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033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docx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西和县十里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阶段性成果总结

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地处县城南10公里处避风村,西城公路旁,占地面积36135平方米,建筑面积15659平方米,有28个教学班,1584名学生,86名教职工。

学校自2010年10月开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现将学校课改以来的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改起因

十里中学课堂改革起因于一次月测质量分析会,大约有60%的老师指出了同一个问题:

“考试题大多是复习时讲过的,但学生就是不会做。

这个问题引起全校教师的深度思考和激烈讨论。

围绕这个问题,学校召开了为期五周的专题讨论会,最终达成共识:

教师以单一的讲授为唯一的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只听不思、被动接受”,教师“以教代学(即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机械重复”,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造成老师苦教,学生不学,恶性循环现象的原因,是学校对教师的管理重行政管理,轻教学服务,理性的管理制度不能满足教师的非理性需求,如对教师人格尊严的尊重、个人权利的展现、个人发展的需求、人生目标的实现等。

不利于教师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校过于单一的以学生成绩,为唯一考核依据的线性评价机制,造成教师对学生没有长远培养目标,追求短期效应,阻碍了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个体性、全面性、创造性、发展性,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师生的探索欲、创造欲。

基于此,学校尝试对“以教代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提出只有对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机构以及教学评价机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才能彻底改变学生只听不思,被动接受,教师苦教,学生不学的现状,只有以满足、促进和提高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思考问题的基点,才能够改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切实实施素质教育,真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改历程

学校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自主尝试的摸索阶段;二是求知、借鉴、经验的推广阶段;三是显形求质的特色创建阶段。

第一阶段:

2010年3月至7月的自主尝试与摸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尝试:

1、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尝试小组合作学习。

2、运用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尝试小组合作学习。

3、以教师引导、讲解为主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虽然没有取得较大的成果,但为以后的转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了一定的铺垫。

第二阶段:

2010年7月至11月的求知、借鉴、经验推广阶段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当学校课改感到迷茫,不知该何去何从之时,县教育局教研室通知学校去参加天水市教育局举办的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的经验解读报告会。

学校于7月16日至19日由王琼校长亲自带领8名骨干教师参加了杜郎口中学专题经验报告会听取了杜郎口中学两名教师的示范课教学,两节示范课教学使学校八名骨干教师感触深刻、受益颇多、思维焕然一新。

这就萌发了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的想法。

十里中学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成为全县首批去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和考察的学校,于2010年10月17日至21日由王琼校长带领23名骨干教师在杜郎口中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

返程后又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和两天的报告会,在全校欣然掀起了一股课改热潮,并总结了以下可供借鉴和学习经验:

1、在农村中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完全可行的,坚定了教师课改的信念。

2、拓展了学校教师的思维,由原来的聚焦课堂,拓展到放眼课外。

3、认识到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在预习,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措施在展示,帮助学生知识提炼、能力升华、思维拓展的空间在反馈。

并在此期间学校对杜郎口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推广:

1、要求学生使用双色笔做作业和完成导学案。

2、要求教师运用教案和导学案来指导教学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加强课堂小组建设,鼓励学生以多样式参与课堂,以多形式展示成果,课堂教学初步取得转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但是在全面推广的过程中虽然取得初步的成效,仍然出现了不少的困惑与问题,比如教师难以驾驭课堂,学生在课堂上秩序混乱,课堂有形无质,没有达到以形变促质变的本质变化,为此学校依据校情、教情、学情对杜郎口“三三六”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思考。

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统一思想,提出放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一切工作都得服务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第三阶段:

2010年11月至今的显形求质的特色创建阶段

基于杜郎口中学的启示和对杜郎口经验推广尝试中出现的问题的探讨和总结确定了以后课改的思路,在第三阶段十里中学结合实际,对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后提出了以满足、促进和提高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思考问题的基点,“以教导学、先学后练、先测后讲、以学定教”的基本教学理念,“责任上揽、权力下移、强化过程、细化管理、加大研发”的管理理念,“以生为本、以学定价”的评价理念。

