

(2)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2、开始制作

3、展示植物名片。

板书设计:

绿色校园

树木名称:

树木数量:

树木特征:

第四课时活动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自我反省、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

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变化,采集制作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校园美丽景观,培养爱校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体会校园美丽景观,培养爱校情感。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上网查资料了解发达国家绿化的情况

1、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

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7.2%,森林面积1.34亿公顷,占世界3.9%,森林覆盖率14%。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中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

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1.8立方米,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8.6立方米。

中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工林面积总量的50%左右。

发展中国家年均消失天然林1628.2万公顷,中国年均消失40万公顷。

2、20年前,深圳绿化覆盖率为10%,而目前深圳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平方米。

水土动态流失面积低于50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区面积170.3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覆盖率8.7%。

全市公园136个,特区内公园41个。

深圳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荣誉。

3、1981年,巴黎市内有285块公共绿地,总面积大约有355公顷,不算布洛涅和万塞那森林的1850公顷,也不算装饰性绿化小景、墓地和道路两旁绿化。

从1981年到1999年,市区两级政府经过极其艰难的努力,使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140公顷,总面积升至496公顷,加上布洛涅和万塞那的森林面积,绿化面积为22.3%,人均绿地面积为13.94平方米。

在增加绿地中有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和广场绿地,以及塞纳河、运河边的公园和绿地。

巴黎的绿地现在还在以每年大约100公顷的速度继续增长。

二、填写表格:

学校或城市名

绿化总面积

人均绿化面积

学校

2250平方米

2.5平方米

巴黎(法国)

496公顷,22.3%

13.94平方米

北京

7529.3平方公里,43%

48平方米

深圳

7580公顷,45%

16平方米

上海

38%

11平方米

板书设计:

发达国家绿化的情况

第五课时评价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校园里植物的种类、数量、特点、作用等,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训练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校园美丽景观,培养爱校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习资料、学习用表

教学过程:

填写评价表: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评价表

组长姓名:

小组成员:

总体内容

自评

组评

家长评

1.在活动中,大家(或你)能否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人交往?

2.活动中,查阅了多少资料?

动用了哪些方法查找?

3.在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你们(或你)有什么思考?

4.活动中有无战胜困难的经验?

口头介绍其过程和体验。

5.活动中有无完整的记录和完整的资料?

(如文字、摄影、图片、绘画等)

6.活动中学到了哪些方法技能?

7.活动中综合运用了哪些知识?

8.活动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9.下一次活动时,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评价表

活动二:

劳动技术类

——美丽的剪纸

第一课时提出活动主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孩子们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孩子们亲自参与剪纸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调查,使孩子们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增强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美的欣赏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

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学会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魅力。

教学难点:

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感受剪纸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到社区、家庭、网上寻找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出示: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画面,画面上都有些什么?

这些美丽形象的花是用什么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

(剪纸 )许多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围绕家乡的剪纸艺术开展了大量的自主探究活动,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板书:

走进剪纸艺术)展开汇报,

二、了解主题背景

1、提出问题

2、确定活动主题

3、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不少,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去研究,那工作量就太大了。

这样吧,老师和你们选取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一起研究吧。

师生共同从中确定进行研究的小主题。

4、我们应从小处入手开展研究活动。

分组的时候一定注意要有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这样一来调查起来比较方便。

你们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小组讨论后更改研究课题。

等一下自由选好合作伙伴后,选好组长。

三、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1、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分组。

2、教师指导各小组讨论设立组长、联络员、记录员、信息采集员。

四、生成研究问题。

1、围绕小组选取的这个主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内容?

2、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用上这些方法制订一份实践活动计划。

板书设计:

美丽的剪纸

第二课时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调查,使孩子们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增强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美的欣赏与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学会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剪纸小能手。

教学重难点:

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感受剪纸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到社区、家庭、网上寻找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各小组学生相互交流,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我是出的活动主题是:

我的问题是:

二、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三、各小组展示研究计划。

1、刚才,同学都在讨论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哪个小组先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制定的。

其他组的同学一定要听清楚,看有哪些优点?

你没有想到的可以吸取,取长补短。

如果还有哪些好的地方可以补充?

(1)展示各小组活动计划。

(2)对于他们组制定的活动计划,想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建议。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小组的活动方案。

2、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师:

我们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我们要根据每个步骤来开展活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

板书设计:

活动方案

参考主题:

1、收集有关剪纸工艺的资料

2、剪纸的基本要领和步骤

3、民俗剪纸

第三课时活动的实施和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调查,使孩子们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孩子们亲自参与剪纸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美的欣赏与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感受剪纸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到社区、家庭、网上寻找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1、根据需要,准备相应的工具。

2、选定探究剪纸工艺的途径,做好学习的准备,有必要的话可以列出基本内容。

二、展开研究计划

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三、动手实践

1、剪纸的基本流程

(1)折纸:

长方形纸或圆形纸对折几次。

注意:

纸的反面朝外,纸的所有外边都折向一边。

(2)画稿:

在对折的纸上画出所设计的样稿。

(3)剪刻:

剪去阴影部分。

注意:

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细后粗。

2、学生剪纸

记录所学剪纸的内容、技巧与方法,总结技术要领,画出或贴上纸样说明。

板书设计:

我的学习日志

日期:

第四课时活动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使孩子们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增强孩子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美的欣赏与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学会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魅力。

教学准备:

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剪纸的历史背景组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

师总结:

历史背景组用多种方式搜集到丰富的资料,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剪纸技巧组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

师总结:

技巧组的同学真是心灵手巧,即会动脑,也会动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的成功。

三、剪纸创作组汇报展示

学生汇报

师质疑:

这么详细,你是怎么知道的?

