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招待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492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排招待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减排招待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减排招待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减排招待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减排招待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减排招待会.docx

《减排招待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排招待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减排招待会.docx

减排招待会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举行第四场专题记者会,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汪光焘主任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振华副主任;环境保护部张力军副部长。

请大家就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回答记者的提问。

现在请各位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解振华副主任,中国提出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约束性目标,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请问这个目标完成的情况怎么样?

今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推进节能减排有哪些措施?

“十二五”在节能减排方面有哪些考虑?

谢谢!

解振华:

谢谢!

各位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

“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是全国人大批准的约束性指标。

“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综合运用了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

应该说,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建立了统计监测考核体系,进行了严格的目标责任考核和问责,淘汰了落后产能,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实施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开展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强了“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

大力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普遍建设了火电厂的烟气脱硫装置,全国的污染防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截止到2009年底,“十一五”的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下降了9.6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了13.14%,提前完成了减排的目标。

今年是“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决战的一年。

节能目标与“十一五”规划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任务还相当艰巨。

今年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九项措施:

1、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开展对各省2009年和今年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实行问责制。

2、严格控制“两高”项目。

要继续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今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铁产能2500万吨,炼钢产能600万吨,水泥产能5000万吨。

3、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

安排中央预算内的投资33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左右,支持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

今年全部要实现节能1.5亿吨标准煤的能力。

要新增5000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的烟气脱硫装置,要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吨,垃圾日处理能力6万多吨。

4、要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流通服务业、农村和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5、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继续实施节能产品的惠民工程。

在推广高效节能空调、节能灯的基础之上,今年要出台节能汽车、电动机等产品的财政补贴推广办法,要建立激励性的政策。

6、完善经济政策。

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和环保的收费改革,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增强企业节能减排的主动性。

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使循环经济在我国形成较大的规模。

8、健全法规,严格执法。

9、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应该说,我们现在节能减排的全民行动已经有17个部门参加,涉及到9个行动。

在公共机构节能中,这次的“两会”也带了一个好头,我们会上所有用的纸、笔,纸是再生纸,笔是废物综合利用制成的笔,连代表发的包也是有节能减排意义的包,所以我们的全民行动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们要经过努力争取确保今年“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实现。

有关减排方面的情况,如果环境部的张部长有要补充的,可以再做补充。

谢谢。

张力军:

我就“十二五”减排的一些考虑再做点补充发言。

因为今年是实现“十一五”目标的最后一年。

刚才解主任已经说了,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目标。

同时,今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一年。

“十二五”污染减排我们有以下四点初步考虑:

第一,在污染减排指标领域上,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主要是要根据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成果,适当地增加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种类。

同时,要把农业污染包含在内。

第二,减排的具体措施上,要更加注重结构减排。

也就是说,通过环境保护,通过污染减排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在政策措施上,要进一步地加强和完善市场机制和长效机制。

第四,进一步坚持和强化污染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

谢谢。

路透社记者:

你好,我是路透社的记者,我的问题是要问解振华先生,在目前致力于达成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的国际谈判过程中,您认为最大的障碍是不是美国不愿意接受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如果这个不是最大的障碍,那么您认为什么是最大的障碍?

解振华:

路透社的记者,我们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打了几次交道。

应该说,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挑战,大家都应该在挑战面前同舟共济,各尽所能,能够做出各自的努力。

目前哥本哈根会议已经结束了,今年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会议已经确定了议题,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坚持公约和议定书所作出的规定,要按照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关于公约和议定书的两个工作组要继续谈判,争取完成谈判。

应该说,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比过去态度更为积极,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和技术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率先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方面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但是现在他们所作出的这种安排距离公约的要求和发展中国家的希望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希望美国能够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知道美国在国内的立法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还有一些困难,我们不希望他们把国内的分歧、困难和不采取更积极措施的责任转嫁到其他的国家,我们也愿意和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积极加强合作。

我们已经建立了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的机制,我们愿意继续加强对话和合作,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各国一起取得积极的进展,也希望今年的坎昆会议在大家的努力下取得好的结果。

谢谢!

法制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汪主任的,目前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对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目前还存在着争议和分歧,我不知道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态度?

有什么作为?

谢谢!

汪光焘:

谢谢你的提问。

这个提问是在应对气候变化讨论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哥本哈根会议前后许多人都在讨论IPCC第4次评估报告的准确程度。

我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益处是多种的,现在的气候变化讨论是立足于IPCC报告的基础上,是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有人说,引起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到底有多大?