创建了具有十里中学特色的“三·一三”课堂教学模式。

三、“三·一三”教学模式

(一)“三·一三”教学模式解析

“三·一三”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三”是指三种基本课型,即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一三”是指十三个课堂基本授课环节。

其中有显性环节和隐形交叉环节,预习课的授课环节为明确目标、学法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导学释疑、交流监测;展示课的授课环节为成果展示、点拨评价、拓展延伸、收集汇总;反馈课的授课环节为释疑解难、知识构建、能力提升。

1、预习课:

是以科任教师课前设计的导学案、教案为指导,以课本为主要学习资料,以课时目标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课。

在预习课上学生的学习围绕导学案预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法指导和教师的现场指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导学案预设范围内的基础知识;该过程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引领、点拨辅导提升为主要方式,以定义、概念、双语生字词、专业学术名词的理解记忆;作者简介、文章大意、情景对话、实验现象、生物技术、历史事件、天气、地貌、行政区划等的语言描述;公式、定理、结论、实验结果的推导总结;例题、实验过程的演示等为学习内容。

以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应学习范围内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相应的基础题型,通过朗读、板书、语言交流、默写等方式再现基础知识;通过联系、渗透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的技能,使学生的预习能够通过两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并为展示课和反馈课打好基础。

整个预习过程要贯穿和重视“导”与“练”,“导”即学案上的学法引领和教师的现场指导、辅导、引导;“练”是对学的巩固、运用和强化。

预习课上“以教导学、先学后练”理念的落实,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重要步骤。

2、展示课:

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与输出课。

在展示课上,教师以教案为指导,以教师通过预先设计好的展示任务卡、教案为指导;以限时展示检测、自我提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助长师生互动学习的课堂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前提;以学生在预习课上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展示基础;把预先设计好的展示任务卡分配到各学习小组,由小组长分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板书、讲解、复述、推理、辩论、朗读、背诵、表演、对话、演示等形式展示预习成果。

在展示过程中,小组长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小组成员的作用,要根据组员学习情况,有梯度地分配展示任务、选择小组代表进行展示、并对本组成员的参与情况进行监督和记录;课堂评价与激励是展示课的重要组成内容,学生自评、互评是主要的评价手段,此外,教师要结合学情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合理评价,多肯定、鼓励、赞美学生。

展示课的环节有成果展示、点拨评价、拓展延伸、收集汇总。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学习,对其展示情况进行点播评价,通过追问、设疑和引导拓宽学生基础知识面、拓展学生思维,收集展示时存在的问题作为反馈课上的素材,即以先测来定后讲的内容和策略。

达到巩固预习效果、输出内化知识、提升综合运用能力、搜集反馈问题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模式。

3、反馈课:

是通过对学生的释疑解惑、深层追问、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探讨解决公共问题、提升基本技能的课堂。

反馈课以预设的重难点和问题为基础,汇总预习课和展示课中出现的公共问题为反馈内容,以教师释疑、学生讲解、实验演示、现象推理、追问拔高、常识运用等为方式,来导学释疑,达到巩固预习、展示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能力提升,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断追问和深层剖析的科学情感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三·一三”教学模式的意义及作用

三种课型的确立和十三个授课环节的明确,细化了教学过程。

变传统的“教”为学生的“学”,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由传统课堂的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转化为重过程轻结果,变以往的机械学习为灵活多样的运用,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更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接受水平,是融合教材整合与学法指导于一体的教学体现。

让学生会学习、健康成长、形成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和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三·一三”模式和该教学理念的灵魂。

四、模式背后的支撑

“三·一三”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以满足、促进和提高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思考问题的基点,以“教学理念”、“管理理念”、“评价理念”为核心的三个指导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通过构建“蓬勃进取、意蕴深厚”校园文化、借助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来保障这一模式的顺利落实。

