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8101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6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 中和反应解析版.docx

中考试题分类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解析版

课时9.常见的酸和碱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

6.(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市,6,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

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

B.高锰酸钾故人汽油中:

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C.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

紫色石荔容液变蓝色

D.涤纶和羊毛燃烧:

都可闻到--股烧毛发的焦湖味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A.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于空气中,表面会吸水潮湿并逐渐溶解,故A选项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易溶于水但几乎不溶于汽油,所以高锰酸钾放于汽油中,不会溶解形成紫色溶液,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燃烧不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13.(2018云南省,13题,2分)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葡萄汁(3.5~4.5)B.鸡蛋清(7.6~8.0) C.苹果汁(2.9~3.3)D.牛奶(6.3~6.6)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为中性,pH>7的溶液为碱性;葡萄汁(3.5~4.5)pH<7,溶液呈酸性,故A不符合题意;鸡蛋清(7.6~8.0)pH>7,溶液为碱性;故B符合题意;苹果汁(2.9~3.3),pH<7,溶液呈酸性,故C不符合题意;D.牛奶(6.3~6.6)pH<7,溶液呈酸性,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15.(2018云南省昆明市,题号15,分值2)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富含蛋白质、脂防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

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A.鸡蛋B.猪肉C.波菜D.大米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六大营养素的知识。

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只要明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即可顺利解答。

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其是酸性食物,排除A;猪肉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其是酸性食物,排除B;菠菜主要富含维生素等,不是酸性食物,选择C;大米中富含的主要是糖类,是酸性食物,排除D。

【知识点】六大营养素。

7.(2018省市,题号,分值)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清和牛奶显碱性B.要补充维生索可以多吃鸡蛋清

C.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弱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答案】D

【解析】pH值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等于7的溶液呈中性;pH值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

A.牛奶的pH值小于7,呈酸性,所以A错误;

B.鸡蛋清含有的营养素是蛋白质,不是维生素,所以B错误;

C.pH值越小,酸性越强,所以苹果汁的酸性比葡萄汁强,所以C错误;

D.苹果汁和葡萄汁都是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所以D正确。

【知识点】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维生素。

13.(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题号:

13,分值:

2.00分)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易挥发B.有腐蚀性C.无吸水性D.密度比水小

【答案】B

【解答】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A.在常温下,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错误;B.浓酸都具有腐蚀性,如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等,故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以做干燥剂,故错误;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故错误。

故选:

B。

【考点】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7.(2018陕西省,15题号,2分)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室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示信息题;氧化铜反应前为固态,盐酸为液态,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可知,溶液总质量起始质量为零,然后溶液质量增加,n点之前溶液增加的速率大于n点之后,说明n点时氧化铜恰好反应完,然后溶液质量继续增加,说明该反应是把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的氯化铜和水,溶液总质量的增加量等于反应的氧化铜质量和加入的稀盐酸质量之和,当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增量只有加入盐酸的质量;把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溶液总质量不能从零开始,当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也不能再继续增加,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n点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氧化铜不再反应,则n点、m点对应溶液中的铜元素质量相等,B错误,不符合题意;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的氯化铜质量相等,若把溶液蒸发结晶,溶液中过量盐酸中的溶质氯化氢扩散到空气中,得到的氯化铜晶体质量相同, 故C正确,符合题意;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中增加的溶剂质量包括反应中生成的水和盐酸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当氧化铜与盐酸恰好反应后,溶液中再增加的溶剂质量是盐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因此,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11.(2018山东省淄博市,11题,2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合理的是(B)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澄清石灰水与氯化钡溶液

通入CO2

B

鉴别食盐水与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C

鉴别纯碱溶液与烧碱溶液

滴加稀硫酸

D

鉴别稀盐酸与氢氧化钾溶液

滴加硫酸铜溶液

【答案】B

【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变浑浊,氯化钡与CO2不反应无现象,故此方案合理;B.酚酞试液在食盐水与稀盐酸中均呈无色,故此方案不合理;C.纯碱溶液滴加稀硫酸有气泡,烧碱溶液滴加稀硫酸无现象,故此方案合理;D.稀盐酸加入硫酸铜无现象,氢氧化钾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故此方案合理.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碱的性质;盐的性质;酸的性质

15.(2018山东省烟台市,15题,2分)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正确的说法是(  )

A.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B.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和Ca(OH)2

