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782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刑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刑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刑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刑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复习题.docx

《《刑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复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刑法》复习题.docx

《刑法》复习题

刑法复习题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画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为单位利益实施盗窃行为,情节严重的,也不应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

2、赵某在抢劫他人财物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激烈,没有抢走财物,但在争斗过程中致被害人轻伤,赵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未遂。

()

3、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

()

4、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最低刑。

()

5、对于属行政执法事业单位的镇财政所中按国家机关在编干部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履行政府行政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不应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论。

()

6、对村民小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公安机关应以其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侦查。

()

7、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私藏”,是指不符合配置、配备枪支、弹药条件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擅自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

()

8、行为人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正在使用的油田输油管道中的油品,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盗窃罪的,依照盗窃罪处罚。

()

9、公安机关对于非法制造军用子弹十发以上,气枪子弹五百发以上或者其他非军用子弹一百发以上的,应立案侦查。

()

10、刑法第264条所规定的“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储户的存款,债券,企业的结算资金、股票等,不包括盗窃金融机构的办公用品、交通工具等财物。

()

11、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

12、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

13、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

()

14、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15、涉嫌犯罪的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当根据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相关规定,对实施犯罪行为的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对该单位不再追诉。

()

16、刑法中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

17、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

18、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

19、李某,为索要张某的赌博欠款,将张某非法扣押长达数日,对李某的行为不以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

20、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危害或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21、对正在进行杀人等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

()

22、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此罪的,以累犯论处。

()

23、赵某痛恨李某,将李某诱骗到村外高粱地外,向李某头部猛砍几刀,李某昏倒在地。

赵某认为李某已死,便将李某拖到高粱地里,然后离去,不久李某苏醒,留下脑震荡后遗症。

赵某的行为应定为故意杀人未遂。

()

24、李某、王某2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偏静处炸鱼。

李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王炸死,自己也受重伤。

李某的行为构成过失爆炸罪。

()

25、单位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处罚。

()

26、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的行为。

()

27、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

()

28、某甲13周岁,中学生;某乙15周岁,中学生。

两人预谋,于某日下午6时持刀窜至一胡同内伺机作案。

某商店送款员丙某,前往储蓄所存款,甲乙即上前,持刀抢过丙的公文包逃窜,包内装有现金一万元。

甲乙二人均不承担刑事责任。

()

29、农民某甲与邻居某乙长期不和,矛盾较深。

甲总想找机会教训乙,使其服贴自己。

一次吵架时,甲说,今天给你放放血,让你认识认识我。

说着,便用水果刀向乙的大腿猛刺一刀。

不料,因刺断股动脉,血流不止,乙因抢救无效死亡。

甲犯故意伤害罪。

()

30、某甲企图毒死某乙,诱使某乙服了毒药,某乙当夜果然死亡。

某甲认为是毒发所致,慑于法律威力,遂投案自首。

但经法医鉴定某乙不是被毒死的,而是由于心肌梗塞而死。

某甲的行为犯故意杀人罪(预备)

()

31、甲因和乙口角,持一棍殴打乙,因乙躲避致棍击中其头部,致使乙当场死亡。

之后甲发现乙的口袋中有大量现金,于是将现金拿走。

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

32、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饭的碗中,其妻吃后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

33、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的一空房内,将丙的双手拷在窗户铁栏杆上,要求丙交付赎金3万元。

约2小时后,甲、乙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有的1.7万元现金交给甲、乙。

甲、乙的行为构成绑架罪。

()

34、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35、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36、多次盗窃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最后一次盗窃构成犯罪,前次盗窃行为在一年以内的,应当累计其盗窃数额。

()

37、张某驾驶摩托车行进中,被12岁小学生王涛乱扔石子击中面颊。

张某捂脸时致车辆失控,将一骑自行车的人撞成重伤。

张某和王涛对此不承担刑事责任?

