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856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docx

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

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整理1.2

语文月刊

05-1217:

00

让恶俗婚闹受到道德与法治双重惩治

发稿时间:

2019-05-0711:

30:

00作者:

戴先任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中共莘县县委宣传部、莘县文明办、莘县行政综合执法局、莘县民政局、莘县公安局、共青团莘县县委、莘县妇联7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决定对低俗、恶俗、危险闹婚的现象进行集中治理。

(5月6日齐鲁网)

我国民间历来就有婚闹的习俗,正常的婚闹能够活跃婚礼现场的气氛,也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很为常见的闹洞房就是婚闹的形式之一。

所以适当婚闹本无可厚非,但婚闹过了头,就变成了恶俗婚闹。

而恶俗婚闹害处不少,恶俗婚闹打着“闹喜”名义,对新郎、新娘、新郎父母及伴郎、伴娘等进行恶作剧行为,比如有让公公强吻儿媳妇的;有将新郎脱衣后捆树、浇啤酒、砸鸡蛋等“恶搞”的;还有对新娘、伴娘进行性骚扰的……

恶俗婚闹并非是正常的民风民俗,而是一种婚俗陋习,是变异风俗,一些恶俗婚闹也突破了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对此应予以遏制。

山东莘县对恶俗婚闹进行集中治理,就值得肯定。

莘县的做法也于法有据。

比如那些在城区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恶俗婚闹的行为,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有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条例》,当地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这样的处理就合情合理,是对突破法律底线恶俗婚闹的依法打击。

对于违背公序良俗甚至伤害他人的恶俗婚闹,相关部门要能不惮出手,尤其是对那些突破法律底线的恶俗婚闹,要予以法律制裁。

同时也要看到,权力也不能过度干预民风民俗,相关部门避免要逾越了权力边界。

比如莘县打击恶俗婚闹,针对的也是在城区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实施的恶俗婚闹行为,如果恶俗婚闹发生在相对较为封闭的酒店、家庭等场所之中,执法部门对此也执法无据,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正因如此,要遏制恶俗婚闹,一方面需要采取执法手段,依法执法,对突破法律底线的恶俗婚闹予以坚决打击;一方面更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引导与提倡,让公众认识到恶俗婚闹的害处,倡导婚庆新风。

同时,对于一些传统婚姻习俗,也要多一些包容,要让其在现代法治观念之下受到检视,过滤掉陈腐有害的成分,留下能够丰富民间文化的内容,既保护好民间文化,又摒弃变异风俗。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拿捏好分寸,在依法执法的大前提下,对各种陈规陋习该遏制的就必须遏制,如就要将恶俗婚闹的民俗外衣剥掉,让其接受道德与法治的双重惩治。

(戴先任)

02

“家务清单”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善举

发稿时间:

2019-05-0710:

49:

00作者:

堂吉伟德来源:

中国青年网

树德小学有一份特别制定的“家务清单”,鼓励学生在家庭寻找服务的小岗位,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学会一些劳动的技能技巧。

学校将这份“家务清单”印在作业本的首页,在作业本的最后一页印有“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由学生家长填写。

(5月6日《焦作日报》)

把家务作为家庭作业,制作成“家务清单”让孩子去完成,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举动并不多见。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

这不仅在于劳动本身创造财富和价值,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必然路径,更在于学会劳动才能热爱劳动,拥有劳动的意识与本领,才会有健全而独立的人格。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劳动都不会,不愿意通过日常细微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再远大的理想也会成为空想。

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自喻,而不爱劳动和不懂劳动,却又是当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困惑。

基于“学习高于一切”的认知,加之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很多孩子属于家中的“小皇帝”,被爷奶和父母作为家庭的中心,人为被剥夺了劳动的权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监护人大包大揽,孩子们没有参加劳动的机会,也就没有劳动的意识和习惯,更无法收获劳动带来的快感与艰苦。

曾有记者在某小学三年级一个班级里进行了调查,发现除了可以做到自己洗漱穿衣、整理书桌外,半数孩子基本不做家务。

另一项调查显示,接受采访的孩子约有八成人不知道“五一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角色替代越来越严重,大有泛滥成灾之势,比如有家长请保洁工替孩子打扫教室的,也有家长请假替孩子打扫的。

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孩子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离开父母就无法正常的生活,成为不折不扣的“巨婴”。

曾经有媒体报道,一女生考上南方一所名牌大学,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突然说要退学复读……这一切是因为她发现妈妈不在身边照顾,她连袜子都洗不好,更不会照顾自己,她害怕了,想再考本地的大学。

