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018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docx

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

2020年小学数学教师编制考试数学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三)

一、选择题:

1.在常态下,教师素质的发展遵循这样的轨迹,即由幼稚型→成熟型→专家型逐渐提升,呈(梯级上升)趋势。

2.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属于学校(B微观层面)的规划,是对学校师资建设规划的具体落实.

3.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应本着“点面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制度设计,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厘清专业定位,明确奋斗目标。

4.应采取专业发展导向的教师评价策略,综合各种可能获得有效信息的途径与方法,建立教师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机制。

5.在情绪理性疗法的ABC理论中,最重要的是,即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AABBCC

6.在现代家庭的生育、经济和情感功能中,最重要的是情感功能.

7.头脑风暴法具有去行政化、去权威化的特点,宽松的氛围、自由的表达,是集体产生“金点子”的必要条件。

8.价值取向反映了大千世界中一切在人内心深处轻重主次的地位。

9.师德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折射了社会改革的深层矛盾,是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体现,网络社会资讯手段的发达、社会对教师的高期待值更凸显了师德问题。

10.师德制度化是国际化的潮流,发达国家如英、美、德等都对师德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11.我国在2008年重新修订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条师德规范。

12.属于师德理想层面的高要求,如:

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13.师德规范中有属于师德规则的底线要求,如: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14.由于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师德表现出自觉性、创造性、情境性、深远性的特点。

15.下列不属于校园合理辐射区域的是:

学校监护责任向家长监护责任转移之后的区域。

16.校园暴力的构成要素包含:

空间要素、主体要素、心理要素、被害要素、行为要素。

17.我国大陆地区,校园暴力具有明显的“外侵性”和“师源性”特点。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6条规定:

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0.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21.“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包括:

中小学生都是弱小的未成年人、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暴力文化的泛滥、法律观念的缺乏。

22.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5年,南通市启动“南通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行动”。

23.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24.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心理基础是真诚、尊重与共情。

25.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组织形式。

26.由于教师对学生采取了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称作师源性心理障碍。

27.谈心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交换意见、沟通情感、消除隔阂的有效手段。

28.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依次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29.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班学生,旨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教育性、发展性与预防性。

30.世纪之交,西方掀起的极心理学运动将心理学的研究视点从以往关注心理障碍与疾病的研究转移到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

二、判断题: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

(×)

2.无论是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来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两者无本质区别。

(×)

3√个人幸福与职业价值的和谐统一,既是广大教师的追求,也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

(√)4.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主要应凸现个人目标。

(×)

5.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当下基础,确定可能达到的长期发展目标,从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

6.√“临床”一词源于医学术语“临床治疗”,其基本含义是一对一、面对面的医患关系,强调亲临病床、直接观察、切实诊断、对症下药。

(√)

7.√个人自我指导模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自己设计学习活动,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并选择为实现目标需要进行的学习活动。

(√)

8.在进行自我审视时,积极评价应多于消极评价,客观评价应多于主观评价,同时,指向未来的表述也是必不可少的。

(×)

9.管理时间就是管理生命,在时间管理的“产出与产能”中,最重要的是先处理好一些不紧迫的事情。

(×)

10.生活追求不同,人生境界不同,劳动态度不同,但最终所带来的教书育人的质效大致相同。

(×)

11√.教育和教师的责任虽然是有限的,但精心精致、尽心尽力地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却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必然担当。

(√)

12.江苏首次尝试将师德与绩效工资挂钩,湖北推出全国首个CreditSPMS学校智能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在全国引起热议。

(×)

13√.教师职业主要是“良心活”,爱和责任是师德的灵魂。

(√)

14√.让师德走向崇高,要求教师个人立志教育,胸怀社会,重在修为,提升境界。

√)

15.校园事故与校园暴力同属于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两者在性质、恶性程度、危害、后果、责任认定、处理程序、防治对策等方面差异不大。

(×)

16√.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合理辐射区域,校外人员、教师或同学故意侵犯学生人身、精神以及财产,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17.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可以公开审理。

(×)18.将校园暴力“事故化”的方式,客观上会回避教育部门和学校责任,掩饰校园暴力现象的严重性,有利于校园暴力防治。

(×)

19.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20√.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21.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其对象是学生的问题和问题学生。

(×)

2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类。

(√)

23.小学儿童仅有生理需要,没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

24√.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主张,心理辅导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肯定和鼓励辅导对象,不断强化其自尊自信,尽可能地帮助他实现自我成长。

(√)

25√.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除生理因素、主观努力外,外在因素可以归纳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

(√)

26.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27.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可以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

28√.教师在宣泄情绪时,要遵守不损害自己、不影响他人的原则,要懂得职业需要我们有用表情掩饰情感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更积极的教育刺激。

(√)

29√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30√.班级心理环境的形成取决于班主任。

(√)

 

四、简答题

1、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安排了哪几方面的学习领域?