()

38、王某想同妻子黄某离婚,几次提出都遭拒绝,遂起杀害黄某的恶念。

一天暗将毒药放入黄某饭碗中,不料幼子分食了放毒之饭与黄某一起死亡。

对于幼子被毒死,王某系间接故意。

()

39、周某与邓某外出,路上遇到素不相识的徐某和李某。

周挑衅骂他们,为此,双方发生口角,对骂。

周用随身携带的尖刀,向徐左胸猛刺一刀,然后扬长而去。

徐被刺破心脏而死亡。

周某对徐某死亡结果的发生系间接故意。

()

40、某甲上山打猎,看到一只猎物在前面草丛中,同时又发现一个小孩在附近割草。

他自恃是射击运动员,枪法高明,不可能伤及小孩,不料子弹走偏穿过小孩左肩,造成伤害。

某甲的行为是过失伤害。

()

41、刑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

42、对被宣告管制、拘役、缓刑、假释的犯罪,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或监督、考察。

()

43、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在量刑时应当免除刑罚。

()

44、合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单位可以作为犯罪主体。

()

45、惯窃犯甲教唆某国有企业保管员乙在值夜班时充当内线潜入仓库。

两人盗得大批国家财物,甲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乙。

甲、乙的行为性质是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

46、甲某(38岁)酒后驾车行驶,在超车时将机动车道上系鞋带的妇女郑某与其子李某撞到(李某当场死亡),并将郑某挂于车下。

甲某在明知车下有人的情况下驾车逃跑,将郑某拖拉500余米而致其死亡。

本案中甲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47、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

48、因犯盗窃罪、诈骗罪、敲诈勒索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按抢劫罪定罪处罚。

()

49、伪证罪的主体包括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

()

50、行为人经常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质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交通工具,屡教不改的,属于情节严重,可以认定为构成犯罪。

()

二、不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填在题干的括号中。

1、对哪些案件,公安机关可做撤案处理?

()

A、犯罪嫌疑人王某,15岁,女,系某校高中学生,盗窃了邻居赵某的1000元钱

B、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犯罪嫌疑人赵某在6年前,曾拐骗一13岁的未成年人

C、犯罪嫌疑人张某在取保侯审期间,因患病死亡的

D、经过侦查,有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涉嫌构成侵占罪

2、案件侦查终结的条件是:

()

A、案件事实清楚B、证据确实充分

C、案件性质和罪名认定准确D、法律手续完备

3、下列情形哪些属于法定从重处罚的情节?

()

A、抗拒交待B、拒捕

C、累犯D、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4、刑法中所指的“公共财产”,是指下列哪些财产?

()

A、国有财产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D、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

5、按照刑法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故意犯罪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C、醉酒的人D、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6、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

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

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

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7、李某,已满15周岁,对以下哪些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

A、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的B、抢劫犯罪

C、拐卖儿童故意致儿童重伤的D、决水犯罪的

8、在认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从事正常的商品买卖、交易或者劳动服务的人,以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不大钱物,情节严重的,应以抢劫罪立案侦查

B、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买卖、交易、服务为幌子采用暴力、胁迫手段迫使他人交出与合理价钱、费用相差悬殊的钱物时的,应以抢劫罪立案侦查

C、驾驶车辆,逼挤、撞击或强行逼倒他人以排除他人反抗,乘机夺取财物的,应以抢劫罪立案侦查

D、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轻伤以上后果的,应以抢劫罪立案侦查

9、关于盗窃罪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盗窃未遂,情节严重,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者国家珍贵文

物等盗窃为目标的,应当定罪处罚

B、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不按犯罪处理

C、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二次以上的,应认

定为多次盗窃

D、为练习开车,游乐等目的,多次偷开机动车辆,并将车辆丢失的,以盗窃罪立案侦查

10、下列哪些行为构成窝藏罪?

()

A、明知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帮助其逃匿的

B、明知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财物,帮助其逃匿的

C、明知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包庇的

D、明知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而为其通风报信的

11、关于自首的说法,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

B、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也认定为自首

C、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也

认定为自首

D、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的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也视为投案自首

12、某甲为了争夺父亲的遗产,就想杀死其哥某乙。

某甲看到最近天气不好,民航飞机频繁出事,就怂恿某乙乘坐飞机出差,自己为某乙购买了飞机票,希望通过飞机失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某乙乘坐该班机外出时,飞机因天气原因而失事,某乙遇难.本案中,对某甲行为认定不正确的是?

