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571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docx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对流行病学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发展、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临床疗效和疾病预后研究、诊断试验;了解疾病分布特点、病因概念及其推断、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预防和防制措施,药物不良反应。

要求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更新医学观,促进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由关心个体病人到从群体角度关心病人转变,提高观察、理解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层次。

按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计划,本学科总教学时数20学时,讲授20学时。

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可参考下表:

章节

内容

时数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2学时

第三章

病因与病因推断

2学时

第四章

描述性研究

2学时

第五章

队列研究

2学时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2学时

第七章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2学时

第八章

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2学时

第九章

疾病预后研究

自学

第十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自学

第十一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自学

第十二章

疾病监测

2学时

第十三章

医院感染

2学时

第十四章

循证医学及系统评价

自学

合计

20学时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流行病学定义,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

能运用流行病学的观点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熟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

初步掌握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分类,以及流行病学各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了解流行病学的用途,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流行病学概念和基本内涵,以及流行病学研究的重重观点。

(二)重点讲解流行病学概念中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以及流行病学重要观点中的比较观点及概率论的观点。

(三)一般讲解流行病学的用途,流行病学简史,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以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

习题:

*1、流行病学的概念。

*2、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哪几类?

*3、简述流行病学的重要观点。

4、结合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简述流行病学的用途。

5、流行病学研究中,要掌握哪些与伦理学相关的原则。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常用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以及注意事项;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二)熟悉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内容、方法及形成分布的原因;描述疾病分布的主要概念;移民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分析的原则。

(三)了解率和比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用途以及注意事项;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术语。

(二)重点讲解疾病分布的定义,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一般讲解率和比的概念。

习题:

*1.何为疾病分布?

*2.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散发、爆发、流行的定义。

3.试述疾病地方性的三种类型。

*4.试述疾病三间分布的特征。

5.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

6.移民流行病学的定义及应用

 

第三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病因定义,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二)熟悉必要病因和促成病因的定义,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偏倚及控制。

(三)了解病因模型、病因分类、因果关联。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因果推断。

(二)重点讲解病因定义,促成病因和必要病因的定义,病因研究方法。

(三)一般讲解病因模型、因果关联,偏倚及控制

习题:

1.何为病因?

试述主要的病因模型?

2.简述病因分类?

*3.简述病因研究的基本方法。

4.偏倚主要分几类?

请简述之。

*5.试述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一、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描述性研究的概念,掌握现况调查的概念和基本特点;

(二)掌握现况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三)掌握生态学研究的概念机基本原理。

(四)熟悉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五)熟悉现况调查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熟悉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以及优缺点。

二、教学内容

(一)描述性研究、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及病例分析的概念;

(二)现况研究的概念、特点、目的、研究类型及调查方法及步骤。

(三)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原则、公式;

(四)现况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防止。

(五)生态学研究的概念及原理,以及目的和方法,优缺点等。

习题:

1.简述现况调查的目的。

*2.简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特点。

3.简述普查及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4.问卷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

5.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

 

第五章队列研究

一、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步骤;

(二)熟悉队列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方法;

(三)熟悉队列研究的偏倚及控制和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二、教学内容

(一)队列研究、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的概念;

(二)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队列研究的类型;

(三)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确定研究队列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

(四)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限度、人群归因危险度计算方法;

(五)队列研究的基本步骤、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及防止方法,特别是失访偏倚及错分偏倚;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习题:

*1.队列研究的概念。

*2.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3.怎样选择队列研究的研究人群?

4.队列研究中存在哪些偏倚?

如何防止?

5.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一、目的和要求

(一)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类型、优点及局限性;

(二)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步骤及资料的分析方法;

(三)熟悉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控制。

二、教学内容

(一)病例对照研究、匹配与匹配过度的概念;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病例和对照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三)病例对照研究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OR值及其可信区间的计算;

(四)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优缺点。

习题:

*1.病例对照研究有哪些优缺点?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3.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

4.病例对照研究中有哪些常见的偏倚?

如何控制?