C.生成CaCl2的质量为11.1g

D.该CaO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钙的变质。

久置于空气中的氧化钙固体可能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加入盐酸后可能产生气泡,A错误;CaO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1.4%>50%,Ca(OH)2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1%>50%,两种化合物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均大于50%,二者的混合物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50%,B错误;10g样品中Ca元素的质量=10g×50%=5g,最终能生成CaCl2的质量=5g÷40/111=13.875g,C错误;CaCO3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50%,故该固体可能为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D正确。

【知识点】氧化钙的变质

13.(2018山东省淄博市,13题,2分)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pH大于7

B.反应前两种溶液均能导电,反应后的溶液不导电

C.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和Cl-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答案】D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pH=7,故A选项错误;反应后的溶液中有Na+和Cl-,故溶液导电,B错误;除了Na+和Cl-,此外溶液中的微粒还有和H2O,故C选项错误;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故D选项正确.

【知识点】中和反应;溶液的酸碱性和pH;化合价

15.(2018年江苏省苏州市,题号:

15,分值:

2.00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D.向滴有石蕊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紫色再变红色

【答案】B

【解答】本题考查实验现象的描述。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因为白烟是固体小颗粒,白雾是液体小颗粒,故选项说法错误;B、铝片表面有氧化物保护膜,用砂纸打磨去,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时,由于金属活动性铝大于铜,所以铝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故可以看到划痕处出现红色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而不是红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滴入氢氧化钠时,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紫色石蕊变成紫色,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氧气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

17.(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17题,2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用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但是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臭氧,反应物生成物都是一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并不是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H2O含有10个质子,Ne也含有10个质子,H2O和Ne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CO、CO2和碳酸盐,虽然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酸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正确,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化合反应,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有机物的特点,酸的化学性质

6.(2018黑龙江龙东地区,1题,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现象;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小液滴,形成白雾,不是白烟,故A不符合题意;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C不符合题意;蒸馏水属于软水,加入肥皂水搅拌会产生大量泡沫,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化学反应中的实验现象

3.(2018内蒙古省包头市,题号3,分值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B.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答案】B

【解析】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中都没有氧分子,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所以A错误;

B.在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所以它们都是阴离子,所以B正确;

C.浓盐酸有挥发性,打开瓶塞,在瓶口有白雾;但浓流酸没有挥发性,所以打开瓶塞在瓶口没有白雾,所以C错误;

D.pH等于10的溶液是碱性的,里面有氢氧根离子,硫酸铵中有铵根离子,这两种离子相互反应,生成氨气和水,所以硫酸铵不能在pH等于10的溶液中大量共存,所以D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构成;离子结构示意图;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离子的反应

2.(2018湖北省咸宁市,2题,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了黄色

D.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变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中的现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A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

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颜色由无色変成了黄色,故C正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到稀氢氧化衲溶液中,应该变成蓝色,故D错误。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氧气与镁、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7.(2018北京,7题,1分)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

A.FeB.CO2C.Fe2O3D.NaCl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碱的化学性质;CO2能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Fe、Fe2O3、NaCl均不与NaOH反应,故选B。

【知识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3.(2018北京,3题,1分)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

C.洁厕灵(1~2)D.橘子汁(3~4)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pH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溶液的pH>7,溶液呈碱性,油污净的pH在12~13之间,大于7,呈碱性,西瓜汁、洁厕灵、橘子汁三种物质的pH均小于7,呈酸性,故选A项。

【知识点】pH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1.(2018北京,1题,1分)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A.CO2B.O2C.NaClD.NaOH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紫色石蕊遇酸性物质变红,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溶液显酸性,氧气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成蓝色。

故选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14.(2018天津市,46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反应,所得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一定量的稀盐酸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B.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相混合

C.将硫酸钾溶液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

D.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答案】C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A不符合题意;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与盐酸

溶液混合,则二者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根据KOH+HCl=KCl+H2O

5636.5

可知,反应后溶液中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硫酸钾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在水溶液中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C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那在溶液中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酸、碱、盐溶液与指示剂的反应

8.(2018天津市,8题号,2分)人体中一些液体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B.唾液6.6~7.1 C.尿液4.7~8.4D.胰液7.5~8.0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内物质的酸碱性强弱;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胃液pH为0.9~1.5,最小,酸性最强,故A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pH大小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16.(2018山东省枣庄市,题号16,分值2)人若长期食用“镉大米”(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

