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191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85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 湘教版.docx

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湘教版

2019-2020年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大气环境》学案湘教版

【考纲及课标要求】

考纲:

(1)大气受热过程。

(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课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考点剖析】

本单元内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点,其涉及的问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实用性强。

本单元高考命题越来越突出对能力,尤其是对读图、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一、命题形式上:

以一些天气现象作为背景,要求运用有关大气热力作用原理以及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加以解释;

二、考核内容上:

侧重对大气成分变化与环境保护、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特点,尤其是逆温层的特点与成因,以及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等内容的考查;

三、能力要求上:

强调对读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考核的热点仍然是:

第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气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和天气形势图;第三,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及其判断;第四,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气候资源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体系和要点】

(一)大气圈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圈的作用:

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垂直分层依据:

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层次

特点

原因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

对流运动显著(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千米)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

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

平流层

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

臭氧吸收紫外线

上热下冷

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

高层大气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2.大气的热力状况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有选择性。

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

反射:

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

散射:

有选择性。

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

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短,削弱得少

[见例1]

(2)大气的保温效应

温度高低与波长长短关系:

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

太阳辐射波长小于地面和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全球的热量平衡

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因此全球气温稳定

人类活动使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见例2]

 3.大气的运动

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不均造成高低纬温度差异

(1)热力环流

概念: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

形成:

冷热不均→垂直运动→气压差异→水平运动

[见例3--例6]

4.全球性大气环流

概念: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

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1)三圈环流

影响因素:

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情况:

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地面表现: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向高纬移,冬季向低纬移,与太阳直射点移动一致、移动5∽10个纬度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

 北半球气压被断裂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显著增大

时间

温度

气压

切断气压带

实际情况

7月

陆高海低

陆低海高

副热带高压带

仅在

海洋

北太

平洋

夏威夷高压

北大西洋

亚速尔高压

1月

陆低海高

陆高海低

副极地低压带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3)季风环流

概念:

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

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见例8例9]

5.常见天气系统

(l)锋面系统

概念:

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之间的交界面

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天气

 

冷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一般坡度较陡,降水区域范围较小、时间较短,雨区主要在锋后

气温和湿度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

暖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一般坡度较缓,降水范围较大,时间较长,雨区多在锋前

气温升高、气压上升、雨过天晴

 

 

(2)气旋和反气旋——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系统

 气流状况

气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影响天气

实例

气旋

低气压

四周向中心(北逆南顺)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

高气压

中心向外(北顺南逆)

下沉

晴朗

伏旱

[见例10例11]

 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天气和气候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是时刻变化的

气候: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气候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

地区气候差异和气候季节差异的主要原因,形成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大气环流:

空气运动过程中温度降低(上升或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汽易凝结,降水多

(3)气候类型

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

热带雨林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

南北纬10°-20°之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控制

干湿季交替

热带季风

北纬10°-北纬2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雨季集中

旱雨季分明

热带沙漠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

亚热带季风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温夏热夏雨

地中海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

冬温雨夏干热

 

 

温带季风

北纬35°-50°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寒冷干燥

夏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

南北纬40°-60°大陆西部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亚寒

针叶林

北纬50°-70°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冬寒长

夏短暖

寒带

苔原

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际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

高原

高山高原

气候

高大的山地和高原地区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温随高度

而降低

 (4)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

(距今22亿年∽1万年)3次大冰期气温下降,中间为间冰期气温上升

历史时期:

(1万年左右)气候波动,我国分为4个温暖时期和4个寒冷时期

19世纪末以来:

波动上升

 [见例16--例17]

7.气候资源

(l)特点

目前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

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2)开发利用

农业:

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该地的种植制度(作物结构、熟制、配置与种植方式)

合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措施:

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生态农业、立体农业

旅游:

吉林市的雾湖、哈尔滨的冰雕

8.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台风

概念:

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称飓风)

形成:

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的广阔洋面上,西北太平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危害:

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我国登陆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

措施: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对台风的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

(2)暴雨洪涝

形成:

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分布:

亚洲最多。

我国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3)干旱—受灾面积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生态环境;种植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4)寒潮

概念: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影响范围:

只有西藏、云南影响较小

影响:

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秋季、春季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见例13例14]

9.大气环境保护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南极附近出现臭氧洞:

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出现在春季(9-11月)

臭氧量污染减少的人为原因:

冰箱、空调等释放出氟氟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发生光化学反应消耗

臭氧减少危害: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增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保护措施:

国际合作,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3)酸雨危害与防治

 酸雨:

pH值小于5.6的雨水

 形成: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入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我国情况:

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40%,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成为重酸雨区

 危害: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

 防治:

最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控制酸雨

 

(二)气候要素

1.气温

概念与单位:

空气的冷热程度,一般用℃表示

 

 [见例12、18、19、20]

2.降水

概念与形成条件:

有水汽、凝结核和冷却凝固的条件

测定:

通常用毫米计算。

某地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的多年平均降水量

降水的季节分配(柱状图)月降水量最高、最低值,年降水量、雨季迟早或长短

分布规律: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大陆东岸降水较多)、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3.气压

概念与单位:

空气重量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常用单位百帕(hPa)

 [见例7例13例14]

(三)中国气候

1.天气预报

(l)卫星云图

显示云雨区域的位置、分布,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位置和强度,为生产生活服务

判读:

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程度浓,云层厚,下雨大

 

(2)天气符号和简易天气预报图见初中地理第3册P42页

2.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l)气温分布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重要地点

冬季

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则太阳光热少。

②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①一月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②最低温在漠河

夏季

南北普遍

高温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间比南方长,则太阳光热不比南方少多少

最低温在青藏高原

最热的地方在吐鲁番

(2)生长期和积温:

≥10℃的持续期,大多数农作物在日均温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3)温度带

划分依据:

积温

温度带分布、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

 

温度带

范围

10℃积温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麦、

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

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

大豆、谷子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

部分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

谷子、甘薯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双季稻、

油菜(小麦)

热带

滇、粤、台的

南部和海南省

>8000℃

一年三熟

水稻

高原气候区

青藏高源

<2000℃

一年一熟

青稞

3.降水和干湿地区

(l)空间分布

 

分界线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大阴贺巴冈)

(2)季节分配

 (3)年际变化

概念:

降水年与年之间的变化

情况: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原因:

夏季风进退反常。

夏季风强,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4)干湿地区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干湿地区

干湿情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农业

湿润地区

一般年降水量>800mm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水田农业区

半湿润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原

旱地农业区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草原

放牧业区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多荒漠

4.气候特征

 (l)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世界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同纬度冬季最冷,夏季除沙漠外最热,年较差偏大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2)雨热同期

(3)气候复杂多样

标志:

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干湿地区、气候类型

原因:

跨纬度广、离海远近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

影响:

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考点梳理典型案例剖析】

例1、下列四幅图中的地点均为北半球同一纬度、同一季节,其中气温最低的是

    

          A       B        C      D

 

例2.读下图“大气的保温作用”效应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辐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2)B小于A的原因是__________;E更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一天中,A、C、D辐射强度最大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时、__________时和__________时.

(4)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放在对流层中,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___°C.

(5)少云的夜晚,C的作用__________,气温偏__________.

例3:

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B.摩擦力只改变风向

  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向

  D.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

例4:

读下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A.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

①<②<③<④

     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例5:

如下图,在同高度有ABCDE五点,其中ACE三点的气压为1000百帕,B为1010百帕,D为990百帕,那么,1000百帕等压面(线)该如何画呢?