还有大学生读了两年大学,从未洗过一件衣服,全是通过快递寄回家由母亲洗的。

除此之外,不爱劳动和不会劳动还有很多负面性,比如孩子可能变得投机,办事效率低下,性格变得急躁,同时也会缺乏感恩之心。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

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从这一点来说,抛开人格塑造的宏旨而言,仅从提高孩子的成绩的目的出发,引导、教育和培养孩子学会做家务,从小让他们养成劳动的习惯,也是必须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

为此,教育主管部门曾多次发文,明确要求切实加强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等。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的工作要点,其中“大力加强劳动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要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为一种日常,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参与配合。

很显然,学校将家务清单印刷在作业本的首页,在作业记录后面上印制了“家务完成情况”评价表,用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部署和考核,既可以提升家校结合的能效,找到最佳的合作点并形成利益共同体,又可以利用学校教育便于引导、考核和监督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大化遏制形式化倾向。

因而,从综合机制、效率与效果等多种因素考量,“家务清单”都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善举,值得借鉴与推广。

(堂吉伟德)

03

教科书式反偷拍民宿治理的板子该怎么拍

发稿时间:

2019-05-0710:

38:

00作者:

丁慎毅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一名山东青岛Airbnb民宿房主被警方行政拘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发现房间内藏着路由器的是一名从事信息安全工作的游客。

该游客此前曾通过商业安全和隐私保护培训了解到如何检查偷拍设备。

其发现偷拍设备过程的聊天记录被发布到微博上后,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感慨:

“偷拍者遇上了克星。

”“没有点专业反偷拍技能,出门住个民宿都得胆战心惊。

Airbnb民宿涉嫌偷拍已经不是第一次。

2017年2月,小许和男朋友小张在台湾高雄旅行时,入住了一家民宿,竟无意中发现卧室和洗浴间装有隐蔽摄像头,并且拍到了他们的私密画面,房东Tony被以妨害秘密罪被起诉。

今年4月,新西兰的巴克一家在爱尔兰旅行时,在所住的民宿找到了一个伪装成烟雾报警器的摄像头,涉事房主被永久加入黑名单。

但对Airbnb来说,似乎无关痛痒。

这次还是同样的结果,Airbnb除了全额退还房款、承诺支付消费者在酒店的费用、永久性移除涉事房源外,似乎没有其他作为。

Airbnb被称作全球最大C2C线上短租平台,房源遍布全球81000多座城市。

不管怎么说,看起来还是相当国际范儿,如果再想想遍布城乡的民宿地方军,是不是会为住进民宿捏一把汗?

比如,今年3月11日,安康情侣入住西安小寨西路皇家公馆英郡楼,无意间发现电视机上有个凸起的小孔,有镜片,怀疑是针孔摄像头。

报警后,警方从电视机上拆下偷拍设备带走。

“小猪短租”平台辩称他们是第三方平台,只收取服务费,不会进入房间。

民宿出现问题,监管部门只能处罚房东,平台似乎居于法外之地,这样的现象令人尴尬。

平台只能移除房东房源,给房客退款,这样的惩罚措施很难威慑那些试图通过监控设备窥探房客隐私的房东,房东换一个平台仍然可以继续作恶。

共享民宿之所以日益成为人们出行住宿选择的方式,在于其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住宿体验创造了条件。

民宿介于酒店和旅游之间,是经济消费和文化消费结合点,现在法律法规并没有跟上民宿的发展速度,因而对民宿的监管就需要创新方式方法。

从根本上来说,这需要完善相关的法规。

尽管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经营者处理投诉规范》等4项行业标准已经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但还仅仅是指导性意见。

在此之前,首先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内首个旅游民宿行业标准,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权益的民宿监管细则,以明确民宿的市场准入条件,规范管理的标准,对经营主体作出明确限定。

其次,要完善民宿经营者和租客的信用体系建设。

比如,民宿在线平台可以联合制定一个房东房源黑名单,避免一些被某一平台下架的房源再次在另一平台上线。

进一步说,应推动各方信用体系机构的信息互通,使个人信用系统和平台信用得到多方融通,使之有更高更全面的可信度,从而进一步完善民宿短租市场。

再次,相关机构要向公众普及如何检查偷拍设备,平台方的合同上要有这样提醒和知识普及。

总之,如何既能让租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又能让人住得放心,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中走出一条兼顾规范与特色的中间路线,还需要市场、经营主体、平台和监管部门做更多的创新工作。

(丁慎毅)

04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偕行

发稿时间:

2019-04-2711:

37:

00作者:

王艺来源:

《学习时报》

领袖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在全媒体影响下的新时代,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不断推动青少年思政教育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偕行。