(一)三个指导理念

1、“以教导学、先学后练、先测后讲、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

“以教导学”是指以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中的学法指导、学法引领和课堂上的现场指导、引导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导学案上设计的学习任务,实现在学习时序上的先学后练。

“先学后练”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策略先进行学习,通过展示课的学习成果展示来巩固基础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基本技能、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自我超越。

“先测后讲”是指教师在预习过程中,通过与学生交流、沟通、观测、问题的收集,展示过程监测,周围学情的调查、收集问题的汇总、评判来完成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评,确定反馈课的讲解内容和授课策略,实现教学策略上的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在预习、展示、学情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确定在反馈过程中的授课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这十六个字的课堂教学基本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指导、教导作用的体现。

最大可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内驱潜力,在学习中寻找认知规律和认知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

2、“责任上揽、权力下移、强化过程、细化管理、加大研发”的管理理念

十里中学为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机构,变严格管理为细化服务。

撤除了教导处和总务处,设立了综合行政办公室、课程资源开发办公室、质量监测与评估办公室、教师资源开发与培训办公室、后勤保障办公室。

这五个办公室的功能分别是:

综合行政办公室主要负责教师考勤考核、班级与学生管理、师生档案信息管理、师生品德与法制教育、安全与卫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牵头等工作;课程资源开发办公室主要负责教案、导学案、周清卷开发、设计、完善、审核与把关指导,备课辅助资料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质量监测与评估办公室主要负责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监督与教学效果的评估指导,优质课推广,公开课、观摩课的组织,课堂评价。

阶段性教学成绩的测评和反馈等工作;教师资源开发与培训办公室主要通过教学反思、学情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现行课改进行分析、定位,进行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提炼、整理、汇总,推广,及时对相关教学信息进行研究、讨论、消化、推广并组织校本培训,以及校本教研、教师成长企划。

学生作业本的使用与作业效果的测评与指导修订等工作。

后勤保障办公室主要负责学校教学事务的后勤保障工作。

这五个办公室的成立彻底转变了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并有力地保障了课改的有效持续发展。

在管理策略上,形成了以校委会、综合行政办公室负责落实的行政管理线;以课程资源开发办公室、质量检测与评估办公室、教师资源开发与培训办公室三办联合的教学业务管理线;以年级组为纽带具体在一线开展的“行政+业务”综合管理线。

这种教师三线管理体制,在管理过程中重教学过程、抓操作落实、以良好的教学过程来促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管理“显形求质”的飞跃。

以校委会牵头综合行政办公室负责落实的行政管理线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上岗聘用制度

学校采取平等对话、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教师三级聘任制度,具体过程为:

首先学校和包级领导在全体教师中选择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骨干教师聘任为年级主任;其次,由全体教师填写班主任岗位申请意向表,由包级领导和年级主任进行审查考核,聘任班主任;第三,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别填写岗位申请意向表,完成科任教师的聘任。

对于落聘的教师学校实行二次竞聘,对二次落聘教师采用转岗或分流的办法。

教职工考勤与考课管理

为了强化教职工考勤管理和引导全校教职工积极投入到本职工作,学校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教职工考勤考课制度,在制度中体现人文与人性相结合、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管理理念。

比如学校教师考勤中的请假实行请假不请课制度,婚假、丧家、产假、病假由学校负责统一调课,综合行政办公室代调课,并对代授课教师实行每节课20元的课时补贴。

其余假例,必须由请假教师请课或调课后才能准假。

同时学校还将一天以内的准假权下移至年级主任,这样既方便了教师的个人事务处理,也保障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考勤方面,学校执行教师一天四签到制度,以严格的管理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服务空间。

但是学校在对待有特殊情况的教师,采取严中有松的办法,充分体现教师管理的科学性、人文性和民主性,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来促进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和对工作的热情投入。

三办联合的教学业务管理线

学校在完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改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以课程资源开发办公室、质量检测与评估办公室、教师资源开发与培训办公室三办联合的教学业务管理线;三办结合的业务管理考核制度,细化了学校课改的管理,保障了课改过程管理的完备性,促进了教师成长与成才,有助于教师的终身发展。