答:

主要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

2、小学数学几何学习内容分哪五大块?

答:

直观几何学、度量几何学、演绎几何学、运动几何学、坐标几何学。

3、新课标中第一学段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使用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进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基本思路?

答:

1)在学生熟悉的简单的有趣的事件中提取经验,感受方法;2)继续使用有关方法解决问题,熟悉方法;3)经常让学生体验方法,深刻理解其适用性;4)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策略模式。

5、简答测量思想的形成的几个阶段?

答:

1)萌发概念阶段;2)直接比较阶段;3)间接比较阶段;4)借助不统一的单位比的阶段;5)借助统一的单位比较的阶段;6)形成专门的测量工具或者发明一些特定算法的阶段。

6、在度量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一是让学生逐步找到量具,认识量具,使用量具;二是教学中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7、利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如何实施教学?

答:

1)利用直观的情境引发转化;2)回忆转化,体会转化;3)有意识地强调学生用转化,解决问题。

8、教学“平均数”的概念重点是什么?

答:

应该把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加深对平均数特点的了解,注重对其统计含义的理解,以及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准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9、在小学阶段,对有关概率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答:

、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10、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确定位置”,有两条线索是什么?

答:

一是从学习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一些物体的位置,逐步发展到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二是从学习用方位词或方向词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或方向,到结合比例尺来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11、测量教学中把技能训练课提升为思维发展课,应该怎样做?

答:

1)杜绝测量概念教学中的浅表化、文字化,要追求概念理解的深刻化、本质化。

2)杜绝测量单位、工具教学的机械化,要追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

3)杜绝测量公式教学过程中的短平快,要追求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的实质发展。

12、小学数学几何学习内容分哪五大块?

答:

直观几何学、度量几何学、演绎几何学、运动几何学、坐标几何学。

13、新课标中第一学段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使用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4、进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基本思路?

答:

1)在学生熟悉的简单的有趣的事件中提取经验,感受方法;2)继续使用有关方法解决问题,熟悉方法;3)经常让学生体验方法,深刻理解其适用性;4)进行反思总结,形成策略模式。

15、简答测量思想的形成的几个阶段?

答:

1)萌发概念阶段;2)直接比较阶段;3)间接比较阶段;4)借助不统一的单位比的阶段;5)借助统一的单位比较的阶段;6)形成专门的测量工具或者发明一些特定算法的阶段。

16、在度量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

一是让学生逐步找到量具,认识量具,使用量具;二是教学中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与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7、利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如何实施教学?

答:

1)利用直观的情境引发转化;2)回忆转化,体会转化;3)有意识地强调学生用转化,解决问题。

18、教学“平均数”的概念重点是什么?

答:

应该把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加深对平均数特点的了解,注重对其统计含义的理解,以及能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准确地运用它去解决问题。

19、在小学阶段,对有关概率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什么?

答: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20、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确定位置”,有两条线索是什么?

答:

一是从学习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确定具体情境中一些物体的位置,逐步发展到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二是从学习用方位词或方向词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或方向,到结合比例尺来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1、测量教学中把技能训练课提升为思维发展课,应该怎样做?

答:

1)杜绝测量概念教学中的浅表化、文字化,要追求概念理解的深刻化、本质化。

2)杜绝测量单位、工具教学的机械化,要追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

3)杜绝测量公式教学过程中的短平快,要追求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学生的实质发展。

22、数学课程内容主要安排了哪几方面的学习领域?

答:

主要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学习领域。

23、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

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4、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答: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25,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7.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五、论述题

1、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答:

首先要认识数感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针对以往数学教育过分强调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的实际运用这种倾向提出来的。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体验现实问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用不同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另外数感的培养有得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数感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有关内容,把数感的培养体现其中。

在数概念的教学中要重视数感的培养,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在数的运算中要加强数感的培养。

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会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引导学生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2、请你设计一个统一度量单位的度量教学环节?

答:

1)让学生学习用古人的方法和老师一起量课桌的长度;2)通过量纸条长度的教学环节,生生互动,让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尺的使用方法;3)让学生用米尺来量课桌的长度。

3、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统计教学?

答:

统计教学强调以学生生活所见或者是生活经验中的真实资料来学习统计概念,从生活中常见的真实数据来进行初步的教学活动,从情境中寻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出发,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有关统计的初步概念,并能正确地使用它。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比如栏和b栏哪个栏的奶牛产奶量高?