()

A、成立故意杀人罪

B、在主观上是间接故意

C、某甲的行为不属于刑法理论上的危害行为

D、某甲的行为与某乙死亡之间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遭遇甲某抢劫,在甲某的紧迫之下,不幸失足跌入悬崖摔

死。

甲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B、甲向乙的茶水中投放某种毒药0.5克,乙醉酒回家后喝下茶水后中毒死亡,经鉴定,该种毒药的致死量为0.8克,0.5克本不会致人死亡。

但是在乙严重醉酒的情况下,产生了死亡结果。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甲用刀扎伤乙,由于地处深山,甲背乙走了两天才赶到最近的一家医院,到医院之后,乙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D、甲将乙打成轻伤。

乙在去医院途中发生车祸而死亡。

甲的行为与乙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4、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

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

A、间接故意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D、意外事件

15、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

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

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

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

16、妻子因自己与他人通奸被丈夫发现而想杀死丈夫。

一日,妻子在丈夫饭碗里投放了毒鼠强。

丈夫怀疑饭里有毒,而将该饭喂给孩子吃,孩子吃后毒发身亡。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妻子有杀丈夫的直接故意B、丈夫有杀孩子的间接故意

C、妻子有杀孩子的间接故意D、孩子死亡是意外事件

17、下列各罪中,罪过形式只能是故意的有?

()

A、故意伤害罪B、敲诈勒索罪

C、泄露国家秘密罪D、传授犯罪方法罪

18、老师某甲因自己的学生某乙在课堂上说话,就用一根细木棍打了某乙头部一下.某乙回家之后,在晚上突然昏迷。

经医院查明,某乙患有白血病,头部受轻微打击后,引发白血病发作。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某甲与某乙的疾病发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某甲与某乙的疾病发作之间有因果关系

C、某甲对某乙疾病的发作主观是过失

D、某甲对某乙疾病发作在主观上没有过错,是意外事件。

19、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A、15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20、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住犯罪地点。

乙独自一人杀死丙。

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21、下列哪些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

()

A、甲在饭馆喝醉了酒,在大街上任意殴打他人,并将三个老人

推倒致骨折

B、乙怀疑刘某与自己丈夫有染,在刘某下班的路上拦截、追逐并辱骂刘某,情节十分恶劣

C、丙在某个体商店中连喝带抽,临走还要拿一条香烟,老板稍有不满,周某便将其货柜砸烂

D、丁在列车中偶然将窗外掠过的一树影看作有人跳车,遂急忙拉下紧急制动信号闸,造成火车无故停车达15分钟

22、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加以管教。

()

A、家长B、学校c、监护人D、政府

23、故意伤害罪按伤害程度,可以划分为()。

A、轻伤B、轻微伤c、重伤D、伤害致人死亡

24、抢劫罪的犯罪构成包括()。

A、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公私财物所有人或管理人当场交出财物或将财物抢走

C、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D、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和人身权

2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已满14周岁的人犯罪均应负刑事责任

B、己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己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6、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

A、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B、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经过十年

C、认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D、认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27、下列哪些犯罪属告诉才处理的?

()

A、侮辱罪B、诽谤罪C、侵占罪D、故意伤害罪

28、我国刑罚中主要包括: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

29、下列各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的是:

()。

A、集资诈骗罪B、贷款诈骗罪

C、票据诈骗罪D、信用卡诈骗罪

E、保险诈骗罪

30、可以构成保险诈骗罪的主体包括:

()。

A、投保人B、被保险人C、受益人

D、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认E、保险事故的财产评估人

31、犯罪嫌疑人张某采用爬窗入室的方法潜入一居民住宅,窃得人民币500元后,见女青年宋某某单身睡在床上,顿生强奸的念头,即对宋采用卡脖子、按肩膀等暴力手段欲对宋实施奸淫。

由于宋极力反抗,一时未能得逞。

宋为不被奸淫,即向张哀求,并提出让其摸摸的“建议”。

张自感宋极力反抗,无法强奸成功,即侧身睡在宋的身旁,对宋进行猥亵后离开。

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行为属于强奸罪的哪种形态?

()

A、犯罪的预备B、犯罪的未遂

C、犯罪的中止D、犯罪的既遂

32、自97年刑法颁布后,截止到2006年6月底,我国立法机关共颁布了几个刑法修正案?