结论:

1、高压地区,等压面(线)向高空凸;低压地区,等压面(线)向低空凹。

或者说,等压面(线)向高空凸则为高压地区;等压面(线)向低空凹则为低压地区。

      2、线之下大于线,线之上小于线(意即等压线下方的气压高于等压线气压值;等压线上方的气压低于等压线气压值)。

大气环境——气压高低的比较

     一般地,我们所讲的高压或高压中心、低压或低压中心进行直接比较时,往往有个前提条件即两者处在相同高度,

       1、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气压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高空与近地面的高低气压分布相反。

       2、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⑴气压与气温的关系

      气温高则气压低,气温低则气压高。

       ⑵气压与沸点温度的关系

       沸点温度高则气压高,沸点温度低则气压低。

       3、气压比较三步曲

       ⑴分组——同高度为一组。

       ⑵分组比较——根据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判定大小。

       ⑶组内比较——根据气压与气温的关系或气压与等压线的分布特征。

例6、典型例题,在“地面和高空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例7:

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A是________气压中心,B是________气压中心。

(2)图中气压分布形势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3)此时,东亚应盛行________风,南亚应盛行________风。

例8:

下图上部表示全年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的一般情况,下部表示大气环流状况。

1.图中A处降水量最大,因为________。

2.B处降水量较小,因为________。

3.C处降水量较多,因为________。

4.D处降水量最少,因为________。

5.若用干、湿、冷、热来表示不同气压带影响下的天气、气候状况,则A处________,B处________,C处________。

例9:

读图2-15“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回答下列问题。

 

(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  、  、  、  。

(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     雨为主;B是    风带,它是   

环流圈的组成部分。

(3)C气压带被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时间是   月(1或7)。

(4)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    风;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在    洲分布最广。

(5)若有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地区,飞行高度始终距地面15km,则此飞机先是在   (大气层)中飞行,而后在   (大气层)中飞行;至北纬30°附近,已知近地面气温为30℃,问飞机所在的高度气温约为     。

例10.读下图(图2-4-26),回答下列问题

图2-4-26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__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时间一般在__________季节,对我国江南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1、读11月04日14时地面天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过去的24小时的天气情况是。

(2)图中乙地此时吹风。

乙地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乙地所在国家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3)丙地区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平原,主要糖料作物有。

同时该地也是沼泽分布率很高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丁岛的气候类型是,与我国同类型气候相比差异体现。

例12(2003广东卷)下图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

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1月月均温19.8℃,7月月均温8.5℃,年降水量912mm。

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

 

例13右图是某月30ºN纬线附近气压分布状况,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月、七月)的气压分布状况;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受气团的控制,吹方向的风。

(2)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

G1G2D2

(3)此时在近地面大气中,高压地区水平方向等温线向纬凸出,垂直方向的等压面向凸出。

(4)试说明D2的形成原因:

(5)此时江汉平原农业生产中的障碍性天气是,地中海北部沿岸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象条件是。

例14读图七“沿600N纬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回答以下问题:

⑴两图表示的是600N纬线月平均气温和气压的变化。

(2)由图可知,经度附近气温最高,这是因为受的影响;气温最低处的经度约为(东、西经),这里低温的原因是。

(3)a点的气温(高、低)于两侧的同纬度地区,表明该区域是;b地所在的气压中心称,受它影响,此时印度半岛吹季风。

(4)图中两条曲线的相关为。

例15为某区域等值线图,数值a

1.假如是等压面,则()

A.甲比乙气压高B.甲比乙气压低

C.甲比乙气温高D.甲比乙气温低

2.假如是等温线,且甲区域与乙区域分处大陆和海洋上。

当圣地亚哥(智利)一带的河流为丰水期的时候,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A.两地均为冬季B.乙比甲气温高

C.甲位于海洋上D.美国休斯敦一带频遭飓风袭击

3.假如是等高线,则()

A.甲处是河流的分水岭B.甲处可能发育河流C.甲处比乙处坡度陡D.甲处比乙处海拔低

例16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回答1~2题。

1.按顺序依次写出气候类型的名称(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如上图中四种气候,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例15.读图中AB两地气候图,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图中A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

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A气候类型8月相比,B气候类型9月气温较__________,降水较_______。

(3)列举属于A气候类型的美国两个著名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不利影响有哪些?

例17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图6),回答:

(1)图示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2)简析图示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水热条件。

 

(3)按投入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