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892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docx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认识矿井通风在矿井生产中的重要性;2、通过实习掌握矿井通风的任务;3、通过实习掌握矿井通风日常管理的任务;4、通过实习掌握矿井通风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5、通过实习了解实习矿井的实际通风系统;

6、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的了解,分析实习矿井通风现状的

合理性。

二、实习地点

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的北京西宝煤矿。

三.实习时间

202*年12月21日12月25日

四、实习内容

(一)矿井概况了解

1、地理情况:

北京西宝煤矿位于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峪村,隶属于洪水峪村委会,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

矿区北侧有109国道,其间有柏油路公路相连,交通十分便利。

2、地质条件:

北京西宝煤矿井田面积:

1.13平方公里。

为低瓦斯煤矿。

3、矿井简况:

北京西宝煤矿于1992年4月建井,1998年5月投产。

经历202*年的整改整顿;202*年的资源整合;202*年的系统合并形成了现在的一套生产系统。

我矿属于井工开采的小型矿井,202*年经北京市发改委核定生产能力为5万吨,目前仍有可采储量:

约100万吨。

全矿共有五个生产作业面,有三个岩石掘进作业面;煤岩掘进作业面和回采工作面各一个。

(二)矿井通风情况了解1、矿井通风系统2、掘进通风3、矿井通风管理制度4、主要通风设施的技术要求(三)汛期工作情况

1、我矿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的防汛要求,针对今年雨水多的特点,结合我矿的生产实际,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防汛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和任务。

2、编制了北京西宝煤矿汛期应急处置预案。

对所有职工

进行汛期应急预案的专题培训,并组织进行了演练。

3、充分利用矿务会、安全活动日等形式,加强对职工防

汛和避灾知识的教育培训,使职工全面了解相关知识,如井下采掘工作中的透水征兆(如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有臭味等),熟悉水害时的避灾路线,提高职工自保、互保的能力。

4、加大了汛期隐患排查力度,井下主要是对采空区的积

水情况进行排查,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水害隐患制定了专门防范措施;地面主要是对矿井周边的裂隙、塌陷区进行专门的填充,特别是对企业周边堆放的矸石山、可能存在山体滑坡的地带进行了重点排查,防止因洪水导致的自然灾害。

5、明确汛期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保障信息畅通。

每天收听天气预报,降大到暴雨时,及时通知井下撤人,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向矿应急领导小组汇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险救灾。

20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全国的“安全生产年”、

“隐患治理年”,也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首都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国家形象,维护首都安全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这大事之年我们今后一定重点加强职工安全教育,严格管理,严查隐患治理,为60年大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祥和的环境。

五、实习感想

刚一到矿区就被它的整洁所震撼,在我想来,煤矿都是

又黑又脏、灰尘满天的代名词,可是大湾煤矿不然。

一走进矿区:

平整的草坪、绿绿的树、整洁的路、楼内更是窗明几净,墙壁雪白。

当我们站在煤矿作业区的桥上时,远看宽大的开采区景

象,听着工作人员的解说,尤其是当看到开采原煤所用长龙似的火车装运时,大家无不感叹平顶山资源之丰富,企业规模之大。

这种火车配20多个车厢,每个车厢可以装载1吨上好的煤炭,!

眼前的这一切征服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大家纷纷站在桥上,和火车留影。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实习快结束了。

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

在这段时间里您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让我充分感受到了领导们“海纳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豪气,也体会到了煤矿工人的艰难和坚定。

在这段时间里,在老师和同学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范文来源:

范文大全)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础。

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各老师交办的工作,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煤矿井下生产有了更深的认识。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没有经过实践烤炼的理论永远都是

纸上谈兵。

实践,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成长的必修之路。

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我的的确确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体验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为今后一步步走进社会打下了基础!

扩展阅读:

矿井通风实习报告

第一章概况

某矿走向长550~1150m,倾斜宽1070~1800m。

矿区总面积1.4458km2。

矿井开采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K2煤层及下统梁山组K1煤层,K2煤层资源已采完,扩大矿区仅开采K1煤层,开采标高+1470~+1840m。

井田储量为820kt,此矿为年产5万吨的矿井,服务年限为3.1年。

利用该矿已有开拓K1煤层的斜井作主斜井,作为矿井运输,进风及行人井,利用该矿矿已有开拓K1煤层的回风斜井作矿井扩建后一水平的回风井,中后期在矿井南翼边界新作二号回风斜井,为二水平的回风井。