()

A、3个B、4个C、5个D、6个

33、张某与李某合同纠纷案中,张某利用伪造公司印章的方法向人民法院出示虚假证据,致使法院作出不利于李某的判决。

张某非法占有了李某已交付的30万元货款,对张某可能以何罪追究刑事责任?

()

A、诈骗罪B、不构成任何犯罪

C、伪造公司印章罪D、诈骗罪与伪造公司印章罪数罪并处

34、钱某与孙某因琐事发生争吵,进而钱某将孙某打成重伤,孙某倒地后,钱某见孙某带有一个钱包,里面有现金近万元,钱某不顾孙某的喊叫,将钱拿走后挥霍。

此案在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在起诉意见书中应认定什么罪名?

()

A、故意伤害罪B、抢劫罪

C、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D、盗窃罪

35、某外国商人甲在我国领域内犯杀人罪,对甲应如何处理?

()

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C、适用该外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D、直接驱逐出境

36、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37、张某(男,1989年1月1日出生)与李某(女,1989年10月5日出生)系同学,二人从2001年7月起开始谈恋爱。

2003年7至8月间,张某与李某先后在李某家3次发生性关系。

对张某的行为,处理正确的是:

()

A、构成奸淫幼女罪B、构成强奸罪

C、不构成犯罪

D、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由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免于刑事处罚

38、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39、某甲在12岁时抢劫价值3000元的物品,15周岁时盗窃价值5000元的物品,在16周岁时抢劫价值6000元的物品。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数额是多少?

()

A、抢劫罪,9000元;盗窃罪5000元

B、抢劫罪,6000元

C、抢劫罪,6000元;盗窃罪5000元

D、抢劫罪,3000元;盗窃罪5000元

40、某甲15周岁将邻居4岁小孩绑架到家中,向小孩父亲索要4万元,后因怕小孩认出自己而将小孩杀死。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犯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C、构成故意杀人罪D、构成绑架罪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周岁的某甲抢劫了爆炸物,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某

甲不负刑事责任

B、15周岁的某乙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将该幼女强奸,某乙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组织者,不属于特殊主体身份

D、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部门不能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42、某甲某日因朋友过生日,而喝得酩酊大醉。

某甲在丧失意识的情况下,用刀杀死了前来服务的饭店服务员。

某甲的行为是:

()

A、某甲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实施杀人行为,不构成犯罪

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某甲酗酒后杀人,应当从重处罚

D、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43、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倒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44、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突然手持匕首追杀乙。

甲将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顺手拾起地上的一块砖头扔向甲,致甲重伤。

乙的行为是:

()

A、紧急避嫌B、故意伤害C、正当防卫D、防卫过当

45、某农村少妇只身居家,深夜12时一男子闯入其家,以暴力相威胁欲行奸,少妇口头答应,男子正做准备,她从炕头上抓起—把剪刀,反身猛刺男子胸腹部两下,致男子死亡。

少妇捅死男子的行为属于:

()

A、防卫过当B、正当防卫C故意杀人D、故意伤害致死

46、张某想杀周某,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并骗李某说是空枪,叫李某向周某瞄准恐吓周某,结果周某中弹身亡。

张某与李某()。

A、构成共同犯罪B、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C、不属于共同犯罪D、只有张某构成犯罪。

47、甲乙二人通谋共同盗窃,乙在门外望风,甲入室行窃,甲行窃时不慎碰倒水杯,将独自在卧室熟睡的女工人某丙惊醒,甲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

应对甲、乙二人的行为如何定性?

()

A、构成共同犯罪,均应以盗窃罪和强奸罪并罚

B、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

C、甲构成强奸罪;乙不构成犯罪

D、甲构成盗窃罪、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

48、关于单位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

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49、下列行为构成牵连犯的是:

()

A、甲在强奸乙后,为了灭口将乙杀死

B、甲为抢劫先将乙杀死,又将乙的财物拿走

C、丙先伪造某国家机关的证件和印章,又用伪造的印章和证件行骗,骗取了3万余元

D、丁盗窃他人电视后,将电视机在自己家中藏了2个月

50、某甲因犯盗窃罪情节轻微,被免于刑罚。

一年后,某甲又犯煽动分裂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