(请教民间艺人。

师:

你能当一次“小老师”教大家一招吗?

生教剪蝴蝶,先拿出一张色纸,然后把纸对折,再用铅笔在纸上画出蝴蝶图形的一半,图样画好后,接着剪刻,最后展开,一只美丽的蝴蝶就诞生了。

四: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小组比赛,看谁把蝴蝶的家园建造的最漂亮!

2、小组上台展示作品,

师总结:

小蝴蝶们终于找到自己的幸福美丽的家你们看,他们正在高兴的翩翩起舞呢?

有的好象在和花儿比美,有的在花丛中嬉戏、玩耍,有的好象在向你们点头致谢呢!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

愿你们以后像这些美丽的蝴蝶一样尽情的展开翅膀,到生活的领域里去发现去探索吧!

板书设计:

美丽的剪纸

历史技艺创作

第五课时评价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剪纸是我国传统的古老艺术之一,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学会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剪纸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孩子们亲自参与剪纸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展示作品,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剪纸小能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剪纸的资料搜集与处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反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感受剪纸的魅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提升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到社区、家庭、网上寻找剪纸的图片及介绍和应用,欣赏剪纸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评价表

组长姓名:

小组成员:

总体内容

自评

组评

家长评

1.在活动中,大家(或你)能否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人交往?

2.活动中,查阅了多少资料?

动用了哪些方法查找?

3.在活动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你们(或你)有什么思考?

4.活动中有无战胜困难的经验?

口头介绍其过程和体验。

5.活动中有无完整的记录和完整的资料?

(如文字、摄影、图片、绘画等)

6.活动中学到了哪些方法技能?

7.活动中综合运用了哪些知识?

8.活动中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9.下一次活动时,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人与社会类

--喜乐年华

第一课时提出活动主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春节习俗、家乡习俗的变化,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用多种途径对春节进行研究,并学习用交流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掌握的信息。

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图书和上网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春节中还存在的不良风气,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过平安祥和的春节,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春节习俗、家乡习俗的变化,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了解春节中还存在的不良风气,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过平安祥和的春节,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课题采集卡、计划表格。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欣赏歌曲《新年好》

2、同学们,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最热闹、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日就是春节。

春节也叫“过年”,你们喜欢过年吗?

我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呢?

板书:

走进春节

二、研究讨论,确立子课题。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节,想一想,春节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或者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指名说一说。

2、你对这些习俗了解吗?

对于春节你最想了解什么?

3、同学们想了解的问题可真不少,这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去研究,那工作量就太大了。

这样吧,老师和你们选取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一起研究吧。

4、我们应从小处入手开展研究活动。

分组的时候一定注意要有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这样一来调查起来比较方便。

你们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小组讨论后更改研究课题。

等一下自由选好合作伙伴后,选好组长。

三、成立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1、根据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分组。

2、教师指导各小组讨论设立组长、联络员、记录员、信息采集员。

组长(1人):

负责本组调查课题的各项组织领导工作。

联络员:

(1人)负责活动的准备、活动相关事务的联络、沟通。

记录员:

(2人)分别负责进行相关的访问、记录。

信息采集员:

(4-5人)负责资料的采集、处理、整理工作。

板书设计:

走进春节

第二课时制定活动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图书和上网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自主参与活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春节中还存在的不良风气,树立移风易俗的观念,过平安祥和的春节,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用多种途径对春节进行研究,并学习用交流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掌握的信息。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与春节相关的资料、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各小组学生相互交流,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二、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三、各小组展示研究计划。

1、刚才,同学都在讨论过程中确定了自己的计划,哪个小组先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制定的。

其他组的同学一定要听清楚,看有哪些优点?

你没有想到的可以吸取,取长补短。

如果还有哪些好的地方可以补充?

(各小组上台汇报各自的计划)

(1)展示各小组活动计划。

(2)对于他们组制定的活动计划,想想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3)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建议。

教师要求学生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小组的活动方案。

2、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师:

我们已经制定好了计划,我们要根据每个步骤来开展活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进行一些调整

板书设计:

走进春节

第三课时活动的实施和拓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图书和上网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春节习俗、家乡习俗的变化,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让学生学会用多种途径对春节进行研究,并学习用交流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掌握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用交流的方法丰富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掌握的信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用多种途径对春节进行研究,并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与春节相关的资料、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展开研究计划

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第一组:

春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春节由来与传说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的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

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

其中,最让他们关注的是饺子、汤圆一类的大宗食品,他们拍摄饺子、汤圆的品种,品尝它们的味道,干得特别带劲。

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包饺子、撮汤圆,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

春节风俗习惯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走街串巷,来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在调查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

春节新想法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春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形成了自己的资料。

你过年时放鞭炮吗?

你放鞭炮时遇到过安全事故吗?

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

为什么?

你收到过压岁钱吗?

你是怎么花的?

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

50年后的春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传统文化该不该丢?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板书设计:

走进春节

第四课时活动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春节习俗、家乡习俗的变化,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探究,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与春节相关的资料、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分小组汇报交流

1、“春节的习俗”小组

2、“春联的学问”小组

3、“压岁钱的使用”小组

4、“美食的含义”小组

二、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各小组可由1-2名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