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42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docx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

广东省粤西北九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1、选择题1-8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日晕/眩晕   掂量/惦记   果脯/哺育   休憩/修葺

B、尽快/尽管   沮丧/龃龉   娇嗔/瞋目劲旅/径直

C、殷实/殷红提防/堤堰濡染/蠕动间距/信笺

D、塞责/堵塞沏茶/堆砌拱手/供给行当/巷道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让我敬佩的是老人的人品,他胸无城府,朴实无华,心灵如蓝天一样透明,在今天这个功利浮躁的年代里,这种说真话、做真人的品质实在是难能可贵。

B、去年以来,保险公司与保户之间经常产生的理解分歧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一项有利于保户的政策呼之欲出。

C、面对他的不幸遭遇,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工夫,捐了三千多元钱。

D、有些人对民间剪纸瞧不起,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为欧洲的文化增辉,而且使整个欧洲音乐放出异彩。

B、这些大分子会在肠胃里聚集沉淀,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溏便、食欲不振。

C、目前已经限制使用玉米等可食用谷物作为生物燃料的原料,鼓励生物燃料产业“坚持非粮为主”,保证生物燃料的发展既不影响人们的粮食消费,也不同粮食争夺耕地。

D、现在不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收费都比普通项目高出很多,对此,通知明确要求,坚决制止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借口实行乱收费、高收费的行为,防止教育产业化的倾向。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诚然,但。

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

而,在这种时候,大家都会怀念雷锋,因为,因为。

所以。

①不可否认,雷锋给我们带来过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

②一种伟大的精神,决不会局限于一个时代

③从内心讲,今天更需要雷锋精神

④不管怎样改革开放,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和平、宁静、充满爱的社会环境

⑤现实生活中,诸如争权夺利、不分是非、损公肥私、不讲社会公德的事时有发生

⑥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需要友爱、互助、尊老爱幼,需要文明、道德、民族尊严

⑦一个英雄的诞生离不开孕育他的时代

A、①⑤⑥⑦③④②B、⑦③①②⑤④⑥C、⑦②④⑤①③⑥D、⑤①④⑥②⑦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

黄巾起,县丞王度反应之,烧仓库。

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

昱使人侦视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昱谓县中大姓薛房等曰:

“今度等得城郭不能居,其势可知,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

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房等以为然。

吏民不肯从,曰:

“贼在西,但有东耳。

”昱谓房等:

“愚民不可计事。

”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令房等望见,大呼言“贼已至”,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求得县令,遂共城守。

度等来攻城,不能下,欲去。

昱率吏民开城门急击之,度等破走。

东阿由此得全。

  初平中,兖州刺史刘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

后绍与瓒有隙。

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别敕范方:

“若岱不遣绍家,将骑还。

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岱议连日不决,别驾王彧白岱:

“程昱有谋,能断大事。

”岱乃召见昱,问计,昱曰:

“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夫公孙瓒,非袁绍之敌也。

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

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岱从之。

范方将其骑归,未至,瓒大为绍所破。

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太祖临兖州,辟昱,以昱守寿张令。

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

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

彧谓昱曰:

“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

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

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

”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

“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

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名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

兵虽众,终必无成。

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

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

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

唯君详虑之!

”允流涕曰:

“不敢有二心。

”时氾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

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

又兖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

太祖还,执昱手曰:

“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

魏书曰:

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及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选自《三国志·程昱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下山趣城,吏民奔走随之趣:

趋向,奔赴

B.君,民之望也望:

敬仰,此处作名词,敬仰的人

C.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相:

帮助,辅助

D.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表:

表扬,表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今何不相率还城而守之归而说之,殆可

B.乃密遣数骑举幡于东山上吾定绍,将加兵于岱

C.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岱表昱为骑都尉,昱辞以疾

D.未至,瓒大为绍所破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程昱“谋略”的一组是()

①且城高厚,多谷米,今若还求令,共坚守,度必不能久,攻可破也   

②若弃绍近援而求瓒远助,此假人于越以救溺子之说也        

③今虽坏绍军,然终为绍所禽      

④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 

⑤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          

⑥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8、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阿县丞王度叛乱,县令奔逃。

程昱派人侦察情况,与薛房用计诱导民众,找回县令,防守县城,最终打败了王度。

B.兖州刺史刘岱遭受公孙瓒的威胁时,程昱劝说刘岱不要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认为刘岱与袁绍决裂而亲附公孙瓒是舍近求远的危险举措。

C.程昱到范县后,对县令靳允动之以情,晓以大义,分析利害,靳允深受感动,坚定了守城信心。

程昱趁此良机,让靳允杀死氾嶷,将军队和守城之权交给了靳允。

D.程昱是三城防守的中流砥柱,其他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靳允听从程昱劝说,冒着亲人被杀的风险,一心守城,东阿县令枣祗率吏民拒城坚守。

兖州府从事薛悌也与程昱出谋划策,三城吏民团结一心,共度危机。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昱私异之以语荀彧及兖州反赖昱得完三城于是彧以昱梦白太祖太祖曰卿当终为吾腹心昱本名立太祖乃加其上日更名昱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县令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