必须通过分别计算a栏牛和b栏牛的平均产奶量来进行比较。

4、谈谈小学数学中的概率的两种定义方法?

答:

一种是理论概率,另一种是实验概率。

理论概率就是指许多随机现象,可以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对相应的事件指定一个合理的概率,来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比如说抛一枚硬币,讨论正面向上或向下的随机性现象,他们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于是确定他们发生的概率各为1/2。

这是理论概率。

有些随机事件的概率不能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来得到,而是需要大量重复试验做出来的,这类概念就称为实验概率。

例如通常所说的“明天的降水概率是80%”,我们是根据过去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出来的,并不是等可能性问题。

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个事件出现的次数与总的实验次数之比,总在一个固定数的附近摆动,显示一定的稳定性,我们就把这个固定数称之为这一事件的概率。

也就是说,这类概率是通过大量实验做出来的。

在小学数学的有关概率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常常结合这两种定义进行教学。

例如抛一枚硬币,讨论正面向上还是反面向上的随机性现象,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试验的次数越多,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而理论概率也认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由此,建立实验概率与理论概率的连接。

5、有这么个案例。

有一个学生他投掷了5次硬币,结果这5次都是正面朝上,当这个学生在投掷第6次的时候,他这么断定:

第六次一定是反面朝上!

因为他是这样想的:

正面朝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前5次都是正面朝上,那么第6次一定是反面向上。

另一个学生在投掷前5次的过程当中,没有出现反面向上的情况,第6次也不会出现反面向上的情况。

你认为为什么学生会这样想?

答:

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都忽略了“每次投掷都是独立事件”这个本质。

他们在投掷第六次的时候,都把前5次的结果联系起来了。

考虑了前5次投掷情况。

其实这时候教师可以反问学生“硬币有记忆力吗?

它会记得前次试验的结果来影响到它的后次实验吗?

”经此一问,学生就会发现,实际上硬币是没有记忆力的,它的前次试验和后次试验是独立的,没有任何联系。

我想,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对概率这个问题的更深入的思辨,从而来寻求正确的思考过程。

6、谈谈怎样从揭示本质的角度来改进“角的度量”的教学?

答:

1、揭示“量角的本质是看对象中含有多少个单位小角”“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集合”1)由角的大小的意义引出可以用单位角来度量角的大小;2)由单位角的使用不便引出要可以把单位角合并为半圆工具,并进行方法教学。

2、让学生明白量角器上两圈刻度的作用和由来。

1)第一个阶段由这种半圆工具度量不准确引出要把单位小角分得更细些;2)第二个阶段由细分后的半圆工具读数不便引出要加刻度,进而引出两圈刻度;3、完整总结量角方法,进行相应练习。

7、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答: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8、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答:

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

题分析

9、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

答:

①算法多样化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10、请分析如下案例:

(学生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在新课程课堂上,出现了一种新情况。

教师普遍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因此对同一个问题往往出现多种解法。

对于各种解法的优劣,教师很少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方法本无优劣之分,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方法”的观点。

答:

分析要点:

1、这种解题策略多样化,是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

2、从科学的角度看,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3、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获得适合自己的最佳解题策略,实现方法的最优化。

11、请你谈谈对下列情况的处理对策。

课堂教学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一般说来,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和意外情况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属于课堂纪律方面的问题;第二类属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

学生会进行质疑问难,发表种种看法,或有时教师不慎造成板书别字、口误等引起学生哄笑、骚动……第三类属于外来干扰,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答:

①面对现状,不惊奇,不慌乱,不追究,不批评,而是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让焦点从恶作剧的身上发散开来,尽量避免这一学生再成为焦点,从而使学生的注意中心再回到教师所安排的方向。

②对于学习方面的意外情况,由学生发难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抓住这种教学的难点或有创见的部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若由于教师自身疏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般态度温和的承认事实,并改正过来,就能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原教学的轨道上来。

12,结合教学实际说一说,你认为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14分)  答: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学生学习。

  

(2)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3)突出思维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4)着眼学生发展,组织学生活动。

  (5)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用恰当教学媒体。

  (6)重视教师的人格力量,规范教师的课堂行为。

13.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

(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

(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

究能力的发展;(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

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14、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

其一是基础性:

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基础性,

二是“标高”的基础性。

其二是层次性:

内容标准的层次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

的心理规律,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其三是发展

15.,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答:

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

题分析

16、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

(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

(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

 (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是

(1)对事业无私奉献;

(2)对学生,真诚热爱;

(3)对同志,团结协作;

(4)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1、李明的故事书比王红多,但是李明如果给王红16本,反而比王红少了2本。

原来李明比王红多多少本故事书?

(考查逆向思维)

 

2、如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2cm,沿虚线切开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