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913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节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 人民版必修1.docx

清风语文精编教案学案高中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1节太平天国运动教案1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标要求

本专题主要学习民主革命时期近代中国人民(包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

具体要求是:

⑴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⑵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⑶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⑷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掀起了一系列的革命和斗争。

最具代表性的有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有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有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农民阶级由于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坚持斗争14年,轰轰烈烈,最后失败。

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没能够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严重脱离人民群众。

虽然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经过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历史经验表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近代中国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而进行的斗争,主要有三目课文,第一目“太平天国运动”,主要讲述了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斗争的经过及历史意义,由此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二目“辛亥革命”,着重讲述了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三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着重讲述了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的主要史实,以及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所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即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的主要史实,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

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

3.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三、教法:

问题法

四、学法:

自主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及其附近的传统手工业。

鸦片输入年年激增,由它所引起的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等问题,比战前更严重。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加紧进行搜刮,使劳动人民负担更加沉重。

地主、官僚、贵族也加剧了土地的兼并。

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激化,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进行导入

讲授新课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知识链接课本p46学习思考:

马克思曾指出: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答案提示:

马克思指出了中国起义的欧洲原因,即西方列强的侵略。

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二是五口通商使东南亚棉纺织业受到冲击,出现大量以农民为主体的流民。

同时由于《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本来是为殖民侵略服务的宗教,却被农民阶级利用和改造。

总之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二基督教的传入又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反封建的理论武器。

因此,从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这个角度来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纷纷失去生计。

(2)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和盘剥.。

(根本原因)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2.准备工作

引导提问:

起义前,洪秀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1)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2)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

老师讲解:

洪秀全指出:

“上帝当拜,人人所同”;“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

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待普天之下的人都是一样的,因而人人在上帝面前也都是平等的。

他指出: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大同社会。

他指出清朝最高统治者,实乃“阎罗妖”,世间“相凌相夺相斗相杀”,都是“阎罗妖”的罪过,号召群众起来“共击灭之”。

提出问题:

以上材料反映了洪秀全的宗教思想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是农民阶级平等的思想、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教义的结合。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平等思想和反封建统治来号召农民起来斗争,它不同与基督教,它是农民起义的工具,这也说明农民由于受阶级的局限,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只能利用宗教达到目的。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展示《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学生共同来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金田起义:

1851年初,建国号“太平天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2)永安建制:

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3)定都天京:

1853年,标志着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事件

北伐

西征

天京突围

目的

推翻清朝的统治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解除天京之围

结果

失败

胜利

胜利

意义

沉重打击

根据地和物质基础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二)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引导提问:

“天京事变”为什么会发生?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1)原因:

①直接原因:

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②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落后性、分散性、狭隘性、自私性等特点。

他们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

因而,天京事变的悲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以后,尽管推翻清王朝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但是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却不能够居安思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享乐思想发展很快。

随着追求享乐、讲究排场、划定等级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

这也是小生产者狭隘性的表现。

这样,他们背离了当初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领导集团原有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就遭到了破坏,个人私欲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心痛的天京事变。

(2)概况:

引导提问:

“天京事变”的概况如何?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3)影响:

引导提问:

“天京事变”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天京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的艰难境地,转入到防御阶段。

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重建领导核心,暂时稳定了政权。

2.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发动势力开始相互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军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先后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

天京和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形势日益危急。

3.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失败标志:

1864年,天京陷落。

(2)失败原因:

引导提问: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①主观原因:

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不可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因此革命也就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再有太平天国也没有彻底战胜封建思想的武器。

天京事变的起因就是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另外,参加太平军的将士大都是农民,他们大多是迫于生计才参加革命,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在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

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

各地反动统治秩序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无论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还是战略上的失误,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洪秀全给予这次规模宏大的农民运动唯一的思想武器是拜上帝教。

拜上帝教改造了基督教,反映了农民朴素的平等思想,因而,这种宗教对于农民革命的发动虽然有积极作用,但它终究不是科学理论。

由于宗教上的隔阂,太平天国不能联合各地风起云涌的反清力量,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由此可见,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可能把革命斗争引向彻底胜利。

②客观原因:

中外发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州、汉族地主这些封建反动的封建势力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

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知识链接p49学习思考:

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答案提示: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应该是主客观两个方面的。

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这是外部因素,不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

失败的主要原因只能从主观方面进行分析。

主观上,一方面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要求解放,敢于用武装斗争来反封建反侵略。

但是,农民毕竟是具有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小生产者,存在着宗派思想和享乐思想,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来团结广大民众,参与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出现了诸多过激政策,排斥知识分子;难以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并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最终出现了农民政权的封建化;他们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纲领,只能求助于宗教和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不可能实现,或者无法实行,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另一方面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偏师北伐而孤军深入、定都天京的决策失利以及多次贻误与各地起义联合的时机等。

题目中的看法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没有从斗争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入手,所以是不正确的。

4.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引导提问:

太平天国的发生有何意义和教训?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1)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太平军占领清朝统治的半壁江山,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与清政府分庭抗礼,争夺天下。

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地主官僚,望风而逃,黎民百姓,夹道欢迎。

因此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除了担负起反封建的任务,农民还担负了反侵略的任务,这个任务,农民阶级虽然不可能彻底完成,但是由于农民阶级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确实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想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

(2)教训: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学生阅读教材自己总结)

1.《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内容:

关于土地分配:

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方法: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关于产品分配: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2)基本目的:

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核心思想:

绝对平均主义

(4)评价:

革命性: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空想性:

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

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

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

2.《资政新篇》

这是太平天国在后期颁布的一个重要文件,是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1)目的:

为了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

政治:

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

提倡广开言路

经济:

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

外交:

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文教:

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3)评价:

①进步性:

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空想性

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

思考:

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文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有哪些?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政治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都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没有能够实行。

从根本上看,前者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后者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都不能真正实行。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背景

社会经济主张

群众基础

作用

学习思考:

p47谈谈你对太平天国领导人治理方针的理解。

答案提示: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希望通过这一文件建立起“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农民阶级以平均主义思想为武器,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要求是革命的、进步的。

一方面可以以此来吸引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到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中去,壮大革命声势;另一方面可以对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困苦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平均主义不可能使农民摆脱贫困。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转入到防御阶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

《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但它不是农民运动的必然产物,没有涉及和解决农民关心的核心问题——土地问题,也缺乏实施的必要社会基础。

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阶级矛盾空前尖锐的情况下出现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在短短的时间了席卷了中国南方大地。

建立起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

他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自己的革命纲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集团滋生了腐朽作乐的思想,争权夺利,最终导致天京事变的出现,太平天国由盛而衰。

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军的将士们进行了艰苦的防御作战,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运动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作为在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的近代历史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然而,作为小生产的代表,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作业:

完成《创新设计》的相关内容。

六、板书设计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准备工作

(1)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2)洪秀全创立宗教理论。

(3)冯云山组织拜上帝会。

3.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金田起义

(2)永安建制

(3)定都天京

(4)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

(二)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原因

(2)概况

(3)影响

2.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3.太平天国的失败

(1)失败标志:

(2)失败原因:

4.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中心内容

(2)基本目的

(3)核心思想

(4)评价

2.《资政新篇》

(1)目的

(2)内容

(3)评价

七、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