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945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教材教法考试模拟题

化学试卷1参考答案

化学试卷1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的化学教育开始于(B)

A1857年B1865年C1888年D1899

2.1932年,首先开设《中等学校化学教材教法》课程的学校是(A)

A.北京师范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

C贵州师范大学D六盘水师专

3.Zn+H2SO4=ZnSO4+H2↑这个反应属于(B)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取代反应

4.下面几种图形是表示试卷命题的质量的,适合选拔优秀尖子的是(C

5传统的直观教具是(AB)

A化学挂图B标本、模型C仪器D药品

6.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往往表现为(AB)

A强烈的好奇心B较强的自尊心

C可塑性小D自我克制力强

7.程序教学法的提出是(B)

A布鲁纳B斯金纳

C陶行知D道尔顿

8.新装修的房屋往往会残留甲醛,若不幸甲醛中毒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AB)

A饮用大量牛奶B用10%小苏打催吐

C洗胃D饮用大量食醋

9.试剂的规格一般可以通标签的颜色来判断,化学纯标签的颜色是(B)

A红色B蓝色C绿色D白色

10.下列物质可以用作净水剂的是C

A芒硝B胆矾C明矾D石灰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化学教学法是的专业性科学。

2.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板书必须遵循的原则。

3.中学化学教学根据教学形式分类可分为        、

、、。

4.化学课堂教学评议包括、、

、、。

5.化学用语包括、、等。

6.化学复习课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7.化学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有、、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化学课程标准——

2.课堂讲授法——

3.化学课外活动——

4.教学机智——

5.科学态度——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中学化学教学过程有什么特征?

2、化学教育中能力的培养包括哪几个方面?

3、化学教学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新课程与化学教学方法的整合有哪些原则性要求?

5、化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创设途径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0分)

1.假如你是一名初三的化学教师,你该如何上好绪言课?

(10分)

2.化学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能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10分)

化学试卷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B.水果榨果汁

C.糯米酿甜酒D.黄豆酿酱油

2.2004年我市荣获“中国凉都”称号。

为保护我市优美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全面发展,你认为可向市政府提出的建议是

A.大力发展燃油汽车的数量,提高城市现代化程度

B.加快烟草事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税收

C.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工业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D.推广使用卫生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方便居民生活

pH

甲乙丙丁

水城河是六盘水市区的一条主要河流,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洁净的塑料瓶分别从甲、乙、丙、丁四处取样点,取回一定量的水样进行研究。

请回答3~6题:

3.经测定,甲、乙、丙、丁四处取样点的pH如图所示,则河水呈碱性的取样点是

A.甲B.乙C.丙D.丁

4.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还测定出水样中含有氮、磷、钠等,这里的氮、磷、钠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5.为测定水样中氯离子含量,需2%的硝酸银溶液。

若用硝酸银晶体配制100g该溶液,需加水

A.48gB.49gC.98gD.99g

6.上述溶液配制过程中,在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过程均正确),则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确定

7.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氮气

8.化学教师的进修下列形式属于美国()

A“职业天”的培训B长期的进修班C预备进修班D师范进修班

9.CaCO3+2H2O=CaCl2+CO2↑+H2O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

()

A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10.下列物质可用于做净水剂的是?

()

A芒硝B明矾C胆矾D白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第一套教科书于年出版,是近代化学先驱等翻译的英国韦尔斯著的《化学鉴原》。

2.化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观,观。

3.八字教学法、议议、练练、。

4.化学竞赛方式分、和。

5.化学基础概念教学除了具有与其他教材的共同特征和教学原则之外,还

具有、、等特点。

6.化学基本概念以知识为主线。

7.化学用语包括:

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

8.搜集文献包括和积累文献。

9.教育统计学分为、和。

10.稀释硫酸时,不小心把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然后涂上软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美育——

2.科学素养——

3.化学用语——

4.化学基本概念——

5.三维目标——

四.简答题(共25分)

1.简述中学化学教学过程的特征?

2.化学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3.化学教育中的美育内容?

4.简述化学复习课的要求?

5.简述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共20分)

1.论述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类型,以及由此所决定的特点。

2.论化学学科的教育目标的领域分为哪些领域。

化学试卷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空气中体积约占1/5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与水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食用油C.蔗糖D.味精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玻璃破碎C.冰棒融化D.菜刀生锈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5.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乱扔塑料袋、泡沫快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

B.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

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8.实验测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如下,其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的是()

A.肥皂水:

9.5~10.5B.食盐水:

7

C.牙膏:

8~9D.橘子汁:

3~4

9.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0.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转化为。

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化学教材中,化学知识之间彼此密切联系,纵横交错,具有性和性。

2.是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人脑对的认识,并保持下来的能力。

3.化学成绩的个人差异评价常用两种方法进行,分别为的评价和的评价。

4.美育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二是强烈的情感性。

5.按不同的教学阶段,化学学习可分为,,三种类型。

6.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分别是:

、、。

7.我国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

、、。

8.化学实验根据在教学中的作用可分为:

、、、、四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科学素养——

2.“晶体”智力

3.科学态度——

4.化学概念——

5.学生实验——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从我国目前实际出发,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应遵循哪些原则?