有的说是80%、90%,有的说没有这么多,我想这个问题是在学术讨论上,我们姑且搁置一边,把要讨论的问题可以让科学家继续进行讨论。

更主要的,我认为是要从每个人做起,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首先应该做的。

这就是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做起。

这是我的想法。

香港台商杂志记者:

请问解主任,从微观层面上看,对于国内企业或者制造型企业应当如何应对节能减排的大环境?

政府又推出了哪些政策来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节碳和节能?

谢谢!

解振华:

现在我们国内实行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实际上也是与国内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致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抓手。

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企业还是有很大的积极性。

对企业来说,实施节能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有社会效益的。

在这方面,政府首先是要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对地方政府、各部门和重点企业提出要求。

如我们实行了千家企业的节能行动,对占工业总能耗70%以上的一千家企业开展节能行动,主要内容是进行能源审计,要与国内、国际先进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政府要“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资金补助。

金融机构也对实行节能减排的企业给予融资上的支持。

另外,对于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一些技术、一些产业,我们也在价格、税收、财政方面给予支持。

比如鼓励电厂脱硫,我们对脱硫电厂的电价,每一度电加价一分五。

对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特别是对人们身体健康有害的污染治理,采取了“以奖促治”的办法,给予财政上的奖励。

对一些企业实行废物综合利用的,我们给予免税、减税的政策。

除了鼓励性政策外,我们也严格地进行执法。

从这两个方面来促进企业实行节能减排,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们讲,主要还是通过激励性政策进行鼓励。

除了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鼓励之外,我们还对节能产品实行了激励性政策,比如刚才我讲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对节能灯、节能空调、节能汽车、高效节能电机等类产品,我们也要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比如推广使用节能灯,我们对普通老百姓在消费环节补助50%,对大宗用户补助30%,现在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通过各种激励性、鼓励性措施,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谢谢!

新华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

我是新华社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张力军副部长,2009年我们国家煤炭消费总量达到了30.2亿吨,首次超过30亿吨。

按照道理说,污染物排放量应该随着煤炭消费量而增加,根据总理报告提出的,我们国家的二氧化硫及化学需氧量较2005年分别下降13.14%和9.66%,这个“一升一降”看起来有点矛盾,我想请问张副部长这个账是怎么算出来的?

谢谢!

张力军: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我国进入“十一五”的四年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应的各种物资的消耗,包括能源的消耗也确实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在这个形势下,国务院才提出要实行主要污染物减排10%的目标。

这个减排不是万元GDP的强度减排,而是总量减排,所以这项工作难度是非常大的。

由于各地、各部门、相关企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污染减排还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个效果可以从环境质量的变化上得到认证。

2009年,全国地表水759个国控断面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平均浓度比2005年下降29%,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比2005年下降24%。

浓度值的变化仅从这两个指标上看,我们环境质量确实得到了改善。

这个成绩的取得,我概括一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各级地方政府也都成立了以各级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在组织上就保证了节能减排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同时,我们严格了污染减排的责任考核,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的减排进度,并且把减排考核的情况作为各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以及企业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比如山东省对没有完成年度减排目标的市县主管领导给予了行政记过,以至于撤职的处分。

再比如广西自治区对治污不力的47位市县长进行了通报批评。

这些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二,打组合拳,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强有力的政策。

刚才,解主任已经讲了,在脱硫的燃煤机组中,给予每度电一分五的电价优惠。

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污水管网建设的给予“以奖代补”的资金支持,对于完不成减排任务的地区和企业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限批,并责令承担责任,给予必要的经济处分。

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比如广东等省,通过财政补贴支持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上海等地通过财政以奖代补支持企业,这些都调动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推动减排措施的落实。

第三,真抓实干,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措施稳步推进。

四年来,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6006万千瓦,淘汰落后的造纸产能680万吨,这两项都基本上完成了“十一五”的任务。

也可以说,提前一年完成了淘汰和关闭的任务。

水泥、炼钢、炼铁、炼焦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也进展顺利。

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4460万吨,基本上完成了“十一五”的计划。

全国燃煤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了4.61亿千瓦,占火电装机容量比例由2005年的12%提高到71%。

全国钢铁烧结机烟气脱硫设施,“十一五”计划建成运行14台(套),到去年底已建成并运行了120台(套),同时还加强了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有85%的国控重点企业实现了自动在线监控,保证了治污设施的正常稳定运行。

谢谢!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

第一个问题,有的人说世界气候变化根本不是因为人类的行为活动,是自然的表现,你们认为他们说得对还是不对?

第二个问题,你们给出的资料说中国是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国家之一,这是为什么?

在中国有什么影响?

汪光焘:

你这个问题和刚才那位记者问我的问题是一样的,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定位?