研究表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与土壤的pH有紧密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率的是

A.氧化钾  B.绕碱  C.熟石灰  D.硫酸亚铁(水溶液显性)

【答案】C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土壤的pH越大,水稻对镉的吸收率越小,可以说成,土壤的酸性越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越大,所以,为了降低水稻对铬的吸收率,需要改良土壤的酸性。

A.氯化钾的水溶液呈酸性,土壤的酸性增强,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会升高,所以A错误;

B.烧碱就是氢氧化钠,虽然它的水溶液呈碱性,但是它的腐蚀性极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B错误;

C.熟石灰就是氢氧化钙,它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使土壤的pH变大,从而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率,所以C正确;

D.硫酸亚铁的水溶液呈酸性,土壤的酸性增强,水稻对镉的吸收率会升高,所以D错误。

【知识点】根据图像获取有用信息;常见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中和反应的应用。

 

14.(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题号:

14,分值:

3)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本题是一道物质的推断题,根据已知物质和物质种类进行分析判断。

氢氧化钠与氧化物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不是硫酸钠,故A错误;碱氢氧化钠与硫酸或硫酸镁反应均能生成硫酸钠,故B错误;碱氢氧化钠如果与硫酸镁反应能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故C正确;反应①为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故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错误。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

2.(2018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题号17,分值2)

“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或苛性钠,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因此,“苛性钠、烧碱、纯碱、火碱”四种俗称中所代表的物质只有2种物质,选项B正确。

故选B。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3.(2018恩施州,15,2分)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改良酸性土壤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能去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答案】A

【解析】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钠价格高、腐蚀性强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A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故B正确;氢氧化钠与油污反应,可以除油污,可做炉具清洁剂,故C正确;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D正确。

【知识点】氢氧化钠性质

17.(2018湖南省益阳市,17题,3分)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答案】B

【解析】a点所示溶液的pH>7,故溶液呈碱性,A错误;b点溶液的pH=7,为中性,向b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不变色,呈紫色,正确;该实验开始溶液的pH>7,是将稀硫酸逐滴滴入NaOH溶液中,C错误;c点所示溶液中pH<7,含有的溶质是生成的Na2SO4和过量的硫酸,D错误.

【知识点】酸碱中和;pH与酸碱度;指示剂

13.(2018湖南省怀化,13题,2分)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约6.6~7.1)B.胃液(pH约0.9~1.5)

C.胆汁(pH约7.1~7.3)D.血浆(pH约7.35~7.45)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溶液的酸碱度和pH;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范围是0~14,pH=7是中性溶液,pH<7是酸性溶液,数值越小酸性越强,pH>7是是碱性溶液,数值越大碱性越强,则以上酸性最强的是胃液。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度,pH值

5.(2018四川省广元市,5题,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六大营养素基本都是有机物

B.可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C.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结构相同、性质相同

D.常温,某溶液的pH>7,该溶液一定是显碱性的溶液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检验鉴别;人类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中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都是含碳元素的有机物,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稀硫酸溶液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酚酞溶液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均不能变色,所以,酚酞溶液分别加入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中,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区分,故B不符合题意;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碳单质,但是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不完全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pH>7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则该溶液一定是显碱性溶液,故D符合题意。

【知识点】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的检验鉴别,酸和碱的性质;

4.(2018江西省,题号4,分值2)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的是()

A.氨水B.汽水C.冰水D.糖水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指示剂的性质和溶液的酸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氨水显碱性,汽水显酸性,冰水和糖水都显中性,故氨水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A正确。

【知识点】指示剂的性质,溶液的酸碱性

 

3.(2018江苏省宿迁市,3题,2分)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

SO2、NO2、 CO2、 CO等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空气的污染物;稀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水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正确,故A符合题意;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硝酸氨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知识点】酸、碱、盐的性质及空气的污染物;

13.(2018广西省玉林市,题号13,分值2)下列物质具有挥发性的是

A.锌粒  B.浓盐酸C.石灰石 D.二氧化锰

【答案】B

【解析】一种物质的挥发性是指它从液体或固体变成气体的倾向。

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强,这些化合物一旦暴露到空气中就会迅速地从液体或固体变成气体。

锌粒不是化合物,沸点极高,没有挥发性;石灰石和二氧化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