2.教师备课的程序有哪些?

3.中学化学的基础理论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作用?

4.化学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有哪些?

5.为了使演示实验获得成功,必须做到哪几点?

五.论述题(共20分)

1.创新能力是各种能力的集中体现,你认为化学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9分)

2.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做才能很好运用化学基础理论来进行教学?

(11分)

化学试卷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课程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而编制的全部教育内容所以我们说,课程是基础教育的()

A.核心B.基础C.目标D.内容

2.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

A.基础性,技能性B.启蒙性,技能性

C.基础性,启蒙性D.知识性,技能性

3.(),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A.物质的化学变化B.身边的化学物质

C.社会与社会发展D.科学探究

4.()被誉为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

A.合作学习B.探究学习C.自主学习D.网络学习

5.化学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有()

A.激发学生的兴趣B.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

C.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培养学生的实验

6.()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

A.化学物质B.化学现象C.化学实验D.化学探究

7.现行教材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精心打造和提供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所以我们说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A.研究者B.开发者C.建设者D.促进者

8.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充分体现在()

A.实验现象B.化学实验C.实验的方法D.实验事实

9.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

A.探究精神B.艰苦奋斗C.合作精神D.心理发展

10.我国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讲授化合物知识要尽力突出实物和实验,以物质的性质为线索,上述属于下列那种教学模式()

A.化学实验教学模式B.理论知识教学模式

C.演示讲授模式D.具体物质知识教学模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科学素养构成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TS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课程通过化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

4.物质的化学变化这一主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概念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学探究学习方式实施的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并将其融合在“课前,课中,课外”三个探究的时段。

7.__________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客观规律的有效途径。

8.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基本教学模式为“教学过程”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问题情景的创设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科学素养

2.科学探究

3.化学事实性知识

4.教学语言的灵活性

5.课程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化学课程从哪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简述关于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规定

3.与大纲相比,新化学课程的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4.合作学习中,学生需掌握的社交技能

五.案例分析(每题10分)

1、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掌握的化学知识入手设计探究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们一般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

而地球上存在许多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因素,它会不会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

(一).那些物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产生变化?

3分

(二).温室效应对人类产生了那些影响?

3分

(三)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4分

2.、看看下面的谜语并说一下与那些化学物质有关,具有那些化学性质,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1).老汉生来脾气躁,每逢喝水发高烧,高寿虽已九十八,性情依然变不了。

(2).玻璃身体直心肠,一条红线居中央,从来赴汤不蹈火,专为你试冷和热

(3).调味佳品,来自海中,清水一冲,无影无踪

(4)从上述谜语我们知道创设乐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苦学变为乐学,那他有什么好处?

化学试卷5

一、选择题(10×3分=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存的主要问题有()

A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B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

C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D学习方式

2、科学教育的基础是()

A知识和技巧B能力和方法C道德与科学D行为和基础

3、初中化学程课内容基础特征是()

A让学生走进化学B让化学走向社会

C各学科交替D探究性强

4、新课改下的新学习方式有()

A主动学习B探究学习C合作学习D被动学习

5、在课程标准中,内容目标火平的区分在表述上新具有的特点()

A基础性B相对性C内容属性D情感目标的特殊性

6、现代学习的特征有()

A主动性B独立、独特性C体验性D问题性

7、“物质的化学变化”的教学方法有()

A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B帮助学生自动建构化学知识体系

C重视学习情景的创设DA、B、C都是

8、微型化学实验则有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具有的特点是()

A节省实验的经费和时间B操作安全、污染小C操作简单D易激发学生化学的兴趣

9、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原则有:

A目的性和方向性统一B科学法与情感性统一C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相统一D激励性

10、保证问题情景创设的三大前提是()

A问题分析对象B思维动机C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D注意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20×1分=20分)

1、讲援法分、讲演法。

2、根据问题的、逻辑法可把问题分为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

3、学习路径分析方法,层级分析法、。

4、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的过程。

5、以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模式是信息时代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

6、初中化学纸笔测验的评价实施的步骤、。

7、演示讲授模式的实施的基本程序、、、。

8、新课程建议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熟悉、和要注意学生熟悉的身边和现象入手,引导他发展问题,

以获得探究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三、名词解释(3×4分=12分,)

1、学习动机

2、个性特征

3、科学探究

四、简答题(共4小题,4×5分=20分)

1、新课程化学教学的原则有哪些?