我想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很多研究,成为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就是人类通过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主要因素,现在是立足这个方面在研究。

我想科学家的研究经过了论证,是有道理的。

但同时现在也有些科学家认为,采集的数字还不够充分,不够宽泛,数字也有不准确的,我想也是可能存在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讨论应立足于减少碳排放这个事实。

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的总量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其历史发展中积累的,碳排放对气候的影响现在多数科学家认为是有直接关系的,这就与石化能源有关,与森林有关,与海洋保护有关等,所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讲,减少碳排放本身是合理的,所以我想,不要去讨论在科学程度上有没有要讨论的问题,这个让科学家去讨论。

但是作为改变能源结构,应用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通过增加绿化来增加碳汇能力,这些工作是应该做的,而且是必须做好的。

解振华:

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气候变暖是根据世界各国长期监测、科研的结果,变暖是事实。

从监测的结果看,全球近100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74度,这是事实。

但是变暖的原因在科学性上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现在看来,多数人或者是主流的观点认为是工业化过程当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气体增加,最后造成了气候变暖。

另外一种观点是认为这是太阳黑子的变化,或者是生态自然的变化造成的,是以这个为主的。

更极端一些的看法,是认为人为的影响对整个大自然的变化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确实,在科学性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但是我们认为,应该鼓励继续进行观测、研究,找出更准确、更科学的结论。

但是,作为各国的政府来说,因为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应该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应该主动采取一些科学的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

我同意刚才汪主任的观点。

温室气体的增加造成了气候变暖,主要的责任是发达国家在过去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发展中国家是受害者。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国内近100年气候观测的结果是,我们变暖的趋势和全球是一样的,大体上升高了1.1度,极端天气事件在明显增加,这一点大家都是能体会到的。

从灾害的情况看,现在是涝的地方越来越涝,旱的地方越来越旱,气候变暖造成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小岛国、非洲国家,现在荒漠化的速度在加快,海平面上升对他们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应该说发展中国家是最大的受害者,我们应该面对这个现实,大家能够采取合作的态度,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来积极地采取措施。

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谢谢主持人。

这个问题提给解主任,有人认为对中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应该实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三可”制度,并且应该写入法律,您对这个有什么评论?

在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中,温总理表示中国将改变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在这个方面,我们的工作上有什么安排?

谢谢。

解振华:

我国的气候变暖表现在几个方面:

我们的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在加大,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在加重,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强化,森林和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灾害在加剧。

从长远看,气候变化可能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到经济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得到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的行动应该接受“三可”,就是你得到的资金和技术究竟做没做,做得怎么样,进行“三可”我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用自己的钱办自己家的事情,按规定是可以不接受“三可”,有些发达国家提出,发展中国家自主减排的行动也要接受国际的核查,我们提出这是主权问题。

第一,我们不接受核查,我们自主行动不接受核查。

第二,变相地核查,我们也不接受,但是为了使整个的谈判能够往前走一步,考虑到全球的利益,我们还是采取了灵活的态度,我们提出对各国自主采取的行动,在不侵犯我们主权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接受对国内的行动进行国际磋商和分析,并不是侵入性的核查,最后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实际上在哥本哈根会议谈判中,或者是今年的谈判当中还会遇到的问题,就是核查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应该首先讨论它有一个尺度和标准,标准是巴厘行动计划里对核查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也是根据公约的要求,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指标完成情况和提供资金技术的情况必须要进行国际核查,也就是你讲的“三可”。

应该说,这是我们为气候变化的谈判作出的贡献,推动了整个谈判,而不至于在这个问题上停滞不前,往前推动了一步。

其实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公开透明的。

2007年我们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中完全公布了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提出的所有措施,我们做了哪些、有什么效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全都公布了。

今后,我们按照这次谈判中取得的共识,会通过国家信息通报的形式,每两年向国际社会公布中国采取减缓行动、采取政策措施和取得效果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根据国际上“三可”的指南——这个指南我们还要继续谈判,根据这个指南在国内我们要自己进行统计、监测、考核,然后把结果向国际社会公布,也愿意和其他各个国家就这个问题进行磋商、分析、对话、合作、交流。

谢谢!

汪光焘:

我再补充一下解主任向大家介绍的情况,“三可”问题,在我参加的议会间论坛的协商过程中,也是经常被讨论的一个问题。

这里我想强调,我们执行公约、议定书、巴厘线路图,区别附件1国家和非附件1国家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把附件1国家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混在一起谈,本身不是公约、巴厘线路图所要求的。

就像解主任刚才讲的,发达国家接受“三可”是应该的,因为他们200年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有了整个空间的80%,现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要解决贫困、要发展,是生存、发展排放,但我们要注意到发展中减少排放,而生存排放是必然的。

这时候两者怎么处理?