要紧扣青少年时代新特点,改革学校思政教育课堂主渠道。

当代青少年群体思维更加多元并具独立性和批判性,对以榜样说教的思政教育方式不甚认同。

受市场经济影响,容易产生功利思想和短视行为,随时消解思政教育效果。

当前思政课程设计未从改革开放之初面向精英群体的教育转向照顾大众理解力的教育,未有效实现分级分类,宏大叙事与青少年的现实关切发生关联不足。

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缺失或缺乏系统性设计,“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未形成有效互补,等等。

因此,应大力改革学校思政教育课堂主渠道,创新思政工作话语体系,编写分级分类教材,降低理解难度,增加对于青少年关切的求学、择业、婚恋、社会融入等现实问题的释疑解惑,引导辨析纷繁芜杂的网络观点声音。

线上线下相结合,更加注重对话和交流,积极发挥主题团课、队课作用,用好科技馆、少年宫等文化场馆。

整体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共青团和少先队干部等队伍建设,加强培训、落实待遇、练兵比武,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要顺应全媒体传播时代新变革,优化青少年思政教育资源配置。

移动传播日益成为主流传播方式,受众群体分众化、差异化趋势明显,“信息锚定”效应加剧,传统传媒业的中心地位被削弱,人人皆能成为传播主体。

在QQ空间、抖音、B站等青少年聚集的商业网络平台中,主流媒体缺乏有效“声音”。

细腻温暖、充满人文关怀的青少年专属文化产品稀缺。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集体主义等价值观未充分融入电影、歌曲、动漫、应用App等宣传载体,等等。

因此,思政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校园,而要着眼构建以移动传播为重点、以分众传播为关键、以优质产品为核心的全媒体思政教育新体系。

主流媒体责无旁贷要对青少年群体内容细分,从内容供应转向产品供应,积极向移动媒体进军,激活沉淀的优秀产品为思政课提供鲜活而充足的素材,相关落实完成情况应纳入意识形态责任制考核。

政策引导商业平台主动制作、传播优秀思政教育产品,政府基金引导社会投入,将市场主体履行思政教育社会责任情况纳入行业监管和社会责任评价,进行奖优罚劣。

强化技术应用,探索在行业协会成立算法道德委员会,为浏览负面信息达到一定比例的青少年用户强制推送正面信息进行对冲。

要把握思政教育时代新内涵,构建综合治理的战略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领袖对青少年思政教育从目标定位、根本任务、基本内容、方式方法、工作队伍等各个层面上作出系列重要指示,赋予了新时代思政教育新的内涵。

但现实中,有些学校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

党委宣传、教育、共青团和少先队等主责部门仍在单打独斗,统一规划不足。

社会综合治理作用发挥不充分,大众偶像、娱乐明星、时尚达人的行为示范极易带来负面影响,等等。

因此,新时代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守正出新、增强针对性和时代性。

要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政工作整体谋划,统筹文旅、广电等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的资源力量,共同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一体的工作大格局,指导各职能部门、网络平台、社群制定专门的青少年思政工作方案,督促落实并常态化开展专项评估。

建立广泛的网络爱国统一战线,将群众的创造力、正能量纳入工作中来,发挥青少年学生本身就是改善网络生态重要力量的主体作用,用好学校学生会、社团的独特作用,实施朋辈教育。

全面整治娱乐行业不良现象,激励偶像、达人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人。

坚决整治各类危害青少年权益的网络违法行为和有害信息,不断净化网络空间,共同守护清朗的网上精神家园。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厅局班学员、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

05

做好政务APP走好便民一大步

发稿时间:

2019-01-0809:

31:

00作者:

毕怡悦来源:

中国青年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走近了千家万户,手机也逐渐普及,除了是人们沟通交流的桥梁,还成为办事的工具。

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也逐渐跟上了“流行”趋势,响应国家“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的”号召,开发了政务APP和网上办事平台,然而这些APP乱象丛生,饱受诟病。

有记者调查发现,政务APP不少,从省级政府到各区县政府,很多都有自己的软件。

但软件评分偏低,下载用户很少,下载后的体验也非常不好,大部分政务服务软件都存在闪退、数据服务异常的毛病,根本不能正常使用。

央视也曾以“手机上形象工程”为题点名批评政务服务APP。

做好政务App,是我们在便民路上必不可少的一步。

从长远来看,随着网络的普及,政务APP必然是发展的趋势。

一些职能部门的APP能方便人民了解一些信息,如高速部门App,可以直接在上边查询高速状态,便民利民。

有些部门的政务App还应能办理业务,如社保部门的APP,群众可以直接进行社保查询、缴费等业务,不用去排队,减少了人力,避免了浪费。

可以说,政务服务APP的发展、普及与完善,应该是我们便民路上的一大步。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政务APP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没有达到群众心里的预期和满意度。

