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452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学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学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学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学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二.docx

《教育学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二.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二.docx

教育学二

应试秘笈八

第七章课程

  

一、单选题

1、课程即知识是比较传统、在国内仍然最具代表性和广泛性的课程观。

2、间接经验:

学科课程。

3、直接经验:

活动课程。

4、在课程的各种理论基础中对于课程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的是哲学。

5、亚里士多德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并进行各阶段课程设置的第一人。

6、赫尔巴特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人。

7、美国各门课程中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了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8、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式”课程。

9、赫尔巴特从培养兴趣出发论证分科课程的合理性;

10、斯宾塞着眼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论证分科课程的价值。

11、中国教科书:

国定制。

12、日本教科书:

审定制。

13、美国教科书:

学校自定制。

14、泰勒是“教育评价之父”。

15、1986年,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教科书多样化发展的正式开始。

16、布鲁纳: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7、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18、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论争。

19、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课程是经验。

20、从主观学习经验和客观学习教材结合处看待和解释课程,这是课程是活动的观点。

21、1992年的课程计划中专门设置了地方课时和活动课程,这是我国课程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22、决定课程结构的最根本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方式。

23、符合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课程结构以单元形式最适宜。

24、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其中的关于课程编制问题称为泰勒原理。

 

二、多选题

1、国内外对课程定义的三种主要理解:

课程即知识、课程即经验、课程即活动。

p216-218

2、课程目标的垂直分类:

课程的总体目标——教育目的、学科的(领域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p229-231

3、布卢姆对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

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P231

4、在中国、前苏联、日本、法国等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最典型、最显著的特点是统一性。

p234

5、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地方分权的教育体制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差异性。

P235

6、课程的一般范畴包括: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

 

7、最常见、最一般的课程结构包括: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8、符合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课程结构以单元形式最适宜。

一个单元包括3部分:

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P239

9、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3类。

p242

10、课程设计的层次:

宏观的课程设计工作、中观的课程设计工作、微观的课程设计工作。

P242-243

11、国内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

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

P244

12、泰勒提出了课程评价的程序:

确立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

P249-250

 三、名词解释

1、课程P218

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2、教学计划(课程计划)p233-234

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具体规定学校应该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

 

3、教学大纲(课程标准)p234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

4、教科书p234

教科书,简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的教学用书。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5、课程设计p242

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

及课程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范畴。

四、简答题

1、简述课程一般结构的变化发展。

P237-238

课程结构的变化基本情况:

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主要特点,另一方面出现了与原有特点相反的迹象,强调统一性的开始有所松动,注重多样化的开始进行适度控制。

(1)在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

(2)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2、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泰勒原理)P244-250

1944年,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出版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其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后来被称为泰勒原理。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①论证了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

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

社会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

②解决了教育目标的筛选原则:

社会价值观和学习心理

学所提示的选择教育目标的准则。

③规定了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

“都应该是陈述要学生发生的变化。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教育经验不仅是课程内容、教师所从事的活动,更不仅是知识,而是包括了学习者与学习对象及环境、条件的相互作用,因为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发生的,学习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学生作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起这些教育经验?

泰勒认为学习经验必须组织起来形成连贯的计划,才能使它们产生“积累效应”。

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的主要准则和一般程序。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在泰勒看来,评价是检查课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的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

根据这样的思想,泰勒提出了课程评价的程序:

确立评价目标、确立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

五、论述题

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

P222-228

(1)间接经验——直接经验

(2)知识——能力

(3)分科——综合

(4)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应试秘笈九

第八章教学(上)

一、单选题

1、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2、陶行知的“接知如接枝”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

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4、布鲁纳:

发现学习模式。

5、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模式。

6、罗杰斯:

非指导教学模式。

7、班级授课制概述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多选题

1、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设立小组目标;设立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个人责任明确;均等的成功机会。

p279

3、教学模式的一般分类:

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

的模式、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折中模式。

p261-264

4、布鲁纳的教学原则体系:

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反馈原则。

P276

5、乔伊斯和韦尔《教学模式》提出4类教学模式:

信息加工类、个人类、社会类、行为修正类。

P263

6、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派最早对课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并专门研究。

他们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

单一课和综合课。

单一课又可以分:

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测验课等P279

7、直观的具体手段有: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3种。

P267

三、名词解释

1、教学P251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品德。

2、教学模式p261

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教学活动的各种组成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3、教学原则P264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4、教学组织形式P278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的统一。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以什么

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

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

5、小组合作学习P282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为主体,

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机制,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

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组织形式。

6、复式教学P282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合编在一个班级,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复式

教学不是改革的方向,而是一种经济的教学组织形式。

在师资紧缺、规模小而且年龄层次分散的班级里适用。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任务p252

我国传统上对教学任务的表述

(1)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与体力。

(3)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为什么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p257-259

与一般的人类认识活动相比,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由学生本人以间接的方式进行的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1)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学生的认识过程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构成的活动,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否真正接受了教师的影响。

所以教学活动必须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方式,不能将对成人认识的研究结果直接套用到学生身上。

(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的认识过程学生的认识在总体上是去认识人类已知的事物。

从认识对象上看,主要是现成的、前人的认识成果;从认识方式上看,主要是通过读书、听讲、观察等方式,而不是通过事事亲身体验的方式接受现成知识。

(3)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在教师领导下的认识过程

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发展中的学习主体,仅依靠自身力量

是无法充分完成庞大的教学任务的。

所以必须在经过专门训练

的成年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认识过程。

(4)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有教育性的认识过程

在认识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各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

面受到教师的影响。

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体

现和贯彻根本的教育目的,努力使学生从教学认识中产生积极

向上的情感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我国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66-274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贯彻系统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4、简述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其贯彻要求。

P268

(1)含义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学习,以达成对所所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2)要求

①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②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5、简述系统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P268—269

(1)含义

系统性(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提出来的。

(2)要求

①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

②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③灵活调整

6、简述巩固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p269-270

(1)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来的。

(2)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③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④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7、简述量力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p270-271

(1)含义

量力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来的。

(2)要求

①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②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③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8、简述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p271-272

(1)含义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

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2)要求

①坚持正确方向

②严守职业道德

③实事求是

④讲究艺术

9、简述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含义及贯彻要求。

p272-273

(1)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而提出的。

(2)要求

①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②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③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④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10、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p273-274

(1)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而提出的。

(2)要求

①充分了解学生

②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③面向每一个学生

11、简述赞可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p274-275

(1)高难度原则

(2)高速度原则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5)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2、简述罗杰斯的教学原则体系。

p277

(1)以学生为本

(2)让学生自发地学习

(3)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4)给学生安全感

五、论述题

试论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及其改革方向。

(p280-284)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①教学效率高,一位教师同时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

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③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同质性强,有利于学生间相互交流启发。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①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比较多地是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现成知识。

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机会比较缺乏,因此,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多样化,比较固化,缺乏灵活性。

④强调统一性,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⑤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和合作,难于保证学生之间展开真正的相互交流和启发。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方向P281-284

①分层(组)教学

②小组合作学习

③小班教学

④复式教学

 

应试秘笈十

 

第九章教学(下)

1、讲授法是最古老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

2、文艺复兴前后,开始出现了专门的教学手段。

  3、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备课。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5、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课外辅导。

二、多选题

1、讲授法分为:

讲述、讲解、讲读三种。

P287

2、参观法可以分为3类:

准备性的、并行性的、总结性。

P291

3、最早的教学手段:

人自身的活动:

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

P300

4、作业大致有4类:

阅读、口头、书面、实践。

P306

5、布置作业要遵循4个要求:

符合目的、分量适当、时间明确、及时批改。

P306

6、范例教学法提出者:

瓦跟舍因、克拉夫斯基。

P296-298

7、范例教学法特点: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p296-297

8、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

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

p303-307

9、备课包括: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

p303-304

10、作业大致有4类:

阅读、口头、书面、实践。

p306

11、布置作业要遵循4个要求:

符合目的、分量适当、时间明确、及时批改。

p306

12、探究——研讨法的特点:

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P293-294

 

 三、名词解释

1、教学方法P286

教学方法就是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2、教学手段P299

 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四、简答题

1、中小学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P287—292

(1)讲授法

(2)谈话法

(3)讨论法

(4)实验法

(5)实习作业法

(6)练习法

(7)参观法

 2、简述讲授法的优缺及其要求P286—288

讲授法是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优点:

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缺点;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生,而且较多地依赖于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

基本要求: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讲究语言艺术。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3、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

P287-288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式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做好充分的准备

(2)面向全体学生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

4、简述讨论法及其基本要求P288

谈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

(1)选好讨论题目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3)善于引导。

5、简述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p305-306

(1)教学目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6、简述发现学习法。

P292-293

(1)提出者:

布鲁纳。

(2)内容:

让学生通过发现学习去主动构造出有基本概念、原理、法则等构成的每门学科最具根本性的理论结构。

(3)评价:

优势:

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进行持续的、全面的智力活动,他们的智力获得发展。

弱点;费时;对教师的要求高,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加紧张和更加具有挑战性。

7、简述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p294

(1)提出者:

沙塔洛夫。

(2)内容:

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

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3)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贯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为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供了可能。

8、简述暗示教学法。

P295-296

(1)提出者:

卢扎诺夫。

(2)内容:

①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

②用跨学科的观点,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加强教学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

③充分利用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向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的进行。

9、简述范例教学法。

P296-298

(1)提出者:

瓦跟舍因和克拉夫斯基。

(2)特点: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3)过程;

①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

②范例性地阐明“类”的阶段

③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

④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阶段

(4)评价:

宏扬学生的主动性,提倡教学的问题性,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知识就是力量”的传统,追求获得支配知识的力量。

10、简述非指导性教学法。

P298-299

(1)提出者:

罗杰斯。

(2)教师应抱的态度:

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真诚。

(3)基本特征

①依赖个体内驱力

②强调情感因素

③强调“此时此刻”的情形

④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11、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其基本要求包括:

①钻研教材:

包括学习大纲、研究教材、阅读教参等三方面工作。

②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班级一般状况和个体状况等。

③设计教学过程:

编写出学年进度、单元教学、课时教学等3个计划。

12、简述布置作业要遵循的要求。

布置作业要遵循4个要求:

(1)符合目的

(2)分量适当

(3)时间明确

(4)及时批改

五、论述题

1、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及CAI的意义p301-302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定位在应用层面,使得每个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工具。

因此,计算机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和熟练各种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尤其是通过完成各种学习任务使用计算机,而不是将时间花费在学习程序语言和设计上。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

以往的教学手段只是人的感官的延长,而计算机则是人脑的扩展。

(1)使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3)教师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从大量的知识传授任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发展。

2、试述教学工作实施的一般过程及其要求。

p303-307

(1)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包括:

①钻研教材:

包括学习大纲、研究教材、阅读教参等三方面工作。

②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班级一般状况和个体状况等。

③设计教学过程:

编写出学年进度、单元教学、课时教学等3个计划。

(2)上课

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①教学目的明确

②教学内容正确

③教学方法适当

④教学过程紧凑

⑤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布置和批改作业

布置和批改作业是上课的延续。

作业大致有4类:

阅读、

口头、书面、实践。

布置作业要遵循4个要求:

符合目的、

分量适当、时间明确、及时批改。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上课的补充和辅助,是适应学生个别差

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3、二战以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

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

P292-299

 

(1)发现学习法

 

(2)探究——研讨法

 (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4)范例教学法

 (5)非指导性教学法

应试秘笈十一

一、单选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了现代班级授课制教学基本形式的基础。

2、学生集体是学生群体的高级形式。

3、中小学最主要的学生集体组织形式是班集体。

4、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

5、学生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6、班主任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级成员的全面发展。

7、同桌文化、小团体文化是属于班级文化中的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