②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

唯君详虑之!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注释】①昆仑:

传说中的仙山。

②蓬莱:

传说中的海上仙岛。

(1)有人认为诗中“屠”字用得有异趣,试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分)

(2)刘克庄称此诗“识度高远”,结合诗歌,请简要说明此诗的“高远”。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2),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3)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个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已分别出现。

“伦理”二字的合用,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大约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所谓“敬畏伦理”(这一概念系作者2004年提出),是指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的对象时所遵循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当代法国哲学家保罗·里克尔在《恶的象征》一书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阈分析了伦理的起源:

“经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由于它已经是伦理的畏惧,而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害怕,因此所畏惧的危险本身是伦理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伦理”内在地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

敬畏感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

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

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是去冒犯和亵渎它。

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

对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海德格尔认为:

“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

”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被称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为君子、圣贤。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

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朱熹在对《中庸》进行诠释时,特别强调对“道”和“天理”的“敬畏”:

“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

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

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云:

“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正是“君子之心”难得的“常存敬畏”,正是人类明智的“狂性自歇”,才使得敬畏伦理的智慧之光普照大地,人类也才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

人类应该有所敬畏。

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

这种限制和规约,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1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B.西汉初年,人们就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

C.敬畏感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D.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

E.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不仅是对与人生命有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13、下列关于人类要有“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B.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的根本。

C.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愈来愈淡漠,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逐渐弱化,这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D.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

14、本文第三段和第六段都谈到了敬畏感的问题,它们的角度一样吗?

说明理由。

(4分)

15、从全文来看,敬畏伦理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概括。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看护父亲的孩子[意]亚米契斯

一个春雨绵绵的早晨,一个满身泥水的乡下孩子,来到那不勒斯市一家著名的医院门口,递了一封信给看门人说要找他入院不久的父亲。

看门人瞥了一眼信的大致内容就叫了一个护士领孩子过去。

看着病人的样子,孩子哭起来。

病人很瘦,头发变白了,胡须变长了,肿胀的脸又青又暗,皮肤像要破裂似的发亮,眼睛变小了,嘴唇变厚了,全然不像父亲平日的模样,只有额头轮廓和眉毛还有点像父亲。

孩子叫着:

“父亲!

父亲!

认得我吗?

我是西西洛!

母亲不能来,叫我来照顾你。

请看看我,跟我说句话吧!

病人看了孩子一会儿,又闭上眼睛。

“父亲!

父亲!

你怎么了?

我是你的儿子西西洛啊!

西西洛正焦急地呼唤着,有人用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抬头一看,原来是医生。

“不要担心,他脸上发丹毒了。

虽然病情很厉害,但还有希望。

你要细心照顾他,你在这里真是再好不过了。

”医生说。

从此,西西洛就细心地照顾起父亲来。

病人常常看着西西洛,好像不很清醒,不过注视他的时间慢慢变长了。

当西西洛用手帕捂着眼睛哭的时候,病人总是凝视着他,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

经常昏睡的他每当清醒一点儿的时候,总是睁开眼睛寻找看护他的人。

每当这时西西洛也很高兴,就把母亲、妹妹们的事情以及平时盼父亲回国的情形都说给他听,又用深情的话劝慰病人。

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忽然加重,护士送来的药和食品,只有西西洛喂他才肯吃。

下午四点钟,守在病床边的西西洛正独自流泪,忽然听见屋外有人说话:

“护士小姐,再见!

熟悉的声音使西西洛跳了起来,他冲出了病房。

一个胳膊上缠着绷带的人站在那里,——“父亲”!

那人回头一看,也叫起来:

“西西洛!

“啊!

西西洛,这是怎么回事?

你母亲来信说你已经来到医院了,快把我担心死了!

西西洛!

怎么这样憔悴?

我已经好了,母亲、孔赛德拉、小宝宝都好吗?

我正要出院。

天呀!

竟有这样阴差阳错的事!

西西洛想说家里的情况,可说不出话来。

“走吧!

我们今晚还能赶到家。

”父亲拉他走,可西西洛一动不动,却回头看着那病人。

病人也睁大眼睛注视着西西洛。

“请等一等,父亲!

我现在还不能回去。

我在这里住了5天,已经把他当作你了。

我那么爱他,你看他看我的眼神!

他不能没有我。

父亲!

请暂时让我留在这里吧!

父亲犹豫不决,看看儿子,又看看病人,问周围的人:

“他是谁?

“跟你一样,也是个农村人,刚从国外做工回来,恰好跟你同一天住进医院。

进来的时候不省人事,话也不能说了。

家里人好像不在附近。

他准是把你的儿子当成自己的儿子了。

病人仍看着西西洛。

“那么你留在这里吧,善良的孩子。

我先回去让你母亲放心。

这几块钱你当作零用。

”父亲说完,吻了吻儿子的额头就走了。

西西洛回到病床旁边,病人似乎安心了,西西洛不离病人半步,病人也紧紧盯着西西洛,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眼神很和善,只是瞳孔渐渐缩小而且渐渐昏暗起来。

西西洛紧紧握住病人的手,病人睁开眼,看了看西西洛就闭上了。

“他去了!

