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933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4.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91压强提高训练

9.1压强提高训练

1.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站在滑雪板上滑B.坦克装有履带

C.刀刃磨得很薄D.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2.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图所示“绝活”中,能减小压强的是

A.

啄木鸟的尖嘴

B.

骆驼的巨掌

C.

鹰的利爪

D.

野牛的角

3.“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

A.减小压强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D.增大压力

4.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

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

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的背带较宽

B.

履带步兵车的履带较宽

C.

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

滑雪板底板面积较大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

D.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7.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D.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8.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打破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如图中的

A.

B.

C.

D.

9.如图所示,把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哪一种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A.平放B.立放

C.侧放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D.m甲>m乙=m丙

11.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___F2,p1_____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立方体的重力为8×103N,底面积为0.4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13.如图所示是登月探测器的支撑脚,其底部安装了一个宽大的底盘是为了_______压强。

生活中刀刃磨得锋利、锥子做得尖锐等是通过___________受力面积来___________压强的。

(均选填“减小”或“增大”")

14.如图所示是制作烧饼时从揉团到压扁的过程,当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如图(a)、(b)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若甲、乙边长之比1:

2,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再把甲切去的部分放在甲剩余部分的下方,把乙切去的部分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方,如图(c)、(d)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原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16.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1.5×104Pa,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物体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B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N,A对B的压强是_____Pa,B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Pa.

18.物体A重20牛,在10牛的压力

作用紧贴墙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对墙面的压力。

19.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分析与论证)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

(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

______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4)如图E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5)仅由图D、E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20.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和_____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21.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已成为很多家庭购车的首选。

如图所示为一辆电动汽车,其质量为1600kg,每个轮胎与水平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10-3m2,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3200N。

(g取10N/kg)

求:

(1)汽车的重力是多少N?

(2)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Pa?

(3)画出此时汽车的受力示意图,并分析说明在这种运动状态下,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N?

22.渣土车因为超载、随意抛撒垃圾、乱闯红灯等行为一度被社会广泛诟病。

继限制渣土车过江政策后,2016年2月,武汉渣土车、砂石料车“双车”整治拉开序幕。

首批运输企业与改装企业签订协议,计划在4月1日前,全部恢复“真身”且加装“加密”系统,利用智能化管理,车辆达标才能上路。

看到信息后,小方找到了某品牌渣土车的相关资料,如图为3轴10轮“渣土车”,空车质量为12t,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2m2。

(1)该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少N?

(2)武汉市主干道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1.5×106Pa,该车最多能装载多少吨的渣土才允许上路?

(g=10N/kg)

 

答案

1.下列措施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站在滑雪板上滑B.坦克装有履带

C.刀刃磨得很薄D.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答案】C

2.动物大多有各自的求生绝活,图所示“绝活”中,能减小压强的是

A.

啄木鸟的尖嘴

B.

骆驼的巨掌

C.

鹰的利爪

D.

野牛的角

【答案】B

3.“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每个支脚的底部都安装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底盘,这是为了

A.减小压强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D.增大压力

【答案】A

4.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将甲、乙均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乙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此过程中,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

A.p甲<p乙,△p甲=△p乙B.p甲>p乙,△p甲=△p乙

C.p甲>p乙,△p甲>△p乙D.p甲<p乙,△p甲<△p乙

【答案】D

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的背带较宽

B.

履带步兵车的履带较宽

C.

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D.

滑雪板底板面积较大

【答案】C

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手指对笔尖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铅笔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一定大于铅笔对桌面的压强

D.手指对笔尖的压力是由于手指的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D

7.重型载重汽车装有较多轮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C.减小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D.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B

8.公共汽车上要配备逃生锤,为了更容易打破车窗玻璃,其外形应选择如图中的

A.

B.

C.

D.

【答案】A

9.如图所示,把一块砖平放、立放、侧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哪一种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A.平放B.立放C.侧放D.无法判断

【答案】B

10.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D.m甲>m乙=m丙

【答案】A

11.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边手指受到铅笔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F1________F2,p1________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等于小于

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立方体的重力为8×103N,底面积为0.4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Pa,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

【答案】2×104Pa;2

13.如图所示是登月探测器的支撑脚,其底部安装了一个宽大的底盘是为了_______压强。

生活中刀刃磨得锋利、锥子做得尖锐等是通过___________受力面积来___________压强的。

(均选填“减小”或“增大”")

【答案】减小减小增大

14.如图所示是制作烧饼时从揉团到压扁的过程,当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压强____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不变变小

15.如图(a)、(b)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若甲、乙边长之比1:

2,将它们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再把甲切去的部分放在甲剩余部分的下方,把乙切去的部分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方,如图(c)、(d)所示,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____,原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1:

22:

1

16.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压强约1.5×104Pa,其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

【答案】地面1m2的面积上受到中学生的压力是1.5×104N。

17.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物体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则B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N,A对B的压强是_____Pa,B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Pa.

【答案】456×1049×104

18.物体A重20牛,在10牛的压力

作用紧贴墙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

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对墙面的压力。

【答案】

19.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分析与论证)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

(2)为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_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是:

________(选填“更大”“一样”或“更小”)。

(4)如图E所示,将小桌和砝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

(5)仅由图D、E不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

【答案】控制变量法、转换法;A、B;更小;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增大受力面积。

20.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法.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和_____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

【答案】泡沫的凹陷程度转换法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甲丙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21.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已成为很多家庭购车的首选。

如图所示为一辆电动汽车,其质量为1600kg,每个轮胎与水平路面的接触面积为2×10-3m2,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牵引力是3200N。

(g取10N/kg)

求:

(1)汽车的重力是多少N?

(2)汽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Pa?

(3)画出此时汽车的受力示意图,并分析说明在这种运动状态下,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N?

【答案】

(1)16000N;

(2)2×106Pa;(3)

;3200N

22.渣土车因为超载、随意抛撒垃圾、乱闯红灯等行为一度被社会广泛诟病。

继限制渣土车过江政策后,2016年2月,武汉渣土车、砂石料车“双车”整治拉开序幕。

首批运输企业与改装企业签订协议,计划在4月1日前,全部恢复“真身”且加装“加密”系统,利用智能化管理,车辆达标才能上路。

看到信息后,小方找到了某品牌渣土车的相关资料,如图为3轴10轮“渣土车”,空车质量为12t,假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2m2。

(1)该车空载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为多少N?

(2)武汉市主干道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1.5×106Pa,该车最多能装载多少吨的渣土才允许上路?

(g=10N/kg)

【答案】

(1)

(2)18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