中国带了一个好头,自觉地提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和目标。

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自觉的减少、控制排放的国家要被“三可”,而一些应当承诺减排,也已经承诺减排的国家,却仍然在增加碳排放,我认为应当重点对这些国家执行“三可”。

我这里讲一个事实,在以往谈判和各种公布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发达国家真正执行公约、巴厘路线图一系列决策中确定的排放目标的仅仅是少数欧洲国家,有的国家的较少排放起步并非是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开始,起步是在70年代后期的能源危机,现在它确实达到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没有完成承诺的减排指标,所以实际上应该这样讲,中国是自觉减排,应当有自己监督自己的机制。

像刚才张部长讲的,我们2007年开始对没有承诺排放任务指标的所有行政领导追究行政责任,这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要有公开的透明度,我认为也是应该的,但不能用”三可”的方法来解决。

香港南华早报:

我有两个问题请问张力军副部长。

您怎么看待现在的两项主要污染物在下降,但是整体中国的环境质量还在恶化的情况。

因为在环保界和学术界都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整体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请您谈一下,环保部两年以来有哪些积极的变化?

为什么我们见不到“环保风暴”了?

还有一些意见认为最近几年来环保部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又开始抬头,您如何看待?

谢谢。

张力军:

你提的实际上不止两个问题。

我刚才已经讲了两项主要污染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也已经明确对全国人民讲了,确实是在下降。

但是在学术界也好,在环保界也好,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也好,环境质量仅是局部改善了,总体还在恶化。

为什么是这样一种状况?

就是因为我们的污染物不仅仅是两项主要污染物。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情况看,我国二氧化硫和COD这两年下降了,但是氮氧化物和氨氮没有多少变化,而且氮氧化物还在增加,由于氮氧化物的增加使得二氧化硫削减后,对酸雨的控制效果不是很明显。

但是从我们监测到得到的酸雨类型则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硫酸型转变为硫酸和硝酸的混合型。

这说明了我们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要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

所以,我在刚开始补充解主任的第一个问题时已经讲了,我们在研究“十二五”环保规划中,将要根据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结果来适当地增加我们对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的种类。

这样的话,可以使我国的环境质量真正全方位地得到改善。

这是我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环保部是2008年3月组建的,环保部的组建确实强化了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综合管理、监督执法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同时,在这次机构改革中,也给环保部加强了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机构,也给环保部增加了人员编制,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改善全国环境质量的决心。

环保部成立两年以来,确实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环境保护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我考虑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决策和综合协调的能力。

原来环保总局不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环境保护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参与了国家宏观决策,使得这种参与更加主动、有效。

特别是前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环保部通过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从严控制“两高一资”的项目,产能过剩项目和重复建设项目,在保增长、调结构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增强了环境统一执法监督和综合管理的功能。

围绕着污染减排、重点区域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由环保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巩固环保成果,防止污染反弹,污染减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同时也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所以,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环境保护、污染减排要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三是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能力,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危害群众健康的一些突出环境问题。

在重金属污染防治、在电子废物的监管、在农村环境保护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并且我们还改革了审批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可以说组建环保部以来,确实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您提到的这几年看不到“环保风暴”,是否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问题,我可以说,环境保护工作不是靠一两个“风暴”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这几年来,环境保护秉承向人民群众公开信息的原则,所有的突发环境事件包括环境质量,我们都在网上进行全方位的公布。

记者朋友们可以到我们环保部的网站上看,113个重点城市每天的环境质量,我国七大流域的每个流域国控断面水环境监测情况,网上都进行了公布。

水是每周更新一次,把每周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都向社会公布。

我们是自觉地接受广大群众、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在一些方针政策上,国务院都已经明确了,像区域限批,我们在总量控制中,对考核没有达到计划进度的地方和企业集团,也都继续实施了环境影响评价限批。

去年我们还对华能和华电两个集团,由于它在水电开发上的未批先建,实行了两个集团的限批。

对山东省,由于钢铁未批先建的问题,对山东省钢铁行业也实行了限批,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这个方面上还是在继续努力的。

当然,信息公开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谢谢。

澳亚卫视:

我也参加哥本哈根大会了,中国在星期二正式签署了哥本哈根的协议,而目前俄罗斯是唯一尚未支持该协议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作为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您是怎么看的?

另外,您认为墨西哥气候大会签订一份有法律约束的协议有可能吗?

有人建议这份协议可以在G8和G20的框架下签署,您认为可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