在实用性上,解决实际问题上面,离群众的希望和便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被动的完成上级关于政务信息化的要求,并没有将便民利民真正放在心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完善提高的过程,希望App开放者能真正将便民利民放在心上,不断完善成熟便民平台,真正的做到“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毕怡悦)

06

“立法禁啃老”并非咸吃萝卜淡操心

发稿时间:

2019-01-0709:

54:

00作者:

邓海建来源:

中国青年网

新的《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于去年12月1日起施行。

这部《条例》引人关注之处在于其明确规定了“已成年且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赡养人要求老年人给予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此规定被诸多媒体解读为“立法禁止啃老”,继而引发舆论关注。

(1月6日《法制日报》)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家庭亲情伦理和道德法律秩序,在中国自古就是很难厘清边界的领域。

或基于此,当年“常回家看看”的精神赡养之立法初心,时常被现实所归谬。

最简单的一个逻辑是:

尽管“不回家”的子女很多,真正依法求偿精神赡养的父母,寥寥无几。

因此,当地方立法善意地赋予父母拒绝子女啃老要求的时候,舆情往往容易从执行力上将之视为“咸吃萝卜淡操心”之举。

“立法禁啃老”的话题并不新鲜。

早在2011年,江苏立法明确“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

此后,山东、吉林等地对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立法中亦相继出现类似规定。

这些规定,其实以“立法禁啃老”来解读并不准确:

一则,它并非一刀切的“严禁”,意在乘续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相关规定,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财产权。

换句话说,面对“啃老”老人有说不的权利,至于用不用这个权利,是当事人的自由。

二则,“花式恶意啃老”的法律后果,虽然细则化之后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并非地方立法的“创意”。

比如河北的《条例》规定,子女或者其他亲属窃取、骗取、强行索取老年人储蓄金、养老金、退休金、政府补贴、养老服务卡(券)以及其他财产性权益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实,在《民法总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上位法中,早有相关或类似规定。

地方性的“老年人保障条例”,大多只是系统法律的细化与落地。

谁都明白一个老理,叫做“徒法难以自行”。

更何况,“养小”还不比“养老”,很大程度上个家庭自治的问题。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公布曾公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当然,即便是在家庭观念差异很大的西方国家,在高失业率和经济不景气的当下,“啃老”亦是共性的问题。

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一户寻常人家里,就常年住着一个无所事事的儿子,而他还对外宣称自己是一名生意人。

去年5月,父母忍无可忍,一纸诉状把他告上了法庭。

因此,共识大概有两个:

一则,“啃老”并非中国式难题,虽尴尬,却不稀奇;二则,法治是赋予父母说不的权利,而不是事无巨细地插手家庭内的微观经济关系。

“立法禁啃老”,这个判断无非是民意对地方新规的通俗理解,只是,立法的本意恐怕不只是在于刚性约束,而更重在传递价值认知和权益常识。

这种“善意”,是法治谦抑的表达,更是价值信仰的引领。

再形而下地说,它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扭转“啃老”的现象,不过,它提醒子女“啃老”可能的非法性与不当性,亦提醒老人时刻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来纾解“啃老”上的顽疾。

“啃老”未必违法,拒绝亦是权利。

在老龄化路上飞奔的中国,是该为老人的权益与自由密织法制网络了。

(邓海建)

女大学生感动世人,你的同龄人正在召唤你

罗筱晓

2019年05月07日08:

31来源:

工人日报

近日,一则“女大学生为同学挡8刀,自己身受重伤”的新闻令人感佩——今年3月10日晚,在广西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20岁的女生崔译文和同学小梁在回宿舍的路上,遇到小梁的前男友持刀前来报复。

面对行凶者,崔译文两次上前阻止,并用身体护住小梁,身中8刀。

经过半个多月治疗,崔译文已出院返校。

当地授予她“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

崔译文很爱美。

从遇险到进手术室再到拆线,她一直没哭,但临出院看到自己身上的多处伤疤时,她掉泪了。

打开她的微信朋友圈,有不少自拍照。

出院后,她也是以晒自拍的方式重启了“停更”多日的朋友圈。

就是这样一个平日里再普通不过的90后女生,做出了如此勇敢的事情。

这在连“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都要热烈讨论的现实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更引人深思。