2、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应具哪几重含义?

3、新教材中以什么来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观?

4、计算机辅教学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五、案例分析(共2小题,2×9分=18分)

1、著名化学罗伯特·波义尔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也惊奇的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3红点点。

波义尔对这个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证明,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

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作哪些假设?

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1)其他酸也能使花瓣变红吗?

 

(2)盐酸能使其他种类花瓣变色吗?

 

(3)碱液地能使花瓣变红吗?

 

2、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为了验证铜生锈的条件,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一个月后才发现B中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铜丝生锈较严得,而A中铜丝基本无变化。

试根据图中铜丝生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生锈所需要的条件实际上是铜与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用化学程式表示铜生锈的原因

(3)铜和铁相比,较易生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化学试卷6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选错或多选都不给分)

1、教学设计应从体系什么发展为本。

A、教师B、学生C、社会D、教育

2、下列不属于学习方式转变的思路的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简单学习D、研究学习

3、老师应具备的素质是()。

①创新素质②健康人格素质③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素质④广博的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创新知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讲授法有哪些方法()。

①讲述法②讲解法③讲演法④谈话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下列对Zn与稀H2SO4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锌粒不断溶解,并产生气体B、锌粒不断熔融,并产生气体C、锌粒不断溶解,并产生气泡D、锌粒不断熔融,并产生气泡

6、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①科学知识②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③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合作学习的优势有哪些()。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沟通③有利于合作与尊重的人际关系的生长④有利于个人自信心的增长

⑤有利于认识风格不同的学生提高学习动力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④⑤

8、下面哪项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目标特点()。

A、实践性与发展性相统一B、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C、真实性与义务性相统一D、过度性与综合性相统一

9、化学教学分析中的“学习路径”包括哪些()。

A、归纳目的信息加工综合分析B、归纳综合起点差别

C、归纳层级差别综合D、归纳差别起点信息加工

10、发现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区别是()。

A、实践不同B、科学根据不同,原理不同C、探究学习不同,结论不同D、侧重点不同,心理机制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学习化学的基础是________。

2、教学的三中心论是:

以____为中心,以____为中心,以____为中心。

3、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____的《教育学》倡导古代把学生读书的地方称____而非____,体现____的教育思想。

4、老师的服务对象是________。

5、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____和____,平教学方法体现____的逻辑。

6、科学教育的基础是____和____。

7、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________。

8、探究学习方式的一般模式是____,收集证据____、____交流发表。

9、探究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____。

10个性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共6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温室效应

2、科学探究

3、讲授法

4、教学中的媒体

5、问题表征

6、迁移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成都市政府为了把成都市建成我国西部“最佳人居环境”城市,采取了许多治理环境污染的重大举措来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例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修建紫铺水库”,“建立污水处理厂”等,请你再举出二例市政府治理

环境污染的重大举措。

2、教学程序的五个基本环节?

3、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4、多媒体计算机在化学教学中的局限性?

5、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有哪些?

五、问答题(第1题12分,第2题15分,共27分)

1、为什么说化学实验作为化学科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文教育方面起着其它内容无法替代的作用?

2、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变化有哪些?

化学试卷7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二战后,日本从1947年起共颁布了___套《学习指导要领》

A、10套B、9套C、7套D、8套

2、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之一()

A、人文知识B、科学知识C、教学过程D、教学方法

3、《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按“___”陈述的。

A、主题分级B、不分主题C、主题不分级D、以上都不对

4、下列不性属于制约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是()

A、任务因素B、合作者的合作频度与形式因素C、人为因素

D、合作的结构化程度因素

5、学习方式的选择始终要以___为宗旨。

()

A、学生B、老师C、书本D、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___和___的学科。

A、用途和价值B、微观组成和变化C、颜色和状态D、熔点和沸点

7、下列不属于讲授法类型的是()

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实验法

8、下列不属于学习路径分析的方法和技术的是()

A、归类分析法B、阶层分析法C、信息加工分析法D、层级分析法

9、《自由学习》是___写的。

A、伊水B、卡尔·罗杰斯C、李建平D、李俊

10、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与学习模式是一全新的模式,是___年代从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

A、20世纪50年代B、18世纪9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____、____的传统教学模式。

2、过去,初中生学习化学主要采取的是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____,____,____,____是学生的家常便饭。

3、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____,____和____的化学符号及术语。

4、化学实验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