在主斜井落平点+1650m标高的煤层底板中布置井底车场及硐室,然后在煤层底板30m的岩层中布置采区轨道下山至+1552m标高,布置采区下车场。

矿井共设置两个水平,即+1650m水平和+1552m水平,+1650m水平为一水平,下山开采。

+1552m水平为二水平,下山开采,在+1552m标高向下延深至+1512m标高,布置采区车场和硐室。

矿井可采煤层两层,但K2煤层已采完,实际为单一煤层开采;同时,矿井范围较小,走向长度550~1150m,生产规模较小,设计不布置水平运输大巷,由各水平(采区)车场处布置石门,与区段运输平巷相连。

受F23、F24断层的影响,矿井开采范围被分成南、北两部分。

矿井划分为二个采区。

一采区为+1552m~+1664m之间的开采范围,走向长780~1300m,垂高148m,平均倾角9°,采区倾斜长716m;二采区为+1512m~+1552m的可采范围,走向长741~1067m,垂高40m,平均倾角9°,采区倾斜长256m。

采区轨道上山均布置在K2煤层的底板稳定细砂石中,区段回风平巷与运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与轨道上山采用石门连接,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替,前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后期东西两翼各安排两个独立通风的煤层平巷掘进头和一个岩石下山掘进头。

东西两翼各有一个绞车房、变电所、火药库,亦需独立通风。

井为箕斗井提煤用,井为罐笼井升降人员、材料、矸石,也作为进风井用,并设有梯子间。

采用电煤钻打眼放炮落煤,采煤工作面采用人工攉煤、刮板运输机运输,工作面运输平巷采用矿车运输。

采用DZ系列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加金属铰接顶梁支护;“三〃五”控顶,柱排距分别为0.8m和0.8m,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2.6m。

设计采煤工作面的放顶步距为1.6m,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顶板。

“三〃八”作业制度,采煤工作面二班生产、一班准备;掘进工作面三班生产。

井下同时作业的最多人数为70人。

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最多人数30人,掘进工作面同时最多人数15人。

第二章

1、通风方法

(1)抽出式通风

选择抽出式通风。

抽出式通风是将矿井主通风机安设在出风井一侧的地面上,新风经进风井流到井下各用风地点后,污风在通过风机排出地表的一种矿井通风方法。

抽出式通风的特点是:

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空气处于当地大气压的负压状态,当矿井与地面间存在漏风通道时,漏风从地面漏入井内。

抽出式通风矿井在主要进风巷无需安设风门,便于运输、行人和通风管理。

在瓦斯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若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井下风流压力提高,在短时间内可以防止瓦斯从采空区涌出,比较安全。

因此,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井一般选择抽出式通风

(2)压入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是将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设在进风井一侧的地面上,新风经主要通风机加压后送入井下各用风地点,污风在经过回风井排出地表的一种矿井通风方法。

压入式通风的特点是:

在矿井主通风机的作业下,矿内空气处于高于

拟定矿井通风系统当地大气压力的正压状态,当矿井与地面间存在漏风通道时,漏风从井内漏向地面。

压入式通风矿井中,由于要在矿井的主要进风巷安装风门,使运输、行人不便,漏风较大,通风管理工作较困难。

同时当矿井主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井下风流压力降低,有可能使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增加,造成瓦斯积聚,对安全不利。

因此,在瓦斯矿井中一般很少采用压入式通风。

矿井浅部开采时,由于地表塌陷出现裂缝与井下沟通,为避免用抽出式通风将塌陷区内的有害气体吸入井下,可在矿井开采第一水平采用压入式通风,当开采下水平时再改为抽出式通风。

此外,当矿井煤炭自燃发火比较严重时,为避免将火区累的有毒有害气体抽到巷道中,有时也可采用压入式通风。

(3)混合式通风

混合式通风是在进风井和回风井一侧都安设矿井主要通风机,新风经压入式主要通风机送入井下,污风经抽出式主要通风机排出井外的一种矿井通风方法。

混合式通风的特点是:

能产生较大的通风压力,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分处于负压,工作面大致处于中间状态,其正压或负压均不大,矿井的内部漏风小。

但因使用的风机设备多,动力消耗大,通风管理复杂,一般很少采用。

2、通风方式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矿井进风井与回风井的布置方式。

按进、回风井的位置不同,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和混合式四种。

(1)中央式

中央式是进、回风井均位于井田走向中央。

按进、回风井沿倾斜方向相对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两种。

1)中央并列式

进、回风井均并列布置在井田走向和倾斜方向的中央,两井底可以开掘到第一水平。

也可以将回风井只掘至回风水平。

后者只适用于较小型矿井。

优点:

初期开拓工程量小,投资少,投产快;地面建筑集中,便于管理;两个井筒集中,便于开掘和井筒延伸;井筒安全煤柱少,易于实现矿井反风。

缺点:

矿井通风路线是折返式,风路较长,阻力较大,特别是当井田走向很长时,边远采区和中央采区风压相差悬殊,边远采区可能因此风量不足;由于进、回风井距离较近,井底漏风较大,容易造成风流短路;安全出口少,只有两个;工业广场受主要通风机噪声影响和回风风流的污染。

适用条件:

矿井走向长度小于4km、煤层倾角打、埋藏深、瓦斯和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井。

2)中央边界式(又名中央分列式)

进风井仍布置在井田走向和倾斜方向的中央,回风井大致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沿走向的中央,回风井的井底标高高于进风井底的标高。

优点:

安全性好;通风阻力比中央并列式小,矿井内部漏风小,有利于瓦斯和自然发火的管理;工业广场不受主要通风机噪声的影响和回风风流的污染

缺点:

增加一个风井场地,占地和压煤较多;风流在井下的流动路线为折返式,风流路线长,通风阻力大。

适用条件:

井田走向长度小于4km、煤层倾角较小、埋藏浅、瓦斯与自然火都比较严重的矿井。

(2)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布置于井田的中央,回风井分别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沿走向的两翼上。

根据回风井沿走向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两种。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大致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在井田上部沿走向的两翼边界附近或两翼边界采区的中央各开掘一个出风井。

如果只有一个回风井,且、进、回风井分别位于井田的两翼称为单翼对角式。

优点:

风流在井下的流动路线为直向式,风流路线短,通风阻力小;矿井内部漏风小;个采区的风阻比较均衡,便于按需分风;矿井总风压稳定,安全出口多,抗灾能力强;工业广场不受回风污染和主要通风机噪声的危害。

缺点:

初期投资大,建井期长;管理分撒;井筒安全煤柱压煤较多。

适用条件:

井田走向长度大于4km、需要风量大、煤易自然、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田走向的中央,在每个采区的上部边界各掘进一个回风井,无总回风巷。

优点:

各采区互不影响,便于风量调节;建井工期短;初期投资少,出煤快;安全出口多,抗灾能力强;进回风路线短,通风阻力小。

缺点:

风井多,占地压煤多;主要通风机分散,管理复杂;风井与主要通风机服务范围小,接替频繁,矿井反风困难。

适用条件:

煤层埋藏浅或因煤层风化带和地表高低起伏较大,无法开凿浅部的总回风巷,在开采第一水平时,只能采用分区式。

另外,井田走向长,多煤层开擦的矿井或井田走向长、产量大、需要风量大。

煤易自然,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3)区域式

在井田的每个生产区域开凿进、回风井,分别构成独立的通风系统。

优点:

既可以改善矿井的通风条件,又能利用风井准备采区,缩短建井工期,风流路线短,通风阻力小,漏风少,网路简单,风流易于控制,便于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缺点:

通风设备多,管理分散,管理难度大。

适用条件:

井田面积大,储存丰富或瓦斯含量大得的型矿井。

(4)混合式

混合式是中央式和对角式的混合布置,因此混合式的进风井与出风井数目至少有3个。

混合式可以有一下几种:

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边界与两翼对角式混合式,中央并列中央边界混合式等。

混合式一般是老矿井进行深部开采时所采用的通风方式。

优点:

有利于矿井的分区分期建设,投资省,出煤快、效率高;回风井数目多,通风能力大;布置灵活,适应性强。

缺点:

多台风机联合工作,通风网络复杂,管理难度大。

适用条件:

井田走向长度长,老矿井改建和深部开采;多煤层多井筒矿井;井田面积大、产量大、需要风量大或采区分区开拓的大型矿井总之,矿井的通风方式,应根据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地形条件、井田条件、走向长度及矿井瓦斯等级、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情况,从技术、经济和安全等加以分析,通过方案比较确定。

3、通风系统的确定

(1)根据该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的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在确保矿井安全,兼顾中、后期生产需要的前提下

友情提示:

本文中关于《矿井通风实习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矿井通风实习报告:

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