和大多数见义勇为的情况一样,崔译文在护住同学时,并没有经过什么思想斗争。

她就是被本能驱动着——“我不冲上去,她可能会死。

”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彰显的是人性的善良和正义。

从80后到00后,人们总说年轻人越来越自我,越来越缺乏担当。

崔译文用自己的行为证明,千百年来被传承和实践的真善美,依然保留在年轻人的血脉中。

崔译文不是孤例。

近日,辽宁一家商店起火,所在楼层2至7楼有多位居民被困。

正在附近开吊车作业的19岁青年兰郡泽来回多次,用吊车将14名被困人员救出;不久前四川凉山木里火灾中牺牲的消防队员,也多为90后。

正直、勇敢、担当、善良……抽象的词汇因为这些年轻人的举动,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崔译文生在军人之家,父母从小就教育她要诚信、有担当,她认为这是自己去“挡刀”的重要原因。

这不禁让人想起最近的另一则新闻。

一名男子因使用伪造驾驶证被交警查处,其父母情绪激动地对警察说:

“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

为什么罚那么重?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家庭教育多么重要、多么影响深远。

崔译文的勇敢,是传承了其父母的良好品德。

如果有更多像崔译文这样的家庭存在,那我们所处的社会必然会减少许多冷漠与不信任,人们也会更愿意对身处困境的人伸出援手。

出院后,崔译文说,如果再选一次,她还会冲上去。

人们当然不希望她再面对险境,却乐见这句话被广泛传播。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崔译文“挡刀”即是向上走,她说的那句话则是发出一分光和热,让青年人乃至所有人都感受到亮和暖,而这正是当下社会所需要的。

曾几何时,一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因激起年轻人对成功、成名的焦虑而引起关注。

我倒觉得,与其花费时间去幻想自己如何能身价过亿,不如多向如崔译文这样的年轻人学学——“你的同龄人正在召唤你”。

感动也是一种力量

张凡

2019年02月26日05:

23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揭晓。

那些曾带给我们感动的人走上舞台、接受致敬,而体味感动、礼赞崇高的暖流也在网上涌动。

“哪里有感动,哪里就会有勇气,就会有信守承诺,更有情也有爱。

”“感动中国”的舞台,正汇聚着这样一个个有勇气、有信念、有大爱的人。

他们,是生活节俭却将几十年积攒的1000万元捐赠出去的退休老人马旭;是面对险情,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而英勇负伤的排雷战士杜富国;是在生死关头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乘客生命安全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是以一根扁担挑起山乡未来,虽是“80后”却满脸皱纹、鬓角斑白的乡村教师张玉滚;是一片赤诚、一生奉献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不管是经年累月的坚守,还是刹那华光的选择,他们都让我们钦佩、感动。

在平凡或不凡的人生答卷上,他们书写下对人生意义最宝贵的回答,也标注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在各种电视、网络节目竞相涌现的今天,“感动中国”依然能葆有自己的光芒、拥有广泛的关注,就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坚守。

通过“感动中国”的舞台,让善被看见,让爱被感知,让更多人知道,在这个社会上,还有那么多感动在发生,还有那么多可贵的品质在闪光,还有那么多美好期待被遇见,就能为更多人带去信心和希望,为整个社会注入正能量。

“只要抱有感动的心,总会看到生活中更多感动你的东西。

”将目光从舞台转向我们身边,多少凡人善举,也在不断地上演。

在辽宁辽阳,女孩被撞后双腿被压在车轮之下,急救的医生、紧急赶来的交警,甚至不留名的路人,都不约而同伸出援手,构成正能量的群像;在天津,退休女工王娅捐资助人持续近3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病魔,她坚持捐出自己唯一的房产,用以资助西部贫困的学子;在广东清远,多年前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住进了养老院,却坚持帮忙打扫卫生、照看老人,她说相信“好人有好报”,希望每个人看到有人摔倒都能上去帮忙……善,一直都在。

这种可贵的善良,让哪怕最平凡的人生也能熠熠生辉;我们每个人对平凡生活中温暖与感动的体悟,也能让我们看到光、萌生爱。

古人言,“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其实,无论是一个个“感动中国”人物,还是身边传递着善意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价值观的鲜活体现,都是正能量的有形注脚,都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启迪、行为的引导。

当我们与他们相遇,不要让感动只成为一瞬间的花火;由感动而心动进而行动,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价值和力量。

当更多人能够跳出小我的方寸之地,寻求更加饱满的人生意义,我们就能让感动常在,让温暖常存,推动整个社会汇聚起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被高尚感动,与高尚同行

段相宇

2019年02月22日08:

27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两个小时,可以用来做什么?

是同家人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还是去影院欣赏一部精彩的大片,当然,也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