具体操作体现在以下几点:

通过教案、导学案的开发与审核指导来促进教师备课技能的提升。

学校在课改中,教案和导学案的开发经历了三次变化。

最初的导学案和教案是未分开的,既有教师的教学方案又有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案,并且以手写稿为主,学生的学习方案大多以习题集的形式呈现。

其后在试行与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教师的教案与学案的结合下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致使学生学案的答案获取太直接,略去了学生探索、深入思考的过程,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有帮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同时手写稿不利于存档修改和循环使用。

于是在课改领导小组的商讨之下,将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导学案进行分离和重新界定,并要求教师上交电子稿的方式进行存档,将教师教案定义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方案,学生使用的导学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合作探究、深入思考、课前自主预习的效果,由原有的聚焦课堂拓展到放眼课外。

第三次变化是对导学案和教案的重新要求,是为了解决教师对学生下发的导学案题量过大,学法指导作用过于单一而变化的。

经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商讨后决定,对教案、导学案的编写与审核时,要从书写上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重点是体现学法指导,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五个特点:

一是一定要有完备具体的指导、可操作的学法指导。

二是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探究性,要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归纳和总结知识点。

三是要体现相关知识点的构建、新旧知识过度和迁移性。

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并用新旧知识过度迁移和旧知识对新知识理解的帮助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

四是要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课本内容,并在小组合作探究、深入思考、教师引导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

五是要有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和能力提升、综合训练题。

导学案的编写内容要符合编写原则。

即内容要体现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内容、知识建构、达标检测、学习反思等八项;原则要体现课时备课原则、问题化原则、人人参与的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展示多样化原则、问题精选原则等七项原则。

教案与导学案的审核实行三级把关制。

如下图:

   集体讨论主备人编写 同级同科负责人审核

         课程资源办公室科目负责人审核

         主任把关审核并投入课堂使用

从时效上采取教师周前备课制度,教案要在提前一周备好并经过审核下发至任课教师手中,导学案要提前一周通过审核并下发到学生手中;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效顺利地进行。

总之教案、导学案的编写真正实现了教师的集体备课中的集思广益、共同参与、资源共享。

使以前理想化的状态转变为可操作的现实。

通过课堂教学的监督与评估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通过对学生学业的监督与测评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质量检测与评估办公室主要负责教师授课过程的监督与测评,通过对课堂的监督与测评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要求每周至少监听每位教师一节课,对个别重点培养和重点帮扶教师监听三分之二的课,转变评课评价标准,由原有的看教师的课堂表现转变为看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课堂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

评课采取以授课教师说课、自我评价、教师互评和课改小组领导点评相结合的多元方式进行,并要求授课教师要对所有听课教师的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汇总,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总结出授课反思,促使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另外要求全体教师每人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听课可以参加集体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也可以自行安排。

质量检测评估办公室专门负责对听课次数与质量的统计、整理、通报,并要求听课教师要对检测到的课堂做客观评价,给某一阶段教学给出指导性建议。

以教师相互听课与评课相结合,质检办课堂监测与评估相结合的多种方式来促进教师授课技能、教育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的全面提高。

通过课改实践的经验解读、成果的提炼总结和反思交流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首先学校实行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即在学期初教师上岗聘任结束后,由教师资源开发与培训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学科带头人,对新聘任的教师实施岗前培训。

其次学校实行阶段性工作反思与培训管理制度,由培训办定期举办教学研讨和培训活动,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讨论、吸收、推广,并且将教师参与培训情况和学习笔记等纳入形成性考核。

在教师反思管理上学校实行学情调查表与课堂教学反思相结合的管理办法,要求教师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学情调查分析,每课随教案书写教学反思。

谈成功找不足,谈改进找方法,变他律为自律。

并将学情调查和课堂反思都纳入过程性考核中,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对业务学习的态度和效度。