”西西洛叫着。

“回去吧,善良的孩子。

神会保佑你这样的人的,你将来会得到幸福的!

护士把窗台上养着的花取来一束交给西西洛:

“没什么可送你的,请收下这花当作纪念吧!

“谢谢!

”西西洛收下花,擦着眼泪。

“但是我要走远路,花会枯萎的。

”说完将花撒在病床四周,“把这花留下当作纪念吧,谢谢医生和护士小姐!

谢谢大家!

西西洛忽然不知道该如何叫他,想了一下,就用几天来已经习惯的称呼说:

“再见,父亲!

”说着背起衣服包,缓缓向外走去。

外面天亮了。

(摘自《精品小说》,有删改)

16、小说首尾都有一段精短的景物描写,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7、明明是西西洛认错了父亲,作品为什么还以“看护父亲的孩子”为题?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5分)

 

18、文中对病人有两处关于嘴唇的动作描写:

①“有一次嘴唇微动,好像要说什么。

”②“吃力地动着嘴唇想要说些什么。

”病人到底要说什么?

试作探究。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80后毕业生压力大 多种原因催生“啃老族”

2009年10月13日来源:

人民网

2008年高校毕业生有16.51万人成为“啃老族”的一员。

2009年的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显示,去年的高校毕业生中,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报告中称之为待定族。

这里的待定族,就是人们常说的“啃老族”。

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啃老族”已经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关于它的话题一直持续不断。

被称之为“啃老族”的多是80后一代,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80后主观上并不想做“啃老族”,他们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但是种种原因,许多80后被动陷入“啃老”的境地。

小标题一:

__________________

07年毕业的小陈终于如愿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

毕业那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小陈选择了考研,结果没有考上。

不得已他开始找工作,“面试过好多次”。

屡次面试没有成功,小陈果断的决定:

再次考研。

07年7月,毕业生纷纷离校之际,小陈重返学校,“在学校有学习的气氛”。

小陈在学校和人合租了一间教师公寓,每月500元租金。

“其实就是一个睡觉的地方,大部分时间都在自习室、图书馆了”。

每年毕业生离校的时候,高校周围的房租都会大涨。

很多像小陈一样的“校漂”从学校搬到附近的民居,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的就业平台。

因为没有工作,他们不可避免的要伸手向父母寻求帮助。

“房租、生活费,只能往家里要。

”小陈很无奈地说。

“我还算好,有人考两年甚至三年,家里的负担就更大了。

不仅如此,研究生在读的两年或三年内,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需要父母来支付生活费。

经济上迟迟不能独立让这些80后无奈“啃老”。

小标题二:

__________________

那毕业以后顺利就业的大学生情况又如何呢?

在“安家落户”、“结婚购房”等中国传统观念左右下,80后毕业生即使已经工作,也有很多人需要父母“输血”。

张明07年毕业于扬州某大学,之后在当地一家私企工作。

去年张明结婚了,远在吉林农村的父母倾尽所有,为其付首付买了一套房,张明两口则负责还每月贷款。

“我毕业一年,月薪才2500,哪里有积蓄买房!

有报道称,全国有超过85%的青年多少存在“啃老”现象,其中房价高涨是一大主因。

买房首付动辄需要数十万元不等,使得刚刚工作的 80后,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事实证明,像张明一样买房需要父母支持的,占大部分或绝大部分。

采访中还有人认为,靠父母买房不算“啃老”,如果这算是“啃老”的话,“那人人都是啃老族了。

小标题三:

__________________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

一直以来,中国的父母最爱儿女,他们把为儿女做饭、购衣、买房,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当子女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时,父母会自我安慰:

没有工作是小事,只要儿女平安健康就行了。

于是,父母不仅承担了子女吃、穿、用以及教育、医疗,娱乐、时尚等生活消费需求,还要操心子女的婚姻大事、结婚住房等等。

家住唐山的小刘07年毕业于燕山大学,之后曾在一家网络公司负责网络安装,但一个月后就辞职了,因为“这不是我想要的”。

此后小刘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目前仍然赋闲在家。

对儿子的“漫不经心”,小刘父母虽然有点着急,但也无可奈何,依然每月提供生活费,“好在家里情况还不错。

正是父母的溺爱,助长了“啃老”现象的产生,使得“啃老”之风愈演愈烈。

因此有专家称,不仅孩子应该学会独立,父母也应该学会“独立”。

这里的独立主要是说必要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割断“脐带”,把孩子推出去,促使子女面对现实、自食其力。

(李江哲)

19、请根据80后“啃老”的原因,给这则新闻拟写三个小标题。

(4分)

20、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调查的,并依据文章内容归结调查结论。

(5分)

21、怎样才能使“啃老”族不再啃老,说说你的建议。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

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6分)

例句:

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23、某大型超市每天停止营业时间是晚上十点,请你写一篇广播稿在晚上十点时对顾客作一下提示。

要求:

语言得体,亲切自然,不少于70字。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