5.举例说明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第七章实验流行病学研究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概念和基本特点、随机对照试验的4项基本原则、临床试验对照的设立方法、随机分组、盲法的应用;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二)熟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类型、临床试验的概念、4期药物临床试验、影响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择的因素;熟悉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临床试验的偏倚及控制;熟悉临床试验资料分析常用的指标,熟悉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的定义及设计类型。

(三)了解临床试验的用途和目的、样本含量的估计;了解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的评价指标。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基本类型,临床试验的概念、4期药物临床试验、影响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择的因素、对照的设立方法、随机分组、盲法的应用、质量控制。

(二)重点讲解临床疗效研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偏倚及控制、资料分析;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的设计类型。

(三)一般讲解临床试验的用途和目的、样本含量的估计、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现场试验和社区干预试验的评价指标。

习题:

1.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分别是什么?

*2.临床试验对照设立的方法有那些?

3.影响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4.随机对照试验盲法有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作用?

5.随机对照试验常见的偏倚有那些,如何加以控制?

*6.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分别有哪些?

7.请例举临床试验资料分析常用的指标并说明其意义。

 

第八章筛检与诊断试验的评价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诊断试验界值确定的方法、ROC曲线的定义及用途,诊断试验真实性、可靠性评价的指标。

(二)熟悉筛检和诊断试验的定义及两者的区别、金标准的概念、确定诊断试验的界值的原则;熟悉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办法。

(三)了解筛检试验的实施原则、筛检的目的和意义、诊断试验的指标、诊断试验收益的评价指标、真实性指标及患病率与预测值的关系、筛检和诊断试验的偏倚。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筛检和诊断试验的定义及两者的区别,诊断试验真实性、可靠性评价的指标、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办法。

(二)重点诊断试验界值确定的确定原则和方法、ROC曲线的定义及用途,诊断试验收益的评价指标、真实性指标及患病率与预测值的关系。

(三)一般讲解筛检试验的实施原则、筛检的目的和意义、诊断试验的指标、筛检和诊断试验的偏倚。

习题:

1.熟悉筛检和诊断试验有什么区别?

*2.试述ROC曲线的定义及用途。

3.简述提高试验效率的办法。

*4.结合具体例子计算进行诊断试验真实性和可靠的评价(相关指标计算及结果意义)。

 

第十二章疾病监测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疾病监测定义,传染病监测流程和意义(插入第十章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内容)。

(二)熟悉疾病监测的程序和方法,症状监测系统,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现代技术在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三)了解疾病监测发展简史、目的和分类,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疾病监测定义,传染病监测流程和意义。

(二)重点讲解传染病报告的规定、流程和注意事项(插入第十章中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内容)。

(三)一般讲解疾病监测的程序和方法,症状监测系统,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现代技术在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习题:

*1.疾病监测的定义。

2.临床医师在疾病监测工作中的职责。

 

第十三章医院感染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医院感染定义及分类,制订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应依据的原则,标准预防的定义和预防措施。

(二)熟悉医院感染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医院感染的分类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监测的常用指标;医院感染发生时应采取的措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置。

(三)了解医院感染的特殊性、现状,流行类型、流行过程特征、促进医院感染发生的社会因素、管理的组织机构、监测。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制订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应依据的原则,标准预防的定义和预防措施。

(二)重点讲解医院感染定义及种类,医院感染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医院感染的分类诊断标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置。

(三)一般讲解医院感染的特殊性、现状,流行类型、流行过程特征、促进医院感染发生的社会因素,管理的组织机构、监测。

习题:

*1.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原则。

*2.标准预防的定义和措施

3.针刺伤的预防原则。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置。

第九章疾病预后研究

自学

第十章传染病流行病学

自学

第十一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

自学

第十四章循证医学及系统评价

自学

 

参考书目:

1.李立民主编.《流行病学》(第四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曾光主编.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1994

3.谭红专主编.现代流行病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赵忠堂主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0

5.林果为,沈福民主编.现代临床流行病学.上海: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家良主编.临床流行病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7.MacMahonB,TrichopoulosD.Epidemiology-PrinciplesandMethods,Secondedition.Boston,NewYork,TorontoandLondon:

Little,BrownandCompany,1996

8.施侣元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9.谭红专主编,《现代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0.叶临湘主编,《现场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11.王建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