在学校管理反思上,课改的每一个阶段还向学生、教师发放问卷调查,及时定位学校的课改进程,分析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召开教学分析研讨会,将研讨结果进行整理、推广。

写入阶段性工作总结。

再者学校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成果纳入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通过激励机制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

还有学校运用校本教研和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以及在校本培训中利用质量分析研讨会和经验解读等方式为教师的成长增加阅历,为教师成长铺平道路,为学校教师成长企划,走出一条名师铸名校的道路。

十里中学的学生作业本是由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集体讨论后设计,经课改领导小组成员讨论修订后,统一印制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作业本。

目前已经开发出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五科的预习本和纠错本,以及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等四科的综合本,共计九科14种类型作业本。

教师资源开发与培训办公室每月都要对学生作业本进行系统检查,每周要对一个科目进行作业抽查,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数量化。

并以此分数作为考评教师的参考项目来对教师进行过程评价。

具体检查项目如下表:

预习本

纠错本

综合本

作文本

练习册

抽查人数

预习次数

批阅次数

整齐度

使用完整

双色笔

平均分

纠错次数

批阅次数

整齐度

使用完整

双色笔

平均分

作业次数

批阅次数

整齐度

使用完整

双色笔

平均分

作文次数

批阅次数

整齐度

平均分

完成情况

批阅次数

整齐度

平均分

 

 

 

 

 

 

 

 

 

 

 

 

 

 

 

 

 

 

 

 

 

 

 

 

 

 

 

通过对学生作业数量和质量的全面监控,不但能够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而且还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监测。

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年级组为纽带负责在一线落实的“行政+业务”综合管理线

课改前年级组长是学校行政事务和学校教学管理的传话筒,课改后,年级组长升格为年级主任,年级主任由原来的传话筒变为现行的独立管理者,具体负责教师的考勤考核,有一天以内的请假权和办公室的常务管理权。

组织同级同科备课小组进行集体备课的讨论,收集学情调查表和教师授课反思、问题收集卡,落实和收集问卷调查等,制定本年级的主题班会,并及时解决本周出现的问题,学校的年级组管理无论从形到质都发生了飞跃,为学校课改的顺利进行做了应有的贡献。

在学生管理上将班主任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的单线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校委会与值周教师相结合的学校管理线;以综合行政办公室、年级组、班主任三级结合的教育管理线;以学生会、班委会和小组长三结合的学生自治管理线。

这种学生三线管理新模式,加大了学生管理的空间度、时间度、实效度,确保了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

以校委会与值周教师相结合的学校管理线

为保障学生校内校外安全的有效管理,学校实施了值周教师24小时值班制,值周小组由一名值周领导、六名值周教师和一个值周班级组成,对学校的各个管理区域进行细部划分,分配任务、明确责任。

在责任和职权上值周领导全权处理本周内学校发生的一切事务,值周教师对各班学风、卫生、纪律、出勤进行检查考核、评价、指导。

例如值周教师到校后负责对学生自行车的摆放、学生学风状况的监督、校园环境的检查和课间执勤(防止学生追逐打闹),放学后值周教师负责学生的路队安排及沿途护送,以确保学生的路队不乱,避免学生在路上出现任何影响安全的意外发生。

晚上值班领导和值周领导要住在学校值班,以防学校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解决,在学生管理上争取不给学生留任何空挡,基本实现了安静、和谐、平安校园环境创建。

以综合行政办公室、年级组、班主任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线

学校自始至终重视对学生的各项教育。

依据综合行政办公室的指导、年级组和班主任的汇报,对学校周围环境和校园环境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并制定应对方略,由年级主任协调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主题班会、集会、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如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用电安全、住宿生住宿与取暖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能力。

在综合办组织下,年级组协调各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在周一集会上领导的讲话和升旗仪式上学生代表在国旗下的演讲,引起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热点的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综合办和年级组督促下,以班级为核心,班主任为主导,通过班级常规管理,来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包括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的教育元素和每周信息组、校园电台制作的电视教育节目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