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229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docx

高中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

2019-2020年高中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岳麓版练习题第七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顾炎武针对明代学风的弊病指出:

“若有明一代之人,其所著书,无非窃盗而已。

”他强调凡做学问,“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在此,顾炎武()

A、全盘否定明代学术成果

B、提倡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

C、前人研究成果不可超越

D、强调学术研究的自主创新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下列哪些因素促进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①封建制度的衰落②封建专制的加强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封建制度的完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黄宗羲主张“工商皆为本”。

这些思想从根本上反映了

A、李贽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B、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传统观念受到严重冲击

C、封建专制统治走向衰落

D、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思想已经产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某思想家提出: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

”材料反映了该思想家()

A、维护理学正统

B、提倡唯物主义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对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科技进步

C、封建制度衰落

D、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李贽称赞汉司马相如、卓文君“善择佳偶”,还赞扬寡女改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称赞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

A、统治者大兴文字狱

B、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强化

C、官僚机构更加臃肿

D、提高了官僚从政能力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的文化特点是“承古萌新”,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A、科学技术,集大成,总结性

B、文学艺术,小说成主流,反封建性

C、哲学思想,进步思潮,民主性

D、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传入,新颖性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某思想家提出:

“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

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该思想家是()

A、朱熹

B、董仲舒

C、王守仁

D、顾炎武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孟子》

材料二:

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

盖天下之纪纲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然后有所系而立。

——《宋史·朱熹传》

材料四: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

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一认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材料二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目的。

材料三中朱熹认为治国的关键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立纪纲”的主要途径。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历史价值。

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的儒学家们对“君权”有何共同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在《有度》中说:

“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这是韩非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故曰“威不两错”。

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

黄宗羲说: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三:

顾炎武说: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他认为只有皇帝同各级官吏共同掌握政权,才能达到“天下治矣”的目的,他还提倡“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材料四:

唐甄说: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的政治主张。

材料二中黄宗羲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三,四所反映出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列举这三段材料中能反映该思想的关键语句。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顾炎武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者,莫甚于李贽“。

——《日知录》卷一八

材料二:

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上疏

材料三:

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一一受理性的检验。

更重要的是,他们发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为与其他同时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值:

这个体系不但把他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

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

——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李贽有哪些“叛圣”、“非圣”、“排击孔子,别立褒贬”的观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些哲人们思想的共同特征。

“他们发起一系列的革命原则”主要有哪些?

根据材料四,分析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来源。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2014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在世界各地孔庙同时展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文化遗产——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

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也。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三:

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官便殿奏札》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明)李贽《藏书》

请回答:

阅读材料一中的四幅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及其原因。

据材料四、五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

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