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四复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587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四复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科四复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科四复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科四复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科四复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四复一.docx

《科四复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四复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四复一.docx

科四复一

维拉坝完小四年级科学上册

复习资料

(一)

整理教师:

李玉红

 

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溶解的特征: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已经在水里结出的食盐,继续加水,食盐还会(继续溶解)。

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一定量的水中,物质的量是(有限)的。

4、在一杯盐水中,(食盐)是溶质,(水)是溶剂,(盐水)是溶液。

5、一杯水里不断加进食盐,直到在也不能溶解为止,这种食盐溶液,叫做食盐的(饱和溶液)。

6、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液体)与(液体)及(液体)与(气体)等多种状态的物体之间。

7、如果把海水放到锅里煮,把水烧干后,锅底一定会出现许多白色的结晶。

8、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

两低:

(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

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9、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10、(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11、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2、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13、(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4、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15、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8、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9、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

答:

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

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

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

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

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

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

答:

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

哪些是指音量?

答:

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概念: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的)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物体的(振动)停止时,声音就(停止了)。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

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

它表示的是物体1秒钟振动的次数。

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个一个地方)的。

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7、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人耳从外到内的结构顺序是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

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8、(鼓膜破了),不会听到声音,但如果(大脑听觉神经)等出现问题,也有可能听不到声音。

9、人的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10、(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第三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2、(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3、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别(晴天、多云)和(阴天)。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5、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6、(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7、(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8、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空气的温度叫做(气温)。

10、(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11、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衡量降雨量的多少要收集(24)小时的雨水。

14、根据降水量的多少,雨的强度一般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15、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7、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积云)、(层云)、和(卷云)。

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8、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

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9、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0、纤细的雨头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身体能够做秀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平时多。

6、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7、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的(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被吸收。

9、(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8个)、(犬齿)(4个)、(臼齿)(20个)。

10、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

(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1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13、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14、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的。

15、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16、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1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18、我们完成肢体运动,需要(骨骼)、(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

19、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横膈膜)。

标签:

杂谈 

分类:

期未复习

一、天气

1、天气(    )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

2、(     )、(       )、(       )、(       )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     )、(    )、(     )、(     )。

4、测量气温要选择(   )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一天中(   )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    )的方向。

由北向南吹来的是(    ),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     )。

6、风向可以用(    )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   )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    )风。

7、我们可以用(    )方位来描述风向。

8、(   )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等。

10、(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如10~25毫米是(   ),50~100毫米是(    ),小于(      )是小雨。

11、(  )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   )或(   )组成的。

通常把云分成(   )、(   )、(  )三类。

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  ),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   ),纤细的雨状云是(   )。

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  )、(   )、(   )。

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   ),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    ),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    ).

13、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      )。

二、溶解

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   )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   )滤纸的边缘。

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    ),(    )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    )或(    )的方法分离。

3、胶水放入水中,开始(         ),经过充分搅拌,会(          ),因此,胶水(            )。

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          ),说明食用油(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       ),这说明(               )。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   )。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     )、(    )、(    )有关。

7、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    )或(     )溶解的。

8、水能溶解(     )、(       ),还能少量的溶解(    )、(     )。

9、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     )呼吸的。

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    )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克食盐。

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分离,如(         )、(        )、(        )等。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三个部分,(    )的温度最高,(    )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     )进行加热。

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         )的方法让它溶解。

           三、声音

1、音叉是一种(  )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     )。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     )运动,这个物质就是一个(     )的物体。

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

3、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  )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    ),振动越慢,声音越(   )。

8、声音能在(   )、(   )、(     )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    ),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9、(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    ),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

10、耳朵是我们的(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     )。

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   ),拉得松,声音(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    ),轻轻拨,声音(    )。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

13、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    ),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   );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   ),用力拨动时声音(    )。

            四、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                     )四个部分。

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它(  )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    ),使我们能进行(   )。

3、骨骼与(  )、(    )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交换,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减少了,(   )和水蒸气增加,但(   )不变。

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吸入后进入(  ),再由(   )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    )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6、人的呼吸器官有(                                           )等。

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  )心脏,心肌舒张,血液(  )心脏。

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                                     )。

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   )里吸收的。

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 ),我们的牙齿可分为(          )三类。

11、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    )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   )、(   )、(   )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   ),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   ),需要的能量来自(    )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2、口腔里的牙齿能(     ),舌头能(     ),唾液可以(       )。

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   )粗壮,(   )发达,(   )灵活,(   )增加,(    )强健。

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们把每天记录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          。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         、         等。

3、风向标的方向是指向西北方向,那么风向是吹        风。

用红领巾来判断风向,发现红领巾

向东南方向飘动,那么这天的风向是        风。

4、要在一杯水中很快溶解一小块肥皂,我会用到的方法有        、        、       等。

5、水里的         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6、我们平时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          产生的。

7、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8、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口子,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

9、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交换。

10、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它        着我们的身体,        着我们的内脏器官,

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         。

11、骨骼不能进行独立运动,还必须有         和        的协调,才能使我们运动。

12、口腔里的牙齿能         食物,舌头能         食物,唾液可以         食物。

二、选择题。

1、用旗帜可以判断风向,当旗帜飘向南方,这时吹的是(      )。

A、东风  B、北风   C、南风

2、昨天下了暴雨,我知道降水量在(   )毫米之间。

A、50~100   B、10~25    C、25~50

3、在水里滴几滴油,油会(    )。

A浮在水面上,不能在水中溶解  B沉在水底,不能在水中溶解  C在水中溶解

4、(    )在做过滤实验的时候没有用到?

        

A、漏斗       B、玻璃棒        C、酒精灯

5、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A、酒精和高锰酸钾B、面粉和沙。

C、白糖和醋。

 D、酱油和食用油。

6、声音在(     )中传播最快。

A、水  B、木头   C、钢铁

7、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的器官是(     )。

A、气管     B、声带    C、食道

8、我们耳朵里的(   )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9、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A、呼吸   B、消化    C、循环

10、运动一分钟后,呼吸和心跳会(          )。

A、加快   B、减慢      C、不变

三、判断题。

(     )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层云。

(     )2、东南风吹着红旗向东南方向飘动。

(     )3、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     )4、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是一样的。

(     )5、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     )6、用加热的方法能把盐和水分离开。

(     )7、粗盐在水中熔解的快,细盐在水中溶解的慢。

(     )8、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说明橡皮筋没有发生变化。

   

(     )9、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所以我们可以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10、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没有间歇。

(     )11、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     )12、用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的时候,只有肌肉参与了活动。

                   

四、连线题。

1、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管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2、

食盐                          酒精

小石子                        植物油

面粉      溶解于水           洗发露

白糖                          胶水

高锰酸钾   不溶解于水        蜂蜜

塑料                          味精

肥皂                         洗手液

 

五、填图题。

(请在下面圆圈中按照天气情况画出云量的分布。

 

六、问答题。

1、在括号内填出酒精灯各部分名称并写出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使用方法:

 

 

 

2、写出运动对我们身体的一些好处。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天气

1.     人们通常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

2.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3.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