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786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docx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二

庐山的云雾教案设计

(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积累词语。

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难点:

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名山大川,不计其数,你们知道哪些名山吗?

 

我们中国有四大名山,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名山呀?

自古以来,就有“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庐山秀”的说法,而庐山在我国江西九江市南,峰奇山秀,四季风景如画。

板书:

庐山

 

问:

有同学去过庐山吗?

 

2、那通过预习你们知道有关庐山的风景吗?

同学们背诵过很多古诗,有没有人是在诗中了解庐山的?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同学们,庐山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紧靠长江边。

毛主席写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写的就是庐山。

庐山是世界文化名山,将来有机会你们都要去看一看。

现在,我在“庐山”的后面加三个字。

(师板书:

的云雾)加了这三个字,课文的题目就是“庐山的云雾”。

读这个题目,你看课文会重点写什么?

师:

读题目要动脑筋,好多文章的题目会告诉我们要写什么。

读了这个题目,我们看出作者重点要写它的云雾。

现在你脑袋瓜里面还会有什么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

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出示:

云遮雾罩的庐山啊,真令人流连忘返。

 

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

(形容十分留恋,忘记了回去)是什么地方的美景,让作者忘记了回去呢?

 

二、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庐山都有什么景色?

作者最喜欢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庐山有高山,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有云雾,景色十分秀丽,那么在这众多美妙的景色中,作者最喜欢的是云雾,你是从哪个词语读出来的?

(更、神秘)

 

3、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启发想象:

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飘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4、引读: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景。

 

三、讲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出示句子: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2、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小句?

好在哪里?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你从哪些句子具体读出来的?

 

山头的云雾(象白色绒帽)

 

半山的云雾(象一条条玉带)

 

山谷的云雾(象茫茫的大海)

 

遮挡山峰的云雾(象巨大的天幕)

 

3、你觉得这千姿百态的云雾怎么样?

(美奇丽神奇美不胜收……)

 

4、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千姿百态的云雾写得如此形象美丽的呢?

(比喻)

 

5、你喜欢这千姿百态的云雾吗?

让我们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小结:

这段话写了云雾有什么特点?

找出中心句,画出。

为了介绍云雾千姿百态,作者又是怎样具体来进行描写的?

(四个不同地点的云雾,运用了比喻、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云雾的不同姿态)是啊,庐山云雾真美!

作者为了说明庐山云雾的特点,先总写“云雾千姿百态”而后再从“山头、半山、山谷、山峰与山峰之间”四个不同地点的云雾进行具体地描写,我们称这种构段方式为“总----分”关系。

 

四、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是怎样的情景呢?

你怎么读出来的?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2、(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这句话,比比哪句好,体会云变化之迅捷之多。

 

3、这一段的末尾有一个省略号,大家想一想,省略了什么?

你能帮作者告诉大家吗?

 

4、这“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冰山”是真的吗?

对,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

 

5、这么奇异的景致,我们应该读出自己的惊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一小节。

 

五、总结文章的写法

 

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时采用的什么结构顺序来写的。

每一小节又是采用的什么结构顺序写的?

 

你读了这篇课文,感到庐山怎么样?

为什么能感受到庐山的美呢?

作者怎么会写得这么好呢?

(认真的观察丰富的联想)

 

六、知识拓展

 

出示古诗: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3,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

 

到这里,老师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样感叹: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你想说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